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邓小平、卓琳结婚合影,身边为何还有一对男女?他们是谁?

邓小平和卓琳有一张合影,拍摄于1939年秋,这是两人第一次合影。

没错,就是他们结婚那一天的合影。

照片中,邓小平头戴军帽,上身穿白衬衣,卓琳穿着一身裙装,风华正茂。

然而,这张照片里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却不是邓小平和卓琳,而是另外两个人。

卓琳的右侧,是一男一女,男的戴眼镜,女的留短发,关系亲密。

邓小平、卓琳的结婚合影上,怎么会有另一对男女?他们究竟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张合影上?这张照片背后有什么故事?他们又有着什么样的传奇经历?

一切要从邓小平和卓琳的婚姻开始讲起。

邓小平夫妇与孔原夫妇的合影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病逝。

整整12年后,2009年7月29日,卓琳病逝。

这一对饱经风霜的夫妇,携手走过了58年的人生旅程,享年都是93岁。五十八载共沉浮、同甘苦,五十八载风雨同舟、相濡以沫,邓小平和卓琳堪称模范夫妻。

虽说婚姻漫长,但邓小平和卓琳的相识相知,却是“闪电式”的。

那是1939年秋,23岁的卓琳来到曾希圣家中,曾希圣问她:“有人想和你结婚,托我做媒,问你愿不愿意?”

卓琳愣了一下,“是谁呀?”

“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

卓琳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还年轻,想再工作几年。”

也许大家会觉得,像邓小平这样的高级领导干部,想嫁给他的女性,还不得排着队?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卓琳最初对这位小个子的“大人物”酒没什么感觉。

当时有不少女大学生,她们怀着革命的浪漫来到延安,却大多不想和工农出身的干部结婚。在她们心目中,工农干部没文化,结了婚,话都说不到一块,所以卓琳心里就有一个想法,结婚不能找工农干部,要找就找知识分子,有共同语言。

邓小平被拒绝后,没有气馁,过了几天,又托曾希圣说媒。

卓琳态度依旧,还是拒绝。

曾希圣没招了,但邓小平却不灰心,他亲自出马,和卓琳谈了两次话,全程几乎都是他在讲,第一次谈他自己的情况,第二次谈他自己的希望。

没有甜言蜜语,只有坦率真诚。

两番话谈下来,卓琳的看法变了:这个人还可以,有知识,是个知识分子。

于是,卓琳决定把自己嫁了,嫁给比她大12岁的邓小平。

邓小平与卓琳

从初次见面到决定结婚,还不到2个月,堪称“闪电式”。

这年秋天,邓小平和卓琳举办了婚礼,地点就在毛主席的窑洞前。

革命年代的爱情一点都不浪漫,婚礼更是简单地如同白纸,两张桌子一拼,一对新人、几个宾客,一起吃顿饭,就算是结婚了。

然而,就是这样毫无仪式感的婚姻,经历了无数考验,厮守了整整58年。

会餐后,摄影师拿出相机,准备给邓小平和卓琳拍摄合影。

邓小平和卓琳摆好了姿势,摄影师突然停了一下,对着另外一对年轻男女说:“不好意思,胶卷不够了……要不……你们两位也一起来吧!”

邓小平见状,立即招呼道:“孔原,许明,快过来,我们一起拍!”

原来,这一对年轻的男女,也是在当天结婚的,男的叫孔原,女的叫许明。

就这样,一张特殊的合影诞生了,这张四个人的黑白照片,记录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两段爱情,也记录着两个人的传奇经历,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孔原。

跟邓小平相比,孔原的名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很多人对他闻所未闻。

但只要拿出两个职务,你就明白他的主要成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第一任署长、中共中央调查部第二任部长,第一任部长是大名鼎鼎的李克农。

简单地讲,孔原是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重要领导人,我国海关事业的奠基人。

孔原

作为隐蔽战线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孔原的经历丰富多彩。

孔原原名陈铁铮,铁骨铮铮,这是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名字。

1906年9月,孔原出生在江西安源张家湾村一个贫困的手艺人家庭。

孔原的母亲早亡,父亲一人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年幼的儿子,便将孔原安置到表哥童水生家中,孔原就在表哥家里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

