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造田,田增四倍 循环喷水,水省九成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阅读提示

估计再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丽水雾耕蔬果基地面积可达5000亩以上,成为生态精品农产品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同时也成为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农人发家致富、农村兴旺发展的新途径。

雾耕种植基地

雾耕小镇带火了乡村旅游。

蔬菜不是平面生长,而是垂直培育;种植也无需泥土,只用“水雾”……这不是科幻大片里的未来科技,而是如今丽水农业生产的真实场景。

近年来,依托全国首创的雾耕技术,一场“种植革命”正在丽水的青山绿水间悄然发生,一个集雾耕农业高新技术展示、工厂化雾耕农业生产、绿色果蔬供应、农民科技培训、青少年科普教育、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梦幻”产业正逐步成型。

在希望的田野上,山水如画绿生金。6月8日,“只此江南·浙里行”迎接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全省晚报融媒体走基层特别行动走进丽水雾耕科技,见证现代农业科技为共同富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土地放大术

月薪3万的大学生返乡当“农民”

在丽水市莲都区雨伞岗村的一处荒山上,有一座外观独特的“小土楼”,它没用一砖一瓦、一土一石,浑身是透明塑料材质。其实,“小土楼”一点也不“土”,而是一个充满科技含量的高品质果蔬雾耕种植基地。对于返乡大学生刘年来说,这也是他的创业基地。

身为“农二代”,刘年从小对农业没有丝毫兴趣。在他看来,农业生产是毫无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于是,他上大学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留在杭州一家软件公司工作。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雾耕技术研发者徐伟忠处,了解到了这项高新技术,立刻产生了兴趣。“一开始只是好奇,深入了解后感到很震撼,雾耕技术完全颠覆了我对农业的看法。”刘年告诉记者,在那之后不久,他就辞去了月薪3万元的程序员工作,向徐忠伟学习雾耕技术,并在支持下创办了丽水市雾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小土楼”里开启了创业之路。

6月8日,记者来到“小土楼”,在刘年的带领下,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走进“小土楼”内部,仿若置身一个植物王国。一条条气雾管道呈螺旋式上升,一棵棵红薯、桃树等作物就长在管道上。通过气雾耕作技术,可直接将富含微量元素的营养液定向喷洒在作物的根系上,栽培无需泥土。通过“空中造田”,“小土楼”实际种植面积增加4倍。同时,管道上的喷头、进水管、回流管巧妙构成了一个气雾循环系统,保证营养液闭锁循环利用,节水效率达90%。

“一个普通农场,起码需要五六名工作人员打理,按每人日工资150元算,每天光人力成本就得八九百元。”刘年饶有兴致地介绍,在雾耕垂直农场,蔬菜瓜果种下去,除专人剪枝采摘外,无需灌溉、施肥、锄草等,能节省劳动力成本70%。

相较于传统种植方式,雾耕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也给了刘年极大的信心,他计划未来再扩建200多亩的新基地。

农旅齐开花

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刘年在“小土楼”里忙碌的同时,隔壁休闲山庄里,老板娘傅红梅也忙得不亦乐乎。6月8日当天,她七点不到就起床开始准备食材、收拾场地,准备接待来自丽水经开区一家企业80多人的团建队伍。

作为丽水最早一批开展雾耕种植的村子,雨伞岗早已声名在外,吸引了大批对这一新兴技术好奇的人来访。热闹的人气带来了可观的“钱景”,2020年,雨伞岗村村民傅剑和姐姐傅红梅,与其他村民合作,打造了以雾耕科普基地为中心,集蔬果种植、科普讲堂、农家乐于一体的特色农旅小镇。

据傅剑介绍,基地于2020年8月打造完成,同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共吸引2万人游玩,收入超过100万元。“2021年国庆期间,收入也达到了80万元!事实证明我们选的方向没有错。”傅剑笑着说。

雾耕小镇带火了乡村旅游,村民们也跟着受益。部分村民在种植基地实现了就业,每年增加了数万元的收入。同时,村里农家乐的生意也红火了起来。在高峰期,括苍休闲山庄等农家乐,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形。村里日均接待游客100余人次,累计带动周边村庄村民增收200多万元。

“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每到节假日,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傅红梅介绍,来访的主要包括工会活动、公司团建、学生研学等人群,带来的收入十分可观。

傅红梅告诉记者,20多年前,雨伞岗村是另一番模样。这个地处莲都区东北部的偏远小山村,多梯田山地,地形复杂,被当地人称为“麻雀都不愿来吃米”的山旮旯,很少有人问津。雾耕技术让这个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注入新活力

共富新模式走向大江南北

如今,越来越多人加入到雾耕栽培的实践之中。原本从事商贸的女老板江月美毅然转行,成了刘年的同门师姐。年前,她成立了尤山雾蔬基地,从村民那儿承包了100亩地,投入200多万元种植番茄。

不同于大棚,江月美的基地建在海拔600多米的室外。“这个基地因海拔较高,加之丽水的优质空气,作物生长期可以从5月份一直生长到打霜。”看着大棚里长势良好的番茄苗,江月美满心欢喜。据她介绍,在一根占地2平米的柱子上种植小番茄,成果后可达180斤,总售价在1200元到1800元,销售一季就可回本甚至创收。

从“土楼”到“立柱”,从棚内种植到“空中作业”,从小规模示范到千亩产业基地建设,随着一位位新农人的加入,丽水的农业雾耕技术一直在更新。目前在丽水雾耕产业已初具示范效应。

估计再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丽水雾耕蔬果基地面积可达5000亩以上,成为生态精品农产品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同时也成为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农人发家致富、农村兴旺发展的新途径。

不仅是在丽水,新奇的雾耕技术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外地新农人到丽水学习。以雨伞岗村为模板,丽水市的立柱雾培、矩形鸟巢温室、土楼温室等发展模式也“远嫁”到了河南郑州、西藏那曲、湖南湘西苗族山寨十八洞村等地。“小土楼”“摩天大厦”等雾培新基地正走向大江南北、千家万户。

“我们希望借助丽水的生态优势,打造无污染、无公害的纯绿色果蔬产品,同时用我们新农人的专业技能,为雾耕注入新活力,把丽水建设成为农业领域的‘硅谷’!”刘年说。

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丽水市   丽水   农人   蔬果   作物   雨伞   村民   基地   农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