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下令处决高敬亭,毛主席的电报晚了一步,事后痛惜:杀错了

1939年6月24日,细雨霏霏,安徽合肥肥东县青龙厂,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正在这里举行一场公审大会,抗日名将、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被新四军军长叶挺下令处决。这位年仅32岁、威震大别山、曾经令日寇和国民党军闻风丧胆的名将,就此被错杀。

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新四军成立之初辖四个支队,实力最强的就是高敬亭率领的第四支队!打响新四军抗日第一枪的是第四支队,最先停止交火、下山与国民党军谈判改编事宜的也是第四支队。

新四军的四个支队,只有第四支队位于江北。

高敬亭,河南光山(今新县)县人,1907年出生,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入党,历任光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光山县委书记、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豫东南道委书记。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后,鄂豫皖省委决定重建红25军,军长为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政治部主任高敬亭,下辖74、75两个师,徐海东兼任74师师长,高敬亭兼任75师政委。

高敬亭将军故居

1934年1月,高敬亭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9月出任皖西北道委书记,统一领导这里的党政军全面工作。1934年10月,苏区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周恩来派程子华到大别山传达指示,要求红25军策应红一方面军长征,向西转移。而高敬亭则奉命留下来重建红28军,坚持在大别山进行武装斗争。

红28军手枪团遗址

高敬亭是天生的游击战专家,率领28军与敌人周旋于大别山的沟沟坎坎,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紧紧依靠群众,把革命火种重新点燃并不断壮大。国民党反动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反复围剿,也奈何不了红28军,反而相继吃败仗,损兵折将。常凯申很无奈,派名将卫立煌来到鄂豫皖对付红28军,但他依然拿高敬亭束手无策。

卫立煌(中)在查看地图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高敬亭率28军将游击战发挥到了极致,发明创造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战术,与敌战斗数百次,创造了经典战例67个,大胜26次,小胜28次,歼敌8万有余,牵制敌人68个团,自身发展壮大到3100多人,有力地支援了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红28军是南方八省14个游击区中,唯一保留军、师、团完整建制的红军队伍。

1937年,毛主席在延安称赞红28军“很了不起,与敌人斗争很有成绩”。1938年,周恩来在武汉接见高敬亭,当面夸奖道:“你们在中央红军长征后坚持斗争,在敌后保存下来这样一支红军部队,功绩很大,很了不起嘛。”

1938年,周恩来与叶挺在武汉合影

更神奇的是,高敬亭眼光独到,嗅觉灵敏。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从鄂豫皖负责人那里看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文件后,立刻意识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国共合作刻不容缓,也是必然的趋势。于是便不计前嫌,派人下山主动与卫立煌谈判,并在谈判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委婉地推辞掉国民党委任他的“工农抗日联军挺进司令”的职务,表示红28军的番号应该由两党共同决定。

一个月后,双方签订停战协议书。红28军等待改编。红28军的做法,不仅早于南方各省的游击队,甚至比延安与国民党达成的合作协议还要早半个月。

红军改编大会上,指战员们振臂高呼

1938年2月,红28军和豫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下辖四个团,为新四军中实力最雄厚的一个支队。当时,其他三个支队都是两团制。

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高敬亭率领第四支队,同日寇战斗90多次,毙伤日伪军2300余人,俘敌400余人,消灭土匪3700余人,缴获长短枪1400多支,轻机枪20挺,骡马20匹,击毁敌汽车160辆、汽艇2艘。

尤其是1938年5月16日,高敬亭率部在巢县蒋家河设伏,击毙日军第六师团巢县守备队20多人,自身无一伤亡,此战是新四军挺进敌后的第一仗。常凯申闻讯,异常兴奋,亲自给叶、项发来贺电:贵军四支队蒋家河出奇挫敌,殊堪嘉慰。

