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奇案:网约车司机篡改公里数,骗走平台数万元

相信大家都坐过网约车,一般基于打车平台的信任,大家对于路程和价钱往往不太会怀疑,可若是价格差得太离谱,那自然不能让人轻易相信。下面要说的这位网约车司机就不得了,竟然能够随意修改定位信息,并且虚构里程,他是怎么做到还不被发现的呢?

早上6点50分,还在睡梦中的康某被北京民警的敲门声惊醒,面对民警来访他一脸疑惑,直到听到民警提起“公里数”这三个字的时候,康某瞬间明白了,原来这一切源自他早前购买的一款手机外接设备。康某,今年39岁,是一名网约车司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同行那里听说了一种名叫“甩位器”的神器,只要连上手机就能够帮助司机在打车热点地区快速占位抢订单。有了“甩位器”的帮忙,康某的接单率稳步上升。可没多久,康某就发现“甩位器”还有一项隐藏功能,就是能够修改车辆GPS定位,从而任意修改订单的路程信息。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康某动起了歪脑筋。

据康某供述,他选取的目标大多以集团公司的客户为主,主要在于对公客户的费用是由公司统一结算,上车后很多客户对于数额和路线不会过分关注。康某在7个月一共使用这个定位器使用了372次,民警在查他所有的GPS记录和他的金额比对,实际的表格发现,他有一笔比如从长征宾馆到大兴国际机场,他来回民警用百度地图自己搜索可能打车费用是150元左右,但是他当天是来回收取了600多块钱,所以他这个差额非常大,这个红色的线标注的是实际的车辆的GPS定位位置,蓝色的线是他虚拟的也就是他模拟的定位器虚构的一个里程,他上传给平台公司的就是蓝色虚拟的里程,多挣了170多。经检察机关查明,2021年3月至10月,被告人康某通过网约车平台接单后,在北京市丰台区某企业、某宾馆等地,使用外接设备虚构行驶里程372次,共骗取服务单位额外支付打车费用5万余元。

据康某供述,在其虚构里程的300多笔订单中,只有不到10笔遭到乘客投诉,网约车平台也只是扣除了其部分虚构里程所得收入,并没有其他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

针对检察机关发放的检察建议,网约车平台运营公司进行了相应的整改。2022年3月28日,丰台检察院对康某以涉嫌诈骗罪向丰台法院提起公诉。2022年6月23日,丰台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康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记者:张航 摄像:刘航

来源: 法治进行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丰台   司机   里程   诈骗罪   公里数   定位器   被告人   平台   民警   北京   检察机关   订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