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毛主席逝世,汪东兴紧急召徐静进中南海:有项重要任务交给你

1976年9月9日凌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组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静副博士,突然被通知需要出紧急任务。

当她和卫生部长刘湘屏,凌晨四点赶到毛主席在中南海的住所时,她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毛主席去世了!

告诉徐静这个消息的人是汪东兴,汪东兴通知她,中央让她在这个时候赶来,是要她负责对毛主席的遗体实施十五天的保护,这是政治局会议刚刚做出的决定。

毛主席去世比较突然,毛主席进入弥留之际时,作为接班人的华国锋同志并不在毛主席身边。

得到消息,正在宴请外宾的华国锋同志,提前结束外事活动,赶到毛主席最后的住所,彼时毛主席已经停止了呼吸。

当时9月8日毛主席从昏迷中醒来时,还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了文件和书报。毛主席当天分十一次,共阅读两小时五十分钟。

下午四点,毛主席在一生最后一次阅读后,突然陷入昏迷,经过抢救,情况暂时稳定。

到了晚上七点,毛主席呼吸急促起来,没有睁眼说了最后一句话:“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医生经过全力抢救,最终不得不沉痛地报告值守的中央首长,毛主席到了最后的时刻。

值守的中央首长,含泪通知主要中央领导来和毛主席告别,告别时毛主席几乎全程处于昏迷状态。

9月9日0点10分,心电图显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去世。

守着心电图机的中央领导,都在等华国锋同志来主持大局。

华国锋同志赶到后,马上就地在毛主席最后的住所“202”室,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主要有三个议程:毛主席的治丧事宜;邀不邀请外国领导人来华参加毛主席追悼活动;毛主席的遗体如何安排。

治丧除了确定治丧委员会名单,拟定《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和讣告,还有安排治丧期间的稳定工作。

治丧期间,九位政治局常委轮流值守,值守只能带一个机要秘书,各省重要事务直接向当天值守的政治局常委汇报。

另外军委向解放军三军下达一级战备令,确保治丧期间的国防安全。

鉴于当时唐山大地震的救灾工作还在进行等因素,毛主席的悼念活动不邀请外国领导人参加。

到讨论毛主席遗体安排的议程时,会议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毛主席是我党我军的缔造者,是领导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威望,遗体应该永远保留,让后世瞻仰。

另一种意见认为,按毛主席生前的意愿安排遗体,才是对毛主席最高的崇敬。

毛主席又是如何看待生死,希望身后怎样安排自己的遗体呢?

毛主席对生死看得很开,并不刻意追求长寿。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在军队的一次会议上,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原子弹下来,就一条路见马克思。人年纪大了也会死。人如果负担太重,死是很好的解脱办法。”

面对生死的豁达态度,来自于毛主席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波澜壮阔的经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主席至少经历过五次生死关头。

秋收起义前,毛主席在去组织起义的途中被民团抓捕,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达到顶点,有共产党嫌疑就要被枪毙。

毛主席后来回忆说:“那些民团奉命把我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

毛主席用钱为自己申辩,团丁愿意收钱,但领头的队长反动透顶,仍然要将毛主席押送团部。

危急关头,毛主席沉着应对,找机会挣脱绳索跑进路边的野地藏进草丛中。

民团在野地反复搜查,还逼着一些村民来帮忙。“有五六次我已放弃任何希望,认为自己一定会再次被抓住,可是不知怎么的我没有被他们发现。”多年之,毛主席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在中央苏区时期,疟疾又让毛主席面对了一次生死关。毛主席那个时候的病情严重到苏联都发出了悼念他的消息。

长征途开始时,毛主席的病还没有完全痊愈,有段时间只能躺在担架上随部队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行军。挺过了疾病,征途上还有各种险恶。

1935年6月2日,红军从泸定化林坪向荥经县挺进,毛主席有事在化林坪耽搁了一天,没有和中央纵队大部队一起走。

第二天,,毛主席随后续部队来到荥经县三合乡茶合岗时,突然遭到敌机空袭。

当时队伍正行走在一片开阔地带,不容易隐蔽,一颗炸弹落在离毛主席不远处,警卫班长及时把毛主席扑倒,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毛主席的安全。

