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讨:"市场多元化"开启多年,"先富带后富"到底依靠谁?

#科学发展之"先富带后富"问题杂谈(1)#

如果说实行"市场经济多元化",是为了解决就业难,为了解决老百姓温饱问题。可以说,目前,我们基本实现了目标。

但是,如果依靠"资本多元化",来实现"先富带后富"的目标,那么这一方式,就必须把"科学发展"作为大前提。

现在,无论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人们经常感叹地说,为什么不少人及现象都"变了"?怎么很多事情同过去不一样了?

实际上,这就是资本的"冷酷无情"带来的现实。无论从资本论的原理、还是这些年的现实证明,资本的本性决定,靠其承担社会大的责任,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同谁是资本家,没有一毛钱关系。(特例很少)

例如,85年一个下岗职工,出去赚点小钱后,又回到原来企业搞承包,主要目的确实是为解决工友们下岗就业问题。后来企业发展起来,考虑老工友们的生活实际就变少了。而是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所谓发展中。虽然企业一天天变大,但是,员工们的收入还是按地区差来分配。你能说这样的资本家就坏吗?

再如,市场经济之前,很多家庭都比较和谐。为什么"经济多元化"后,很多家庭却出现矛盾?原因还是钱赚多后、造成的"价值观"变化。自己家庭都如此,让其去承担社会责任,现实中一定不会多。

简单的几个现实例子充分说明,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还要依靠"科学发展"来掌控。

富裕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就是富裕一部分人。富裕一个有责任的城市,又是富裕一大群人。积少成多,基础打牢。才是科学发展之根本。同时,国企更应该是承担共同富裕责任的主力军。

例如,最新强调的国企改革"一企一策",如果真正贯彻好,就是"共同富裕"的好办法。

就拿人们一直热议的企业医院及幼儿园来讲,只要不去"一刀切",让有条件的企业继续保留下来,那么,对这样企业的广大员工来讲,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员工们省下的这"两高"费用,有可能就会变成房子或者车子。既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这些消费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发展。

如果在改革调控中,这样的国企数量逐步恢复,不但对老百姓是幸事。同时,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会加快推进。

另外,即使从一些人强调的所谓"公平"角度来说,各类资本可以做大,有些"投机资本"也可以做强,那么,让一些企业"打工者"先富裕起来,难道有错吗?

正像有些网友所说,大家都"有胳膊有腿",谁也不会真正希望"资本"来施舍。前提是,不要剥夺人家"勤劳致富"的权力。比如,一些资本垄断现象等等。

总之,强调"科学发展",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如何"带"的问题。同时实现"共同富裕"要真正依靠谁的问题。

(注:本系列原创文章,为影响观网在今日头条独发首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工友   资本家   富裕   多年   资本   现实   员工   目标   家庭   科学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