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汪东兴看过悼词后提出一点修改意见,华国锋:我赞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整个1976年的天空,对于中国民众而言,都是阴暗灰色的,人们在年初送走了敬爱的周总理,年中,朱德委员长也与世长辞,紧接着,一场特大地震席卷了还在睡梦中的唐山,还未从悲痛中走出的中国人民,却又迎来了一个惊天噩耗。

什么?这不可能!

不会的,今年新中国遭的罪还不够大吗?

1976年9月9日下午3点,中央广播电台连续6次发出预告,提醒民众收听下午的广播,这反常的通知,让众人都不由地心慌。

下午4点,名为《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讣告发出,使守在广播前的群众,都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已于今日凌晨逝世。

连番的冲击,让民众的心理防线一度崩溃,然而,肩负重担的新任领导团体,却只能按捺住悲伤,开始筹备毛主席的治丧事宜,而其中的悼念文稿,更是在两个月前就已开始起草。

汪东兴

但在吊唁仪式开始前,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却提出了修改建议,而这也获得了第一副主席华国锋的认同。

那么,为何毛主席的悼念文稿会提前两月开始拟定,汪东兴又提出了什么样的修改意见,能引得华国锋毫不犹豫地肯定呢?

毛主席生命的最后时刻

“铃铃铃,铃铃铃。”

1976年7月下旬,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周启才接起了电话,那头传来了汪东兴的声音:“老周,快,你叫上李鑫,到怀仁堂正厅等着,有紧急任务。

周启才不敢耽搁,立刻叫上了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李鑫,一同赶往怀仁堂,在两人焦急地等待中。

毛主席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纪登奎、姚正元推门而入,二人面色凝重,神情忧伤,片刻后纪登奎缓缓开口道:

有一项重要任务要传达给你们,主席他病情危急,医疗组正在全力救治,为了预防突发情况,中央决定,让你二人起草讣告和悼念文稿,你们,尽快完成吧。

原来,自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后,毛主席的身体就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在次年确诊患上了肺炎,甚至还因此引发了心脏病。

在1972年初一度休克,经过专家及时抢救后,才慢慢清醒过来,几天后,毛主席强撑着病体,会见了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这次的病症,让毛主席的身体大不如前,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出现了明显衰弱的情况。

在中共十大会议上,散会后毛主席久久不能起身,见状,为了化解尴尬,周总理开口说到:“主席想目送大家离去。

从那时起,毛主席就开始了与病魔斗争的岁月,可是对新中国内忧外患的担忧,让他无法安心养病,常常整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主席最近的饭量很不好,就吃那么一两勺。

医生叮嘱,不能过多用眼,可是主席他总是文件不离手。

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就醒了,一起床就又接着看文件。

周围照顾主席的人很着急,因为毛主席的左眼才刚做完白内障手术,虽然手术很成功,可医生叮嘱过每天阅读不能超过15分钟,可是这才几天啊,主席就又开始了超负荷运转,怎么能不让人担心。

1976年1月初,周总理的病情报告几次传来,毛主席虽心中早有准备,却还是忍不住担忧。

8日上午,当噩耗来临时,已经心有预感的毛主席沉默不语,轻轻放下手中翻来覆去看了一夜的文件,微微点了点头,而后慢慢闭上了双眼。

由于身体原因,毛主席甚至没能出席周总理的追悼会,没有人知道,此时的主席心中有多么遗憾。

进入6月后,毛主席突发心梗,整个人陷入昏迷,这也引发了中央各部门领导人的担忧。

1976年朱德委员长逝世的新闻报道

尤其是7月初,朱德委员长的离世,让刚从鬼门关闯过的毛主席情况骤变,众人也不由得害怕起来,为此才提前定下了起草讣告与悼念文稿的事宜。

虽然主席身体情况不好,可是也未必不能再度闯过来,所以在起草两份文件时,那些涉及主席名讳的地方,周启才与李鑫都采用了特殊符号代替。

为了能尽快完成任务,同时实现保密的目的,二人从接下任务后就留在了怀仁堂,一直等到文稿写完才离开。

“老周,你亲自将两份文稿密封并保管好,暂时不用上报,其他的待命。”

汪东兴的叮嘱,周启才都仔细照做,他将一切废稿全部用火烧毁,将小心密封好的文件锁入了保险柜,祈祷着毛主席能够慢慢好转。

毛主席

但这终究只是一个美好的期望,在众人的不舍中,这位伟大的领袖还是在9月9日凌晨,永远地离开了。

望着床上神情安详的毛主席,匆匆前来的华国锋愣住了,他刚从人民大会堂外宾见面会上赶过来,可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无法抑制的悲痛涌上心头,泪眼蒙胧中,华国锋似乎又见到了毛主席那亲切和蔼的笑容。

一直守在一旁的汪东兴没有说话,泛红的眼眶昭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可是此时,他们还有很多事要做,绝不能就此沉溺于悲伤之中。

