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皇后大婚,住在一起3天,孝庄连忙提醒:第4天不能同居了

在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康熙王朝》中,陈道明靠精彩绝伦的表演载入影坛史册,也让更多人了解了清初的那段秘辛。

剧中的康熙皇帝,是祖母孝庄太后一手扶持起来的。

如果没有孝庄,就不会“平三藩,收台湾灭,噶尔丹”的大清第一巴图鲁,也不会有康乾盛世。

承欢侍宴无闲暇,祖母力劝崖勒马

公元1661年正月初二,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

时年八岁的皇三子玄烨,遵从遗嘱继位,改元康熙。

当时清朝刚刚统一中原根基不稳,而玄烨年纪尚小,正是主少国疑的危难时刻。

更重要的是,玄烨此前从未被正式册立过太子。

是在顺治临死前,汤若望向他提议,诸多皇子中,只有玄烨得过天花,所以不会因此早夭,顺治这才答应下来。

为了保证大清国的长治久安,顺治在临终前,留了四位顾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这些人都是当初跟着多尔衮一路打进山海关的股肱之臣,他们的羽翼遍布大清国每个角落。

只要这些人肯忠心于小皇帝,那么玄烨的皇位就算是坐稳了一半。

孝庄也经常教导康熙,要和这四个“老狐狸”搞好关系。

同时,不能让他们四个走得太近,否则皇权就会受威胁。

索尼在顺治帝即位时,有从龙之功,位列辅政大臣之首。

顺治驾崩后,他就带领其他三位大臣跑到孝庄面前立誓:

“索尼等誓死忠于幼主,四人共生死,辅佐幼主处理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餽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以忠心报答先帝的大恩。”

孝庄对索尼也是比较信任,将农耕和赋税方面的政务,全部交给他处理。

到了康熙四年,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尤其是鳌拜与苏克沙哈之间的对抗更甚。

孝庄似乎早已看到了这一天,她能做的,就是在四位大臣之间不断平衡关系。

但鳌拜仗着自己劳苦功高,根本不把孝庄和康熙放在眼里。

盛气凌人的鳌拜与权臣遏必隆联合,大肆弹压正白旗,跑马圈地,挤占了正白旗的生存空间。

有大臣上书揭发鳌拜,鳌拜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借着皇帝的名义把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凌迟处死。

年迈的索尼不想参与这些争斗,于是称病不出,任由鳌、苏两人斗个你死我活。

对于皇权而言,大臣们不和有利于其政权的稳固,可如果演变成冲突,则很可能导致国家四分五裂。

眼看局势就要不受控制,孝庄又无人可用,危难之际,她想到了一点:联姻。

政治联姻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戏码,说白了就是各取所需,抱团取暖。

既然索尼不愿出山,那么孝庄就让康熙娶他的孙女。

如此一来,爱新觉罗家与赫舍里家,就绑在了一驾马车上,索尼也就再无理由无动于衷。

孝庄找来了文武百官,大家凑在一起商量康熙的婚事。

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孝庄笑了笑,表示就册立赫舍里氏(索尼的孙女,噶布喇的女儿)为皇后。

鳌拜听说后气急败坏,联合遏必隆等大臣齐齐跑到孝庄面前抗议。

鳌拜他们反对的理由是,赫舍里氏不是满洲的名门望族,他们家的女儿不配当皇后。

刚开始,孝庄还能笑着回答他们,可这些人气焰愈发嚣张。

孝庄斩钉截铁的呵斥道:“满洲之女如何立不得皇后?我意已定,不必再议。”

康熙四年九月,12岁的玄烨与11岁的赫舍里氏正式结为夫妻。

大婚当日,赫舍里氏乘坐凤舆在几千人的仪仗队伍簇拥下,来到太和殿门前。

她起身下辇,步行到坤宁宫与皇帝行合卺礼。

康熙皇帝的首任皇后,正式“上线”。

洞房花烛夜,赫舍里氏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虽然康熙与赫舍里是政治联姻,但他们年龄相仿而赫舍里也出落得亭亭玉立,深得康熙喜爱,便与赫舍里连着住在一起3天。

