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就香港问题早有决断,51年后才知:毛主席下了好大一盘棋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打通了香港与大陆之间的屏障,当时解放军已经兵临香港北部边界却一直按兵不动,毫无继续前进,借着胜兵之势解放香港的意图。

这一场景可堪称奇观,当时在中国全境内,解放军席卷南北疆土,当香港岛内部只有少量的英国守军,两军对垒,取胜对于解放军来说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毛主席却下令让军队止步于香港北界。

这究竟是为何?毛主席为什么会下出一道这样的命令?这背后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香港的回归之路。

香港的百年难题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我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以东,与澳门隔海,与深圳相邻,作为一座临海的城市,如果不是受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天然的通商关口。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南下平定百越时起,香港就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了。在香港被侵占之前,它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这片领土上并没有后来这般繁茂的人口,因地处偏远,虽然受中央政府的管辖,但一直都未曾被加以重视,而这边土地命运的改变却始于一场战争。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战败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除去大量的钱款赔偿之外,香港岛以及鸭脷洲作为战败的代价被割让给了英国。

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落魄的清政府无力抵抗英国的坚船利炮再次战败,将九龙半岛以及南及昂船洲归属英国管辖。

甲午中日战败后,一股瓜分中国的热潮席卷而来,英国在强租山东威海卫的同时,又于1898年,再次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以租借的名义割让给了英国。

不过短短的58年之间,还不够一个王朝的兴衰交替,清政府就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将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千米的国土割让给了外邦。

自那时起,香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成为了东亚的贸易往来关口,在带动了香港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让香港的人民蒙受了百年被异国人压迫的耻辱,有生之年目睹了国土的丢失也成了多数国人的痛处。

自此以后的百年之间,国家曾多次试图重新掌握香港的领土管辖权,却总是以失败收场,直到新中国成立,国家日渐强大以后,掌握了话语权的新中国才再次被世界各国重视起来,在多次与英国试图收复香港的交涉之后,香港终于在1997年,分毫不失地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现在,香港回归的这段历史不过是书写在史书上的寥寥数语,但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才知道,这是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岁月,也是毛主席谋划了一场数年的棋局。

借天时之东风

早在1946年的时候,毛主席就曾在延安的窑洞里预言过以后应该如何应对香港问题,他曾指出要充分尊重香港地区的过去与现在,最终要以协商、和平的方式解决来解决香港问题。可以说,在当时这一基本思路与后来的一国两制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而这其中的政治远见,也在日后被一一验证。

1949年广州解放以后,解放军勒马深圳河畔,10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挥师南下直抵香港北部边界。

但是他们却只是驻扎在了香港岛之外并没有继续进攻,而解放军之所以没有继续进攻香港是因为党中央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香港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虑。

其实早在2月份的时候,当时苏联代表米高扬曾经到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西柏坡了解当时将要成型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时,毛主席就表示:国内尚且有大半的领土尚未解放,如果单单是大陆的话,直接带军队过去就行了。但是像香港这样的海岛就比较复杂,对于海岛上的问题,就需要以一种更灵活的方式去解决。

在毛主席看来,新中国刚刚成立,根基尚且不够稳固,社会各界百废待兴,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如果当时直接攻进香港,用武力收复,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与驻扎当地的英国发生军事冲突。

而美国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直虎视眈眈,以他们的秉性,很有可能在其中横插一脚,这样就会进一步引发更大规模的国际冲突,这样对新中国的发展十分不利。

以当时的国际背景来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领着非常困难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肯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试图抹杀国人的奋斗成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建设来之不易的国家。

不得不说,毛主席实在是高瞻远瞩,英方见解放军并没有攻入香港时就大概揣测出了中国的想法,因此,1950年,英国不顾美方反对,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并表示愿意在平等互利,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之上,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英之间的建交为新中国在被孤立的世界政局中撕开了一个裂口,自此以后,通过香港这一贸易关口,源源不断的资源从外界输入进来,对国内的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在国内也有很多人并不理解毛主席就香港问题的解决策略,在他们看来这样不仅没有将香港问题解决,还是一种向西方帝国主义的妥协。但当美国开始连同西方多国对新中国实施封锁禁运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就开始理解了毛主席的思虑之深了。

原因在于香港在当时还是受英国的管辖,当美国对中国实施禁运的时候,香港就成了大陆唯一的资源流通窗口,就这样,英国成为了新中国建设的隐形屏障,美国自然有苦难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新中国日益强大起来,但毛主席思虑之深远,却并不仅仅至于此处。

凭地利之时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防止战火再次侵袭到国内,中国志愿军入朝开始了同美国的再次对峙,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香港在这场战争中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战争中,除了奋勇杀敌的战士,最重要的莫过于后方物资的持续保障,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美国因为战争加大了对中国贸易关口的封锁力度,仅仅靠着国内自产的物资是完全不够支撑战场上的需求的,这个时候香港就成了唯一的“漏网之鱼”。