新四军第四支队在皖东

此外,四支队在桐城棋盘岭的战斗也堪称经典,此战活捉了40名日军,是新四军战史上的骄傲。

第四支队还从日伪军手里收复了庐江和无为两座县城,创建了舒城、桐城、庐江、无为抗日根据地,部队也一度发展到八千多人,成为新四军的一支劲旅。

新四军领导人合影。右一叶挺,左二项英,中为陈毅

在四支队四处出击打击日寇的同时,国民党桂系部队却悄悄地开进大别山。高敬亭发现端倪后,立刻致电军部,请求四支队坚守大别山,在大别山建立抗日根据地。但新四军军部根据延安的指示精神,否决了他的请求,并措辞严厉地批评了他的想法。

用后来的眼光看,高敬亭的想法也许是对的,大别山不能丢,几年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几乎站不住脚跟,损失巨大,原因就是失去了群众基础。但就当时全国的抗日形势以及新四军的发展趋势来看,东进也是正确的。

高敬亭

高敬亭不愿意离开大别山,理由也很充分,一是他和四支队对大别山相当熟悉,群众基础好,地形地貌了然于胸,便于打游击;二是大别山地处中原,北临淮河,南依长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一块战略要地。

左起:周子昆、张云逸、叶挺、项英和曾山

但是,当时新四军属于长江局和安徽省工委直接领导,延安来电来信,也需要长江局转接传达,不能直接通讯。而当时的长江局书记是王明,他的抗战方针是“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他不仅要求四支队全部撤出大别山东进,不许留一兵一卒,还派出一万多名党员,帮助桂系第五路军改造基层组织,训练乡、保长,建立保甲制度,调查登记户口,甚至喊出了“帮助五路军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的口号。

所以,在1939年4月的长江局会议上,王明、项英不仅一口拒绝了高敬亭“坚持留在大别山打游击”的建议,还斥责他“消极抗日,不服从统一战线”。而高敬亭性格刚烈,脾气火爆,当即回怼,指责王、项二人是“右倾投降主义”,对国民党奴颜屈膝,由此导致王、项对高敬亭极为不满。

右一为高敬亭,中为项英

客观来说,高敬亭本身是有一些错误,比如他排挤延安派来四支队协助工作的干部郑位三、肖望东、戴季英等人,其中戴季英还是高敬亭亲自“邀请”过来的老同事,也是曾经的上级。但高敬亭与这些人都发生了不愉快,无法共事。究其原因,是由于他长期远离组织,无人监督。高敬亭是28军政委,28军没有军长,也没有政治部主任,他一人独断专行惯了,养成了专横、自傲的毛病。再者,高敬亭年轻气盛,牺牲时才32岁。长期游击,也使得四支队地方主义、游击习气浓厚,官兵都比较恋家。

高敬亭将军铜像

桂系第五路军在大别山站稳脚跟后,四支队的处境就尴尬起来,陷入了桂系与日军的两面夹击之中。此时,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部队就不该再犹豫徘徊,应该果断地、一鼓作气地向皖东、苏北出击,在敌后开辟一块根据地。延安也及时地发来指示,要求江北新四军应立即向津浦路东敌后出击,在皖东、苏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但是,高敬亭凭自己的经验判断,认为四支队绝不能放弃大别山老区,由于这种思想支配着他,导致他不愿意东进,对军部的命令敷衍,行动上拖拖拉拉,与新四军军部的矛盾也日益加深。

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1938年11月,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奉军长叶挺之命,带领特务营抵达江北四支队司令部,向广大指战员传达了延安和军部的指示精神,并对高敬亭进行了耐心的说服教育。高敬亭当面表示服从命令,会率部东进。

新四军军长叶挺

1939年3月下旬,四支队由舒城挺进到众兴集,但是不久他又率部折返。4月底,叶挺携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等从皖南渡江北上。5月5日,叶挺在庐江东汤池宣布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由张云逸任总指挥,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统一指挥新四军江北部队。同时,叶挺再次严令高敬亭率部东出合肥、定远、全椒地区开展游击战,建立根据地。高敬亭竟然置若罔闻,不听指挥,按兵不动。叶挺愤怒了,他直接以江北指挥部的名义,命令四支队第七、九两团继续向东开进至青龙场地区,此时,高敬亭才不得不勉强地率领支队部和特务营跟进。

