瓜岛战役日军为何惨败?美医揭开内幕:人均排便量是美军1.5倍

“他们人均排便量是美军1.5倍!”

谁能想象,凭借着正确的数据所得出的错误结论,美军竟然让日军惨败瓜岛?

1942年,美军连个关于瓜岛的像样的地图都没有,然而他们竟是靠着15世纪的航海图硬生生地登陆瓜岛,并击溃日军。

那么,瓜岛之战究竟有多么“神奇”?日军的惨败究竟是为何?

(美军士兵)


一、中途岛惨败之后的作战计划:南下作战计划

1942年,当战争的硝烟弥漫于人们眼前的时候,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日本民众虽然对政府和军国主义颇有微词,但却从未想过自己国家战败的情景。

连年的战争带来的失业、逃难、流离失所渐渐让日本国民对这样的生活变得习以为常,甚至麻木。

不论国际上和本土战争达到何种失利的状态,被军国主义蒙蔽双眼的人们仍然坚信胜利的到来。

然而始料不及的瓜岛惨败,彻底打破了他们自我欺骗的期待。

无数人心中对战争的幻想化为灰烬,无论是期待战争胜利也好,还是希望战争早点结束也好,都不曾预料到这场战役会以败北的形式收场。

在中途岛海战失利之后,日军意识到已经无法阻挡美军向日本本土进击的脚步,在美军强势进攻面前,一味地防守只是徒劳,日军迫切地希望与美军进行海上大决战。

(美国士兵)


当时,菲律宾的战争把日本力量几乎消耗殆尽,从1942年7月前预计的战争前景来看,美军入侵本土之势已成必然。

同月中下旬,美军在菲律宾岛的作战出现新形势,其作战规模由两个师团增加到六个师团。

从美军的进攻路线推测,接下来美军极有可能在西南诸岛中的冲绳或日本领土范围外的台湾登陆。

根据陆军提供的情报,日本大本营急需加强对本土和瓜岛的防卫,并拟定了“南下作战计划”,这也就是后来的瓜岛战役的作战计划。

为了执行南下作战计划,日本海军制定了“速战计划”,即与美舰队进行海上大决战。

为此,日军加速攻占了瓜岛一线的岛屿,借以引诱美军“入瓮”。

具体计划是攻占吉尔伯特群岛,进一步控制莫尔兹比港。

莫尔兹比港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属于美澳海军的生命线,其地位不言而喻。

(日军在瓜岛的机场)


日军为了拿下莫尔兹比港,决定在所罗口群岛南部地区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机场。

在1942年7月,2500余名工兵登陆瓜岛,在次月即完成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美军也将反攻地选在了所罗口群岛地区,并计划于同年8月7日进行登陆攻击,日美大战一触即发。

可是,守卫瓜岛的日军仅有区区400余人,可以说是不设防。

然而,这样的空虚是和陆军的懈怠、天皇的干预分不开的。

二、守备空虚:瓜岛惨败

受中途岛海战的不利影响,日本天皇对海军的信任就不复从前。

修筑瓜岛基地前,裕仁批准了永野大将取消进攻斐济和萨摩亚群岛战略据点的作战请求,尽管这是由大本营所做的决定,并经过了天皇自己的同意。

(裕仁)


这在一方面说明了天皇最初的决定丝毫不会约束其最终的决议,也印证了天皇的过分干预。

美军进攻瓜岛前夜,杉山元帅正向天皇报告新几内亚的战事进展情况。

此时,天皇的提问让杉山窘迫难堪,难以回答:

“在新几内亚的地上战中,海军航空兵不会得不到充分的支援吧?不需要派出陆军航空兵吗”

这是只有准确掌握了海军熟练飞行员整体损失情况的裕仁才能提出的问题。

杉山回答说陆军没有这样的考虑。

事实上,大本营陆军部正在从南方撤出陆军的航空力量,以便开始对重庆的进攻,这是天皇曾多次督促过的。

1942年中,2月9日、3月19日和5月29日,裕仁至少三次敦促杉山研究对重庆进行最终攻击的可能性。

基于这个原因,陆军当然不愿意向遥远的瓜岛派陆军的航空兵力。

因此,瓜岛守备之空虚早已注定。

(瓜岛)


1942年8月7日凌晨,美军登陆部队几乎是兵不血刃,就顺利攻占了瓜岛。

当消息传回东京后,日军海军立即组织起特混编队,前去支援。

与此同时,日本陆军的一木支队也迅速向瓜岛方向靠拢,结果在与美军的遭遇战中全线崩溃,惨败而逃。

进入秋季后,日美战役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日军不断地向瓜岛投送士兵,美军则是不断地输送弹药。双方的运兵船更是接连爆发了几次遭遇战。短短半年里,大小海战超过了150次。