当晚,会议厅里,灯亮如白昼,政治局召开了紧急会议,华国锋、汪东兴等领导人彻夜未眠,一直在商讨接下来该怎么办。

华国锋

悼词文稿的确定与修改

“老周,快,你带上那两份文稿,叫上李鑫,到会议室来。”

凌晨五点多,汪东兴立刻拨通了周启才办公室的电话,现在有一摊子事情等着处理,对于主席的身后事,他们必须尽快拿出方案。

望着疾行而来的两人,汪东兴没有多言,一边走着一边简短交代了几句,这会议开了一晚上,可是一直没能有个定论。

对于主席遗体的处理,还有主席身后事的安排,尤其是发丧规模、流程以及是否开放外宾吊唁这三项事宜,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

直到刚刚在华国锋与叶剑英元帅的建议下,才确定了两步走的方针:

首先要做好毛主席的遗体保护,然后征求各界意见,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今天主要讨论下讣告与悼念文稿的事,时间紧急,会上必须定下来。”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急步走入会议厅的周启才定了定神,坐在了华国锋身后的沙发上,在他点头示意后,开启了密封的文件,一字一句地开始读起名为《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讣告,周启才读得很慢,2500字的稿件,读了十来分钟。

大家有什么原则性问题上的修改意见吗?有的话可以现在提出来,如果没问题,那就准备加急印制部分清稿,再行商议决定。

讣告基本通过,在李鑫念完悼词文稿后,也暂时没有人提出修改意见,加印的清稿被分发到了各领导人手上。

众人不再多言,纷纷按照分工迅速行动起来,汪东兴将文稿收入怀中,立刻开始联系卫生组的专家,沟通毛主席遗体保存的事宜。

次日晚上,毛主席的遗体被安放到了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灵堂内,等待着第二日众人的吊唁。

从9月11日开始,社会各界代表接连到灵堂内瞻仰主席遗容,近30万人在7天内,依次到现场进行吊唁。

悲伤弥漫在整个人民大会堂,甚至有人一度哭得晕厥过去,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那个带领新中国站起来的伟人就这样,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现在我有两件事,需要你帮忙代为报告国锋同志。”

9月16日下午2点多,汪东兴叫来了周启才,自从毛主席遗体安放到人民大会堂,他就在这里建立了临时办公室,确保主席遗体的安全。

汪东兴

虽然已经安排了警卫队,可是汪东兴始终不太放心,坚持要自己守在主席身旁才行。

今天下午的会议,我无法参加了,我要在这里守护主席的遗体,所以请你帮我向国锋同志请个假。另外,关于悼词文稿,我仔细读了三遍,大体上没有问题,但是建议在文稿适当的地方,加上毛主席‘三要三不要’这一指示,我认为这非常有必要。

周启才带着汪东兴的嘱托,赶往了怀仁堂会议厅,这里将在下午三点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要讨论的主题就是悼词文稿与追悼大会的安排。

保护好主席遗体责任重大,东兴同志的请假没有问题,会后记得把会议讨论情况汇报给他。

会议开始前十分钟,华国锋准时出现在了会场,听闻周启才的汇报,他连连点头表示同意,还让周启才代表汪东兴在会上,将悼词文稿修改意见讲一讲。

华国锋

我认为东兴同志的这个补充建议非常好,‘三要三不要’是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对我党的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坚持贯彻实施,我赞同在悼词上加上这一点。

当周启才在会议上提出汪东兴的建议后,华国锋首先旗帜鲜明地表示了赞同,在他坐下后,叶剑英元帅立刻站了起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我十分赞同国峰的发言与东兴同志的建议,在主席的悼词文稿中加上这条重要指示,对党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三要三不要’是主席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紧接着,会上其他各位领导人纷纷表示赞同,在添加了这条重要指示后,会上还对文稿中的个别文字进行了修改。

叶剑英

最终在华国锋的批示下,通过了悼词文稿的最终版本,此次会议的最后,在领导们的统一意见下,毛主席追悼会上将由华国锋进行致辞。

9月17日下午,吊唁仪式全部结束,披着黑纱的主席巨幅遗像被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中央,城楼前也筑起了高台,静静等待着第二日那场肃穆庄严的追悼会的到来。

主席追悼大会九州同悲

9月18日下午,天安门广场人群涌动,首都百万群众纷纷向着追悼大会现场聚集。

他们脸上神情悲戚,胸前别着白花,手臂上戴着黑纱,自觉列队成行,十分安静,除了时不时传来的啜泣声,你甚至感觉不到这么多人的存在。

负责实况转播的中央广播电台副台长杨正泉不断深呼吸,想要平复自己剧烈跳动的心脏。

可是面对这样凝滞的气氛,他始终没法冷静下来,双腿一阵阵发抖,眼看开始进入倒计时,他强自镇定地长叹一口气,打开了话筒: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

