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消失的石炭井矿务局,市辖区变镇到无人区皆因资源枯竭

贺兰山北段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67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50年代探明储备量达10亿吨的优质煤,故而也将这一带称之为“百里矿区”。因开采煤矿而汇集着14万多的人口,为方便管理百里矿区在60年代成立矿务局,为管理矿区内的行政事务在70年代还成立市辖区。后来资源的枯竭,矿务局取消建制,市辖区变成镇建制,直到近些年变成无人区,时光的轮回仿佛给这个地方开一个大玩笑。

民国29年,宁夏省平罗县大武口公社一个叫马莲滩的小地方,有位农民挖水井意外发现煤炭,农民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煤炭,就把煤炭放置在家门口并继续挖井找水。村民把煤炭放置在家门口被路过的小地主发现,没说什么话就给村民一大笔钱让村民离开马莲滩,村民得到小地主一大笔钱后到县城购置房产成为城里人,小地主取名“代开”的小煤窑开始敛财,不仅将买地的钱赚回来,还借此成为当地有名的煤商。小地主的发迹让地方军阀知道后以官府征收为名,廉价将“代开”煤窑强制占为己有。

军阀将煤窑占为己有后也复制小地主的发迹之路,狠狠地赚一笔财,无奈开采技术有限,加上连年征战,马莲滩的小煤窑就此中断。全国解放后发展工业是国家的中心工作,而煤炭是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听说马莲滩一带早期开采过煤炭,1952年就有一支勘查对进驻马莲滩,经过两个月的勘查最后得出结论,这一带的马莲滩、石灰井、白芨沟、呼鲁斯太(乌兰)一带的煤炭储备粮超过10亿吨,让勘察队勘察队兴奋不已,报告上级后1955年10份煤炭部正式批准开发石嘴山一带的煤矿。

1956年煤炭部从大同矿务局、鹤岗矿务局、双鸭山矿务局、抚顺矿务局、丹山矿务局等单位抽调精英入驻大武口公社驻地石炭井,并开始对这一带的煤炭资源进行开发。为更好地配合煤炭资源开发,1960年还撤销惠农县,以县城驻地取名石嘴山市,县直接升级为市这是我国行政调整最为少见,同年在大武口公社驻地成立石炭井矿务局。石炭井矿务局下辖乌兰、石炭井、白芨沟三大矿区,预计年生产能力500万吨。

石炭井一矿建成后煤炭部从本溪矿务局、阜新矿务局调来干部、技术员、矿工近3000人,大峰矿田由抚顺矿务局调来的1000人接收,洗煤厂由鸡西矿务局500多人接收。此时的石炭井矿务局人口规模越来越大,按企业自行管理的要求,大武口公社迁出石炭井并建立街道办事处,石炭井街道办事处是大武口公社派出的办事机构。大量矿工入驻石炭井不算高光时刻,迎来最辉煌的应该是60年代初的解放军陆军20师驻守石炭井,让石炭井的繁荣程度达到高峰。

1965年西北煤炭管理局更名贺兰山煤炭公司,并入驻石炭井,贺兰山煤炭公司主要职责是统管新、甘、青、宁、内蒙五省的煤炭业务,西北煤炭管理机构入驻石炭井,足见石炭井当时的地位有多么的重要。为了更好地管理贺兰山一带的矿区,1969年还将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管理。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并非是境内的煤炭资源储备量大,而是阿拉善左旗的呼鲁斯太境内有能够保障石炭井的水源。1979年阿拉善左旗重划归内蒙的时候宁夏领导还哀求呼鲁斯太留在宁夏,内蒙方面不可能满足宁夏方面的要求,毕竟呼鲁斯太也算是一块肥肉,内蒙不可能放过。

1970年石炭井街道办事处从大武口划出成立石炭井区,由石嘴山直管,1973年大武口也升级为市辖区。石炭井区比较特殊,境内人口14万人,但95%的人都是从事采矿工作的,行政人员几乎都没有。石炭井区的行政职责都是由石炭井矿务局来完成,街道建设有矿务局工程处,生活区有矿务局生活区管理处,子弟学校和医院的费用都是由矿务局提支。石炭井区虽是市辖区,但实际上是矿务局自己管辖,石炭井区的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80年代是石炭井区人口高峰期,大街上人潮汹涌经常见,人们出来走动的都是矿工们上下班,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学校门口走出来的学生,矿井里下班回家的矿工,两类人同时碰撞在一起,好比是现在都市圈里的步行街,哪个人不下心摔倒都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矿工人下井干活,学生进入教室上课,街道上又恢复到原有的宁静,而且规律几十年不变,这倒是石炭井区一种奇怪的现象。

石炭井矿务局的教育方式是矿井负责小学,矿务局负责中、高、技阶段,最高峰时期整个石炭井区的学生有3万人。矿务局只有两种人两种职业,那就是矿工和学生,连街道上的很多商业机构都是矿务局操办。医院是三线建设时期天津第四人民医院成建制搬迁过来后更名为煤炭总医院,随迁而来的医护人员大多数是天津人。石炭井区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人,而这群人汇集在一起就形成石炭井独特的多元文化。

石炭井区走向没落的起点应该是1985年陆军20师裁军开始,进入90年代后取消煤炭补贴彻底走向市场化,随之而来的就是煤炭资源的枯竭,最要命的是1993年矿务局总部搬迁至大武口区,还有贺兰山煤炭公司相继离开,石炭井区人口流失逐步增加。本世纪初国家对国有工业体制进行改革,2000年石炭井矿务局取消改制成太西集团,但太西集团仅存两年的时间就并入宁夏煤业集团。石炭井矿务局如何改制,都逃不过资源枯竭而破产的命运。2003年石炭井区也撤销并入大武口区,石炭井区降为镇,产业单一、转型无望的石炭井镇最后只能走向没落,生活在这里的人没有收入来源只能逃离这里,最后变成无人区。石炭井矿区现在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向旅游转型或许是石炭井未来的突破口,不过以当地的人口基数来看,转型也真够呛。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石炭   煤炭部   阿拉善左旗   宁夏   矿务局   石炭井区   石嘴山   马莲   无人区   市辖区   矿区   矿工   煤炭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