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去看古天乐的《明日战记》?

最近头条君发私信说带#电影明日战记#​发文会得到流量扶持,这显然是鼓励小编去观影,但小编还是不愿意去看古天乐的这部电影,哪怕是免费。

看着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仔细一看又是那些人熟悉的面孔,又是那几个老面孔的香港演员,小编忍不住一哆嗦。

然后按照惯例先看看豆瓣评分再考虑去影院,这下瞬间没了胃口。

6.4分,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明日战记》宣传海报还带了“中国首部”,就这评分也太低了了,问题目前才7万人评分,小编有个大胆的猜测,不久后会低于6分。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当然不是讨厌这几个演员,毕竟古天乐是童年男神,还是知名的慈善家。

但是,因为这几年古天乐的脸出现的频率太高了,各种弹窗广告。

演的片子雷同,从这几年古天乐的电影作品来看,他出演的题材基本上都非常单一,八九不离十都是各种警匪片。比如《使徒行者》,《反贪风暴》,《追龙》等,永远就是这些表情,肌肉僵硬。

早没有了当年“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的感觉。

再看看古天乐这些年作品的质量,基本在5分上下徘徊(总分10),这部《封神传奇》更是打出了2.9的高分,真是匪夷所思。

综合以上因素,小编一般看到古天乐的新片子都需要谨慎观察一段时间的口碑后再考虑观看。

再看看近日的票房还是低迷,网上的粉丝吵得不可开交,比如和沈腾马丽的《独行月球》比特效,难道这些人都不知道这两部是同一个后期制作团队吗?

对于“偷票房”的说法《独行月球》官方也回应了:绝无此事!

打铁还需自身硬,小编最看不起的是道德绑架


其实电影本质是用影像和声效来讲故事,不是MV,也不是幻灯片。你就是把美术、摄影、特效这些吹到天上去,故事太烂了就是不行

近些年来,很多内地片特效不咋地,但票房都不错,关键都在剧情。

当代人在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关注网上的口碑,一旦口碑不好,就会形成马太效应,与同期优秀作品的票房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可能有些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年,香港电影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为什么不找一些年轻的演员呢?包括自媒体作者们,写文章永远是“王祖贤的美”、“李嘉欣的美”等等老一辈的明星。

归根结底,香港电影圈出现了断层,青黄不接。

既然如此,为何不选择和内地合作?

吴京《流浪地球》还选择和全球人民一起拯救地球,《明日战记》就不能全国一致救地球吗?

说到底,格局太小。

最后,小编由衷希望古天乐可以减少产量,增加质量,少打情怀牌,选好剧本才是正道。

如果长期给不了观众新鲜感,长期出产低质的作品和卖情怀,不管是香港电影还是各种以前辉煌的影帝视后,估计大家总会有看腻和厌烦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马太   明日   封神   香港   月球   独行   票房   香港电影   口碑   特效   演员   评分   地球   作品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