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之王”沙龙:从以色列国防军的小班长到“沙漠战神”

从一名优秀的军人到一位受人尊崇的总理,从战场上的挥斥方遒到政局上的运筹帷幄,这个被誉为“以色列之王”的男人一生中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及其重要的影响。他也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以色列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沙龙是从以色列国防军的小班长干起,步步高升,最后登上总理宝座的。沙龙在带兵打仗中,不是“给我冲”而是“跟我上”。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他把突击坦克战术运用推进到了新的高峰,他战绩卓著,屡获殊荣,被誉为“沙漠战神”。

沙龙在政治上是以色列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上台以后,顽固执行以安全换和平的强硬政策,对巴勒斯坦人民采取高压政策,不惜放弃巴以双方已经达成的有关协议,甚至对联合国有关协议拒不执行,招致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

沙龙的父母都是来自苏联的移民。沙龙原名施因纳尔曼,后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给他起名:“沙龙”。沙龙的父亲萨塞尔·沙因纳曼曾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农艺学校深造,当过俄国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的希伯莱语教员,是个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母亲维拉·什涅罗夫出生在白俄罗斯英西莱夫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第比利斯大学医学系学习时,认识了年轻英俊的萨塞尔,她受萨塞尔思想的影响,虽然不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但是理解了作为抽象宗教幻想的“以色列家园”的全部含义,因而与萨寥尔相爱结婚。

从沙龙六岁开始,萨寥尔就交给他一根大棒,让他到自己家的农场果园搜寻胆敢悄悄跳进来偷窃的阿拉伯孩子,凶狠地对沙龙说:“对他们不要客气,抡起大棒狠狠地教训他们!”道为严厉的父亲,萨寥尔经常对儿子进行专制主义教育,要求儿子绝对服从,必须遵守各种命令,否则就暴跳如雷,毫不客气地对沙龙进行蛮不讲理的体罚,拳打脚踢,直到儿子毫无条件地接收为止。

1945年6月的一个艳阳天,年满 17 岁的沙龙可谓双喜临门:从特拉维夫中学毕业,又得到哈加纳头目的通知,由于他在基础训练中成绩突出,被选中到一个秘密地点接受为期两个月的班长培训,再予以提拔。

1947 年 11 月 29日,联合国不顾广大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通过了巴、以分治方案,规定 1948 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这一消息传来,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以色列犹太居民顿时欢喜若狂,跑上街头,采取各种方式庆祝。

在三次中东战争中沙龙从以色列国防军的小班长一路擢升至师长,以色列将领们都称赞他有勇有谋,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使沙龙喜形于色,得意洋洋说:“我们仅用六天 140 小时的时间,就先后歼灭埃及五个师、约旦四个旅,击毁其飞机 560 架、坦克 820 辆,使阿拉伯国家伤亡 15 万人,而以色列仅伤亡 3100人,损失战车 61 辆,堪称奇迹般的胜利,战果之辉煌,速度之快,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可谓现代战争历史上的神话!”

2000 年 12月9日,特拉维夫,以色列政界一片沉寂。突然,一个具有爆炸性的消息打破了沉寂气氛:以色列工党领袖巴拉克出人意料地决定辞掉总理职务,宣布提前进行大选!

巴拉克的决定不仅震惊了以色列全国,就连巴拉克手下的一些内阁部长也感到非常意外。巴拉克的总理任期本应该到 2003 年届满,但是,他却主动宣布提前举行大选。以色列总理的巴拉克果然中计犯了两个至关紧要的错误,巴拉克犯的第一个错误是被沙龙牵着鼻子走,蛮横逞强。对沙龙挑起的阿克萨清真寺流血冲突,巴拉克开始时还谴责沙龙不负责任、任意胡来但是随着以色列与阿拉伯人的冲突不断升级,巴拉克感情用事,命令以色列军队武力介入,不但不能平息冲突,反而使流血事件迅速升级,使众多以色列选民觉得巴拉克政府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对巴拉克极其失望转而支持沙龙,认为只有对阿拉伯人采取强硬态度的沙龙才能收拾残局,沙龙怎能不乐得手舞足蹈呢!

2001 年2月7日,特拉维夫,人声喧闹,彩旗飘扬。

以色列大选揭晓,利库德集团候选人沙龙获得 59.5%的选票,赢得大选。工党候选人巴拉克得票率仅为 40.5%,在大选中败北。

2001 年3月7日晚,以色列政府大厦,新内阁就职仪式隆重举行。

当选总理沙龙身穿笔挺的西装,精神焕发地正式宣誓就任以色列总理之职。

2001年6月中旬,以色列电视台举行的民意测验结果显示,沙龙内阁的支持率高达70%。沙龙费尽心机建立起联合政府并约法三章,使政府机器正常运转起来后,便把目光转向海外更多地考虑外交问题。首先抓紧开展对以色列来说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对美关系。

美国总统布什得到沙龙取得大选胜利的消息,立即致电当选总理沙龙表示祝贺,沙龙也表示希望与美国合作,共建中东的“和平与稳定”。

沙龙派遣他的“阿拉伯事务顾问”、德鲁兹人马贾利·瓦哈比前往约旦、埃及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带去沙龙的“和平信息”,强调沙龙具有灵活性,表示将继续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不会重新占领已经移交给巴勒斯坦方面的领土,提出分阶段实现和平计划,希望双方“不仅实现沟通,而且还能成为真正的和平伙伴”,设法建立“亲密关系”。

2006年4月11日,沙龙因为中风而永久失去履行职权的能力,这意味着以色列政坛的沙龙时代正式结束。2014年1月11日已重度昏迷达八年之久的沙龙在特拉维夫谢巴赫康复中心去世,享年85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以色列   国防军   特拉维夫   约旦   巴勒斯坦   沙龙   第比利斯   犹太   阿拉伯   工党   埃及   中东   阿拉伯国家   战神   班长   总理   沙漠   和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