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谭震林见到一位20岁的女干部后大惊:她太像去世的妻子了

1938年,已经36岁的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仍然孑然一身。有一天,当地的特委书记和谭震林聊天时说:“谭司令,你也该成个家了,总不能当一辈子单身汉呀!”

谭震林

谭震林笑着回答说:“一天到晚天南海北的打仗,成什么家哟!”

特委书记马上说:“谭司令,你要是看上我们哪个姑娘了,我帮你牵线搭桥。”

谭震林却摇摇头:“莫提此事,谈些别的吧。”

谭震林不愿意找对象,除了工作忙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新四军成立以后,副军长项英规定:上至指挥员,下至每个战士,都一律不准谈恋爱,更不准结婚。部队里还一度提出过“枪毙恋爱”的过激口号。

项英

1939年2月,周恩来来到新四军军部视察工作,他得知这个不准恋爱结婚的规定后,觉得有点不近人情,也不利于部队建设。周恩来在征求了官兵们的意见后,提出了“285团”的原则,即满足年龄超过28岁、参加革命满5年、团级以上的干部,可以恋爱、结婚。毫无疑问,谭震林符合这3个条件,他也开始考虑起自己的婚事来。

1939年3月,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前往第三支队防区铜陵、繁昌前线视察,他考虑到繁昌开展民运工作的需要,决定留下几名同志在第三支队民运科,负责全县的民运工作,其中有一位叫田秉秀的女同志留下担任了繁昌、铜陵、南陵三县的妇委会宣传委员。

不久以后,铜陵、南陵、繁昌三县妇女救亡训练班正式开学,校长由中共铜南繁中心县委妇女部长田文兼任,20岁的田秉秀任副校长,兼管教学事务。开学典礼前,田秉秀争取到了国民党繁昌县县长张孟陶参加,并请他到时候亲自给妇训班赠送锦旗。张孟陶担心自己压不住阵脚,又特意邀请了谭震林一起参加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上,张孟陶双手提着一面绣有“妇女先锋”四字的红绸锦旗走到台上,随后田秉秀和另一位女民运队员上台,她不卑不亢地接过了锦旗,并进行了简短的即兴发言。田秉秀扣人心弦的话语、甜美清脆的嗓音吸引了在场的所有人。

田秉秀

此时在台下的谭震林越看越吃惊,因为这位发言的女干部的长相和性格,太像她已经去世的妻子了!

谭震林去世的妻子名叫蒋秀仙,两人相识的过程很有意思。那是在192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时任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的谭震林从乡下搞土地革命调查归来,在经过红四军第35团团部时,他突然听到屋里传来女人嘤嘤的哭泣声,于是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

团部里坐着第35团团长黄克诚和一名十八九岁的女战士。黄克诚向谭震林解释说,军部为了减轻宁冈的压力,决定把由各县农军改编的第30、33、34、35、36等团全部遣送回湘南,各团收到命令后都闻风而动,唯独这位35团的女战士蒋秀仙坚决不肯离开部队,还闹到了团部,尽管黄克诚给她说了一堆道理,但她不但不听,反而大哭起来。

谭震林于是问蒋秀仙:“小蒋同志,不要哭嘛,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不肯回去呢?”

蒋秀仙抬起头看着谭震林,疑惑地问:“你是谁?该不会是毛委员吧?可就是毛委员要我走,我也不走!”

黄克诚生气地说:“蒋秀仙,你不要放肆,他是特委副书记谭震林同志!”

黄克诚

谭震林连忙劝蒋秀仙说:“你有什么话可以说出来,看看谁有道理,谁有道理听谁的。”

蒋秀仙于是声泪俱下地说起了自己的身世:她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家里人靠着租种的几亩薄田,只能勉强度日。1927年腊月的一天,当地一个老财主乘蒋秀仙父亲外出之机,突然窜进蒋家,企图强暴蒋秀仙的母亲,蒋母奋力反抗,用菜刀砍伤了老财主的左臂,财主恼羞成怒,夺过菜刀将蒋母活活砍死。

蒋父得知妻子遇害后,悲痛欲绝,准备和财主拼个鱼死网破,但财主却联合官府,给蒋父扣上了一个“通匪”的罪名,把他打入大牢,迫害至死。蒋秀仙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逃出了老家,此后她遇到了参加湘南暴动的永新县红色警卫团,并跟随队伍一起上了井冈山。

最后蒋秀仙对谭震林说:“我已无家可归,如果回去送死,倒不如留在这里,与同志们生死与共!”

