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第193天,乌军赫尔松反攻被歼1500人,G7国际笑话

一场俄乌冲突,让本身围观的,也慢慢变成了被影响的。因为俄乌冲突,全球经济遭受了很大影响,全球通胀压力加剧,就算是西方也没好到哪里去,尤其是欧盟,不得不面对高昂的能源价格,除此之外,还得向乌克兰援助大批资金,以实现自己的“承诺”。

俄乌冲突来到第193天,乌军声势浩大的“赫尔松大反攻”在俄军空地联合火力压制下遭受挫败,持续5天的“赫尔松大反攻”基本宣告失败。而在战场外,快被能源价格飙升逼疯的欧洲联合美国搞起了“石油限价战”,硬生生闹出了一出国际笑话。


▲截止9月1日24时赫尔松战场整体态势图

先来看“赫尔松大反攻”的最新进展。9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情简报称,俄军再次挫败了乌军在赫尔松州发起的反攻行动,乌军近几个月来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攻遭受重大损失。

根据亲俄信源的统计,截止9月1日24时,乌军在赫尔松大反攻总伤亡已经突破2500人。装备损失方面,主战坦克约100辆、装甲车辆约200辆、作战飞机7架。而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战情简报,仅9月1日在尼古拉耶夫-卡夫巴斯方向,乌军的反攻就送掉了350人、30余辆主战坦克、50辆装甲车辆以及8辆皮卡。


▲乌军在赫尔松州安德里伊夫卡的反攻(蓝色箭头)

在乌克兰重点进攻的安德里伊夫卡地区,乌军装甲部队撕开了一个口子,在苏西斯塔沃克以南地区形成了一个突出部,乌军将反攻主力投入这一突出部,希望借此撕开一道口子向卡霍夫卡水电站方向突进。然而由于缺乏局部制空权,乌军在安德里伊夫卡的突出部已经成了吞噬有生力量的黑洞,乌军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兵力支援孤军深入的箭头部队,而进入支援的乌军部队便会遭到俄军空天军和陆军的联合火力打击,这就是过去5天乌军在赫尔松大反攻中大量损失坦克及装甲车辆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空天军的卡-52武装直升机攻击群

而在有生力量方面,乌克兰从西部地区送过来的第128独立山地突击旅几近全军覆没,这支部队今年夏季曾在北顿涅茨克阻击俄军,撤退修整之后又被乌克兰国防部当作精锐力量送到了赫尔松前线参加乌军于8月29日发起“赫尔松大反攻”,不成想不到4天时间就被守株待兔的俄军彻底打残,128旅的兵源地外喀尔巴阡已于9月2日举行了哀悼活动。


▲俄方信源公布的乌军赫尔松大反攻损失统计

经过5天的战斗,“赫尔松大反攻”的结局已经基本明了,乌军几乎孤注一掷的反击遭到了俄军的强力挫败,基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表演失败了。其实乌军的“大反攻”已经喊了小半年了,乌克兰国防部每个月都在摇旗呐喊要反攻,结果硬生生从夏天拖到了秋天,好不容易从北顿涅茨克和大后方凑齐精锐部队,结果72小时就给一波送走了,此次“赫尔松大反攻”行动失败不仅重创了乌军主力,而且也基本宣告了年内乌军反攻行动的结束。

基辅非常清楚反攻行动的结局,但为了向西方展示乌克兰“有能力”对抗俄罗斯的姿态,基辅甚至不惜下血本儿送掉上千精锐部队。如今欧洲因为能源危机影响,已经无暇顾及乌克兰,乌克兰只能寄希望于幕后主子美国。而就在9月2日,白宫表示将要求国会提供117亿美元帮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乌克兰,这些资金将用于乌克兰国防和经济领域。说难听一些,现在就是美国出钱乌克兰填人来耗俄罗斯,看目前的阵势乌克兰不打到最后一个人美国不会同意基辅与莫斯科和谈。


▲没有绝对的把握,乌军真不应该贸然暴露

乌军的反攻为什么注定是失败的?

第一,乌军之所以给俄军造成很大的麻烦,就是因为乌军很难被发现,但是乌军一旦形成规模搞反攻,那俄军的空中打击能力是乌军不能比的,俄军可以依靠空中优势把乌军的地面部队和装甲车悉数消灭。

第二,俄军并非没有准备,俄军早就在前线部署了一定数量的部队,就等乌军的出现,乌军此次反攻失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俄军就是在玩守株待兔的游戏。

第三,乌克兰贸然发起反攻有一个目的是为了吸引西方的关注,让西方持续援助基辅,带着这样一种目的,乌军到底是在打仗,还是在催援助,有时候基辅可能多分不清了。


▲不是谁都惯着你

再来看俄乌战场之外的博弈。9月2日深夜,G7(七国集团)财长一致同意对俄罗斯石油及石油产品设定价格上限。根据G7声明,在俄罗斯石油及石油产品高于G7制定的价格上限时,G7将禁运俄罗斯石油及石油产品。与此同时,欧盟也表示将对俄罗斯石油采取限价措施。

实际上在欧盟对俄罗斯的第六轮制裁中,已经明确欧盟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不买俄罗斯石油还喊着要给俄罗斯石油限价,实在是匪夷所思。这件事最搞笑的地方是,俄罗斯是全球TOP3产油国,对于欧洲而言俄罗斯是绝对的卖方,而全球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现在是卖方市场,G7和欧盟这波操作等于是买家给卖家定价,其效果等同于“我宣布吮指原味鸡限价5元,不然我就不吃了”,你猜KFC在乎吗?

俄罗斯早在西方传出“石油限价令”风声之前就已经宣布,俄罗斯拒绝向对俄石油限价的国家供应石油,同时警告称如果G7对俄罗斯石油限价,那么欧洲油价只会像天然气一样一路飙升,俄罗斯石油不愁卖,但欧洲石油却严重依赖进口,到最后美国一手高价液化气一手高价石油含泪怒赚欧洲几百上千亿,而等待欧洲的只有刺骨之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赫尔   基辅   国防部   战情   乌克兰   有生力量   俄军   俄罗斯   欧洲   精锐   美国   欧盟   部队   冲突   损失   石油   笑话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