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总理篇:15龚心湛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在短短的16年岁月里,政局风云变幻,国务总理更迭频繁。先后有31人担任过国务总理。其中:有人尽皆知的唐绍仪、徐世昌、段祺瑞等;也有为人鲜知的龚心湛、贾德耀、胡惟德等。他们任期长短不一,长者仅仅一年多,短者数月,更有甚者,短短几天而已,如昙花一现(最短的朱启钤只干了两天,最多的是段祺瑞曾四任总理)。

龚心湛(1871年-1943年),原名心瀛,号仙舟。安徽合肥人。早年出使海外多年,回国后又在广东、云南为官。1912年起历任汉口中国银行行长、安徽财政厅长,安徽省长,后入皖系。1919年在财政总长任上代理国务总理三个月,经历五四运动及山东请愿团事件。1926年去职移居天津,后来致力于兴办实业。

任职时间:1919.6.13——1919.9.24(代理)

一 早年出使海外

1871年,龚心湛出生于安徽合肥,祖籍是江西临川人。他的先祖龚鼎孳大名鼎鼎,是明朝崇祯七年的进士,曾任康熙年间礼部尚书,与钱谦益、吴伟业并称为“江左三大家”。

龚鼎孳曾与“秦淮八艳”中的顾横波有过双向奔赴的浪漫故事,赎身后的顾横波,婚后以“亚妻”示人,曾授封“一品诰命夫人”。

龚心湛是龚鼎孳的第十三世孙。其父龚照壁,无功名。龚心湛兄弟七人,他排行第三。年幼时,家境贫寒。

龚心湛的伯父龚照瑗是苏淞太道,驻守在上海。于是,龚心湛9岁时便由安徽来到上海,与堂兄龚心铭、龚心钊一起入国学成为监生,攻读科举之途。龚心湛仰慕西学,后来又转入南京同文馆学习,专门学习英文。

1890年4月,龚心湛以随员身份跟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龚心湛年轻好学,办事干练,深得薛福成赏识。1893年10月,伯父龚照瑗继任四国钦差大臣,龚心湛留任随员,逐渐升至参赞。

龚心湛在欧洲停留达八年之久,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了解颇深。当时,北洋舰队正在组建中,订船造舰、举借外债等一应谈判事务,多由龚心湛经办。

1896年9月,孙中山在欧洲进行反清活动,龚照瑗派私家侦探于10月在伦敦诱捕了孙中山,龚心湛也参与其事。但几次审讯后毫无结果,孙中山在友人的营救下逃离龚照瑗的监禁。龚照瑗因此事落了个“办事不力”的评价,被慈禧撤了职。

凑巧的是,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举行公祭时,临时执政段祺瑞托病不往,改派时任内务总长的合肥老乡龚心湛代表他致悼文。

参加孙中山葬礼的龚心湛

第二天,新闻界有感于龚心湛从孙中山伦敦蒙难到此时治丧,居然两次亲历,于是调侃龚心湛与孙中山真乃“生死之交”啊!

二 辛亥革命后转战财经行业

1898年,龚心湛回国,被派往广东任职,历任广东同知、督署洋文案等职,后来又担任了广州府知府兼洋务局会办。

此时李鸿章督两广,因为龚、李两家都是合肥的望族,有世交。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会试进京考中进士时,得到过龚家的资助。因此,当李鸿章腾达之后,对龚氏子弟也十分照顾。

李鸿章

1909年,李鸿章侄子李经羲出任云贵总督,任命龚心湛为云南临安开广道,驻守蒙自,兼任蒙自关监督。1911年,龚心湛出任云南提法使。

辛亥革命爆发后,蔡锷等宣布云南独立。龚心湛在蒙自进行抵抗,被革命军击败。龚心湛逃离云南,蛰居青岛。

由于龚心湛为官清廉,到青岛后生活困顿。当时同为安徽老乡的前两广总督周馥(早年追随李鸿章)也居住在青岛,建议龚心湛去北京投靠其子周学熙(后成实业巨贾)。

1912年,周学熙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推荐龚心湛出任中国银行汉口分行行长,开启了他的的财经生涯。不久,又任命龚心湛为武昌造币厂厂长。

