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美国“黄色战争计划”拟进攻中国,因两件事最终放弃

二战前,世界各地局势暗流涌动,德国人想要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厉兵秣马为复仇做准备。而东边的日本早已行动,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眼见世界大战随时启动,美国却依旧信奉“孤立主义”,原因就在于美国孤悬海外,加之生产力发达,足够自给自足,没有必要卷进亚欧大陆国家的争端。

不过,“孤立主义”并非是要与世隔绝,而是为了更好地争夺美洲大陆的利益。当时英国是全世界的霸主,美国北方邻居加拿大,正是英国的殖民领。事实上,这个时候的美国的生产力已经远远强于英国,加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欠美国90亿美元没有归还,美国国内反英情绪高涨,就连希特勒也认为英美之间必有一战。

于是,美国制订了一个名为“红色帝国”的战争计划,以备不时之需。该计划实施后,美国将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驻扎在加拿大的英国军队。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将在西海岸与加勒比海地区拦截可能登陆的英国船只。最终达到通过征服英国海外地区,迫使英国臣服的目的。

1931年,美国授权纳粹分子林白去往加拿大哈德逊湾西海岸从事间谍活动,林白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加拿大防守薄弱的沿海地区,以备美军登陆。1935年,美国又在边境地带修建了多个机场,并在纽约州部署大量军队,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美国的种种举动都说明了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希特勒甚至站队英国,认为英德联军需要协同作战,一起登陆美国。

除此之外,美国针对德国、中国、日本制订了不同颜色的战争计划,“黄色计划”指向中国;“橙色计划”指向日本;“黑色计划”指向德国。这时的美国虽然信奉“孤立主义”,但国内的纳粹分子同样在政界占据了很大的声音。他们主张让美国与英国争夺霸权,从而统治全世界。其实,如果光看工业能力,当时的美国确实有这个底气。

不过后来发生了两件事,终于让美国认清局势,放弃了“颜色战争计划”。

一是美国遇上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也被称作“大萧条”。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作为一个优秀的战略家,罗斯福最终否决了“颜色战争计划”。其中缘由不难推敲,当时美国的经济危机问题十分严重,当时的欧洲虽然不太平,但若是美国贸然行动,势必引起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联合封锁。德国的经济还未复兴,不见得会跟美国统一战线。

而英国虽然已经表现出了衰败的迹象,但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舰队依旧是一支强大的海军,何况英国坐拥近三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战争潜力巨大。美国难以在短时间内与英国抗衡,这场战争若打响,美国国内的“大萧条”恐怕会更加严重。

二是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这无疑打断了美国的战略部署,同时也给了美国新的机会。美国这时不再考虑“橙色计划”与“黄色计划”,而是向中日两国卖石油、钢铁等资源缓解国内的“大萧条”。这场全面战争旷日持久,美国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国力。

很快,随着二战的爆发,美国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英国用岛屿主权换来了美国驱逐舰,与此同时,美国向战争方出售资源,大赚一笔。后来战争结束,英国损失惨重,殖民体系被美苏联手瓦解;日本被美军全权托管;而蒋介石也摆明了投靠美国。

“颜色战争计划”没有实行,目的却几乎已经全部达到,我们不得不惊叹罗斯福的战略眼光。于是,该计划自然就成为了历史中的一段往事。

资料来源:中新网.《美二战前曾密谋对英开战迫其臣服 并拟进攻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美国   罗斯福   纳粹   孤立主义   战争   计划   加拿大   英国   德国   日本   战前   中国   黄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