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在一次会议上,四方面军九军军长何畏,拔枪指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幸好何畏身边的徐向前眼疾手快,抬起何畏的胳膊,射出的几发子弹才打到了天花板上。

毛主席很伟大,但并不自认为很特别,对自己多次化险为夷的经历,1960年毛主席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打了二十五年仗,由于偶然性,我没有被敌人打死。”

在战争中活下来不过是偶然,这样的认识体现出毛主席对生死的无畏和淡定。

有这样的生死观,毛主席对后事也胸襟开阔,1956年毛主席提出火葬的倡议。为了给几千年的土葬习俗一个适应的过程,火葬刚开始时自愿选择,毛主席第一个在同意火化的倡议书上签字。推行火葬的倡议,为我国保留基本耕地面积起到了重要作用。

毛主席说:“实行火葬,不占用耕地,不需要棺木,可以节省装殓和埋葬的费用,也无碍于对死者的纪念,……”

对自己的后事,毛主席很早就谈起过。1963年,罗荣桓元帅去世,失去这位秋收起义的老战友,毛主席很伤感,和保健医生吴旭君谈起了自己的后事。

吴旭君比较忌讳这个话题,用要尽到医生的职责来打岔。

毛主席却毫不介意谈死亡,还拿出一本《形式逻辑》让吴旭君回去看,说第二天要和她从哲学层面继续讨论死亡问题。

第二天百忙之中的毛主席没有忘记这个事,兴致勃勃地继续和吴旭君谈死亡。

毛主席说用形式逻辑推理,人都要死,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

“毛主席万岁!”是人民表达敬爱的口号,毛主席自己从来没有想过长生不老。

对去世后怎么安排,毛主席和吴旭君开起玩笑来,让吴旭君在他去世后,穿得漂漂亮亮召开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

还要吴旭君在庆祝会上演讲,说:“他死得好。如果不死人,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就装不下了。新陈代谢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庆祝会不可能有,不过毛主席确实有不保留骨灰的愿望。

毛主席告诉吴旭君,希望自己去世后,骨灰能洒在长江里喂鱼。自己在世时吃了很多鱼,去世后让鱼吃,把鱼养肥为人民服务,完成有价值的物质不灭定律。

从签火化倡议书起,毛主席就表达了如何安排自己遗体的愿望,火化倡议书上的签字,也可当做毛主席安排自己遗体的正式遗嘱。

所以在讨论毛主席后事的政治局会议上,有人才提出应该遵照毛主席的遗愿,对遗体实施火化。

最终如何安排毛主席的遗体,毛主席去世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没有做出决议,只是当务之急要为悼念活动保护毛主席遗体十五天。

为此中央决定由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领相关部门和专家共十六人成立毛主席遗体保护办公室,代号“国务院第九办公室”。

“国务院第九办公室”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召来徐静,制定保护毛主席遗体的方案。突闻噩耗的徐静有些恍惚,当汪东兴问她有什么要求时,她一时无言以对。

冷静了一会儿,徐静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必须马上收拾好情绪,专注地投入工作。她向汪东兴提出,需要先检查一下毛主席的遗体。

随后她走到毛主席床前,动作庄重地揭开盖住毛主席全身的白色毛巾被,初步估量毛主席遗体的尺寸,仔细观察毛主席遗体有没有细微的外伤。

然后她轻触毛主席的皮肤,感受遗体的弹性,再小心地捏着毛主席的指关节稍微活动了一下,初步的检查很快就完成了。

在没有专业防护的环境下,不能对遗体彻底检查,以免对遗体造成损害。

检查过后,徐静提出要回去和专家进行讨论,才能确定下一步的方案。这一夜徐静和很多人一样无眠,她直接回到研究院向领导汇报情况,研究院迅速成立了由她带领的三人小组,上午十点就带着器材赶到“202”室。

三人小组到来时,政治局正在开会,华国锋同志听说徐静来了,马上暂停会议议程,先让徐静向政治局汇报毛主席遗体的保护方案。

徐静介绍了初步的防护方案,逐一回答政治局委员的提问。对于防护有多大把握的问题,徐静回答说,对一般尸体的防腐上百年也没什么问题,而对毛主席遗体的防护,需要保持保持仪容,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在没有决定对毛主席遗体进行火化前,遗体的防护从一开始就要按永久保存来进行。

