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玩游戏花掉17万,越想越后怕:毁掉年轻人最大的“毒品”


前两天因为一个特别让人觉得很荒唐的热搜“12岁男孩玩游戏花掉17万”。


01


重庆九龙坡的周女士,她在准备还房贷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钱不翼而飞,银行卡里的二十几万块钱,只剩下了几万块钱。



调查银行流水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游戏的支出。

周女士震惊地说:“充值的实在是太多了,有一天就有13个588元的支出,还有一天一次性充三千的。”



原来是儿子小陈在打游戏然后全部花掉了,从2020年11月到2022年2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小陈一共花了17万。



周女士的银行卡是直接绑定微信的,后来也换过一次,但是在出去买菜付款的时候,孩子就在身边,就记住了。


周女士表示:“这件事对我们影响还是挺大的,当初就是贷款买的房子,现在也因为还不起房贷只能买房,然后出去租房住。”



小陈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自己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以前确实没有意识到爸爸妈妈挣钱很辛苦。自己现在12岁,年纪还比较小,希望游戏公司可以把钱还回来。”



面对这样的网瘾少年,网友们可不买账,微博、抖音等多个平台的评论纷纷都在质疑。

“娃儿怎么晓得支付密码呢 一年都不查一下账的吗”



“接男宝惯男宝呗,什么财产都让孩子知道,“天生”家里什么东西以后都是他的的底气,自作孽不可活。就不理解了大额存款的银行卡是日常用的吗就让孩子看到密码了,日常用还能不开短信呢“



“他不是不晓得爸妈挣钱辛苦,他是对钱根本就没有概念”



“还说经常换密码,说明以前就有过这种情况,说明活该,不应该退钱”



“17万一年才发现,凭什么退。未成年人又怎么样支付密码是游戏公司偷的?现在为了防止未成年玩游戏和充钱出了那么多政策还不够吗[黑线]游戏公司和国家已经已经做得够多了,就这样自己没管好还要别人来承担后果,脸皮真厚”



确实,仔细一琢磨,这件事确实有很多疑点,就我这个穷人而言,卡里的几十块钱支出都要被我研究明白去向,完全不会存在别人花我的钱的事情。


但是无论如何,孩子对游戏成瘾这件事是真的,账单都出了好几张纸。


有研究报告显示,长期沉迷网游的孩子,其大脑结构竟然跟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大脑结构相像。专家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一个人在玩儿网络游戏的时候,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状态,想象力,思考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得不到训练,长此以往,会极大损害智力发展。”


更何况现在的游戏,不论中国,还是外国,研究如何提升用户粘性(成瘾)都是有专门的部门的,它们每年都会投入大价钱搞新的机制吸引用户,普通父母和一个个市值百亿的公司抗衡,简直天方夜谭,而且小孩子面对这些诱惑,也更容易沉迷。


02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被诱惑的东西,像我当时就是电视、网吧。而这一代的年轻人面对的诱惑也更多、更轻易得到了,比如各种游戏、抖音短视频、网络小说等。


在中国计量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徐江荣发表致辞。其中提到:每年被取消学籍的同学90%因为游戏,100%不值得同情。



游戏成瘾性确实大,很多人高中不让玩,大学就报复性玩,迷游戏,不去上课,考试不及格,学分拿不到,取消学籍也正常。


不过,当我在微博上输入了12岁,结果发现了很多有关于孩子们12岁的热搜,也真的傻眼了,其中有一个是“12岁男孩儿玩儿手游花光父亲医药费。”


在今年7月的时候,12岁的男孩儿黄某在父亲生病的时候,用父亲的手机玩游戏,前后一共充值了3800。29日,父亲去世,他的哥哥在出院手续的时候,才发现父亲账户里面本应该付医药费的钱已经被花没了。


而这些钱本来就是亲戚朋友们凑给他们用来治病的。面对着这三千多块钱的医疗费欠款,亲朋好友们不得不再一次凑钱。



热搜标题写得有些过分了,但是事实上,他的父亲已经是癌症晚期了,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心思充钱玩游戏,也真的说明他的心非常的大,也太不懂事了。


