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3种“救命药”怎么用?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是三款古老又常用的药物。


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随身携带,关键时刻吃上几粒,或许就能救命。


这三款药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突发胸痛时,到底该吃哪一种?

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为“世界急救日”。《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告诉你三款“救命药”怎么用。


受访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石浩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 王子惠


三款“救命药”分别什么功效?


简单来说,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这两款药都用于心绞痛;而阿司匹林一般不作为急救用药,用于急救时,只针对急性心梗。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简单来说,就是血脂太高了,在血管内壁上形成了斑块,导致血管变窄。冠状动脉变窄,引起心肌缺血,就会出现疼痛。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这两款药主要是让血管扩张:

问题来了,当冠心病人发生心绞痛时,到底该吃硝酸甘油,还是速效救心丸?


答案是「硝酸甘油是急救首选药物」,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应常备。


心梗

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壁上的斑块破裂了,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一个大血块(也就是血栓),把血管堵死了。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药,它可以延缓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但不能防治斑块。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和极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最适合长期规律服用。


“救命药”到底怎么用?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在临床上已应用数十年,但不少人用药时还是存在误区,导致使用后不起作用。


硝酸甘油


何时用

硝酸甘油主要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但并非所有胸痛都是心绞痛。心绞痛有一套明确的判断标准:




心绞痛发作常不可预知,患者应随身携带药物。心绞痛频繁发作者,也可在用力大便或体力劳动前5~10分钟预防性含服。


如何用

服用硝酸甘油时,有三个关键要点:


怎么存

硝酸甘油性质不稳定,遇空气或光线会分解失效。避光保存于密闭的棕色玻璃瓶中,每3个月更换一瓶新药。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时会有烧灼、刺痛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反而意味着药物已经失效了。


速效救心丸


一项针对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研究显示: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均有效;但速效救心丸在减少不良反应方面优势明显,安全性相对更好。


何时用+怎么用

没有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但血压血脂较高、出现过心绞痛的冠心病高危人群,可携带速效救心丸,以缓解突发的胸闷症状。

怎么存

储存时,最好放在不超过20℃的阴凉干燥处。若发现药物变软、变黏、变色,应及时更换。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种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药物。低剂量阿司匹林能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很多老年人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


怎么用

用于急救时,阿司匹林的剂量应达到300毫克,不是随意服用一两片就能有效的,并且应嚼碎服用效。


但是,阿司匹林使用不当有出血风险。目前常见的致命胸痛大致分三种: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患者很难准确区分。


突发心绞痛或心梗时,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有效;但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来说,阿司匹林会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


提醒大家,如果第一次突发胸痛,最好及时拨打120,在专业急救人员指导下用药,同时去医院查明胸痛原因。


三种药各有禁忌


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的首选药,不过以下几类人不宜服用:


有研究表明,相较于硝酸甘油,冠心病患者服用速效救心丸可以更好地改善心电图指标和血脂水平。


所以,建议冠心病高危人群、有过类似心绞痛症状但尚未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以及身边没有硝酸甘油,或存在硝酸甘油禁忌证的人,都可考虑使用速效救心丸。


速效救心丸也并非适合所有人,伴有中重度心衰的心肌缺血患者要慎用。


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过敏、诱发哮喘的人,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出血体质,严重肝、肾或心衰者,处于妊娠最后3个月者,均应禁用阿司匹林。


总而言之,家中常备急救药是正确的,但还需掌握它们的使用时机和方法,及时求助医院明确诊断,让“救命药”真正发挥它“救命”的作用。▲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硝酸甘油   救心丸   阿司匹林   速效   胸痛   心衰   心绞痛   冠心病   血脂   血管   症状   药物   患者   疼痛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