从外界过来的物资,只能通过香港这一个关口获取,而当时因为战斗已经十分胶着,美国自然不敢再将英国拉进这场斗争,毕竟谁都不想多添上一个对手。美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从物资从香港输入中国大陆,然后再被送到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手中,可以说香港对抗美援朝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或许有人会认为香港虽然在短期之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毕竟是在他人手中,两国邦交,向来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哪天英国再次将矛头指向大陆,那不就是到头一场空了吗?但事实真的如此么?并不见得。

1963年,香港遭遇重大含旱灾,其实香港历来就有缺水的问题,而这次香港岛内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下过雨了,各地水塘都干了,岛上居民的用水也出现了极大的困难,虽然靠着当地政府的供水可以维持,但每日不过四个小时,长此以往肯定会出现大问题。

果然,没过多久,因为缺水,有超过20万的人逃离了香港,经济和人口损失惨重,驻扎当地的港英政府不得不向大陆求助。

其实在当时,广东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但在接受香港方面的求助之后,立刻就送去了大量的淡水资源供香港人民免费使用,但这样也只是一时的办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天灾难测,如果以后再次出现,不能总是这样,总得有一个彻底的解决办法。

像是解决洪涝需要疏通渠道,旱灾别无二般。当时有人提出可以修建一条引水渠,将水从东莞引调至深圳水库,人工连接钢管,将水输送至香港内部。

说起来容易,但是落到实地却很难,当时国内刚刚经历过三年饥荒和经济困难的特殊时期,边境上还战乱不止,人力物力财力都是相当的匮乏,哪有闲余去修建一个水渠,更何况当时的香港还是在英国的管辖之下,这不是费力又不讨好么!

这个事情传到了毛主席那里,他知道了修建水渠的想法以后非常支持,当时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毛主席的想法,并且劝说毛主席,但毛主席还是坚决的实施这项工程,并让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来修建水渠,从此,香港的用水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因果相照,这件事到了20年以后众人才理解其中的深意。

知人和之善任

1974年,81岁高龄的毛主席会见了英国前首相希斯,当他们谈到了香港问题的时候,毛主席说:“恐怕我是看不到了”。然后有指着在座的邓小平说:“这是他们年轻人的事情”。

所谓知人善任,毛主席早就看到了邓小平的能力,他相信,这个人一定可以让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973年,邓小平回见了香港总督麦理浩,当时的他已经75岁了,但他时刻牢记着毛主席的嘱托:香港的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与麦理浩的交谈中,邓小平对香港主权的归属问题表现的非常强硬,他坚定的认为香港问题涉及到了主权归属的问题,一定要收回香港,并且绝不考虑分期分批收回,而是要收回一个完完整整的香港。

1982年,距离香港回归还有15年,面对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英国方面坐不住了,同年9月,以“铁娘子”著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而她此行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香港的主权问题。

但她看来,虽然中国实力确实不同于往日了,但还比不上英国,加上香港自用水问题解决了以后,经济飞速发展,单凭着香港在亚洲的经济地位,她们就不会轻易的将香港归还。

在与邓小平的交流中,她也表现出了非常强硬的态度,坚决认为香港就应该归属英国管辖,但邓小平也非常坚定,他早在撒切尔来之前就猜测到了她的意图,对她可能阐述的一切也都在意料之中。

邓小平不紧不慢的回道:“毛主席早在十几年前,就预料到必定有这个局面,所以当年才会力排众议修建水渠,现在香港的大部分用水都受大陆掌控,香港和大陆早就密不可分了,你觉得英国还有机会么?”

一席话将撒切尔堵的哑口无言,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明白毛泽东当年下了多大的一盘棋,而这盘棋局的结果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香港只属于中国。当年毛主席向希斯说邓小平才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他就已经预见了这个结果,而他的这局棋最妙之处也就在于此。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用“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这一想法一经提出就让英国政界大大为震惊,在他们看来尽管中国占尽了各种拿回香港主权的优势,但是对于香港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人。

在英国管辖的数百年间,香港一直都是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大陆却是社会主义,香港回归后的社会融合问题一直都是他们的底牌,但现在“一国两制”的提出,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英国终于开始慌了。

但是香港的回归并不容易,针对这一问题,中英双方进行了历时两年的谈判,谈判涉及了政权交接、经济制度、法律、驻军等多方面的考量,英国方面再三挣扎还是改变不了要归还香港的事实,一百多年的屈辱也终将结束。

结语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升起。历经百年沧桑,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苦难和屈辱的时代终于结束了,香港终于再次回到了祖国,香港的发展也将再次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从在香港界前勒马到引水修渠再到最终新领导人的抉择,毛主席谋划了一场跨越数十年的棋局,这局中参透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埋下了收复领土主权的伏笔,天时地利人和的巧妙分布,毛主席对世界局势的洞察和预见能力让人惊叹,为国为民,无私无畏,其雄才大略绝非浪得虚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撒切尔   香港   水渠   英国   美国   决断   领土   主权   新中国   中国   解放军   年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