生在帝王家的康熙,生母是不太受顺治宠爱的妃子,他从小自然也就没感受过太多的爱意包绕。

如今,他终于有了一个全心全意爱自己的人,当然要格外珍惜。

孝庄知道康熙尚小,担心他只顾男女之情,忘了国事再伤了身体。

而且,当年顺治帝迷恋董鄂妃,耽误朝政,险些把刚刚问鼎中原的大清,拖入万丈深渊,孝庄自然不能让悲剧再重演。

于是,她连忙把康熙叫到了近前。

孝庄就像寻常人家的祖母一般,对康熙嘘寒问暖,接着又把话题转移到了赫舍里身上。

她问康熙,对赫舍里满不满意。

康熙连连点头,说了很多赫舍里的好话。
孝庄话锋一转,问康熙:如果要让他在江山与赫舍里之间选一个,康熙会怎么办。

康熙毫不犹豫的回答:江山。

孝庄满意的点了点头,提醒到:“第4天不能再和她同房了,以后也不能连着同居三天。”

康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玄烨谨遵太皇太后教诲。”

孝庄摸了摸他的头,起身将其扶了起来。

从那以后,康熙果真再也没有一连三天与妃子们同居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康熙对女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他越来越赞同孔夫子的那句:“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并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京庭十三年》中记载,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时,经常和五六个妃嫔们一同泛舟游湖。

他最爱做的事,就是把假造的癞蛤蟆、毒蛇以及各种令人讨厌的小动物,扔向妃嫔中间。

看着她们跑又跑不掉的样子,康熙被逗得开怀大笑。

的确,康熙对赫舍里氏是有真情在的。

但总的来说,他内心深处,依然不自觉地将这些陪侍身边的女子,视为传宗接代、以保证大清江山后继有人的工具。

而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以及康熙帝自身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

爱屋及乌

尽管在孝庄的监督下,康熙减少了与赫舍里氏的同房次数,可两人的爱丝毫未变。

尤其是在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去世后,康熙对赫舍里氏更是依赖得不得了。

佟佳氏病危时,康熙只有10岁。

他没日没夜的守候在病榻前,每每端来汤药他都要亲自尝尝,然后再一口一口的喂给母亲。

《清史稿》中关于这段的描绘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康熙的孝顺并没能换回母亲的性命,那一年佟佳氏还是离开了人世。

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

回忆起那段时光,康熙总不由得感叹:“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在康熙心灵最脆弱的时候,是赫舍里氏常伴其左右。

在康熙的心里,早已把赫舍里氏融入了自己的生命。

赫舍里氏的肚子也很争气,在康熙十二年,她诞育下一个男婴,康熙亲自起名为:承祜。

康熙把承祜视作掌上明珠,每天下了朝都会来看看。

承祜聪慧过人,三岁便能背诵名言警句。

如果不出意外,再过几年他必定会被立为太子。

但还是出了意外,康熙十一年,皇帝陪着孝庄去热河疗养。

他们前脚刚到,后脚就传来了承祜去世的消息。

康熙皇帝强忍悲伤,向身边官员说了三个字:“痛悼之。”

为了不让孝庄知道,他特意吩咐凡事有过来看望自己的王公,全都遣散回去。

而后,康熙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哀痛地垂着眼泪,向礼部官员面谕安葬承祜的事宜。

康熙一生,早夭的儿子不在少数,可他真正让他做到“痛悼之”的唯有承祜一人。

承祜病逝,远在北京的赫舍里氏心疼得吃不下、睡不着,没有多久就病倒了。

一向孝顺的康熙,听闻此事,特地向孝庄“请假”,骑上高头骏马往京城飞奔。

回宫后,康熙什么也没做,就在赫舍里氏身边陪了她一整天。

赫舍里氏强撑着病躯,扑在康熙怀里痛哭流涕。

康熙轻轻地拍打她的肩膀:“好了,好了,朕这不是回来了嘛。”

