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40亿到290亿,中企砍单越来越多,美媒:结局已明了

美国公司的芯片大多销往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美公司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禁止美企业自由运输。

这就造成了美企业的供货限制,以及对芯片的需求急剧下降,中企的订单也在减少。究竟是哪一种需求下降的表现?中企断货,美企业的芯片无能为力

中企业不断削减芯片订单

台积电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生产商,晶片的生产能力是世界上最大的。而台积电的主要用户,则是苹果、高通、 AMD等美国厂商。在缺乏核心的情况下,这些厂商纷纷向台积电大量制造晶片,并继续投入。

台积电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美企业的芯片供应也越来越多。美企业的芯片,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生产的,只有高通、 AMD、英伟达等公司,都会将自己生产的芯片,卖给自己的客户。

中国市场无疑是美企业的主要目标。中国市场对芯片的需求量很大,而中国企业与美企业之间也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美企业将重点放在向中国销售芯片。

这一点并没有任何问题,比如高通,在高端产品上几乎没有对手。

在智能手机的世界上,中国的手机品牌,只有三星和苹果。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高通怎么可能会放过。

就像高通预计的那样,在2020年到2021年这段时间里,由于高通公司的芯片供应短缺,导致了大量的订单。尽管高通的供应压力很大,但订单收入却在快速增长。不过到2022年,中企继续削减芯片订单,尤其是在智能手机的市场上。

中企业在2022年1至4月份的晶片进口量将下降240亿个。今年1-6月,芯片进口量下降到290亿片,较上年同期下降10.4%。

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国产芯片的自给率提升,而不是依靠进口来解决芯片的问题。二是由于市场需求的下降,导致芯片的采购限额下降。

两者皆有,而从国内部分市场来看,需求下降更为显著。究竟是哪一种需求下降的表现?

就拿智能手机来说,中国信息和通讯研究所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1至6月,我国智能手机销量为1.34亿台,同比下降21.7%。

一些分析师预测,今年的智能手机销量不到三亿台,如果是这样的话,将会是自2012年起十年来销量最差的一次。

由于消费者的购买力、手机的创新能力、性能的过剩,都让消费者失去了购买智能手机的欲望。为了不让自己的存货过多,各大手机制造商都在削减自己的芯片订单。

因为手机厂商的芯片主要来自美企业,因此有国外媒体认为,中企断货的结果已经很明显,这可能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开端。如果今年下半年,智能手机的需求量依旧很小,那么很有可能会继续降价。

美企业的芯片无能为力?

美企业的大部分收入都是从中国市场获得的,他们的收入和销量都是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决定的。一开始,美国不允许美企业随便发芯片,限制了他们的客户,他们只生产4 G的处理器,而不是出口。

美国的晶片,就是要看客户愿不愿意了。美企业在中企的订单面前,束手无策?

美企业失去了最好的芯片出口市场,想要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国内的顶尖手机制造商,都已经开始自主研发芯片了,小米更是拿出了四款自主研发的芯片。其中,澎湃S1,澎湃C1,奔腾P1,奔腾G1。

每一块晶片都对应着各个 SOC,视频系统,充电管理,功能各异。有了自主研发的芯片,买来的芯片,就会被取代。

虽然不可能在短期内,与骁龙 SOC的主控芯片相提并论,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脚印,想要真正的成功,必须要有足够的积累。

最重要的是,国产芯片的市场和以前不一样了,如果国产芯片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那么不仅仅是高通,美国的其他芯片制造商,也会受到影响。

美企的芯片厂商,恐怕也是束手无策,高通、英伟达等美国企业,可不是苹果,他们也有自己的电子产品,他们的芯片,也就是卖芯片而已。如果没有足够的芯片,那么就必须等到大量的订单,否则,即使是廉价的芯片,也不一定能为消费者带来足够的利润。

概要

中企削减芯片数量的增多,表明市场的主动权正在改变。当市场需要的时候,就是由供应商来决定,不管价格多高,都是由消费者来决定的。但当需求下降,自给率提高后,消费者就会有更多的选择。美企业的晶片走向何方,并非由消费者来思考。

如果你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关注,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三星   英伟   进口量   晶片   销量   中国市场   美国   智能手机   中国   芯片   订单   结局   消费者   需求   市场   企业   单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