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十人有八咳,久咳则伤肺,肺为水之上源,喝对水,养好肺

秋天的喝水正确打开方式,谨记喝水“三不要” “二要”

1. 不要喝冰水

不少人有喝冰水的习惯,其实这是极不健康的。天气干燥,身体需水量增加,而汗液蒸发及皮肤血管扩张是散热的重要途径。而这时过多的冷水会刺激身体,毛孔会紧闭,引起皮肤血管突然收缩,不但不利于出汗散发体热,还会导致流回心脏的血量突增,加重心脏负担。

2. 不要喝太快

由于秋季燥热,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3. 不要渴了才喝

当出现口渴心烦或乏力头疼等状况时,说明机体细胞已经开始脱水,此时再喝水已经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不利于正常代谢。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变被动饮水为主动饮水,在感觉到“口渴”之前喝水。

通常人体缺水会出现一些症状,尿色加深就是一个信号。一般来说,尿液呈淡黄色或浅黄色时,应补充100毫升~200毫升的水;尿液呈深黄色时,亟需补水500毫升;如果尿液颜色过浓且尿量明显减少,就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1.要少量多次喝水

秋天补水,时机很重要。三个时间段最容易缺水:起床时、睡觉前、洗澡后,应注意适时地给身体进行水分补给。

此外,喝水要少量多次。口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每次饮用量少,以150~200毫升为宜,每次喝水间隔一小时左右;建议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这样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

2.要喝含天然矿物质的水

身体代谢排出的液体98%-99%的成分是水,剩余的则是尿素、乳酸、脂肪酸和各种电解质。这些电解质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钠、钾、钙等矿物质。矿物质不能在体内自行合成,因此必须通过饮水和食物来及时补充。

人们日常应该饮用含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水。天然的水中存在多种矿物元素,如钙、镁、钾、锌、锶等天然矿物元素,这对人体矿物质摄入是很好的补充,是适合人体长期饮用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应分   大口   电解质   尿液   冰水   口渴   矿物质   饮水   秋季   人体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