表哥童水生在安源矿当工人,经常带孔原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玩耍,因此孔原从小就目睹矿工们的苦难生活,萌发了革命思想,立下了革命抱负。

1924年秋,18岁的孔原接到组织一个秘密使命——到萍乡中学发动学生运动。

但学校不是矿厂,想进去必须考试,但孔原没有报考资格。

为了顺利考入学校,孔原借了别人的一个准考证,把对方的名字涂改成自己的名字,最终使用这个伪造的身份,考进了萍乡中学。

这次“伪造”准考证,大概是孔原在隐蔽战线工作的第一次尝试。

孔原的特长有两样,一是善于组织,二是擅长隐蔽工作。1927年,年仅21岁的他出任江西省总工会组织部部长,随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坚定不移地走上革命道路。

我党隐蔽战线的工作最早由周恩来创建,陈赓、李克农都是杰出的领导者,而孔原在这方面的天赋很快引起组织的注意,组织上派他到苏联学习,进一步促进了孔原的成长。

1930年秋,周恩来来到莫斯科,号召在苏联学习的同志回国参加革命斗争,孔原毅然响应,回国后潜入白区,先在武汉做兵运,后来又到上海做组织工作。

上海、武汉分别是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地方,堪称全国最危险的地区,孔原却不畏艰险,在敌人的心脏潜伏下来,担任了中共中央组织局组织部部长。

邓小平

不管什么时候,组织部都是我党最核心的部门之一,孔原担任组织部长时不过25岁,被称为“年轻的老资格”,这主要得益于他超强的组织天赋、敏感的情报意识。

1935年,组织派孔原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后,孔原再次留苏学习。

然而,这次学习又被打断了。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孔原闻讯心急如焚,这一次他没有等待组织的召唤,而是主动请求回国参战,得到批准后回国担任新疆督办公署新兵营政治主任教员。

以孔原的资历和能力,区区一个“政治主任教员”显然是委屈了他,但孔原没有一句牢骚,组织上让他干啥他就干啥,只要是革命工作,他都愿意干、干得好。

是金子总会发光,组织也一定有知人善用之能,不到两年的时间,孔原就被召回延安委以重任,出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

这个社会部,不显山不露水,却肩负着一个重大神秘的职责。

抗战期间,日寇汉奸和国民党顽固派,派了大量奸细到延安,混入我们党内部进行阴谋破坏活动,中央社会部的主要职责就是对付这些敌人的奸细,属于典型的隐蔽战线。

中央社会部部长是康生,副部长就是孔原。

中社部成立后,我方三大系统都有了情报保卫部门,党中央的情报保卫机关自然是中社部;军队的情报机关是军委二局,保卫机关是总政锄奸部;政府系统,就是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为核心的保卫系统,简称边保。

不过,中社部是领导指挥机构,人员少、力量精干,真正的情报保卫还要靠“边保”具体实施,边区下辖的5专区、22县、1市,到处都有保安力量,编织了一张天罗地网。

孔原到中社部任职后,工作十分繁忙,他发挥自己的组织特长,迅速把党中央的情报和保卫整合起来,但工作没有耽搁“找对象”,他利用“职务之便”,解决了终身大事。

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在延安城外的七里铺开办第一期情报侦察干部训练班,此后连续举办了7期,为我党我军培训了大批情报保卫干部,人们因此戏称七里铺是培训共产党情报保卫人员的“黄埔军校”。

如同黄埔军校一般,七里铺前后七期培训班中,第一期名气最大,是为“七里铺一期”。

这一期之所以名气大,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班里有8个女学员。

延安地处偏僻,男多女少,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竟达18:1,从事情报保卫工作的女干部更少,但黄埔一期的36名学员中却有8个女学员,性别比例是3.5:1,可以说是十分罕见,而且这8名女学员都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8名女学员中有两人,一个叫许明,一个叫浦琼英,两人年龄相仿,都是风华正茂,又同吃同住同学习,情同姐妹,而浦琼英就是卓琳。

当时的延安有不少外来的知识女性,看不上工农干部,倒不是人格上瞧不起,而是觉得工农干部不浪漫,没有共同语言,当时流行一个段子,一名女青年与老干部谈恋爱,晚上散步,女青年说:“今晚的月亮真好看”,老干部说:“好看什么!铜洗脸盆子!”

