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路美食街为何由盛而衰?现状又如何?

乍浦路建于1850年左右,是美租界时期就开筑的一条马路。乍浦曾经是浙江北部的一个军事重镇,1842年英军的炮舰正是在这里打败清军,向上海的吴淞港驶来。

可见美租界当局命名此路的含意了。

今乍浦路街景

乍浦路从横跨在苏州河上的乍浦路桥开始,如今的乍浦路桥建于1927年,是一座古典欧洲式风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乍浦路由南向北,一路直穿天潼路、武昌路、唐沽路、昆山路、海宁路、武进路,直到与四川北路公园相接。这些小马路也大都是在虹口开埠时期就修成的马路,地名大都出自中国长江三角洲一带,因而在乍浦路行走,有一种时时在长江三角洲穿越的亲切感。

今乍浦路街景(乍浦路桥北堍)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乍浦路以美食街的美名享誉上海滩。鼎盛时期,长约一公里的马路上前前后后聚集着100多家大大小小的饭店,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之势。

昔日乍浦路街景

每到夜幕降临时分,高低错落、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广告牌将窄窄的乍浦路两旁建筑映照得流光溢彩,金碧辉煌。当时的“王朝大酒店”、“丁香饭店”、“金林酒楼”、“珠江大酒店”……都是远近闻名的“大酒店”。

今乍浦路街景

今乍浦路街景

今乍浦路街景

灵活的机制、富有特色的美味佳肴,良好的服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呼朋引类来此就餐。当时到乍浦路来吃饭,似乎是一种身份和档次的显示;能到乍浦路开馆店等于抱到了一个金娃娃。某足球明星也来乍浦路开了饭店,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门面房,年租金就要十几万人民币。

昔时乍浦路美食街开业之景

但是风水轮流转,好景不常在。九十年代中期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种餐饮业的兴起,使当初开美食街风气之先的乍浦路美食街渐渐受到生存的挤压,再加美食街上的部分饭店开始内耗式竞争,玩价格游戏,不重视信誉积累,消费层面单一等等,很快美食街便风光不再。许多饭店和酒楼开始频繁地“易帜”,有些也不得不“关并转”。尽管上海那几年餐饮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乍浦路美食街却不断萎缩,以至到现在只剩下三十多家小饭店在营业。

今乍浦路街景

今乍浦路街景

商海无情,时过境迁。由于乍浦路、昆山路以南路段早已兴建了“星荟中心”高端商务楼宇,因此如今乍浦路成了小饭店和小吃店的集中地,而且都集中在昆山路至海宁路这短短几十米长的马路上。

今乍浦路街景(星荟中心)

今乍浦路街景

今乍浦路街景

今乍浦路街景

今乍浦路街景

入夜霓虹灯依旧闪耀,各种饭店的装潢布置留有上世纪的风格。从南到北有河南面馆、黄山菜饭、台湾卤肉饭、沙县小吃、重庆小面、广东煲仔饭、长沙米粉、广莲香茶餐厅、东北水铰……简直成了各地风味的集大成者,这里依然有一种热闹世俗的烟火气。

也许因为这里交通便利,人流不断,所以这些小饭店依然有市场。最近这里又开了一家名为“呷不穷”,专营长沙市井菜的饭店,怀旧情调的店面布置,显得熟悉亲切而又独树一帜。

今乍浦路街景

今乍浦路街景

今乍浦路街景

然而毕竟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乍浦路的全面改造指日可待。所以曾在乍浦路美食街显赫一时的那些老饭店上层都已人去楼空,黯然失色,只剩底层的店面还在维持经营。听这里的一位老板娘说,反正经营一天算一天吧。

今乍浦路街景(北段已经封闭的店铺)

今乍浦路街景(人去楼空的老饭店)

今乍浦路街景

今乍浦路店铺内景

总之,一切都在流变,一切都在起伏。美食街是这样,乍浦路也是这样。

今乍浦路街景

璀璨的灯光多少装饰了乍浦路夜的轮廓,但白天一到,当霓虹灯光熄灭,乍浦路这条老街无不也在有些灰旧的街景中显出几许疲惫和沧桑。难得的是乍浦路上曾经和现在还留有许多上海早期的老建筑。

蟠龙街街景

蟠龙街,旧称阿尔盘弄,就坐落在乍浦路南端。13幢房屋联列,建筑坐南朝北,平面为长方形,立面为欧式构图。北立面采用条形粗石贴面,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西洋建筑风格。

今乍浦路街景(正修复的蟠龙街)

最有特色是底层有排列整齐的半圆形券式拱形窗,外设木百叶窗避雨遮阳;楼上是落地平拱木门落地长窗,典雅规整。长廊前设一排呈几何形状的铸铁拦杆作围护,统长的阳台组成装饰性细柱敞廊。这幢建筑在乍浦路已经存在100多年了,至今外基本依旧。

蟠龙街上的楼房

在唐沽路口隔路相望分别屹立着两幢“姐妹”式公寓,原名叫披亚斯公寓,现已改名叫浦西公寓。这两幢公寓建于1931年,为现代集合式公寓,立面简洁没有过多的花饰,纵向二段划分,中部为清水红砖,底层入口处有古典装饰。两幢相形相似的公寓同时叠立在一个路口,这在上海比较少见。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等曾在这里取内外景。

今乍浦路街景(浦西公寓西楼)

如今公寓底层都开了与生计有关的小商店,小超市,但在靠东的那幢公寓楼下却开了一家名为“天梯”的小书店。

今乍浦路街景(天梯书屋)

这家书店的内外装潢并不奢华,但店堂内的布置却别具一格,除了书之外还摆放了各种基督教礼仪用品、字画、红红绿绿的圣诞树、生日卡、生日腊烛……,仿佛这是一个礼品店,但其实这是一家专门出售基督教书籍的专业书店。

也许这家书店依托了前面昆山路上基督教堂景林堂的宗教氛围,营业状况一直良好,书店已经开了二十多年,可见在网络盛行的今天,这家书店一定有其独特的经营策略。

今乍浦路街景

书店的对面唐沽路380号是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所在地,但是铁栅栏内的一幢对称的砖木结构,外墙为清水红砖勾白缝,券式门楣,四坡顶屋面,红色平瓦的西洋建筑却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西童女校”旧址。

今塘沽路街景(今西童女校旧址)

19世纪80年代末,来上海经商和定居各国侨民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专门供各国侨民孩子念书的学校。1893年在原有的学校不能使用的情况下,工部局择址在此重新建造了新的学校,取名“西童女校。”

后来上世纪20年代后,随着租界的扩张和大批侨民迁往上海西区居住,这个设在虹口的学校让人不方便,于是工部局又在西区另建新校。这幢房子即改为工部局的一个办公机构。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又被日本军队占用,以后又作为国民党虹口宪兵队机关。

今西童女校旧址

如今修缮一新的这幢建筑古朴典雅地斜对着乍浦路口,让人再一次感觉到乍浦路不只是以美食闻名的马路,更是一条历史底蕴丰厚,建筑色彩多姿的老马路。

西本愿寺旧址

今西本愿寺外观

乍浦路上曾经有上海第一家发电厂——电光公司,有中国第一家电影院,中国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还有日本佛教在上海最早开办的分院“西本愿寺”……街景热闹,人流终日熙熙攘攘。美食街的兴衰只是乍浦路起伏一时的浪花,乍浦路有它永远不变的底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虹口   昆山   美食   童女   街景   上海   公寓   现状   饭店   书店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