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是志愿军中,第一个跨过鸭绿江的人,跨江后他深情回头一望

1950年10月19日,天气阴沉,似乎快要下雨了。

沈阳机场上,彭德怀的专机在四架战斗机的护航下起飞了,直奔我国的边境安东。

坐在飞机中的彭老总,鼻端似乎闻到了硝烟的味儿,此时他心急如焚,恨不得下一秒就抵达朝鲜战场,同骄傲自大的美帝国主义干上一仗。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彭老总十分着急,怕美军发现了我军的意图,失去了最佳战机。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整个朝鲜境内成了美帝国主义国家肆虐的乐园。

8月27日起,美国侵略者的飞机,连续侵入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领空,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侦察、轰炸和扫射。

9月22日,美国军队轰炸中国边境城市安东投掷12枚重磅炸弹,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损失。

9月30日,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3日凌晨,周恩来再次向美国当局发出了严正警告:“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然而,对于向来自大的美国当局来说,他们把中国的严正警告视为恫吓,是为挽救北朝鲜政权而进行的外交努力的一部分。

美国当局判定,中国在军事上不具备单独进行干涉的能力,不会冒险插手解决朝鲜问题,不敢同组织有序的美国三军进行较量。

与此同时,“联合国军”总指挥麦克阿瑟对此更是不理不睬,丝毫没有把中国看在眼里,甚至还加快了脚步,往鸭绿江方向挺近。

10月1日,毛泽东收到了一封由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写的求援信。

在信中,金日成直截了当地写到:“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此时的毛泽东,虽然对出兵朝鲜有思想准备,但是考虑到中国这个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的国家,又要让她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同美国决一死战,下这个决心真的是太艰难了。

众所周知,中国经历了长达上百年的动荡不安,国内更是一穷二白,几十年的战争创伤还未平复,中国人民此时更渴求和平的环境,集中精力恢复国家建设。

彼时,大多数人都是不支持援朝的,因为我国刚结束几十年的战争,战争的创伤需要得到恢复,而且当时我国的财政又十分困难,武器装备更是落后于美军,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

然而,当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大门口,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也不得不根据局势的变化,做出了重大的战略抉择。

这个决定有多艰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胡乔木说过这样的话:“毛主席有两件事是很难下决心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出兵朝鲜问题,另一件事就是1946年同国民党决裂的问题。”

1950年10月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出兵援助朝鲜问题。

在此之前,彭德怀被毛泽东密令调回北京,参加了这场会议。

到达会场以后,彭德怀坐在高岗旁边问高岗:“怎么大家还开会?不是抗美援朝已经定了,还讨论什么?”

高岗摇了摇头,轻声地对彭德怀说:“有不同的意见。”

会议上,大家都踊跃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说的都有理。”

由于是刚回北京,彭德怀对抗美援朝的事宜还不太熟悉,所以他只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并没有开口提出任何意见。

散会以后,毛泽东单独找到彭德怀,交代他第二天上午去自己的住所,和他单独交换一下意见。

当天晚上,彭德怀下榻在北京饭店,他睡在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毛泽东在会上讲的话,一直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作为一个一生戎马,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名将。彭德怀敏锐地感觉到,这场战争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当时美国控制了我台湾,威胁上海、华东,此时又侵占朝鲜,和我军隔江相望,威胁东北地区,假如他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打与不打?打要怎么打?思考了一夜,彭德怀最终下定了决心,他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意见。

10月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将在下午举行,上午毛泽东派邓小平,前往北京饭店,邀请彭德怀到中南海,打算先一步听听他的个人意见。

二人边吃边聊,当毛泽东提及朝鲜问题后,彭德怀坚定地表示“打”。毛泽东一听,心里就有底了。

之后,毛泽东略带感慨地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请你摆摆你的看法。”

10月5日下午的政治局会议上,仍有人主张不出兵或晚出兵,甚至建议摆出出兵的架势,把美军吓退。

轮到彭德怀发言时,身经百战的他一语道破实质:“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就是了,如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后来在彭德怀的自述中,他用了一句话记录下了那天的发言,十分形象地比喻道:

“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经过这一次的会议充分讨论,权衡了利弊、分析研究了参战的困难和有利条件后,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形成共识,最终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1950年10月8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签署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这份命令明确指出: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毛泽东还专门为他写下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出兵决策落定,一场正义与非正义、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即将在血与火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拉开帷幕!

