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接见左权女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叫太北?

1952年6月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北京八一小学的几个学生代表。

看着这些“祖国的花朵”手捧鲜花活泼可爱的样子,毛主席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和这些小孩一一握手,笑着询问他们的名字和学习情况等。

走到一个小女孩身边时,毛主席蹲下来,问她叫什么名字呀?

小女孩毫不怯场,大大方方地说:“左太北。”

左太北?不知为何,毛主席总觉得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便又问她为什么叫太北,爸爸是谁?

小女孩回答说,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叫太北,只知道爸爸叫左权。

听到这里,毛主席的表情突然变得哀伤起来。他连忙把小女孩拉到一边,问她母亲如今怎样了,周末到哪里过。

不仅如此,他还单独和这个小女孩拍了一张照片。

小女孩的父亲左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竟然能让毛主席为他感到悲伤,还单独和他女儿拍照?

毛主席和左太北的合照


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明说:

抗日名将左权

左权原名左纪权,1905年出生于湖南醴陵一个穷苦的农村家庭。

他的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从此,瘦弱的母亲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小小年纪的他非常懂事,帮母亲放牛、砍柴、喂猪,可以说他的童年是在干农活中度过的。

直到8岁那年,左权才在叔叔的资助之下读了小学。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非常刻苦。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增加,左权逐渐认识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在中国穷苦百姓的身上,让人喘不过气。

左权


要怎么样才能救中国呢?十七八岁的时候,左权偶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顿时感觉中国人民有了希望。

于是,他毅然决定弃文从武,报名参加了黄埔军校的考试。经过重重考核,他终于成为了黄埔军校一期生中的一员。

此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深造,一路成长为中共的高级将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左权在八路军担任副参谋长。当时他和彭德怀被合称为“彭左”,常常联合下发重要电文,无论是在革命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关系都非常好。

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1939年,左权已经34岁了,却一直没有成家,这让彭老总非常着急,总想着给他找个伴。

毕竟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都是先成家再立业,只有“后方”稳定了,才能更好地干革命。

彭德怀


但左权似乎对这件事一点也不着急,或许是因为忙于事业,又或许是因为一直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

直到有一天,彭德怀给他做了一次“红娘”。

那天,延安的中央巡视团来到太行山巡视,其中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代表中央妇委上台讲话,一下就引起了彭德怀的注意。

这个小姑娘身材姣好,样貌出众,在台上讲话时更是口齿伶俐,毫不怯场。彭德怀一看便知道,这是个极为优秀的,冒出了把她介绍给左权的念头。

和自己的夫人浦安修提起这件事时,彭德怀更是惊讶地得知,这个小姑娘居然是浦安修的同窗!


小姑娘名叫刘志兰,比左权小12岁,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书时和浦安修是好友。当年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文笔极佳,还能写一笔漂亮的字,可谓是才貌双全,受到很多异性的爱慕。

可刘志兰却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她也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人。

刘志兰从学生时期开始便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在著名的“一•二九”运动中,刘志兰就曾担任北师大附中学生运动的领导人。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之后,19岁的她毅然不远万里奔赴延安,去追随共产党的脚步。

了解了刘志兰的故事之后,彭德怀更加坚定了要给他俩做媒的决心。他亲自找到刘志兰,向他介绍左权将军。

刘志兰则露出了羞涩的表情,原来她早就注意到了左权,已经芳心暗许了呢!彭德怀笑了:“这件事不用多考虑了,我看你们两个人都不会有意见。”

左权对这件婚事也非常满意,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把婚礼提上了日程。

于是,1939年4月16日,在众多党的高级干部的见证之下,左权和刘志兰在八路军总部潞城北村结了婚。

一个令人艳羡的家庭

左权虽然长得高大魁梧,行军打仗也非常厉害,但心思却极为细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将。