1939年,少奇同志与周副主席

就在此敏感时刻,又出了一件事,导致高敬亭的命运急转直下。原来,高敬亭的得力部下、第七团团长杨克志、副团长曹玉福乘攻打土围子的机会,侵吞一批金银财物后叛逃,直接投靠了桂系。

杨克志和曹玉福是高敬亭一手提拔上来的将领,二人突然叛逃,对四支队的影响极大,也间接影响了全支队上下对高敬亭的看法。此时,项英来电,要求叶挺立刻在四支队开展“反杨、曹斗争”,叶挺于是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在皖东就地展开“反杨、曹斗争”。但在反杨、曹的同时,也揭露出了高敬亭的一些问题。项英闻讯,当即电令部队同时开展反高敬亭的斗争。

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

高敬亭屡次不听延安和军部命令,此刻他的亲信部下又叛逃国民党,这让新四军领导层对高敬亭的看法上升到了“敌我矛盾”的高度。更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张国焘已经叛逃,他是原红四方面军及鄂豫皖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高敬亭原来就是他的下属,而张国叛逃后也没闲着,不断给原先的部属写信。所有这些因素,都对高敬亭极端不利。

1939年6月20日,项英以反党、反中央以及有可能要率部投敌的罪名,向延安和重庆发去两封请示电报,请求防患于未然,及早处决高敬亭,以防万一。

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

常凯申接到电报,半信半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最初还怀疑其中有诈。因为,卫立煌率17万国民党正规军打了三年,都没能抓住高敬亭,也没有打散红28军,现在竟然自己送上门来,真是不可思议。当他通过情报部门搞清楚这是高敬亭与王明、项英因在哪里建立根据地而产生意见分歧,继而闹出内讧时,当即迅速给项、叶回电:所请将高敬亭处以枪刑,照准!

叶挺带着常凯申的电令来到青龙场褚老圩,命令警卫员去通知高敬亭前来开会。高敬亭一到,立刻被关押起来,他的警卫员也被缴械看管起来。接着,叶挺主持召开了三天批判高敬亭的大会,连以上干部全部参加,近千人聚集在青龙场附近的一片大树林里,会上邓子恢宣布了高敬亭的四条罪状,并展示了常凯申的批准枪毙他的电令。

高敬亭纪念林

三天大会开完后,6月24日,高敬亭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高敬亭被处决后,延安的电报才到,电文要求对高敬亭采取过渡办法,择机派人护送往延安学习,军部派遣一些干部去江北帮助、改造四支队。

看了这个电报,叶挺后悔万分,心情沉重,连声说:“迟了,迟了……”当延安毛主席得知高敬亭已经被处死后,勃然大怒,立刻给新四军去电,要求新四军军部领导层详细说明情况,为什么不听指示,非得要枪决高敬亭。叶挺、张云逸、邓子恢等人随后都相继做了检讨。只是,悲剧已经发生,再也挽回不了了。

高敬亭故居前的塑像

毛主席后来多次提起高敬亭,痛惜之情溢于言表。1943年,毛主席在延安党校礼堂看戏,期间,他突然问身边人:“高敬亭不枪毙,送来延安学习好不好?”少奇同志说:“不让出大别山,不是更好吗?有这块根据地将来跟敌人斗争不是更有力量吗?”周恩来也痛心地说:“高敬亭招革命的兵、买革命的马,有什么不好?”徐海东也认为,高敬亭不该杀,他是有功的,即便有错,也罪不至死。

毛主席的一贯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是罪大恶极的敌人,从来都是教育为主。1975年,高敬亭之女高凤英大胆给毛主席上书,请求澄清父亲被杀的真相并作出公正结论。

高敬亭之女高凤英

病中的毛主席接信后,立刻指示有关部门重新审查高敬亭一案,他在有关高敬亭的一份材料上批示:请军委讨论一下。我的意见是此案处理不当。其责任我怀疑主要在项英。

1977年4月27日,解放军总政发出通知,为高敬亭彻底平反。1983年10月,民政部追认高敬亭为革命烈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大别山   周恩来   鄂豫皖   延安   军部   军长   痛惜   电报   根据地   支队   国民党   江北   事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