有了这个笑谈,很多女学员约定:坚决不嫁老干部。受此影响,许明和卓琳也相约定下两个诺言:抗战不胜利不结婚,结婚不嫁老干部。

这个时候的她们恐怕想不到,自己会很快打破这个约定,不仅在第二年就双双结婚,还双双嫁给了自己“看不上”的老干部,甚至还是同一天结婚。

在给七里铺培训班上课的过程中,孔原认识了许明,对许明产生了好感;不约而同地,邓小平在边区保卫处长周兴的帮助下,悄悄到训练班看了两次,相中了卓琳。

前些年有传言说,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组织上不顾当事人的意见,直接下命令安排知识女青年嫁给年龄大的工农干部。

其实这些都是谣言,组织一向十分尊重女青年们的意见,即便动员也是做思想工作,绝不可能下命令强行安排,而那些知识女青年是在多次接触、日常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对“老干部”的看法,最终走到一起的。

孔原和许明、邓小平和卓琳,都是如此。

邓小平夫妇与孔原夫妇合影

第一期七里铺培训班结束后,学员们走向了不同的岗位。

不久后,中央社会部成立,亟须补充新鲜血液,一期毕业生许明、卓琳都被充实到中社部工作。这样一来,孔原就跟许明成了同事,而且两人就在一个办公室,坐在对面。

许明比邓小平小2岁,比许明大10岁,按照年龄和经历算也是“老干部”了,但许明不是李云龙式的“草根干部”,他性格温和,为人儒雅,又有文化,一来二去,耳鬓厮磨,许明改变了对“老干部”的刻板印象,也对孔原产生了好感。

就这样,两个人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

几乎在同一时期,邓小平和卓琳也在接触,邓小平主动出击,追求卓琳,一开始也不顺利,但靠着两次真诚坦率的谈话,邓小平还是打动了卓琳。

1939年秋,邓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许明,两对新人经组织批准,决定结婚。

巧合的是,两人结婚的日子,居然不约而同,选在了同一天。

一个是129师政委,一个是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两桩婚事得到众人的热烈祝福。结婚当天,很多领导同志到场祝贺,毛主席、刘少奇等人都到了。

拍摄合影时,两对新人原本打算分开拍,但摄影师却犯了难,因为当时延安受到封锁,物资十分紧张,胶卷很少,每一张都极其宝贵,分开拍就要用两张胶卷。

邓小平得知后,赶快招呼孔原夫妇过来一起拍照,这才化解了这个难题。

就这样,一张史无前例的结婚合影诞生了,不知情的人根本看不出这是一张结婚合影,知情的才明白这张合影的宝贵之处,恰恰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爱情。

孔原与董必武

作为新郎官,邓小平、孔原当然都很高兴,邓小平个子不高,却有敬必饮,孔原一看邓小平这么“威武”,心说我也得有风度,也是来者不拒。

结果,孔原当晚喝得酩酊大醉,溜到桌子底下去。

第二天,孔原被许明训斥了一番,孔原说:“我看小平同志也一直在喝,他怎么一点事也没有呢?”

