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伶李香兰的传奇人生,用后半生向中国人忏悔,活到94岁

1990年,张学友曾推出一首粤语歌曲《李香兰》,动人的旋律配上忧伤的歌词,在当时被奉为金曲,广为传唱。但这首十分流行的歌曲却并不被香港乐坛认可,从没获得过任何的奖项,而且在引进大陆的时候还把歌名改为了《照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李香兰”这个名字十分敏感。李香兰究竟是谁,她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喜欢的朋友别忘了长按点赞,关注,感谢支持。

李香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本名山口淑子,祖籍在日本佐贺县,父母都是日本人。她的祖父非常仰慕中国文化,与1906年,日俄战争之后,居家迁到了中国的东北。山口淑子于1920年2月12日,在奉天省北烟台,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灯塔市出生。父亲山口文雄,在当时的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工作。山口淑子的童年是在抚顺度过的,从小她就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喜欢音乐,唱歌。12岁时候,抚顺煤矿发生了“平顶山惨案”,3000名中国人被日军杀害。由于山口文雄和中国人关系亲密,被日本当局怀疑存在”通敌行为“,只能举家迁往奉天。

山口淑子13岁时,认父亲的同学,时任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义父,李际春非常喜欢这个日本小女孩,给她起了一个中文名,李香兰。在李家住到1934年5月,父亲山口文雄决定让李香兰到北平,投靠当时另一位显赫的政要人物,后来出任伪天津市长的潘毓桂,同样是收她为义女,她又多了一个中文名叫潘淑华。对这两次被中国人认作义女收养的经历,李香兰在她的回忆录中解释说:“在当时的中国,关系亲密的家族间礼节性地过继养子的情况并不罕见。”而在作为义女的生活中,她几乎忘记了自己是日本人。

李香兰和音乐的结缘来自于一场肺病,13岁那年,李香兰肺结核初愈,为了锻炼呼吸器官,经俄罗斯人柳芭的推荐,师从俄罗斯著名歌剧演员波多列索夫,学习女高音,从此走上了通往歌坛的道路。当时日本在伪满洲国推行”日满亲善“的怀柔政策,广播电台力推通晓两国语言,人美歌甜,又是日本人血统的李香兰,她被评选为“新满洲歌曲歌手”,并逐渐开始走红。不光唱歌,还参与电影拍摄,她演唱的许多歌曲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在普通大众的眼里,她是一个会说日语的中国人。

而她自己也刻意隐瞒日本人的身份,寄居在潘家期间,她就读于北平女子中学,整个学校只有潘家姐妹和另一名同学知道李香兰的身份,她在回忆录里说到,“若被人知道我是日本人,所谓的东洋鬼子,会有生命危险”。但日军入侵中国越演越烈,北平时常爆发抗议游行,每次在街上遇到这样的情况,李香兰便惊慌地躲进路边的小巷里。有一次,她被邀请参加公园的学生茶会,期间有人问道,如果日军越过北平的城墙,怎么办?大家依次发言,轮到李香兰时,她说:“我会站上北平的城墙”。后来在她的自传中对此解释说:“十六岁的我并未选择日本或中国,而是选择死在其中一方的枪口下”。那时的李香兰,自以为可以在中国和日本之间选择中立的立场,但之后她遇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现实冲击,使她对祖国日本的认知都产生了动摇。

进入“满洲映画协会”第二年,她作为日满亲善使节“访问”日本,这是她第一次回到日本,出发的前一天夜里,她兴奋得睡不着觉,但之后的旅途却给她浇了一盆冷水。当时她的身份尚未公开,手持日本护照,身穿中国旗袍,在到了日本出入境检查处时,检查的官员严厉地训斥她说,“身为上等国民却穿下等服装”。当时她立刻就感觉心头开始滴血,对日本的幻想顿时破灭,她觉得自己成了“没有故乡的人”,后来她的歌曲被中国官方视为“靡靡之音”,又被日本军方当做“颓废且挫伤士气的敌国音乐”而禁止。

1945年,日本投降后,伪满政府也随之倒台,李香兰被当作“文化汉奸”被捕,罪名是:“身为中国人,却协助日本人推广大陆政策,背叛了中国,并从事间谍活动”最终她被判处死刑。在被软禁的日子里,她在回忆录中说到”我始终无法忘记那段痛苦的日子,每当有车停在院子前,我就紧张得喘不过气,只要有人敲门,我就会吓得缩成一团”。她所担心的枪决并没有到来,反而是朋友从山口文雄那里拿到了她的日本户籍证明。证明了她是日本人,不是中国人,那自然就不存在叛国罪和汉奸罪了。之后的庭审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当法官宣布她无罪释放时,观众席上的人群一片哗然,听众们愤然要求重新审判,此刻在被告席上的李香兰,泪流满面的向观众们一再鞠躬道歉,并唱起了自己的歌曲,最终得到了中国人的谅解。

1946年,她被遣返日本,当船驶离中国的码头时,收音机里面传出了《夜来香》的歌声,她忍不住全身颤抖。回到日本后,她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日混合的艺名,“香兰山口”,继续从事演艺事业。1950年,她受香港邵氏电影公司的邀请,拍摄了几部电影,李香兰这个名字,又重新回到了中国观众视线里。晚年的李香兰做过电视台的记者,深入中东和东南亚战地采访,会见各国政要,1974年,她走上政坛,当选为议员,并连任3届,为促进中日友好,她也多次访问中国。2005年,已经85岁高龄的李香兰发表长文,劝告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因为“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2014年,94岁的李香兰因病去世。 中国外交部表示:“李香兰女士战后支持和参与中日友好事业,为此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


在她的自传里,李香兰回忆了曾经拥有过的名字,“山口淑子、李香兰、潘淑华、山口野莉、野口淑子、大鹰淑子”,她说,“对我而言名字的更改不仅反映人生的转变,更意味着无法摆脱的烙印,那是我倾尽一生也无法战胜的‘时代’。”这些名字里面,“李香兰”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她的那本自传最终命名《此生名为李香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奉天   满洲   北平   山口   义女   中国人   名伶   后半生   日本人   日本   中国   传奇   人生   歌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