谭震林听完蒋秀仙的诉说后,和黄克诚交换了一下意见,他们都认为蒋秀仙的情况比较特殊,于是决定破例让她留在部队。

蒋秀仙得知自己能够留下来后,激动地向谭震林鞠了一躬,她在心里深深地感激着谭震林,并下定决心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不久以后,谭震林因为连日工作,终于累倒了,而且还染上了疟疾,病情十分严重。蒋秀仙听说此事后,马上前来看望谭震林,他见谭震林躺在病床上,面色蜡黄,眼窝深陷,不禁抽泣道:“谭书记,真想不到,你怎么病成这个样子……”

谭震林强打精神说:“没什么,就是得了疟疾,不过这并不可怕,躺几天就会好起来的。”

谭震林(右一)

蒋秀仙眼睛一亮:“疟疾,不就是‘打摆子’吗?我有办法,我小时候就知道一个治疗‘打摆子’的秘方。你等着,我去采药。”她说完便跑了出去。

以后的几天里,蒋秀仙每天都上山采挖草药,衣服划破了,手掌被荆棘扎出了血,她都全然不顾,坚持按时把药熬好送给谭震林喝,她还为谭震林换洗衣服被褥,照料饮食起居。在她的关照下,只过了十几天,谭震林的病就奇迹般地痊愈了。

这次患难之交,使谭震林与蒋秀仙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他们的接触更加频繁了,谭震林终于鼓起勇气向蒋秀仙表白:“等我忙完土地革命的关键阶段,我们就结婚。”蒋秀仙高兴地点了点头。

几个月后,谭震林和蒋秀仙终于结合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他们的生活变得和谐、美满。

但不幸的是,婚后仅半年,年仅22岁的蒋秀仙就不幸去世。失去爱妻的谭震林悲痛欲绝,他只能将悲伤埋在心底,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一晃10年过去了,没想到田秉秀的出现,又似乎重新点燃了谭震林心里的爱情之火,他开始打听田秉秀的消息,想更多地见到她。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谭震林正在司令部里小憩,没想到田秉秀突然跑了进来,谭震林见她行色匆匆,便问她:“什么事把你急成这个样子?”

田秉秀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谭司令,‘妇抗会’抓到一个尼姑,经过审问才知道,她是驻芜湖日军派来的间谍。”

尼姑

谭震林听后大惊:“啊!快说说事情的原委。”

原来几天以前,田秉秀发展的一个党员向她报告说,村里新来了一个尼姑,不仅颇有几分姿色,而且还经常偷偷与第三支队的一个干部交往。田秉秀听后马上警惕了起来,她趁尼姑外出时跑到她的住处,发现了一个盒子里藏着不少手抄的三支队文件,她马上让妇抗会把尼姑抓了起来。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尼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受驻芜湖日军的指使,假扮尼姑用美色勾引新四军干部,从而刺探情报。

田秉秀报告完以后,谭震林对她称赞不已,他认为田秉秀是一位有水平、有能力的妇女干部,对她的印象更深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谭震林对田秉秀的身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她1919年出生于安徽蒙城县的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在蚌埠长大,后入南京汇文中学读书,毕业后到上海求学,因受到我地下党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田秉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又来到皖南,主要在军部驻地泾县云岭汀潭开展民运工作,不久以后留在三支队从事民运工作。

谭震林终于决定主动出击,他先后几次派警卫员请田秉秀过来坐坐,但田秉秀都找借口推辞了,谭震林为此不免有些烦恼。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章蕴来到了三支队,她是东南分局妇女部长、妇女运动委员会负责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总支书记,人们都亲呢地称她为“章大姐”。这位田秉秀顶头上司的到来,令谭震林喜出望外,他把章蕴请到了自己的住处,并把自己想追求田秉秀的事情告诉了她,要她帮忙出主意。

章蕴

章蕴听后笑着说:“将军也得恋呀,没有恋哪来的爱呢?老谭,多下一些功夫吧!”

“没有恋哪有爱。”谭震林反复回味这句话,总算想出了点办法。当时每逢节日或纪念日,田秉秀都要为青抗会编排文娱节目,谭震林只要能抽出时间,都会到场观看,以示支持。

有一次,田秉秀编排的话剧《卢沟桥事变》临到开演前,还缺20余支道具枪,她不禁心急如焚,只好求助在台下就座的谭震林,谭震林满有把握地说:“没有问题,全包在我身上。”

不一会儿,谭震林就从台下的官兵手中抽调了20支枪送到了后台,演员们拿到了真枪,演得特别逼真。演出结束后,田秉秀代表演员们向谭震林致谢:“谭司令,多亏你给我们解决道具问题,送来了真枪。”

谭震林哈哈大笑:“没关系,我们本是一家人嘛!”

有一天,谭震林外出察看地形后,在返回司令部的路上,正好路过田秉秀的住处,他远远地听到屋子里传出来阵阵清脆悦耳的歌声。谭震林透过厢房的玻璃窗朝里一瞥,只见田秉秀正挥动两臂, 指挥青抗会、妇抗会的姑娘、小伙子们唱歌,她今天的嗓音有点沙哑,谭震林听了一会儿后,情不自禁地走进屋去,大家都看出来谭震林是来找田秉秀的,于是都自觉地早早散去了。

谭震林利用田秉秀的嗓子沙哑打开了话题:“田同志,听说你嗓子哑了,特地来看看你。你工作总得有个节制呀!不能整天没完没了地干呀,说呀,唱呀,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要知道,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哟!”