八路军总部旧址


婚后他和刘志兰的感情非常好,两人虽然没有住在一起,但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见面,诉说对彼此的爱意。一生戎马的左权将军这么爱老婆,在军中成为了一段佳话。

没过多久,刘志兰就怀孕了。她的孕吐反应非常严重,常常恶心、呕吐,心情也极为焦虑。左权便陪在她身边不停地安抚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终于,他们的小女儿平安出生了。小女孩长得皮肤白皙、额头饱满,非常漂亮,左权越看越喜欢。

为了表示对彭德怀促成这桩婚事的感谢,左权请他给女儿起名字。彭德怀考虑了一番之后说道:“刘伯承的儿子叫太行,你的女儿就叫太北吧!”

这便是“左太北”这个名字的由来。

幼年左太北

左权对左太北极为呵护,当时八路军的条件很艰苦,身为副参谋长的左权也只有一间房子,供他办公和生活。

但他不忍心让月子里的刘志兰独自照顾女儿,便把女儿接过来和他一起住。

就这样,他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女儿。这个表面上五大三粗的汉子开始学着给孩子穿衣服、换尿布、哄孩子睡觉,把左太北照顾得非常好。

1940年8月,左权、彭德怀等人开始筹划百团大战,日子变得非常忙碌。没办法,左权只能让妻子先带着女儿到延安去,那里比较安全。

临走之前,他和妻子女儿一起合了张影,这张照片成为刘志兰和左太北最为珍贵的纪念。

一家三口的合照


刘志兰不是一般的女子,她学识过人、志向远大,独自带着太北在延安生活的那段日子对她来说非常难熬。

她觉得自己属于更大的舞台,而不是被小太北困住当一个“保育员”。

左权没有办法,只能尽量安抚她。他每个月都会给刘志兰母女寄一个包裹,里面有他写的信、攒下来的钱还有一些衣物。

在信中,左权除了描述自己战场上的情况,让妻子不要过于担心之外,还对妻子的抱怨和牢骚表示理解,安慰她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在那一年多里,每次收到左权信件的时候,都是刘志兰最开心的时候。可她没有想到,从1942年5月开始,她便再也收不到丈夫的来信了。

37岁的左权为国捐躯

“百团大战”让日军充分认识到了共产党的力量,他们气急败坏,决定对共产党实行“报复”。

1942年,号称日本军界“三杰”之一的冈村宁次上任,下令对我们的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日军展开大扫荡


同年5月24日夜里,敌军实现了对八路军总部的包围,彭德怀等人紧急集合商量对策。

彭德怀下令,由左权率领总部和北方局向西北方向突围,自己则留在这里指挥。没想到左权却坚定地表示:“不,这里由我指挥,彭总你立即突围!”

彭德怀拗不过他,只得答应了。

左权带着一些人爬到十字岭的半坡上,指挥部队突围。慌乱的人群见他来了,都感到安心了一些,左副参谋和我们一起呢,不用怕。

就在这时,日军的火力逐渐对准了十字岭,头顶上的飞机开始轰炸。

左权毫不畏惧,依然只身一人站在山坡上指挥大部队。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他赶紧对身边的人大喊:“快卧倒!”

紧接着另一发炮弹打了过来,左权中弹身亡,年仅37岁。

彭德怀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悲痛万分,下令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左权的尸体好好安葬。

三四天后,战士们终于在十字岭上发现了左权的尸体。他们按照彭德怀的命令,向当地的村民购买了棺材,将他葬在了那里。

左权牺牲的消息很快就被传了出去,惨无人道的日军居然找到了左权的墓,将他的棺材打开对着尸体拍照,还把照片刊登在了报纸上!

一位爱国将领居然被日军折磨到如此地步,让人愤恨不已。

没过多久,延安这边就收到了消息说左权牺牲了,刘志兰当场便晕了过去。

醒来之后,她依然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她变得消极、萎靡,晚上经常一个人跑到山头痛哭。

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和他朝夕相处的男人,那个在信中写着“志兰,念你,握紧你的手”的丈夫,如今再也不会回来了。

小小的太北搞不明白,为什么母亲总是哭?为什么别的小孩都有爸爸她没有?

