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知宝宝是否生病

“中医谈防病养生”系列报道之十八

宝宝从一出生就是家中的宝贝,家长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可是孩子生病总是防不胜防。尤其是一些年龄很小的孩子还不会说话,有什么方法让家长可预测孩子生病的征兆,可以防范于未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副主任黄启辉介绍,中医的病症诊断以望、闻、问、切四个步骤相结合,但是对于年龄小的宝宝来说,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四个步骤的诊断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宝宝不会说话,不能详细地叙述出病情来,或者叙述的内容不可靠,所以闻诊和问诊的范围有限,因此,儿科医生历来都比较重视望诊这个步骤。中医望诊方法就是通过医生观察宝宝的神色、形态、指纹等,及时发现宝宝的病情。

一看指甲:判断宝宝钙吸收

指甲是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通过指甲的光泽、纹路、斑点的变化,就可以推断出身体正在悄悄发生的变化。正常的指甲应该是有一定的光泽并且很均匀,好像一块光滑的玻璃,而且是美丽的粉红色。如果宝宝的指甲发现异常,通常是以下4种情况:

指甲表面不够光滑,出现一条条竖纹:说明宝宝这段时间劳累过度,比如睡眠不足时,这些竖纹会很清楚地显现出来。

指甲上出现很多横纹:这是生病的前兆,这时要多留意宝宝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发烧、腹泻等,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指甲上有少量白点:通常是缺钙或者体内有寄生虫,如果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去看医生做个综合检查。如果指甲上出现了黑色斑点,那是营养不良的表现,更加要注意宝宝的饮食了。

指甲上的月牙消失:这种情况说明宝宝正处在亚健康状态,需要好好地对他的生活规律、包含状况做调整,并给宝宝多增加一些户外活动。

Tips:经常用手摸摸宝宝的指甲,纹路变化很容易感受得到。观察宝宝的指甲时,最好在光线好的地方,这样才比较准确。

二看指纹:判断病情轻重

指纹是指导宝宝食指掌面靠拇指一侧的浅浅的表层线条,这种办法适合3岁以下的宝宝。要通过指纹辨别宝宝健康状况,健康宝宝的指纹颜色应该是淡红色,隐隐见于皮肤之中,宝宝生病后,指纹的颜色、部位都会随疾病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指纹长短:宝宝刚开始生病或病情较轻时,指纹较短,一般只出现在风关。如果指纹到了气关,说明病情较重。如果使命关也见到指纹了,甚至穿越命关,向指尖延伸了,说明病情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阶段,要马上给宝宝送院就医。

指纹深浅:如果指纹清晰,说明宝宝病情较轻,如果指纹已经沉到皮肤里面,说明病情较重。以感冒为例,轻感冒的指纹是清晰可见的,倘若发展到气管炎或者肺炎,指纹就可能看不太清楚了。

指纹颜色:青色指纹代表宝宝有寒,例如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等。紫色指纹,说明宝宝有热,比如宝宝有风热感冒或者发烧、积食等。

Tips:指纹出现在风关时,可以根据疾病的寒热,调整宝宝的日常饮食或者为宝宝做一些对症的中医推拿,以防疾病进一步恶化。当指纹到了气关,宝宝身体一定会出现相应的疾病症状,比如发烧、咳嗽、腹泻、呕吐等,这时要带宝宝去医院就医。

三看面色:判定宝宝精神状况

面色主要是指宝宝的气色。通常健康的宝宝面色微黄、红润有光泽。但是以下三种面色就说明宝宝身体状况不太好了。

面色赤:如果宝宝两个小脸蛋总是红红的,则说明宝宝可能有热症,比如风热感冒、发烧、肺炎等。另外,在中医里,宝宝面颊还能反映肺的健康状况,因此当宝宝出现面色呈赤红色的时候,要注意是否有呼吸道感染。宝宝运动过后、晒多太阳后或者从寒冷的户外回来后,脸蛋也会红红的,但这种赤红面色在短时间内就能自动消失,所以不是健康异常的表现。

面色异常的黄:这种面色说明宝宝脾虚,可能会消化不良或经常不爱吃饭。

面色黑:说明宝宝阳气不足,肾气虚,如果宝宝经常生病,最好带他去中医检查,调理阳气。有些宝宝因为经常风吹日晒使得面色红黑,这是正常的。

Tips:在看面色的时候,也要结合宝宝的精神状况,如果宝宝精神状况好,面色稍有变化也无妨。但如果宝宝精神不好,加之面色异常,就要马上就医。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把其他宝宝的面色跟自己宝宝对比,一眼就能对比出来。

四看几种变化:估测宝宝可能生什么病了

日常生活中,主要是观察宝宝的以下五个变化。

情绪变化:健康的孩子往往精神头很足。如果孩子突然变得烦躁不安、面色发红,多为发热征象;目光呆滞、两手握拳,常是惊厥预兆;两腿屈曲、翻滚则是腹痛的表现。但如果哭声无力或一声不哭,则说明病情严重了。

胃口变化:如果孩子平时吃奶、吃饭很好,突然间拒奶或无力吸吮,或进食减少,则可能存在感染的情况;如果孩子有腹胀,口腔气味酸臭,则提示婴儿消化不良。

睡眠改变:孩子如睡前烦躁不安,睡眠中踢被,或睡醒后颜面发红,则常是发热的反映;睡觉前后不断做咀嚼动作或磨牙,则可能是睡前过于兴奋或有蛔虫感染等。

呼吸改变:若孩子呼吸变粗、频率增加面部发红则可能是发热;呼吸急促,鼻翼翕动,口唇周围青紫,呼吸时肋间肌肉下陷或胸骨上凹陷,很可能是患了肺炎。小儿经常口唇紫绀、面色灰青,要提防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脏病。

体重改变:孩子出生后,体重增加速度加快。如体重增长速度减慢或下降,则应怀疑疾病的影响,如腹泻、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或疾病。

Tips:当孩子出现轻微的变化时,家长可在家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但如果上述变化出现比较严重的状况,则宜到医院求诊。

中医预知宝宝疾病的6口诀

1.大便干,最为先:大便干是大肠内热的表象,往往容易使宝宝患感冒。给宝宝吃菜泥、鲜梨汗、蔬菜、水果等都可以通便。

2.食不好,睡不安:吃饭与睡眠也有连带关系,如果宝宝在睡眠中经常翻动、咬牙,父母应该避免给宝宝吃过生冷、不好消化的食物。

3.鼻中青,腹中痛:宝宝吃过多生冷食物都会损伤到脾胃,寒和痛还会使宝宝脸色发青。

4.舌苔白又厚,腹中有积食:一般这种现象是消化不良,如果闻一下宝宝口气,还带有酸腐味,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适当地吃些消食导滞的药物;

5.手、足心热,常有病祸:宝宝手心脚心干热,往往是疾病开始的现象,要提早做好预防。

6.口、鼻干又红,肺胃热相逢:口、鼻干燥发烧,口唇、鼻孔干红,都是肺和胃燥热的表现,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去火去热。

记者|李振辉

图片|千图网

编辑|麦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宝宝   口唇   面色   指纹   病情   指甲   中医   状况   疾病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