双方各有胜负,但日军的损失无疑令其肉疼至极,因日本的造船实力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的美国。

海上爆发激战的同时,日本陆军也组织起了近十次的“夺取机场”之战,结果均是全军覆没。

然而,日本天皇不顾实际情况,仍然勒令守军全力防守。

三、天皇的命令:不断的干涉

从一开始,日本海军在瓜岛登陆作战计划就不充分,天皇对此非常担心。

他认为日本要想保证稳定地增加石油、橡胶等重要资源的贮备,就必须维持进攻的态势。

因此,尽管他担心会陷在瓜岛战役里拔不出来,但还是不断地激励所罗门的司令官保持继续进攻的势头,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和兵力狠狠打击敌人。

同年9月15日,杉山曾告诉天皇“我相信它瓜岛肯定能保住。”

裕仁流露了他对陆海军是否真正想打这场战役的怀疑,试图以此迫使杉山和永野遵守诺言。

天皇的施压虽然增强了二人重新夺回并保住岛屿的决心,但结果却导致了裕仁最害怕的局面陷入消耗战。

1942年秋,日本的战斗机、战舰、运输船的损失和士兵伤亡人数在不断增加。

由于没有适当的医疗和足够的食物,瓜岛的部队正在死于热带疾病、热病和饥饿。

尽管这样,天皇却要求他们继续战斗。

只是到了1942年末,他才最终放弃消灭瓜岛美军的希望。

(美军)


天皇的顽强和进攻精神影响了最高统帅部,也鼓舞了所罗门群岛那些赢弱不堪的日本士兵,他们都疯狂地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更为重要的是,天皇死守瓜岛的决心,与海军想通过决定性的海战取得胜利的意向互相作用,致使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迟迟不能转向防御态势。

事实上,天皇的多次施压、干涉才是瓜岛陷入消耗战的主要因素。

尽管裕仁从未像其他国家最高司令官那样访问过战场,但是在制定和实施作战计划方面,他对作战行动施加着决定性、控制性的影响。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想这么做,都可以做到。

在瓜岛残酷的地面和海上的战斗中,天皇不断地向海军指挥部施加心理压力,要他们重新占领这个岛。

他先后三次催促陆军最高统帅部投入更多的部队和飞机支援面临危机的海军。

而当杉山报告说对第二次派遣部队在瓜岛“登陆作战不能抱什么希望”时,天皇不但要求他投入陆军航空部队加入战斗,而且提出极为超前的问题,追问他什么时候能占领新几内亚最南端的拉比。

大元帅裕仁一方面还在为瓜岛局势担忧,一方面己经考虑在新几内亚发起一场新的进攻,其似乎隐隐陷入了疯狂之中。

只是,随着战局的深入,疾病也不断地骚扰着日军。

四、疟疾肆虐:日军感染

自瓜岛战役打响开始,当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空袭,特别是8月末,一日内常常有10多次的爆炸袭击。

不仅军用设备受到了袭击,普通的士兵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攻击。

当时的日本士兵不敢住在营地中,于是四处寻找可躲藏的墓地、洞窟、田野小屋等。

这些避难处都是非卫生的地点,常有传染疾病出没。这一次,疟疾便随之发生。

(疟疾严重)


当时,疟疾被怀疑为登革热,随后根据疟疾防遏所的抽血检测结果显示为疟疾。

当受伤的日军到达各个指定迁徙地的避难小屋后,条件并不理想。

各个小屋用木材与周围隔绝开来,屋顶用茅草覆盖,墙壁和地板都是用芒草制成,屋子旁用一棵大树作为避难小屋的掩饰,屋内空间十分狭窄。

据新川的幸存者喜舍场文子回忆:

“我们到达避难小屋时里面已经住了很多人,我们到的最晚。由于小屋是由木头和茅草搭建成的,漏雨非常严重,将我从家里带来的被子和衣服都打湿了,我只好很多天不换衣物,但是与此同时跳蚤也将我咬得难以忍受。”

避难小屋所在的地区环境也并不乐观,据幸存者新城良夫对当时的情况回忆说道:

“我们藏身于白水第三指定避难地,一直在茅草屋中生活。山中的蚊虫非常多,皮肤不幸被叮咬上的话还会有传播疾疾的风险,有人感染后发烧到四十多度,然后死去。”