原来,当时有人暗中“保护”邓小平,给他喝的都是水,孔原喝的却是真正的酒,这段趣事成了孔原夫妻俩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解决终身大事后,孔原继续投入革命工作。

1940年5月,孔原随周恩来到重庆,担任西南工委书记,主要还是情报特务,因此对外身份是不公开的,工作也是地下秘密进行。

重庆是国民政府战时陪都,国民党的核心所在,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搞情报,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不久后,孔原的身份暴露,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为了孔原的安全,周恩来决定把他调回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组织部长。

孔原在南方局工作期间,正是国统区反共高潮最严重的时候,作为南方局的高级领导干部,孔原依然随时面临生死考验,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灵活的斗争。

此后,孔原的经历变得曲折起来,他曾受过陷害,在周恩来、叶剑英的帮助下,才得以恢复名誉;也曾受中央委派远赴东北,先后任沈阳、吉林、抚顺三市市委书记,为东北解放和经济恢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是孔原政治生涯的一个“低谷”,如果不是因为在延安的那次陷害,他的前景一定会更好。

孔原夫妇与两个孩子

但孔原没有任何怨言,他一如既往,一心向党,勤奋工作,他看重的不是政治上的风光,不是仕途上的进步,只要能为党工作,就无愧于心。

这期间的1947年,孔原和许明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孔原给他取名“孔丹”。

“一片丹心,忠诚于党”,孔丹的名字,就是孔原的心声。

中央始终是信任孔原的,毛主席、周总理没有忘记他的贡献,更相信他的忠诚和能力。

1949年7月,新中国诞生前夕,孔原奉调进京,见到周总理。

这一次,周总理交给孔原一个重大任务——负责筹建新中国的海关总署。

现代海关肩负三大使命——促进对外贸易、征收关税、维护国门安全,而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海关长期被西方势力把持,被视为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对于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海关事业关系重大。

孔原一听愣了,自己一直搞组织、搞情报,没抓过经济,更不懂海关,能干好吗?

“我相信你,放手去干!”周总理鼓舞道。

有党中央的信任,有周总理的鼓舞,孔原充满了力量,他顾不上休整,一头扎到天津海关蹲点调研,很快向中央提出了改造旧海关、建立新海关的基本构思。

不久,毛主席签署政府令,孔原为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署长。

孔原摇身一变,从隐蔽战线的负责人之一,变成了新中国的海关大总管。在他的领导下,新中国的海关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得到周总理和陈云的肯定。

但孔原和隐蔽战线的渊源并未彻底中断,终于有一天,他和隐蔽战线再续前缘。

1955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调查部,李克农兼任部长,不久后又把孔原调入中央调查部,担任常务副部长,实现了李克农和孔原的强强联合。

1962年,李克农病逝,孔原接任中央调查部部长。此后,他一直担任中央调查部部长,为我党隐蔽战线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直到1966年突然淡出政坛。

这一年,孔原的妻子、曾担任周总理秘书、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许明,服下大量安眠药,永远离开了人世,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年仅47岁。

中央调查部承担情报特务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秘密,他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极强,在家人面前从来不提工作,而妻子许明也养成了习惯,从来不问。直至如今,我们仍然很少知晓孔原在那一段时间做了什么工作,因为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机密。

十年之后,在昔日好友邓小平的帮助下,孔原重新出山,但因为年龄和精力原因,已经无法坚持在一线工作了,不过他依然关心隐蔽战线建设,先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还参与组建了国家安全部。

作为隐蔽战线的重要负责人之一,孔原对隐蔽战线的同志感情很深。

这些同志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真实身份长期鲜为人知,不少人因此遭受误解、蒙受冤屈,而孔原是我党隐蔽战线的“活化石”,掌握很多核心机密,且为人正直,多次为在白区从事情报工作的同志“讲公道话”,为他们提供了很大帮助。

1986年,孔原秉公上书,力主为张国焘的弟弟张国庶恢复名誉。在他的努力下,组织上终于查清了张国庶的历史问题,追认张国庶夫妇为革命烈士。

1988年,鉴于孔原对中国情报保卫事业的突出贡献,中央军委授予他一级红星勋章。

一枚闪光的勋章,是对孔原最大的肯定,他笑了。

1990年9月21日,孔原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

晚年的孔原

以孔原为代表的众多隐蔽战线的同志们,凭借着对党的一片忠诚,为信仰而战,为理想献身,为党和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即便历经沉浮,却一生无悔。

谨以此文缅怀孔原同志,致敬隐蔽战线的众多无名英雄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周恩来   延安   中共中央   我党   战线   海关   情报   身边   男女   中央   组织   工作   卓琳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