政治局同意了三人小组的初步防护方案,徐静他们开始对遗体进行前期防腐处理。处理完成后三人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留下来实时检测遗体的细微变化。

下午四点,全国所有的广播、电视,同时中断正常播放的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用极其沉重的语调,向全国人民宣读中央拟定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毛主席逝世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中国,震惊世界。

由于毛主席的健康状况一直没有对外公布,许多国人听播报时,开始都以为听错了,不敢相信伟大领袖已经与世长辞。

在确定无误后,有人默默流泪,有人嚎啕痛哭,举国上下山河失色,哀声动地。

国际上迅速做出反应,联合国第一时间降半旗致哀,各国电视台、广播电台,也中断正常播放,插播毛主席去世的消息。

国外主流媒体压下其他新闻,铺天盖地对毛主席逝世进行报道。

也许受国内外巨大反应的影响,10日中央就决定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永远保存毛主席的遗体。

听到这个决定,9日晚上十点才从毛主席遗体旁离开的三人小组,又迅速赶到“202”室,接受中央领导的当面指示。

华国锋同志对三人小组说:“永远保存毛主席的遗体,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这是党和人民对你们的重托。你们完成好这项任务,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领受了这个历史使命后,三人小组对毛主席遗体进一步进行精确测量,后续的防护工作离不开这些数据。

之后理发师和整容师,对毛主席遗体做了容装,中央赶制的两套中山服也送到“202”室,中央领导选定其中浅灰色的中山装,作为毛主席遗体的着装。

至此,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9月11日凌晨,毛主席遗体由三人小组护送,移至人民大会堂安放。由于时间匆忙,上午十点吊唁活动开始时,毛主席的遗体并没有防护罩。

吊唁活动人流川流不息,加上军乐队不断奏哀乐,空调温度调到最低,吊唁厅的温度也达到了十五度。

一直在监测吊唁厅环境的三人小组十分担忧,认为在这种环境下,遗体永久保存将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第九办公室”立刻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有人提出用毛主席遗像代替遗体进行吊唁活动。

这个方案没有被采纳,用遗像代替遗体,不仅会让吊唁的人深感失望,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遗体保护专业人士提出,如果瞻仰遗体要继续下去,就应该用音响取代乐队,还要控制灯光,并给遗体加上防护罩。

这三个措施难点在于给遗体加防护罩,由于时间紧迫,当时“第九办公室”想找一个现成的玻璃棺,接到这个任务的同志,首先去北京碧云寺,查看了1924年苏联送给孙中山先生的水晶棺。

可是这口半个多世纪前的水晶棺已经无法使用,毛主席遗体的防护罩只能赶制。制造玻璃棺时间来不及,还有安全隐患。制造有机玻璃防护罩,又面临一个尺寸问题。

那个时代,北京只有一个小厂在生产有机玻璃,整板最长仅一点六米,不能满足防护罩二点二米需要。

时间不等人,面对困难,有机玻璃的员工和“九办”的人怀着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不分昼夜研制赶工,终于十几个小时就粘接出了符合条件的有机玻璃板。

那些日子,巨大的悲痛和最高的崇敬在国人中传递,不少亚非拉国家也把毛主席去世当成国丧。

一些大国领导人,发表了对毛主席充满敬意的讲话,我国驻外大使馆,每天都要接待很多满怀诚意的悼念者。

这些现象让永久保留毛主席遗体,成为了一个重大历史使命,中央在9月13日,成立了最高级别的 “毛主席遗体保护领导小组”,由华国锋同志亲自担任组长。

“九办” 由小组领导,徐静等三人小组,也升级扩大为遗体保护科研小组。参加毛主席遗体永久保护的人,都怀着庄严的使命感投入到工作当中。

瞻仰遗容的吊唁活动一结束,毛主席的遗体就被送到一条秘密地下通道的地下室进行保护,遗体保护科研小组在地下室守护了将近一年,直到毛主席的遗体送到纪念堂水晶棺中安放。

如今,已经有超过两亿人次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保护毛主席遗体的重大意义,永远也不会过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中南海   民团   遗容   防护罩   遗体   政治局   防护   小组   同志   紧急   中央   方案   汪东兴   徐静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