谭震林和田秉秀

田秉秀从谭震林的话里感到了一种特别的意味,但她不敢想得那么复杂,认为这也许是首长对下级的关心,于是她问谭震林:“谭司令,村上的几位大嫂送来鸡蛋、香油,说是可以治疗喉哑,这些东西该不该收?”

谭震林坚决地说:“收下,你应该全部收下。”

田秉秀又问:“那群众纪律呢?”

“买卖公平,照价付钱。”谭震林又安慰了田秉秀几句,然后便告辞了。

通过这几次接触后,田秉秀开始留心谭震林的一举一动了。她强烈感觉到谭震林身上有一种男子汉的气质,尽管年龄偏大些,却因此更显得老练成熟;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有着令人敬佩的光荣革命历史和超人的气魄和军事天才;他既是领导,又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她不禁对谭震林更加崇敬了。

不久以后,几位要好的战友请谭震林和田秉秀到一位老乡家吃饭,吃完饭后,有人对谭震林说:“谭司令,田秉秀同志想和你单独汇报一下思想。”

谭震林和田秉秀还没反应过来,其他几个人都连忙跑了出去,然后在屋外把门反锁了。这个恶作剧让田秉秀十分难堪,他直接坐在椅子上哭了起来。

谭震林只好安慰田秉秀说:“你别难过,这些人虽然是出于好意,却是在帮倒忙,门能上锁,心能锁吗?我对你有好感,你年纪轻轻,却办事稳重,干脆利索,有股魄力。至于恋爱结婚,可要自愿,你不同意,我决不强迫命令。”

谭震林

田秉秀这才没有哭了,谭震林又诚恳地说:“我们谈谈心,怎么样?”

田秉秀却说:“我现在没有心思,我想走……”

“大门都锁上了,你怎么走嘛?”

“我从窗口走。”田秉秀说完后,果真从窗口跳了出去。

不久以后,组织上调田秉秀担任三支队军代表兼谭震林的秘书,田秉秀和谭震林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她发现谭震林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照自己,对她的工作也是十分支持。她还发现虽然谭震林经常忍受痢疾、咯血、疥疮、盗汗等多种疾病的折磨,却仍忘我地工作、战斗,他是多么需要一位知心的伴侣照料他的日常生活啊!

此时田秉秀已经有了长久地陪伴在谭震林身边的念头了,但她又不敢多想,因为她曾不止一次地拒绝过谭震林的求爱,如今若回头,未免有点不好意思,因此内心充满了矛盾。

有一天,田秉秀陪谭震林出去散步,谭震林从口袋里摸出一枚精巧的纪念章,细心地把它别在田秉秀的军衣口袋上方。只见纪念章中间镶嵌着一个鲜艳的红五角星,两边各有两个字:“抗敌”、“救国”。

田秉秀十分激动地问谭震林:“这枚纪念章是从哪里来的?”

谭震林说:“有几位南洋的华侨学生,辗转几千里,来到皖南参加新四军,这是他们送给我的礼物。”

随后谭震林郑重地说:“秉秀,我们结婚吧,就在这山花烂漫的季节!”

田秉秀点点头说:“我听你的。”她依偎在了谭震林的怀里。

1939年6月,谭震林终于和田秉秀正式结成了终生伴侣。

谭震林和田秉秀

谭震林和田秉秀结婚后不久,有人向项英打小报告,说谭震林强行和田秉秀结婚,项英为此专门找谭震林谈话,谭震林解释说:“她和我结婚是自愿的,不信可以找她问问嘛!”

项英说:“你让她写个材料,如果她不肯写,就是强迫。”

田秉秀痛痛快快地写了,而且还在材料最后加了一句:“我已经怀孕了。”此事这才算过去。

婚后田秉秀改名为葛慧敏,她和谭震林一起度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岁月,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谭震林和家人

1983年,谭震林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但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陪伴了自己40多年的妻子葛慧敏,他拉着妻子的手说:“我走了,你该怎么办啊?”

葛慧敏强忍着泪水说:“你说过要陪我到100岁的,你得说话算数……”

谭震林说:“好,我说到做到……”

但遗憾的是,谭震林还是在1983年9月30日病逝,享年81岁。

1994年1月31日,葛慧敏老人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作者简介:帝哥,一位90后上班族,专职写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表多篇10万+的爆文。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帝哥说史”,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繁昌   民运   铜陵   特委   不久以后   财主   支队   司令   尼姑   妻子   女干部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