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唐朝时期的剑舞文化

剑舞,作为一种传统的独特舞蹈艺术由来已久,说其独特,只是因为这种舞蹈用到的刀具,不是扇子、长袖等极具观赏性的道具,而是用到了一种人们耳熟能详的兵器——剑。

剑在百般兵器之中,享有着“君子”的称号,其独特的外形不仅美观,而且十分的笔直,象征着刚正、直爽。

古时的人,大多有以剑器作为自己防身的兵刃,寓意为人刚正、正直。

早在战国时期,剑就以一种兵器的身份,出现在各种战场之上,成了杀敌的利器。

当时的人们或许并没有想到,这样一种锋利无比的武器在后来会与人们印象中柔美的舞蹈相结合,从而衍生出一种流传数千年的独特舞蹈。

盛唐时期的剑舞是最富闻名的,甚至连许多外邦都不远千里到唐朝一睹它的风采,那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剑舞大家。

然后随着唐朝的落寞,剑舞这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眼球。本文就共同来探究一下唐朝时期的剑舞文化。

一、剑舞的由来与发展

1、由舞剑演变成剑舞

有道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于“鸿门宴”上,项庄假借舞剑助兴的名义,欲趁刘邦不备偷袭刘邦的这一段故事,如今的人们都耳熟能详。

事实上,项庄的这段才艺就可以说是最开始时剑舞的雏形。

刚才已经提及剑器最早被制作出来,是用来当作兵器,杀敌防身所使用的,那自然也是军中将士们的标配。

那时的将士们人人都苦练剑术,希望在战场上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武艺保家卫国,最起码也能减少在厮杀时,敌人对于自己的伤害。

为此,他们闲暇的时候,也会常常舞剑。

久而久之,舞剑也就成了一个才艺。无论是在吃饭时,还是聚会时,都会请那些剑术超群的将士舞剑助兴。

由于最开始的舞剑,所用到的并非舞蹈动作,而是专业的剑术,因此在舞剑之时,注重的也是动作的攻击性与防御性,观赏性与后来的剑舞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况且最初的舞剑也主要是为了占线舞剑者的剑法,与男性勇猛、刚强的一面,这与后来剑舞中的刚柔并济,有着极大的不同。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又一个的大将脱颖而出,民间也迎来了尚武之风。

彼时,象征着王者之姿的“剑”,也不再是一件单一的兵器,而同时被人们赋予了身份的象征。

一时间,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达官贵胄,都以佩剑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只不过由于身份的高低,所持的佩剑也大不相同。

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就是秦始皇嬴政的佩剑了。

身为帝王,嬴政的佩剑无论是在长度上,还是在宽度上都要超出常规的佩剑许多,这也是在荆轲刺杀他时,他慌忙之间,难以拔出佩剑的主要原因。

持剑得风气到汉朝时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由于汉朝各将军的丰功伟绩,剑仿佛已经成为许多习武之人的精神支柱,而这时的舞剑也成了一种只有达官贵胄之人,才能欣赏到的一种艺术,平常百姓几乎无缘得见。

舞剑真正得到发展的时期,则是在唐朝。

2、剑舞在唐朝得到发展

盛世大唐曾享誉世界,在盛唐之时,寰宇之内都无外敌敢犯,周边小国纷纷俯首称臣。

唐朝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盛世,除了统治者的英明领导外,与唐朝的军事实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时的唐朝尚武之风极为严重,虽不至于人人都习武,但是武者在唐朝子民的眼里,也绝对是值得尊重的存在。

所以,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稍有身份的人都会为自己所配置一把剑,来当装饰自己。

在这种大环境下,舞剑则也不再是武者的专利。

许多人虽然不会传统的防身剑术,但是仔细钻研之下,却也舞出一手好剑,不过这种剑法虽然观赏性极佳,但是实用性却微乎其微,因此也只能当作是一种用来表演的舞蹈罢了。

后来,又经过了贤人雅士与专业舞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再向精通剑术的人进行学习,最终剑舞作为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正式面向了大众。

剑舞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大力推崇,这种柔美中又能体现英气的舞蹈,瞬间就火遍了整个大唐。

