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材相貌酷似周恩来成为其替身,在周总理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

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迅速变化,1937年3月下旬,周恩来飞抵杭州,与蒋介石直接谈判,4月初周恩来回到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情况,跟着又要从西安到南方,接着和蒋介石的谈判。

1937年4月25日,为了进一步解决国共合作之后的红军改编问题,周恩来再次奔赴西安。

为了保障周恩来的安全保卫局派了一个加强排护送周恩来,计划乘坐三辆卡车,但是由于周恩来临时有事,就让担负护卫任务的两个班乘坐两辆车先行一步,周恩来于25日乘车出发,此时兵力也只剩原来的1/3。

根据保卫局分析,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就统一战线的问题,谈判进展非常顺利,从延安到西安驻扎的又多是东北军和西北军,周恩来的安全是有保证的,至于土匪和当地的叛军正在被东北军清剿,他们躲都来不及,应该不敢搞什么大动作。

如果保卫局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肯定会把自己最为精锐的部队派到周恩来身边。

那天上午9点,周恩来一行人从延安的南门兵站出发,同行的还有红军副总参谋长张云逸,军委参谋处负责人孔石泉,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陈友才和记者护卫队员们。

西北保卫局特务队副排长陈国桥率一个班的红军战士担任保卫任务开车的司机是一个老驾驶员,从延安到西安已经跑过多趟,这次换上新的德国货车,他显得非常兴奋娴熟的驱车在山间路上奔驰。

卡车一路向南,从延安到西安要跑上上百公里,出了延安城首先到达三十里铺,这里有西北保卫局设立的检查站,再往南的甘泉县就是国民党的地盘了,总体行程非常轻松。

但是出城50多里后汽车却需要爬坡,因为面前就是横亘在延安和甘泉县之间的崂山,这里古来就是用兵之地。

汽车刚刚驶入一个山坳,突然枪声大作,周恩来立即观察地形,右边的树林连接着一片丘陵,正前方的一道山梁上有一座孤立的山神庙,枪声从左右两侧响起,周恩来果断面临加速,冲过这里就可以摆脱敌人的伏击,司机全速向前冲去。

这时对面又射来一排子弹,驾驶员倒在了方向盘上,卡车困在了敌人的火力之中。

陈友才在战斗中被敌人打伤了,腿无法下车,他仔细观察敌人的火力部署,发现右侧没有敌人,就命令几个警卫员护送周恩来撤下公路,向右侧树林转移。

那天周恩来穿的是新军装,而陈友才穿的是西服。在革命中陈友才一直负责保护周恩来的安全,由于面容酷似周恩来,甚至很多时候作为周恩来的替身出席一些危险的任务。

那天陈友才也是扮作周恩来的样子的样子,把敌人的火力都吸引到自己身边,并且连声催促周恩来和其他人赶快脱离战场,这时的张云逸也帅,四名战士边打边撤,把敌人引到另外一座山包。

在战斗中陈友才壮烈牺牲,陈国桥带领战士们继续抵抗,保卫局的战士们都是从红军部队中精选而来,个个英勇善战,可惜火力不如敌人。周恩来他们跑到三十里铺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枪声早就惊动了,驻守在附近山头上的通讯班,通讯班急忙与总部进行联系,但是电话线已经被割断。

毛主席集中了自己最精锐的警卫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把周恩来救回来,警卫队的指战员遇见了突围脱险的周恩来等同志。

等到他们赶到时发现卡车停在谷底,行李文件散落一地牺牲的红军战士还保持着作战姿态,只有4个重伤员昏迷不醒,张云逸发现已经牺牲的机要员口袋里的密码并没有被敌人收走,就和随后赶来的战士们一起收敛了18具烈士遗体。

原来伏击周恩来的人是当地的土匪李青伍,在1937年初延安就成立了剿匪司令部,延安县保卫局局长吴海亮任司令。在延安附近的土匪有明暗两股势力名的,是一股惯匪,头目叫做李青伍,暗的则是当地的土豪劣绅姬延寿。

