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儿子竟被李自成扔进油锅煮食?

据《明史》里的记载(列传八),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子,于万历十四年出生于紫禁城,他母亲是明神宗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而在此之前的万历十年八月(1582年),王恭妃生长子朱常洛。朱翊钧宠爱郑贵妃,想废长立幼,被众大臣极力反对,史称“国本之争”。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15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国本之争”是万历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神宗故意不上朝以示抗议。

为了平息皇储争议,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皇帝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次子和第四子未成年就去世了),争国本事件最终落下帷幕。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整治另外“东林党”。

万历去世后,崇祯对朱常洵也以尊礼待之,待遇丰厚。朱常洵闭门饮酒,所好唯妇女倡乐,醉生梦死。明朝的藩王,选择醉生梦死,不过问政治,是比较常见的。然而,作为统治集团的一份子,明代的藩王,往往以赈灾、助饷、补给宗粮、献助等各种方式为大明分忧,为百姓谋少许福利。何况,当时的大明,已是内忧外患,财政崩溃,极度缺钱;百姓更是到了”人相食“的地步,需要救命。

富甲天下的福王,没有任何赈灾、助饷的记录,可谓一毛不拔!民间籍籍,都说“先帝以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对福王咬牙切齿。曾有经过洛阳的援军传言:王府金钱百万,却令我们空腹击敌!愤愤不平。

当时,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在家居住,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去建言,希望福王起码能拿出一些钱来赏赐部队,激励士气。福王不以为意,继续一毛不拔!

不久,李自成的起义军发展壮大,开始围攻洛阳。到了这个关头,福王才开始“拔毛”。

他赐宴加礼,试图笼络守城三将,又出千金募勇士,缒出城,袭击李自成军,稍稍击退李自成。然而,大势已去!

据说当李自成攻入河南,朱常洵带着家人缒城而出,逃走。福王的儿子朱由崧腿脚利索,逃走了,后来成了南明的弘光皇帝。福王本人,300多斤,养得太肥了,腿脚不便,就藏匿在迎恩寺。

这能躲多久?次日,李自成军搜到了他,抓了起来。就把朱常洵放进铁锅里面煮了,当时的朱常洵是和着几只被剥皮的梅花鹿一起煮的。在没有开始煮之前,是把朱常洵的头发什么的全部都给弄光了,然后在用药水去掉他身上的粪便,最后就把朱常洵给放进锅子里面煮了,而朱常洵身边围着的就是李自成和她的士兵们。朱常洵想要爬出锅就会被士兵们用长矛刺下去。当然福王被作成“福禄酒”的说法,是民间最流行的说法。

根据《明史》和《圹志》的记载,显然与朱常洵被活活煮成人肉汤的稗官野史不符,福王被义军杀害后,尸体仍存。也就是说,“福禄酒会”是杜撰的故事。

彭孙贻《流寇志》对此事有比较详细的记载:闯将围河南府,福王募死士,斩获颇多……闯贼迹福王所在,执之……王见自成,色怖乞生……贼置酒大会,脔王为俎,杂鹿肉食之,号福禄酒。尸王城下,承奉二人乞葬王而就死,自成许之。敛王于西关,遂自尽于侧。

通过以上记录可知全貌:福王朱常洵为义军所擒,苦苦乞活,李自成对他厌恶至极,遂将其带到宴会上,活生生割掉一大块肉剁碎跟鹿肉拌在一起当下酒菜,让他看着吃完(或许还逼他吃了点),之后处死,但没有继续吃掉尸体。两太监跑去哭祭,李自成准许他们办理福王的丧事,因此福王是有葬身地的。

福王虽然穷奢极欲又横征暴敛为人民痛恨,但也不是木头人,对危机有所察觉,大敌当前还是出重金招募敢死队抵抗了李自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神宗   大明   国本   放进   鹿肉   明史   洛阳   腿脚   万历   官员   儿子   李自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