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不能靠90后?经济专家提出“催生建议”,获年轻人认可

推荐语:最近几年时间以来,我国新生人口出现了持续下降的势头。

为了改善人口出生的情况,我国相继开放了二胎和三胎。然而令大家感到奇怪的是,开放二胎和三胎并没能让我国新生人口大幅增长,反而还出现了“反作用”。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中国出生人数由2015年的1655万人降至2021年的1062万人,生育率则由12‰降至7.52‰。

要知道,人口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迅速腾飞,离不开人口红利的推动。所以,当下如何让年轻人生孩子,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

针对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现状,专家们纷纷线献言献策。比如,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给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不要指望90后00后生孩子,他们不是生育主力,中国生育主力人群是75-85后。

那么,为什么任泽平说生娃这件事靠不了90后?背后的原因也是十分现实的。

首先,90后思想不同。

90后是我国“独生子女”的代名词。以个性、自我、集全家宠爱于一身为标签而长大的他们,如今成为了我国生育的“主力军”。

但是,90后们完整地经历了我国互联网的崛起,这也使得他们在思想上也和过去几代人完全不一样,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相信“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选择晚婚晚育、少生乃止不生,正是大部分90后的真实想法。

其次,90后一代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现实生活中,一对90后夫妻,往往要照顾4个老人,即便是老人不需要金钱支持,仅仅是照顾的话,这个负担也不小。更何况,90后这一代人,更是当今贷款买房的主力军,光是赡养老人和搞定房子问题就已经“够呛”了,90后们真的无心再生娃,因为他们真的负担不起。

而且,对于90后们来说,如果不小心生到了一个男孩,那么以后还要大概率为他结婚、买房等事情操心,实在是想都不敢想。

所以说,经济专家任泽平希望大家把生娃重点转移到75—85后身上,用现金补贴的方式进行“催生”。

任泽平此前公开建议,称有关方面要尽快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万亿,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而这么多钱具体如何进行补贴,可以根据城市消费水平、生孩子的数量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配。

经济学家任泽平的这个“催生建议”一经传出,立马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并获得了年轻夫妻们的一致认同,因为这个建议实实在在是站在了年轻人的角度去考虑,太靠谱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除了部分年轻人在思想上不想多生孩子外,限制年轻人生孩子的因素还有教育、医疗等几个大方面的原因。

比如,就拿教育来说,现如今孩子不光是要上学,还要上各种的兴趣班。如果没有父母帮忙接送孩子,那么还要给孩子报各种的午托、晚托,总之方方面面都要钱去解决。

再比如,现如今医疗费用是比较昂贵的,虽然近年来基本医疗可以报销的比例越来越高,但医院的收费却也一直居高不下。不信你可以试试,随便一个感冒发烧,进医院就是一通检查,花费几千块钱轻轻松松,更别说得了一些大病的话会怎样。

所以归根结底,对于那些不愿意生娃的家庭来说,养不起、缺钱,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认为,任泽平的这个建议是非常有建设性的,而且按照现在的大环境来看,不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年轻人生娃,很难达到理想的生育效果。

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生育率   年轻人   建议   主力军   现如今   中国   人口   原因   孩子   我国   专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