1914年,龚心湛担任安徽省议员,安徽财政厅厅长,把持了安徽的财经命脉。同年,龚心湛与周学熙等在北京筹办中国实业银行。1915年5月,袁世凯任命龚心湛为采金局总办。袁世凯称帝时,龚心湛辞职移居天津。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两系、龚心湛投入合肥老乡段祺瑞皖系幕下,转任参政院参政。1918年10月,徐世昌被皖系控制的“安福国会”选为大总统,龚心湛被放任安徽省省长。

年轻时的龚心湛

三 代理国务总理

1919年1月11日,北京政府内阁改组,时任国务总理的钱能训,任命龚心湛担任财政总长。

新阁员就任不久,就发生一件极不愉快的事,1月31日为旧历除夕,新任陆军总长靳云鹏向新任财政总长龚心湛索300万经费,龚答无此款,靳就拍桌叫了起来:“没有钱你干个屁?”龚当然受不了,当天即递辞出走天津。

此事经段祺瑞出面调停,钱能训又约田文烈、傅增湘、张怀芝出面做和事佬,邀双方杯酒释嫌,龚心湛才回任财政总长。

段祺瑞

为了改变财政困境,以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权。经总统徐世昌批准,龚心湛实施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裁减军队和政府冗员;二是增加新税;三是实行统一银币及限定各种纸币、有价证券印刷办法,并发行“定期有利国库券”。另外,北洋政府还以主权为担保,向外国借债。

1919年5月,国务总理钱能训因五四运动而引咎辞职。代理总理人选各方争执不下。这时,财政总长龚心湛就成为中间地带的缓冲人选。龚心湛属于皖系,与徐世昌有旧交,办事井然有序。

1919年6月13日,徐世昌任命财政总长龚心湛代理国务总理。但实权仍操纵在段祺瑞掌控的安福系手里。

四 山东请愿团的故事

龚心湛上任伊始,正值巴黎和会胶着时期,6月19日早,山东各界选派的85人请愿团赴京请愿,济南群众沿途相送,群情激愤,代表们誓言:不达目的,绝不生还。场面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感。

对于巴黎和会代表团“签不签字”问题,龚心湛所面对的局势是:国内进一步壮大的、同政府尖锐对立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国会的不合作,吴佩孚等将领的强烈抗争和英、美在华势力的不满。

这一切使签字问题更加复杂、尖锐,使政府“既不敢轻易签字”,“又不敢轻易下不签字之断语”,形成了左右掣肘之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龚心湛内阁,几乎完全失去控制局势的能力。

  6月20日上午,山东请愿团到达北京,全体手持白旗,一路沉默肃静,徒步行进至中南海的总统府门前(新华门),准备递交请愿书并面见总统,徐世昌避而不见。

一身白衣的山东请愿代表

代表们悲愤难抑,便效法春秋时期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楚国大夫申包胥为借兵兴国,曾跪在秦庭痛哭七天七夜)。跪在门外,放声号哭。适时天将大雨,各代表尽陷于水污泥淖之中,号哭之声感天动地。

就这样, 从中午一直僵持到晚上十点,最后军警督察长告诉大家:明日大总统接见大家,今日天晚请回吧。

当时山东请愿团提出三项要求:拒签和约;废除高徐、济顺铁路合同草约;惩办卖国贼。

第二天早晨,徐世昌身穿大礼服在中南海怀仁堂觐见请愿团,代表们递上请愿书,陈述山东实情,哽咽不能成声,全团一齐啜泣。

徐世昌

徐世昌不得已地说:“代表们爱国,政府也爱国。至于请愿事项须由国务总理批复。”把皮球踢给了龚心湛。

6月22日,代理总理龚心湛在居仁堂接见请愿团代表,大家再一次痛心疾首,等代表们讲完,龚心湛回答:“政府主张大体签字,对于青岛问题即主保留。高徐、济顺铁路两约,政府现筹划取消方法,但存双方契约,必详加磋商始能办到。至惩办曹、章、陆一节,政府业已免职,按之法律只能如此。”