除了生存环境恶劣以外,避难屋与日本士兵们寻找食物的地方也相距甚远。

他们不得不趁着空袭停止的间隙,走7-8公里的路程到田地里挖掘白薯、野菜等食物充饥。

综合上述的境况,没有医生,没有有效的药物,加上士兵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疟疾预防训练,疟疾在避难的军队中迅速传染开来。

然而,美国人岂会放过这样的良机?穷追猛打是美军司令官不二的坚持。

五、兵力尽泄:排便量“出卖”了日军

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在追击的过程中,并未不顾战术,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分析日军的兵力情况。

为了能够准确地分析日军的兵力,美国人采取了非常规的战术——排便量分析。

在追击过程中,美国军医会随时收集日本的粪便并称重,并得出了“日军排便量是美军1.5倍”的结论。

当时,负责追击的美国部队满员5700人,因此,美军估算日军的人数至少为8500人。

这看似合理的结论其实有着很大问题:

一是忽略了中西方饮食结构的差异;二是没有考虑到中西方的人种差别。

实际情况是,守岛月余的日军完全没有蔬菜可吃,所食用的大都是富含纤维的杂粮,它们不仅比蔬菜更重,也更不宜消化,只能排出体内。

因此,日军的排便量在美军的1.5倍上下。

可美军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因此每次都会派遣至少是日军两倍的兵力加以进攻。

因此,日军每次都要面对三倍于自己的兵力!而战斗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随着不断的失利,日军大本营开始下达部队进行固守,并命令残留日军从瓜岛撤退的命令,日军在瓜岛的作战以失败而告终。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日本在瓜岛战役中损失惨重尤其是海空力量的损失,使日本无法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的进攻。

经此一役,日军元气大伤。

在瓜岛的一系列军事作战中,日本海军,航空兵不仅损失惨重,其参战中的日本陆军也尝得自太平洋战争开战以来的首次失败。

在瓜岛争夺战中,日军不仅损失了大小舰船40余艘,更重要的是在中途岛海战中幸存下来的训练有素的航空飞行员损失殆尽,以致于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能勉强生产出飞机,但苦于飞机没有优秀的飞行员驾驶。

无奈之下,只好临时训练一些飞行员充当自杀飞机去攻击美海军的舰队。

日本陆军迎来的首次失败中,号称日本陆军精锐的日本陆军第二师团,在瓜岛的岛屿陆地争夺战中损失殆尽,且由于海上运输线的漫长无法补充新兵,只好坐以待毙。

是役,日军共损失飞机800余架,飞机驾驶员伤亡2396名,海军及陆军士兵共阵亡2.38万名。

至此,日军在瓜岛损失了精锐部队第二师团和近千名飞行员,从而失去了南太平洋地区的制空权与制海权。

后记:

瓜岛战役后的失败,给日本海陆军打击巨大。

在日军与海军的重大伤亡面前,天皇终于相信了瓜岛战役和此前的中途岛战役的重大失败,不得不开始收缩防线,做出了军事战略调整。

由此,瓜岛战役后,日本大本营才从飞行员的重大损失中,推断出再无进行发动凌厉的攻势,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的海上运输线,进而占领澳大利亚,建立南太平洋战略基地的可能。

从这一点来看,瓜岛战役成为了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的重要转折点。

参考资料:

朝日新聞社中央調査会編:《朝日東亜年報 昭和 19 年 第 1 輯 苛烈なる世界戰局》,朝日新聞社 1944 年版。

蘇峰徳富猪一郎著:《必勝国民読本》,毎日新聞社 1944 年版。

寺崎英成編:《昭和天皇独白録寺崎英成御用掛日記》,文芸春秋 1991 年版。

李庚辰、赵尚朴著:《太平洋战争日本战败内幕 新近解密的二战机密文件》,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

詹方瑶:《日美矛盾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学术界》1994 年第 1 期。

李薇:《冲绳问题的复杂因素及其本质》,《日本学刊》2010 年第 5 期。

龚娜:《昭和天皇与日本战败投降》,《社科纵横》2014 年第 4 期。

陆伟:《宫中集团及其在昭和前期日本外交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一)(以最后的内大臣木户幸一为中心的考察)》,《历史教学》2008 年第 2 期。

Anderson,Chris,Killing Ground on Okinawa:The Battle for Sugar Loaf Hill,Airpower Journal,Winter,1997.

Charles F.Brower,Defeating Japan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and Strategy in the Pacific War,1943—1945,Palgrave Macmillan,20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太平洋战争   几内亚   中途岛   日军   战役   美军   疟疾   日本   天皇   内幕   损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