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能管理好草原、沙漠还有高原?乾隆是如何治理西北的?

清朝的疆域虽然大,但是也很复杂,它的复杂就复杂在整个疆域之内地理的差异非常大。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导致当地的文化差异非常严重,意识形态也会被割裂,这样统治起来会很麻烦,因为你同化它需要时间,剿灭它又不现实。所以清代之前的大一统王朝会采用羁縻的方式,也就是主权在我,管理自变。

但是在清朝时期,内地的各个民族区域的融合已经完成了一半,这个时候在羁縻那已经羁不住了,那清王朝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在清朝疆域的扩张过程中,先是与蒙古的结盟,然后进一步融进藏地,但是在清朝初年,也就是在顺治康熙两朝,其实清朝皇帝的地位是与蒙古,藏地这两个区域的管理者平起平坐的,那个时候啊,其实更像是同盟,而各自内部的管理是互不相属。

我们看清朝的影视剧,康熙经常去热河打猎,还会会见蒙古的王公,就是为了加强联系,沟通感情。大清是大哥,其他人呢是弟弟,虽然大哥呢最牛,但好歹辈分是一样的。

但是就在清朝基本完成了疆域的稳定之后,这种平衡的同盟关系就开始变成了和内地一样,皇帝与臣子的垂直关系。今天我们看内蒙古的地图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地名里面不是旗就是盟,这个就是来自于清朝的制度。

康熙

清朝处理蒙古的方式和处理满人的方式一样,把蒙古的各个部落整编为旗,然后各个旗的首领由旗主担任,而这些旗主呢,全部由理藩院进行统一的任命和管理。划分旗还不算,在旗的基础之上还有盟,盟主也归理藩院管理。

置行政单位的同时,清朝还会派不同级别的武将领兵驻守,比如乌里雅苏台将军,这个职位是清代在外蒙古唐努乌梁海与科布多地方的八旗最高军政长官,还有伊犁将军负责监控漠西蒙古。

在完成行政管理之后,清朝把藏传佛教全力灌输给了蒙古人。满人本身啊,其实对藏传佛教并不感冒,甚至还有点讨厌,乾隆皇帝就曾经亲自下场讽刺过他。但是蒙古人呢,却非常听话的皈依了这个教派。很多人都认为蒙古力量的衰弱就是因为信了这个奢靡而且还非常惑众洗脑的宗教导致的。

就这样,困扰中原的蒙古人民彻底失去了威胁南方的力量。

相比于蒙古,清朝对西藏的管理那就松得多了,今天我们会看到很多在解放以前西藏农奴们的惨状,就是因为清朝在进藏之后,并没有改变西藏的原始社会风俗,也没有分散的划出行政单位。毕竟这个时候高原的气候远远低于唐朝,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像吐蕃那样的政权,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信仰加成太高了,所以清朝就保留了它的风貌,通过宗教来加强对西藏的稳定。

虽然呢,是派了驻藏大臣,但是各个地方的首领,首领的实权要比蒙古的王爷们高多了,毕竟西藏他远离朝廷威胁是远远低于蒙古,所以就不必折腾。但是既然你信仰加成高,那掌控信仰就远远要比加强行政管理重要得多,于是乎,中学课本里的重点就来了。

乾隆

乾隆朝后期,西藏的宗教首领勾结尼泊尔的廓尔克发动叛乱,在清朝翻过喜马拉雅山胖揍廓尔克之后,活佛的转世必须按照金瓶掣迁的方式,这就意味着你活佛再厉害也没用,转没转世我说了算,无论如何,你也得按照基本法来,这下算是彻底的神权君授。

除了藏区之外,中国还有一个地方,他的信仰加持非常强,那个就是新疆。乾隆时期,位于藏区与新疆交汇的一带发生了叛乱,这个在如懿传还有还珠格格里面都浅显地谈到过,这个香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宫的。

乾隆把这些族人分到了不同级别的伯克进行管理,但是出于对这个神秘力量的敏感,乾隆对于这个宗教的管理是非常的严格,藏区的宗教领袖还能够参与行政,可是在西北,这个宗教是坚决不可以,你要是敢混淆视听,那就轰了你。

如今我们再看看清朝对这些区域的管理,客观的讲,在农业社会时代,清朝其实已经做得算是不错了,特别是对西北宗教的强力压制,把“政教分离”这个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不断坚持的原则给灌输了下去,这下让一个复杂的多民族国家稳定完整的运转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乾隆   热河   清朝   蒙古   满人   活佛   疆域   蒙古人   西藏   新疆   叛乱   首领   康熙   高原   沙漠   草原   宗教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