代表们强调:“请政府即速训令专使,保留山东三条,如不能保留,则完全拒绝签字。”龚答:“此事应请示总统办理。”

6月23日,代表们又求见徐世昌,徐世昌以外交困难为藉口,转弯抹角地进行敷衍应付,得到的答复是:“从缓”,“困难”,“无权” ,请愿书还需代总理批复。

  6月25日,山东请愿团接到国务院书面批示,内容竟与徐世昌的口头答复大同小异。代表们十分愤懑,全体代表赶到国务院,面见龚心湛,郑重声明:若奉此批,不能归见山东父老并将原批退回,要求重批。龚在代表们“语皆悲愤,坚决不可动摇的气氛下”,只好答应重批。

随着6月28日巴黎和会和约签字日期的迫近,拒约的斗争进入到最后阶段。6月27日,山东请愿团会同北京、天津、陕西等地的代表数百人,集体到总统府请愿,表示如不切实答复,誓死不离开。徐世昌拒不接见,代表们在新华门坐等,徐被迫再次接见。

当日晚些时候,代表们终于等到了龚心湛第二次批复,大意是:已电令巴黎和会我国专使,不保留山东问题,对和约绝不签字。

 北洋政府迫于全国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压力,不得不接受了民意,未敢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

对山东请愿代表的“秦庭之哭”, 李大钊曾说:“我们要常记念着新华门前的哭声”。

与此同时,围绕南北再次议和以及北方议和代表人选问题,国内各派势力亦闹得不可开交。

  龚心湛在外交、学潮、内政、南北和谈,以及各派势力相互斗争中,既感支撑困难,又感到正式组阁无望,遂于1919年9月24日向总统徐世昌递交辞呈,辞去本兼各职,龚在辞职书中写到:“张良借箸,愿有补于一时;傅说和羹,本难调以众口。”

  龚心湛从上台到辞职,代理总理任职时间总共103天。

五 晚年致力于实业

1919年9月,辞职后的龚心湛长期定居天津,从事经济活动。他还出任中国实业银行总经理,并老乡周学熙一起兴办实业。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总统曹锟囚禁于延庆楼。邀请“不倒翁”段祺瑞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相当于国家元首),龚心湛被提名为内务总长。

冯玉祥

在内务总长任上,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龚心湛参与处理了清室人员和善后委员会之间的矛盾。1925年冬,段祺瑞改组临时政府,龚心湛又改任交通总长,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内阁总辞职,龚心湛从此脱离政坛。

龚心湛返回天津后,再度与周学熙合作。先后担任了中孚银行董事、开滦矿务局议董长,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等职。

龚心湛性情温和,善于理财,不贪财,社会声望高而又不独断专行,经常化解各种争端,很受大股东周学熙赏识,逐渐成为天津实业界的实力人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沦陷。日寇动员龚心湛出山主持华北伪政权,遭到龚心湛断然拒绝。

日伪统治时期,周学熙、龚心湛所经营的各项工商企业,成为日伪吞并独占的重要对象。

特别是启新洋灰公司,是华北仅有的大型水泥企业,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对水泥的需求量大增,对启新实行了军管。

龚心湛与日本政要多方交涉,但日方蛮不讲理,不仅没有收回管控权,还遭到日方百般侮辱。年逾七旬的龚心湛最终积怨成疾,遂一病不起。

1943年12月,龚心湛病逝于天津家中,终年72岁。

龚心湛一向勤俭节约,奉行节俭主义。晚年热衷于佛教事业,作为一名居士,龚心湛积极捐款,弘扬佛教文化。

他还致力于社会福利和救济事业,并为天津的教育发展出钱出力,担任南开大学、工商学院、耀华中学等知名院校的董事长或校董。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北洋   蒙自   国务   总理   和会   和约   总长   云南   安徽   天津   山东   北京   财政   代表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