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刘伯承逝世,邓小平查看治丧委员会名单大怒:怎么没有肖永银

1986年,94岁的刘伯承因病去世,得知消息的邓小平赶往刘伯承家中。

而在此前,他曾多次到刘伯承家中看望这位躺在病榻上的老友。

经过商讨,中央决定在京西万寿路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礼堂前厅,为刘伯承元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商讨治丧人员,但在看到治丧委员会名单的那一刻,邓小平却怒了。

名单上没有肖永银!

治丧委员会名单上面没有肖永银,为何会让邓小平如此震怒呢?

这还要从肖永银与刘伯承的关系谈起。

恩师突然离世,名单不见爱将

刘伯承突然离世,邓小平虽然难以接受,却也不得不认清现实,为其准备后事。

“这是刘伯承元帅治丧委员会的名单,请您过目。”秘书拿着拟好的名单找到邓小平。

“为何没有肖永银?他可是刘伯承最喜欢的战士!”看着手上这份名单上并未出现肖永银的名字,邓小平怒了。

作为刘伯承的好搭档,邓小平深知,肖永银是刘伯承一手培养起来的得力干将,更是他和刘伯承都非常喜爱的战士。

这么多年,刘伯承和肖永银二人的关系早已不是普通的上下级,而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肖永银是刘伯承的爱将,他怎么会不希望自己的爱将来送自己最后一程呢?

“谁都可以不来,但肖永银必须来!你们怎么制定的人员名单?怎么会没有肖永银?”生气地说完,邓小平即刻下令,请刘伯承的夫人亲自给肖永银打电话,请他前来参加葬礼。

肖永银在得知刘伯承离世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在接到自己老领导的夫人打来的电话后连连应到:“我一定到,请您放心!”

来到葬礼上,刘伯承的遗体,此刻正安详地躺在肖永银眼前,年过七旬的将军顿时哭得泣不成声。

他恨自己没能见上老领导最后一面,看着刘伯承平静安详的面容,肖永银回忆起了二人初见时的情形。

回首二人初见,一身本领得施展

那时,刘伯承是一二九师的师长,而邓小平是政委。

肖永银因此前英勇的作战表现在军中名声大噪,这一员悍将自然引起了刘伯承的注意。

抗日战争期间,在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学习的肖永银,被刘伯承看中其军事才能。

英勇拼杀的斗志和善用军法的才能让刘伯承眼前一亮,刘伯承决定好好培养这颗好苗子。

在刘伯承的教导下,肖永银身上的才能得以发挥,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年仅13岁的肖永银从未遗忘过自己的初心——父亲是为了革命而牺牲的,他要替父亲完成心愿。

在听到抗美援朝的消息后,肖永银主动申请参加战斗。“我请求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要上战场!”肖永银向上级表达了自己想要上战场的决心。

但当时部队给肖永银安排了其他的工作任务,上级便没有同意:“小肖同志啊,你还有别的任务。”说完拍了拍他的肩膀。

气不过的肖永银气冲冲地找到刘伯承,诉说心中的委屈:“师长,您说,他们为啥不让我上战场啊,难道是你们认为我的能力不行吗?”

“好小子,我就知道你闲不住,我正在向上面打报告呢!”听完肖永银委屈的控诉,刘伯承一时间哭笑不得,拍了拍肖永银的肩膀宽慰道。

听完刘伯承的话,肖永银乐开了花,老师长出面,这下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可算有着落了。

对于肖永银来说,刘伯承是提携和帮助他成长的老领导,老前辈,而对刘伯承来说,肖永银是他最信任的战友,也是最得力的干将。

邓小平深知,刘伯承与肖永银之间早已超过了上下级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亦师亦友的真挚情感。

因此,在看到治丧委员会名单的时候他才会勃然大怒,见肖永银定是刘伯承的心愿。

回想病榻前最后一次相见,七旬老人泪流不止

肖永银接到电话,得知老首长刘伯承已经离世的消息,即刻吩咐手下“订最快的一班飞机,去北京”。

下了飞机,肖永银坐车迅速奔赴刘伯承家中,在看到遗体的那一刻,便再也忍不住了“老首长,我是肖永银啊,我来看您了”。

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此刻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站在灵前,眼泪止不住地流。

