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退休后放弃副军级待遇,76岁下乡贷款养牛

2008年,一位76岁的老人毅然放弃北京的优越生活,不听儿女劝阻,执意要回乡下养牛,这可把家人急得团团转。

李连庆

他就是本文主人公李连庆,年少时的他一腔热血,报国参军,后成为毛泽东的贴身警卫员,这一干就是19年。

十多年里,李连庆未有过一丝懈怠,就连叶剑英元帅也对他连连夸赞,因而退休后享受副军级的待遇。

李连庆

多少人都盼不来这机会,可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李连庆为何偏要下乡?他又有怎样精彩绝伦的一生?一切的一切还得从1951年讲起:

参军报国保家园,阴差阳错成厨师

李连庆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为四处交通闭塞,村民为了免遭受土匪打扰,每家每户习武成风。而李连庆仿佛天生就是这块料,从小耳濡目染,加上爷爷和父亲的悉心教诲,年仅18岁便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高手,甚至还被人戏称“拳王”。

李连庆

李连庆同天下男子一样,渴望为国效力实现抱负的机会,而这个机会也在1951年悄然而至。彼时,全国响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响亮口号,国家号召有志青年踊跃参军。得知这个消息,李连庆的心情时而激动、时而纠结。

他想要报效祖国没错,可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丁,若是自己战死沙场,那家人们……

知子莫若母,母亲最先察觉李连庆的想法,打算开口劝说时,李连庆赶忙打断:“母亲,国难当头,我不能退缩!”

之后几天,李连庆兴高采烈地办完报名手续,夜晚梦中都是自己血战沙场的画面,真是叫人万分期待。毕竟凭借这一身武艺,再差能差到哪去呢?

素材源于网络

然而,现实总与幻想背道而驰,鸿鹄大志还没来得及冒出火苗,就被分配到炊事班的消息熄灭了。有没有搞错啊?就算不能上战场冲锋陷阵,再不济当个侦察兵也可以接受,在炊事班当厨师算啥呀?气在头上的李连庆立刻找到上级,强烈要求上前线。

怎料,一盆冷水毫无征兆地倒了下来,“你的请求驳回,做饭才是最前线!”李连庆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样,焉不拉几,不情不愿做了炊事员。知道此事已成定局,李连庆很快打起精神来,心里暗暗发誓:“好,即便是炊事员我也要做到最好,相信总有出头之日那天。”

素材源于网络

时光荏苒,李连庆在部队勤勤恳恳呆了6年,这6年他还是觉得不甘心,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马上就要复员回乡了,拳拳报国心又该如何?”

好在,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李连庆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主席身边十几载,为国为民放心上

这天,李连庆正在宿舍收拾行囊,为回家提前做好准备,一位战友却带来了好消息:中央警卫团在广州军区招收警卫员。一听这话,还回什么家呀!李连庆开始为选拔做准备,精神亢奋极了,光是想想就让人挺激动的不是。

李连庆和毛主席

据了解,此次警卫员的名额只有2个,前来竞争的战士可有百余人,可谓是非常激烈。经过重重选拔,李连庆不出意外被选中了,后又因身手出众、忠诚憨厚,被分配到毛主席身边当贴身警卫员。这本是莫大的荣耀,然岗位的特殊性,李连庆只能将喜悦藏在心底。

说来说去,李连庆还是个小年轻,突然到伟人身边工作紧张极了,上岗的前一天晚上他彻夜难眠。思来想去一大堆问题:主席会不会很严格?要是我不懂规矩,冒犯了主席该如何是好……想着想着,李连庆慢慢进入了梦乡。

素材源于网络

翌日,李连庆怀揣着忐忑的心情去见主席,主席见来人是李连庆,热情地同他打招呼。期间,还要求李连庆一起坐下来聊天,一会儿说说家常,一会儿讲讲工作,气氛在这一刻变得十分融洽。接触过后,李连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要想长久陪在主席身边,光有身手远远不够。

所以,一旦有空闲时间,李连庆就用来学习。白天晚上都在刻苦学习,一通恶补下来,鲜有成效。跟在毛主席身边十几载,李连庆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道路,其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李连庆放在心上,且用实际行动贯彻到底。

一生积蓄建家乡,摇身一变牛司令

退休后,享受副军级待遇的李连庆一直在北京居住。2008年春节一位老友前来拜访,谈话间说起家乡的情况,老友紧皱眉头,娓娓道来:“这些年村里经济落后,乡亲们的生活依旧很苦,越来越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只有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哟,还守着这个村子。唉,日子不好过咯……”

素材源于网络

老友一番话激起千层浪,李连庆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认为应该趁还有时间为乡亲们做点事。决定好后,李连庆告诉了家人自己的想法,不同于李连庆的一脸平静,家人们个个惊慌失色,对于这些反对的声音,李连庆充耳不闻,家人怕刺激到他,最后也只能妥协。

很快,李连庆带上一生积蓄,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这里比他想象中更糟糕。李连庆也不气馁,首先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制定详细的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改善村容村貌。

素材源于网络

接下来,李连庆将重心转移到发展村里集体经济上,哪怕贷款也要创办养牛场,幸而功夫不负有心,村民们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李连庆也成为人人大赞的“牛司令”。

李连庆

李连庆不为名利,黄昏之年依旧用余热照亮家乡,脱贫致富。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初心,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警卫员   炊事员   老友   贴身   村里   素材   贷款   待遇   家乡   家人   主席   身边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