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座无名“皇帝墓”,村民守墓千年,08年才知墓主身份

文|九月纪实

编辑|九月纪实

浙江省苍南一带有一个村庄,里面的人世世代代都守护着一座千年古墓,但由于时间久远,他们早已不知道墓中的主人是谁了。

直到2008年,考古专家的到来才揭开了这座古墓的神秘面纱。

“皇帝墓”

古墓俯视图

这座古墓背靠山坡,墓地直径有十多米,最高处约为400米,主墓朝向正南方,四周有一圈用青石垒就而成的四米多高的围墙。

从山坡往下看去,在主墓的下方还有4个明堂,明堂间落差各不相同,有的落差3到4米,有的落差不足一米。

在主墓的最下方是一个水池,在水池的边上还有一道宽约一米的石头墙,整个墓地长约50多米,墓穴背靠山川,流水蜿蜒。

如此一座气势恢宏的墓穴,它的主人究竟是谁?

在这座古墓的周围坐落着一个村庄,自千年以前这里的村民们就开始世代守护着这座墓地。

据村中老人的说法,他们只知道这是一座“皇帝墓”,但具体是哪位皇帝,那个朝代的,村民们皆一无所知。

这座神秘的古墓也吸引来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想要一探究竟。但由于古墓没有墓碑,无证可考,专家们只有在打开墓穴,进行考古挖掘以后,才能够了解古墓的真相。

但是,专家的这一想法却遭到了村民们的坚决反对。

一听说专家们居然要将自己祖辈们守护了这么多年的坟墓给打开,村民们激动不已,他们绝对无法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里的村民们自幼时起,就被父母教育,要守护好这座古墓,不能让任何人破坏,这也是他们生活在这里的使命,不得违背。

考古学家们从全国各地来到此处进行考察,经过连日的走访,专家们发现,这块墓地的选址极其符合阴阳八卦中所指的“风水宝地”的概念,墓地一定是经过精心的选址的。

而且从当地老人的口中,专家得知,这个墓地外围的石块,都不是当地的原料制成的,祖辈流传下来的说法是,坟墓来历不凡,就连石头都是士兵们从外地运送过来的。

一件事情的发生,更加坚定了考古学家们进行考古发掘的决心。

早在几十年前,为了解决村里坟墓乱建等殡葬问题,村干部就带领施工团队,打算在古墓的附近修建一处公共墓地。

没想到施工过程中,在距离古墓四、五十米高的山坡上,他们居然挖出了两座墓,根据墓地里的文字记载,这应该是明朝的墓穴。

但墓地里并没有棺材,只余下了两个悬挂棺材用的铁环,空留在那里。

村民们一致认为,这座墓一定是被盗墓贼给破坏了。从那以后,他们更加小心地守护着这座古墓。

考古学家们在听到村民们讲述的故事之后,反而越发对古墓感到好奇了。

专家们为了打开这座古墓,立即开展了各项工作。他们分头行动,一些专家负责继续在周边走访,搜集有关古墓的信息,同时劝说村民们同意对古墓进行挖掘。

另一些专家则负责整理古墓相关的资料,向上汇报,申请对古墓勘探的许可。

经过专家们不懈地努力,村民们终于明白考古学的保护性挖掘工作和那些盗墓者的破坏性行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而且,他们也想要知道自己守护了这么久的墓地,主人到底是谁。最终,村民们同意在不破坏古墓的情况下进行考古挖掘。

考古发掘,了解古墓真相

但发掘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难题。

墓室入口位于半山腰处,而且堆砌了大量的巨石挡住了进入墓穴的道路,考古专家们难以顺利进入其中。

而村民们也不允许对古墓进行任何破坏,无奈之下,专家们只得在古墓外围进行细致的勘探工作。

经过慎重的实地走访以及资料核对,专家们最终确定,墓主人正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末代君主钱弘俶。

钱弘俶究竟是谁?他又为何会被葬在这里?