在党的怀抱下长大的左太北

左太北虽然从小失去了父亲,但妈妈对她非常好,一直把她放在第一位。除此之外,她还收到了很多来自父亲老战友的关怀。

新中国成立之前,左太北在延安上保育院。彭德怀每周都会把她接到自己的窑洞里面,和妻子浦安修一起陪她玩。

彭德怀是出了名的“暴脾气”,但他对小太北却非常有耐心,经常带她出去玩,给她讲故事。

左权和彭德怀


彭德怀是把对左权的思念和愧疚,全都寄托在了他的女儿身上。

新中国成立之后,左太北进入北京八一小学读书。1952年6月1日,毛泽东接见八一小学的学生代表,这才有了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除此之外,刘伯承、朱德、邓小平等人都曾给过左太北关怀,她在党的怀抱下逐渐长大。

中学时期,左太北来到母亲曾经就读的北师大附中读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当时刘志兰被调到外地工作,左太北就住在彭德怀家里。

当时,国家每个月都会给烈士子女20块钱的补助。这份钱彭德怀夫妇一直帮左太北存着,平时吃穿用度花的都是他们自己的钱。

少年左太北


彭德怀曾经意味深长地对太北说:“当初日军扔下第一颗炮弹之后,你爸肯定知道还会有第二颗,但是他不能只顾自己隐蔽,扔下万千将士不管啊。”

左太北这才知道,父亲死于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后来,左太北被保送到了“哈军工”,从事国防建设方面的研究。这个英雄之后、将门之子,又投入到了报效国家的事业当中!

一份特殊的礼物

25岁的时候,左太北在朋友的介绍之下,和一个名叫沙志强的小伙子一见钟情,没过多久便确定了关系。

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她给自己的第一个女儿起名为左湘。刘志兰每个月都会给她寄钱,让她照顾好左权将军的第三代。

左太北和沙志强

左太北和丈夫沙志强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还好彭德怀夫人让给了他们一所破旧的老房子。

老房子里所有的家具都是旧的。沙发的弹簧失灵了,人坐下去就起不来;桌椅、橱柜都是旧的,甚至连衣柜都没有,衣服只能堆在床上。

尽管如此,两个人却依旧生活得十分幸福。

1982年,远在山西的刘志兰给左太北寄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当年左权给她们母女写的11封信。

刘志兰说,你的父亲留下的11封信里,饱含了深厚的爱。如果说留遗产的话,这就是我们留给你最宝贵的遗产。

左太北打开这些信细细品读,仿佛能看见父亲写信时慈爱的眼神。信中有不少地方都提到了“我极爱太北”这样的词语,这让她十分感动。

左太北与子女在左权将军的纪念馆前

虽然父亲没有参与左太北的成长,但他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足以让女儿受益终身。

左权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左太北帮父亲干了两件事:出版父亲的军事文集以及各界人士写的纪念文集。

她走了很多地方,联系到很多父亲年轻时的老战友,收集各种关于父亲的资料,家里都变成资料库了。

除此之外,她还经常接济太行山根据地的老百姓,为他们做了不少好事。

结语

左太北于2019年6月25日,永远离开了人世。左权、刘志兰和左太北都为中国的革命及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都值得我们的尊敬和纪念。

相信左权将军在天有灵的话,也一定会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

参考文献:

[1] 李霄凌. 左太北:父辈关爱下成长的烈士遗孤[J]. 湘潮. 2005.03.10

[2] 褚明伟,高凌云. 亲情爱情革命情:左权将军的二三事[J]. 湖南党史. 2000.07.2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左权   黄埔军校   太行山   延安   女儿   都会   日军   将军   小女孩   奇怪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