还有一个热搜是“12岁少年沉迷游戏从11楼跳下”,在2020年10月的时候,因为不想让儿子玩游戏,结果儿子直接就从11楼跳下来,全身多处都骨折重伤。虽然他保住了生命,但是还是对游戏非常的痴迷,在2022年的整个暑假,男孩儿在吃饭睡觉之余一直都在玩游戏。



我不知道他是因为游戏跳下去的,还是因为不服父母的管教跳下去的,但是他这样的行为毫无疑问是不尊重生命的,逞一时之快,将来老了,伴随着他的的是一生的病。


其实还有很多成年人也会脱轨,为了短暂的快乐,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比如在2016年的时候,有一个干部,他在网络上看主播唱歌表演,开始给主播打赏。随着他账号级别越来越高,逐渐成了榜一大哥,这个身份让他备受别人的吹捧和奉承。如果有人对他不礼貌,主播还会将这个人踢出去,然后表示对他的尊重。这种行为获得的快感让他彻底地沦陷,然后每晚都会沉醉于各个直播间中,在这种虚无缥缈的奉承中不能自拔。


但是这种行为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仅靠自己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开始向工程老板们违规借款,填补漏洞,还收了很多好处费。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21年,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曝光了。在今年3月份,他因犯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二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脱离责任去追求快乐,最后得到的一定是痛苦。


03


《自控力》一书中,有一只做自控力实验的小白鼠。实验中,那只小白鼠为了大脑得到奖励,不停地按电极,体验被电击的感觉,而它只是为了得到奖励。


仔细观察生活,那些不停玩游戏、看小说、刷抖音的人类和按电极的小白鼠有什么区别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一张图“快乐因子多巴胺分泌排行”。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投资交易,其次是男欢女爱,而这两样不是容易得到的。接着是涨工资、打游戏、吃美食、追剧等等,这些都都能给人带来短暂的大量快乐,也是每个人都能够轻易实现的。


但是那些能够提升自我的“完成任务”、“读完一本书”等,能让人分泌的多巴胺却不多,我对这样的结果丝毫不意外,因为人性!!!就是喜欢容易得到的快乐。


现在各大公司出品的软件,不管是游戏、看视频、购物、还是社交的软件,它们唯一的目标就是留住客户的注意力。即便是玩小游戏,极容易得到的奖励,也能让你沉迷其中,让你觉得只差一点点就能通关了,等到回过神来,就一两个小时过去了。


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我们对手机上瘾的原因,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容易得到的快乐也容易失去,也更容易空虚,我对此真的深有感觉。我曾经特别喜欢看小说,等到看完之后,就觉得异常空虚,超级想赶紧找到下一本,这就是“低级快乐”,不断给你刺激,让你不断分泌多巴胺。


那么我是如何戒掉小说的的呢?


是因为我开始工作了,房租、生活费、水电费等等下来,我根本攒不到多少钱,尤其是有经历过两次裸辞,原本微薄的积蓄更是雪上加霜,我的生活重心变成了我要如何挣钱,要如何发展自己的副业,我未来的路到底要怎么走,要学更多专业的知识……


其实,就是这样,我们享受一部分低级快乐之余,然后留出更多的精力给更高级的快乐,这种更高级的快乐,能够帮我们能够对抗平庸、痛苦或是虚无的意义感,甚至让我们进入心流体验,这样的一天,才算是有意义。


永远都会有奶头,永远都会有简单就能获得快乐的物品。假如每一代人都会把自己教育失败的全部责任推卸给奶头们,也是一种不负责任。而那些教育成功的家长,也不是直接断了孩子奶头的家长,而是教会孩子如何在简单的多巴胺和需要吃苦努力的内啡肽之间找到平衡。


村上春树说: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愿你我都能得到这样的快乐


最后以罗翔老师的话结尾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卡里   多巴胺   奶头   都会   男孩儿   后怕   块钱   毒品   支出   确实   女士   父亲   年轻人   男孩   密码   孩子   快乐   公司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