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义无反顾踏战场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征之际,彭德怀从沈阳直抵安东,从飞机场下机以后,他直奔镇江山。

这时,13兵团所属各军正埋伏在鸭绿江北岸,只待一声令下,就要渡江出发了。

当车子驶进院子,彭德怀从车上跳了下来,在谭启龙、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的陪同下径直走向会议室,一边走一边说道:“马上给我准备吉普车,我先过江!”

彭德怀进屋后,对围成一圈儿的兵团领导说:“昨天晚上我又同毛主席详细研究了渡江问题。美帝国主义目中无人,太狂妄了!他们分兵冒进,犯了兵家大忌。我们一定要利用敌人的骄横麻痹,出其不意,打一个漂亮仗!”

彭德怀指出,美军和伪军兵分两路,中部隔着狼林山脉和赴战岭山脉,两路失去联系,无法协同作战。从今晚起,在安东和辑安两个渡口,部队利用夜色掩护,秘密渡江。

在会议中,彭德怀胸有成竹地下达了一系列渡江命令,最后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在座的将军们说道:“根据目前敌人进展情况来看,敌人还未发觉我军的行动,敌人可能继续冒进。”

并且,彭德怀就渡江以后出现的情况,进行了三种预测,并且和各军区领导一起制定了相关的应对方案。

这三种情况分别是:一是敌人先我到达预定地区;二是我刚到敌人即来;三是在行进中遭遇。

不仅如此,彭德怀特别指出,入朝作战的第一场战斗最重要,打好了,我们可以站稳脚跟,稳定朝鲜北部战局,也给友军收容整训时间。打不好,战场局势就会变得无比的复杂。

整个基本的战术,仍然是大胆迂回包围,穿插作战,断敌退路,歼灭深入袋形之敌。

彭德怀从会议室走出来时,他皱起眉头,看了一眼头顶的天空。天气阴沉沉的,下着雨又起着雾。

这种天气,从来都不会影响我军的士气,倒是会影响敌军的士气。因为他们怕艰苦,怕寒冷……

彭德怀看着手表,会议开了快一个半小时了,于是对走进来的杨凤安说:“叫车过来吧。”

一辆吉普车开了进来,彭德怀走进车里,他又转身,对送行的军政领导们抱拳道:“同志们,再见!”

然后,他一个转身,丝毫不拖泥带水地跃进车内,叫道:“开车。”

此时的鸭绿江上,江面漂浮着灰色的雾气,灰蒙蒙一片,泛黄的江水浑浊着黄色的水沫,正在翻腾着。

吉普车像下山的猛虎一样,车身一震,“突”地一声就冲向了鸭绿江大桥。车上没有顶篷,来时太急,没有安装上。

刺骨的寒风吹进车内,彭德怀几人似乎没有感觉到,此时他们的心里,只有一腔热血,一心要为国尽忠。

汽车穿过雨幕,驶入雾气之中,缓慢地度过了铁桥,在中、朝两国国土的分界线上,彭德怀示意停一停。

车停下了,彭德怀回过头来,看向了身后的祖国大地,他的双眼充满了深情。

这是一次与以往不同的出征,因为对手是实力强劲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这必将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战争,但52岁的彭德怀却依然抱定必胜的信念,无惧、无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鸭绿江   安东   朝鲜   作战   我军   美国   军中   中国   美军   志愿   深情   敌人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