熟悉的声音响起,毛主席追悼大会正式开始了。

悲壮的哀乐响彻整个天安门广场,现场以及全国各地收听实况转播的民众,纷纷低头默哀。

这一天的中国,是黑色的。

华国锋打开手中的悼词文稿,强忍着泪水开口致辞,可第一句话刚刚出口,就泣不成声,脑海中开始浮现出毛主席那双睿智的双眼,还有过去共事的岁月……

1976年9月18日,华国锋在毛主席追悼会上致辞,左为叶剑英。

华国锋与毛主席的结缘,从主席的故乡韶山开始。

1951年初,华国锋被调到湘潭县委任县委书记,第三年调任湘潭县委、地委书记,任职期间,他时常到韶山开展调研工作,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足迹。

瞧瞧,这可是我的父母官呢。

1955年10月,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华国锋首次作为代表出席中央会议,在一句戏言中,被介绍给了中央的各位领导人。

这并不是他与主席的第一次见面,早在同年9月,主席途经长沙就第一次接见了华国锋。

毛主席与华国锋

因为他那三篇研读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后撰写的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主席的注意,这也是二人结识的开始。

“韶山作为主席的家乡,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阵地,应该建设陈列馆,宣传主席的革命事迹与革命思想。”

1959年,随着韶山游客的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当地政府决定建立毛主席陈列馆,加强革命教育。

华国锋听后,立刻表示了赞同,并积极为建馆奔走,因为在当时,中央并没有这个意向,他还需要征得同意,获得批文才行。

这个事,不能告诉主席,他老人家知道了,肯定会反对,我跟总理打声招呼就行了。

陶铸

1963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意了建馆事宜,只是阻拦了华国锋提及的向毛主席汇报的意见,得到肯定答复后,华国锋立刻回到湖南,开始了筹建工作。

韶山烈士很多,不能光宣传我一家,要多宣传下他们的事迹。

1966年,重回韶山的毛主席在得知陈列馆的事情后,眉头紧蹙,表情十分严肃,而这一意见也引起了华国锋的高度重视,立刻开始了整改工作。

韶山的宣传工作,要坚持内容的真实准确性,绝对不能弄虚作假。

华国锋仔细审阅着同志们搜集来的资料,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再度向相关工作人员反复叮嘱,以确保陈列馆内烈士资料的真实性。

毛主席韶山故居

由于性格内敛沉稳,华国锋在工作中一直十分踏实稳重,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这也让一直关注他的毛主席十分认可,曾公开称赞过华国锋是一个老实人,这是对他人品与工作能力、作风的认可。

1971年初,华国锋被调往北京工作,并在毛主席的提名下,一步步进入党的领导人队列,成为了重点的考察与培养对象。

在周总理逝世后,他被毛主席任命为代总理,更在主席逝世后,接过了新中国的重担……

曾经的一切,如走马灯一样,在脑海中一一闪过,那熟悉的悼词在一次次哽咽中慢慢念出,华国锋心中的伤痛再也无法抑制。

在即将念完之时,身子突然一歪,差点失去了平衡,强自稳住身体,他坚持着念完最后一句悼词,等到整个追悼仪式结束,才踉跄着走下了台。

华国锋

此后的岁月里,华国锋一直在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忙碌奔波,就连吃饭与休息的时间,都被安排得十分紧凑。

一直到1981年主动辞去主席职务,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开始慢慢休养。

这时候的华国锋,基本不怎么出门,可是每年那两个特殊的日子:毛主席的诞辰与忌日,他都会穿戴整齐,主动走出家门。

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每次,这样响亮而庄严的声音,都会响彻毛主席纪念堂。

2007年,86岁高龄的华国锋在家人的反对下,毅然前往纪念堂,喊响了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的鞠躬吊唁之声,次年病逝于北京。

华国锋晚年

翻阅史料,那场隆重庄严的追悼会似乎还历历在目,那些为新中国鞠躬尽瘁的伟大身影仿佛近在眼前。

虽然他们都离开了,可是无数后辈都继承了他们的意志,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园,更是护着我们走过无数风雨的祖国母亲。

参考文献:

[1]李林.毛主席逝世国际反响研究[D] 湘潭大学.2020.000976.

[2]周启才.起草讣告:毛泽东逝世前的绝密任务[J].文史博览,2008(09):41-43.

[3]莽东鸿.1976年9月悼念毛泽东纪实[J].党史博览,2014(01):16-21.

[4]马社香,夷学苗.华国锋的韶山情[J].世纪行,2000(Z1):105-108.

[5]陈立旭.毛泽东与汪东兴[J].党史博采(纪实),2015(10):19-24.

[6]余玮.专职摄影师镜头内外的华国锋[J].党史文苑,2009(15):17-2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悼词   韶山   人民大会堂   意见   讣告   文稿   会上   遗体   主席   中央   汪东兴   华国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