有了爱人的陪伴,赫舍里的病情很快好转。

康熙始终觉得对赫舍里氏有所亏欠,所以和她商量着再要一个孩子。

没想到,这个孩子要了赫舍里氏的命。

不许人间见白头

康熙十二年,皇后赫舍里氏又怀上了龙种。

康熙对她百般体贴,召来了上百人侍奉她的饮食起居。

康熙还安抚赫舍里氏,不论生男生女,只要是皇后生的,他都百般疼爱。

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赫舍里氏感觉小腹阵痛,像是快要生了。

接生婆们在产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孩子刚露头时,赫舍里氏突然大量出血。

这可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人,她们想尽一切办法止血,可终究无济于事。

大家只好先把孩子取出来,小皇子是平安无事了,但他的母亲却血流不止。

康熙在门外焦急地等候着,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接生婆们推开了房门。

她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大哭不止的请求皇帝饶命。

看到这一幕,康熙瞬间明白了结局。

赫舍里氏走了,康熙的心仿佛也跟着走了。

这是他活了二十多年,第三次经历重要亲人的生离死别。

康熙宣布辍朝五日,命令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

康熙把对赫舍里氏的爱,都给了他们的儿子。康熙为皇子起名为保成(后改名胤礽)。

尽管保成是上面还有兄长,但那些都是庶出,保成是妥妥的皇嫡长子。

保成刚满周岁,康熙就以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命的名义册封其为太子:“今以嫡子胤礽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选择吉期具奏。”

当年,康熙就给胤礽举行了立储大典,为其打造东宫,并且大赦天下。

康熙早早的立胤礽为太子是不合祖制的,但晚立一天,他对赫舍里氏的愧疚就会增添一分。

因此,才会请下太皇太后、皇太后的懿旨,立刚足年的胤礽为太子。

康熙对胤礽是寄予厚望的,他只要一有空就亲自教胤礽读书。

胤礽六岁那年,康熙一口气给他配了三个老师:张英、李光地、熊赐履。

这三人都是当朝有名的大学士,足见康熙对胤礽的重视。

后来,康熙又派顾八代、汪灏等人充任东宫讲官,专门为允礽讲授经史文学。

胤礽还是非常聪慧的,“骑射词言文学,无不及人之处。”

康熙对胤礽的偏爱是毫不忌讳的,他可以坦然地在大臣们面前说,自己与赫舍里氏感情深厚所以格外器重胤礽。

即使晚年,回忆起此事他也常说:“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亲加训谕。”

就连朝鲜的使臣,在回国向国王作汇报时,也不免提上一句康熙对胤礽的宠爱。

康熙总是对胤礽有着更多的包容,然而,胤礽长大后的种种表现却让康熙失望不已。

他放纵手下,暴戾不仁,眼里既无兄弟也无父亲,弹劾他的奏折如雪片般飞来。

即使如此,康熙还是一昧的容忍,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在诸位阿哥、贝勒的联名上奏下,康熙终于决定废掉太子胤礽。

这件事情让康熙惴惴不安,他经常梦见故去的皇祖母与赫舍里氏。

因此,他经常偷偷召见胤礽,每见一次,心里就会安心一分。

次年,康熙再立胤礽为太子。

只可惜胤礽不争气,处处惹是生非,还让其他兄弟抓住了把柄。

在太子之位上待了四年的胤礽,再次遭到废黜。

康熙也曾想过立胤礽的二儿子弘皙为太子,但深思熟虑之后,他打消了这一念想。

不过,雍正继位后,对胤礽和弘皙还算是不错的。

初登大宝,就封弘皙为郡王,并且下令善待胤礽。

胤礽去世后,又为其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还追封其为亲王。

如果胤礽不是赫舍里氏的儿子,他不会在2岁时就被册为太子,也不会让康熙容忍20年,更不会被废黜后复立。

从康熙对胤礽的态度不难看出,他对赫舍里氏的确是有真情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贝勒   满洲   皇后   康熙   接生婆   江山   里氏   索尼   顺治   皇子   祖母   大臣   太子   皇帝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