从13岁父亲去世后,15岁的肖永银步入军营,此后与刘伯承相识,这位老领导像父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也悉心地调教他,培养他成为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二人多年的情义早已超越了上下级的束缚,而如今,老领导离世,自己却没能赶上见他最后一面,只能在灵前痛哭流涕,任谁看了也为二人的情义感到惋惜。

面对刘伯承冰冷的遗体,肖永银回想曾经的种种,沉浸在未能见最后一面的懊悔中。

在刘伯承晚年生病住院期间,肖永银曾多次前往,看望老领导,但那时刘伯承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一开始是眼睛看不清,后来耳朵也不太灵了。

直至后来,最严重的时候,他只能张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而肖永银见此,不禁泪流满面,一直握住刘伯承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在肖永银最后一次去探望刘伯承时,刚走出病房,便被一个护士拦住了去路,护士问:“你是肖永银吗?”

“我是肖永银,请问有什么事吗?”肖永银很是疑惑,因为他并不认识眼前这名护士。

“刘元帅在睡梦中,经常喊着肖永银,我们听了很好奇,原来您是肖永银啊。”

护士表明了自己的目的,只是想亲眼见见刘伯承口中总念叨的人是谁,听到这话,肖永银沉默不语。

到了病重之际,刘伯承心中仍然是挂念他的。

相救于危难中,终见于灵堂前

二人的深厚情谊是在此前一次次战争中结下的,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过程中曾遭遇围堵,但当时作为旅长的肖永银丝毫没有退缩。

在接到刘伯承“无论如何要直接杀出一条血路”的命令后,他迅速作出正确的战略部署,带领战士突破封锁,以血肉之躯硬生生杀出了一条10里长的通道。

但在当时,因为强行打开的通道两侧都是敌人,道路都在敌人的火力射程中,肖永银担心他们的安全,便悄声对刘邓首长说:“这边太危险了,还是请首长从李德生十七旅那边走吧。”

“不要管我们!”邓小平大声喊道:“你快去打仗,一定要从敌人中间打出一条通道来。”

听到邓小平这样说,肖永银转身就要前去开路。

“等一等!”刘伯承叫住肖永银,再次严肃地叮嘱道:“千万要记住,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定要勇,要猛,明白吗?”

“明白!”肖永银坚决果断地回答,然后向刘邓二人庄严地敬了个军礼,转身走出了草房。

战斗十分激烈,血肉之躯为盾开出的血路,保住了刘邓指挥部。

据后来活下来的战士们回忆,“那时血从房顶向下流, 又被雨水冲到河里,整个一条河都是红色的。”足可见形势之危急。

晚年的刘伯承回忆起那段往事,久久不能释怀,他说“那是我军南进途中最大的险关,差一点,我和邓政委就不会有今天了……”

从此处便可见,肖永银对刘邓二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也就是为何刘伯承的葬礼名单上不见此人,邓小平要如此愤怒的原因了。

一次次浴血冲锋,一次次身处险境,相救于危难中,如此英勇的悍将,要叫刘伯承怎能不喜爱,晚年怎能不念叨呢。

七旬将军与94岁元帅之间数十年的情义,本就令人动容,如今,在刘伯承的葬礼上,又岂能有人胆敢不邀请肖永银前来治丧悼念。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如此坚决地要邀请肖永银前来参加刘伯承的葬礼,正是因为他懂刘伯承,知晓他的心愿。

邓小平与刘伯承共事多年,二人的感情在所有战士眼里都有目共睹。

因此,邓小平邀请肖永银的心思正是基于他对刘伯承的了解,二人一同见证了肖永银这位优秀将领的成长,三人也曾历经生死危急时刻。

所以,这葬礼,肖永银必须在!

所有人都知晓刘邓的情义,如今更是通过邓小平此举,让大家认识到肖永银于刘伯承来说的地位。

于是邓小平主持了他的葬礼,并为他请来了他的爱将肖永银,成全了他最后的心愿,二人都将对方放在心中,他们是搭档,更是挚友,这份真情确是一个“顿点”也加不进去的。

肖永银的一生都谨记刘伯承的教诲,严明治军,不骄不躁,未曾辜负刘伯承的引导。

这份师徒情义,同样难得,有如此知遇之恩,相救之情,也难怪,未见上最后一面,肖永银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将军哭得像个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名单   上下级   爱将   首长   师长   情义   遗体   元帅   葬礼   大怒   领导   肖永银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