一时间无论是平民百姓、达官贵胄,甚至连皇帝都被这种独特的舞蹈所折服,在宫中专门招纳了一些剑舞者,为其表演。

皇室对于剑舞的认可更加快了剑舞的发展与推广,尤其是每当有他国使者前来之时,皇室还会在宴会时安排剑舞来助兴。

这一举动更是让剑舞的声名名扬海外,引来更多的人到大唐进行观摩、学习与研究。

二、剑舞的种类

剑舞在盛唐之时得到了发展,为了适应各个人群的喜好,剑舞也不再是单一的风格,而是根据不同的人群,作出了不同的调整,从而演变出了几种不同的种类。

首先,最基本的一定是军队中的剑舞。

军中的剑舞主要是用来为将士鼓舞士气的。

作为剑舞的“发源地”,无论外界的剑舞演变成那种风格,但是军中的剑舞仍然是如最初般的那种感觉,还是由男性将士表演,一招一式间威武霸气。

其次,就是民间的剑舞。

民间的剑舞以观赏性为主,舞姿优美,在舞蹈的柔美之中融入剑技的刚劲,使剑舞之中又有着迷人的英气。

民间的剑舞又以皇宫之中的最为有代表性,因为皇宫之中的武者,不仅要表演给皇室众人欣赏,偶尔还要为藩国来的使者献艺。

他们将剑舞做了许多的改良,无论是舞蹈的姿势、还是相应的乐曲都大为讲究。

这种宫廷式的剑舞,也是流传最广、最被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如今流传下来的剑舞,多是基于这种宫廷式的民间剑舞而调整的。

此外,除了这两种剑舞外,还有一种剑舞比较另类,受众也很小,那就是由当时的文人墨客所表演的剑舞。

这种剑舞不入主流,所欣赏的人也大多是文人墨客,而与其说这是一种舞蹈,倒不如说这是一种发泄的运动。

自古以来,郁郁而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数,而大多数的文人墨客都会寄情于景,写诗作词来表达心中的不满,来感叹命运的不公。

到了盛唐时期,这样的文人也不在少数,而剑舞也成了他们写诗作词之外,另外一种发泄的手段。

现如今常常能够看到,在许多影视文学作品当中,有的文人因为心烦饮酒,酒醉之后便会抽出佩剑,舞上一段,这其实就是文人间的剑舞。

以上这些,就是当时剑舞的最重要的三个种类。

不仅如此,人们还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用途,研究出了不同种类的剑舞。

比如某些打着做法事的旗号,坑蒙拐骗的假道人,他们就会在做法事的时候先跳上一段剑舞,让别人以为他真的在施法。

总之,当时的剑舞在盛唐的影响下,可谓是火遍了大江南北,许多藩国也派遣使者前往大唐学习,回去后加以表演。

像如今流传下来的剑舞阵、双人剑舞、单人剑舞等等,多是源自于当时的剑舞。

三、盛于大唐、衰于大唐

剑舞兴盛于大唐,而它也因为大唐的衰败而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有人说,剑舞就像是大唐的血泪史。

因为大唐的繁荣昌盛,稳定富强,才会让人们有时间、有精力来研究剑舞这一种艺术,也正因如此才会让剑舞发扬光大。

随着大唐的衰败,人们纷纷自顾不暇,欣赏剑舞的人越来越少、学习剑舞、研究剑舞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少,剑舞也就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随着没落的大唐一起,无人问津。

大唐之后,剑舞这一特殊的舞种很少再被人们所提及,虽然仍然有人将它传承下去,但是他的辉煌却早已不复往昔。

总结

剑舞这一舞蹈种类由来已久,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作为舞蹈的观赏性,同样承载的更是古人对于剑的执着,对于剑所代表的精神意义的向往。

刚柔并济,正直的同时又不失柔韧,正是这种品质才使得剑舞传承至今,仍然无数人叹为观止。

时至今日,剑舞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种舞蹈,里面所蕴含的文化,所蕴含的内涵更加值得人们去尊重、去学习。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剑舞只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众多文化形式的一种。

正是由于有着众多像剑舞一样的文化传承,才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崛起,才使得我们如今能够拥有这样的太平盛世。

参考资料

《史记》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剑舞   唐朝   盛唐   大唐   佩剑   文人墨客   观赏性   剑术   兵器   舞蹈   时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