钱弘俶塑像

钱弘俶是浙江临安人,他出身于名门望族——吴越钱氏家族,他的祖先就是被誉为“海龙王”的吴越国开国皇帝钱镠。

钱弘俶的父亲是吴越的文穆王钱元瓘,他在家中排行第九,其上有一个哥哥名为钱倧。在他十几岁时,就已经担任了诸多官职。

在哥哥钱倧被手下将领发动政变软禁以后,钱俶就在大臣的极力拥戴之下,登基即位,成为了吴越国的君主。

此后,吴越国走向亡国也与他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战乱频繁,各国饱受战争之苦。但吴越国的百姓们却在钱弘俶“安境保民,休兵养息”的政策下,得以继续安稳的生活。

吴越国也吸引了无数周边的流亡百姓前来逃难。钱弘俶这种保护百姓,不对外出征政策的施行,与他的信仰有关。

雷峰塔

钱弘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他的统治之下,吴越国境内修建了许多的寺庙佛塔,钱弘俶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为百姓祈福,保佑国泰民安。

杭州西湖岸边著名的雷峰塔就是在钱弘俶的主持下,修建而成的。据说钱弘俶在修建之初,是想要建造一座13层的高塔以示自己对佛祖的诚意。

但之后钱弘俶又忽然醒悟,诚意与否与塔的高度无关,于是最终雷峰塔只修建了五层。

然而雷峰塔的修建并不能帮助吴越国免于战乱袭扰。

李煜画像

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就开始了对周边小国的吞并扩张,钱弘俶统治下的吴越和李煜统治下的南唐也就都成为了赵匡胤横扫中原必须要除掉的阻碍。

公元974年,北宋的军队向南唐发起了进攻,誓要拿下南唐的所有疆域,而北宋此举也使得钱弘俶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之中。

南唐君主李煜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他向钱弘俶写去了书信求助,信中李煜以“唇亡齿寒”为例,希望钱弘俶能够出兵帮助南唐。

纳土归宋

钱弘俶又如何不明白李煜所说的道理,一旦南唐被北宋攻破,全国覆灭,吴越国就将直面北宋的进攻,处于险境之中。

但此时的吴越国兵力明显不敌势如破竹的宋军,在这种毫无胜算的情况下,如果钱弘俶派兵助力南唐,不仅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还会使吴越国损兵折将,甚至“惹火上身”。

在进行了极为慎重地思考之后,钱弘俶决定不理会李煜的求助,不仅如此,他还派兵帮助北宋灭南唐,向宋军示弱求和。

但钱弘俶的这一做法并不能满足赵匡胤一统中原的野心。

南唐被灭之后,吴越国就成为了北宋的首要目标,北宋想要吞并吴越的野心昭然若揭。钱弘俶此时也面临着和南唐后主李煜一样的局面,但他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赵匡胤画像

昼夜难眠的钱弘俶明白,如今的吴越无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同北宋兵戎相见,拼个你死我活,要么就只能主动投降,归顺北宋。

但作为一心为民的忠厚君主,钱弘俶更加清楚吴越兵力衰弱的现实,他不敢,更不愿拿百姓的生命去赌战役的胜败与否。

为了确保吴越国百姓的安全,保障国内不被战乱破坏,钱弘俶几经思虑,纵然内心千般不愿,觉得愧对祖宗先烈,却还是做出了忍辱负重,纳土归宋的决定

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吴越全国,赵匡胤的心里自然是十分满意的。而之前作为一国之君的钱弘俶也因要避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而改名为“钱俶”

在将吴越国以和平的方式尽数献给北宋以后,钱弘俶便领着整个吴越钱氏家族从杭州来到了开封,成为了一名亡国之君。

钱俶又是如何死亡的?他的墓地又为何会在浙江?