这个两个人勾结在一起,没少祸害当地的老百姓。李青伍的手下有200多名土匪,他和姬延寿勾结,在崂山事件之前,还在三十里铺抢劫了东北军的车队,周恩来出行之前停了三辆卡车在南门。

李青伍认为这三辆卡车中必定有大量财物,李青伍想要借此事扬名立万,增强自己在土匪队伍中的影响力,其他匪徒的目标则是劫财,至于想要杀什么人根本不知道。

李青伍便带人等候在山上,战斗打响之时,李青伍就在山神庙中指挥看到卡车中跳出一个穿西装的人,土匪以为他才是大官,搜索他的口袋时,发现了周恩来的名片,把土匪们吓坏了。

李青伍急忙带着土匪们逃跑,走的时候还不忘带走卡车上的两个铁皮箱子,抬了十几里路,打开一看根本没有什么财宝,只是一些文件和书籍。

在崂山事件发生之前,边区政府对土匪的态度是要尽力争取维护统一战线,这个事件发生之后,红军的剿匪司令部立即加大剿匪力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这股土匪一网打尽,连同他们背后的土豪劣绅姬延寿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不但如此剿匪部队趁着剿灭李青伍的机会,顺便把附近的46股土匪全部消灭,边区的秩序迅速好转。

1973年6月9日,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来的外宾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访问。在这里周恩来非常动情地说,陈友才同志死得非常英勇,我一生中遇到过多次危险,最危险的就是这一次。

陈友才出生于1914年,老家是湖南人,家中条件非常差,陈友才的父亲参加过村里的自卫队,1927年被敌人杀害,陈友才12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14岁的时候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跟着朱德和陈毅的队伍上了井冈山。

由于作战勇猛,勤学好问,学习知识是一把好手,在战场上也是一员出色的猛将,被很多战士钦佩他的勇气,朱德就派他去给毛泽东当警卫员。

到了后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陈友才跟随红军总部参加了长征,红一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之后,由于张国焘野心太大,表现出来的权利欲使得战士们都纷纷不满,陈友才在背后讲了几句张国焘的坏话。

被别有用心的人报告给了张国焘,张国焘自此怀恨在心,要拿陈友才做杀鸡儆猴的案例,陈友才这时候是毛泽东的通信连长,张国焘想要利用陈友才给毛泽东扣上一顶破坏红军团结的帽子。

陈友才就面临着遭到暗算和杀害的危险,毛泽东也无法保护他,此时的周恩来把陈友才调到自己身边工作,巧妙地保护了陈友才。

这时陈友才就成了周恩来的警卫员他深刻地认识到周副主席和毛主席,朱总司令一样是党的领袖敌人非常仇恨周副主席,因此他要竭尽全力的保卫周副主席的安全。

1936年2月,红军进行东征,渡过了黄河,周恩来留守在河西主持后方的工作,这个时候,国民党军队阻止红军前进分三路向红军进攻,陈友才指挥战士们猛烈阻击。

突然有人躲在暗处,向周恩来开枪,陈友才一个箭步上去,把敌人按倒在地敌人开枪之后打上了陈友才的腿,陈友才忍着,剧痛命令战士们保护周副主席转移他留在战场上指挥另一部分战士打掩护,一直坚持到天黑才把敌人击溃。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周恩来收到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率领中共代表团从延安到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和蒋介石等人进行谈判,在那场谈判中担任周恩来副官的就是陈友才。

由于谈判期临近,周恩来已经到达了西安,因此没有参加陈友才的追悼会,这也成为周恩来的一个遗憾。

后来周恩来去世之后,工作人员在周恩来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周恩来张云逸和孔石泉的合影,周恩来还在照片背后写道“崂山遇险,仅存4人”后来在很多场合中,周恩来都提到陈友才烈士,他始终认为没有陈友才自己就活不到后来,陈友才是他心中永远的救命恩人和党的好同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周恩来   西安事变   延寿   崂山   延安   西安   挺身而出   土匪   替身   卡车   红军   相貌   敌人   身材   危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