对于吴越国来说,钱俶的献国之举无疑是极为失败的,他没有做到为了国家誓死与敌军抗争,但对于吴越百姓来说,钱俶却是他们心目中最为感激的人。

如果不是钱俶愿意纳土归宋,吴越国的百姓们就将面临妻离子散,国破家亡的惨烈局面。然而,钱俶能够深得民心,对于接替皇位的赵光义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赵光义即位以后,就将钱俶一直软禁在了开封之内,还给钱俶封了不少看似显赫的虚职,但毫无反抗之力的钱俶也只得乖乖听命。

很快,钱俶就在赵光义的胁迫之下,于开封迎来了自己的60岁大寿。在钱俶的寿宴之上,赵光义还以祝贺知名,派遣了使臣前往。

而这也成为了钱俶生命的最后一天

“会朝廷遣使赐生辰器币,与使者宴饮至幕,有大流星堕正寝前,光烛一庭,是夕暴卒,年六十。”

据《宋史》记载,钱俶是在归顺大宋的第十年,他60岁寿宴那天突然暴毙而亡的。有学者猜测,钱俶的死与南唐的李煜一样,都是因皇帝猜忌,而被毒酒刺死的。

但不论过程如何,钱俶最终是倒在了他60岁这天。

真假墓地

钱俶死后,被皇帝命令安葬于洛阳邙山,如今在洛阳仍旧有一座钱俶墓。那浙江的这座古墓又究竟是怎么回事?

自“皇帝墓”的消息传出以后,专家学者们就对古墓争议不断,而最终之所以认定这是钱俶的墓,也是因为有据可考。

虽然《宋史》记载钱俶被葬于洛阳,但在民国时期的《平阳县志》却有明确的记载:

“钱王墓在归仁乡松山,世传为钱王冢。”

依此记载,专家们还做出了一系列的考证。早在钱俶生前巡视浙江松山一带时,就命令当时的著名僧人“愿齐”在这里选定了皇陵的所在地

而后,钱俶马上就安排人手,在此悄悄建立坟墓。根据专家的推断,在洛阳的那座坟墓应当是钱俶的衣冠冢。

当时受宋朝皇帝的命令影响,钱俶的子孙不得不将钱俶葬于洛阳,但此举又违背了钱俶想要魂归故里的遗愿。

于是,钱俶的子孙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们在明面上安排一个装有钱俶衣冠的棺材,遵从朝廷的命令运至洛阳安葬。但在暗中,他们则悄悄地将钱俶的遗体装在了另一口棺材之中

由已经辞官隐居的钱淮晋和钱家亲信徐孝三,将钱俶的灵柩一路自开封运至杭州,而后转经南雁,最终运达五凤南山头。

将钱俶安葬于在他生前就建好的陵墓之中。专家的此番推论,也有安葬路上途径的建筑为证。也正因如此,为了掩人耳目,故没有建造墓碑

关于这座古墓虽然仍旧存在争议,但钱俶无论是否葬于其中,都并不妨碍这座古墓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

每一座古墓所具有的独特形制,都是墓主人生前所处朝代的真实反映。我国古代一向注重人死之后的丧葬之事

上至君主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对丧葬坟墓极为重视。有些皇帝更是刚一继位就开始为自己的皇陵选址,亲眼见证着皇陵的建造过程

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皇陵不会被宵小之辈窃取财物,还设置了重重机关,加强防护,派遣重兵守卫皇陵更是历代君王的传统。

浙江这个村子里的人其祖先就是负责守卫君王陵墓安全的而存在的,他们的村子也被称为“守陵村”

而皇陵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坟墓之一,其中有着无数的珍贵陪葬物品,它们都是那个时代人们智慧的宝贵结晶,体现着当时最高的工艺技术,同时也代表了墓主人的显赫身份。

这些对于我国的考古专家来说,都是考证一段历史,一个朝代,最为详尽的“史料”,专家们通过保护性地发掘,不断向前追溯着中华文明的起源

通过他们的考古勘探,这才有了震惊世界的“秦兵马俑”“三星堆遗址”等的出现,从而进一步考证中国每一段历史进程背后的故事。

为世人揭示那被湮没在悠悠岁月长河里的中华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雷峰塔   浙江   皇帝   南唐   洛阳   考古学   皇陵   墓穴   北宋   君主   墓地   古墓   坟墓   村民   千年   身份   百姓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