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开平:一人守寺27年,几次被强盗伤害,从不敢留妻子在寺庙过夜

1996年,冯开平来到金灯寺守寺一年左右,有天寺院快锁门的时候,两位女香客匆匆赶到金灯寺烧香。

这两个女香客在每个神佛塑像前都下跪膜拜,并仔仔细细地观摩

冯开平没有起疑,只当她们很虔诚,一看就是真正的信女。

金灯寺

两个女香客烧完香磕完头,天已经黑了,就向冯开平提出,能不能让她俩在寺中留宿,明早再下山。

黑灯瞎火下山,对冯开平来说都困难,他也不放心让两个女人摸黑下山。

而且他还有两个协助守寺的村民在寺里过夜,他更不防备留两个陌生信女会对三个大男人有什么不利,就爽快地同意了两个信女的请求。

对接下来的遭遇,他没有丝毫的预感。

冯开平

冯开平锁好寺里各个殿的殿门,就去熬了一大锅粥,当几个人的晚餐。喝完粥收拾好,他给两个女香客安排了房间,就回到自己的住处睡觉。

这晚他睡得很不踏实,一阵阵反胃又吐不出来,直到下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起来,冯开平照例去开各个殿的殿门。来到一个殿门前,他发现门锁被撬开了,推开门一看,殿里的一排浮雕留下两个窟窿,那是浮雕被挖走后留下的痕迹。

他顿时感到从头到脚一股寒意袭来,一瞬间令他“骨头都凉了”。

金灯寺

冯开平赶紧跑去查看两个女香客的房间,果然房间里已经空无一人。他又去询问协助他守寺的两个村民,两个村民说他们昨晚也出现了冯开平的症状。

三人这时明白过来,两个女香客在昨晚的粥里下了药。冯开平让两个村民在寺里守着,自己下山到二十五公里之外的玉峡关镇派出所报案。

金灯寺位于山西平顺县,孤悬在悬崖峭壁上,离最近的村子也有四公里的直线距离,山路绕行距离更长。

金灯寺

冯开平来到来金灯寺好多年,金灯寺都没有通电通电话,他也没有手机,遇到盗抢发生,守寺人很难找到救援。

冯开平刚来金灯寺时,就是觉得不安全。于是他用香火钱,以每人每天八元的工资请了两个村民协助看守,结果还是发生了文物被盗的事。

金灯寺始建于北周,明代从正德至万历年间,历经四朝扩建,开凿了很多石窟,塑像、浮雕都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金灯寺

一些不法之徒垂涎金灯寺的文物,被女香客下迷药之前,冯开平就遇到过试图偷盗的人,不过女香客这种偷盗手段,他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下迷药偷盗还不至于要命,不久后,冯开平遇到一群硬抢的,差点丢了性命。

那次是四个强壮的年轻人一起来到金灯寺,当时只有一个协助守寺的村民在,冯开平觉得四人不是善类,就和村民紧跟着四人。

金灯寺

到一个殿内,有个年轻人突然扭过头看向冯开平,问了他句莫名其妙的话:“这佛像会不会动?”

冯开平回了句:“我怎么知道。”

话音刚落,这个年轻人猛地出手卡住他脖子,他的同伙也扑上来,把他摁在地上。

这几个歹徒早有预谋,其中一歹徒从兜里掏出麻绳,要捆住冯开平的手脚。冯开平拼命挣扎,大喊大叫。

又有个歹徒掏出匕首,刺伤了他的腰部,鲜血一下就涌了出来。

冯开平

冯开平和村民两个人,斗不过年轻力壮有凶器的四个歹徒,最终冯开平被捆住手脚关到厨房,村民被关在一间厢房。

还好冯开平伤不是很重,他听到“咚咚咚”砸墙的声音,着急地想要挣脱。

就在他借着厨房一把锯子锯捆住的麻绳时,他四肢因捆绑血流不畅,突然开始猛烈抽筋,疼得他在地上不停翻滚。

等他好不容易弄断绳子,外面已经沉寂下来。他跑出去一看,歹徒没有取走塑像或浮雕,可一些浮雕的凸起部分,已经被歹徒砸掉。

这几个歹徒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却很暴力,搞不走文物还差点害了冯开平的性命。

金灯寺的浮雕

金灯寺位置远离人烟、路途崎岖,冯开平到金灯寺好些年里,平时基本只有附近的香客来上香。

香客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就算撞到抢劫文物,帮忙的能力也有限。而且香客一般过了中午就下山,下午寺里基本只剩下守寺的人,所以歹徒才敢那样猖狂。

守寺险情不断,把冯开平请来的两个村民吓跑了,换了好几次人后,再也没有村民愿意来协助冯开平守寺。

金灯寺

冯开平孤零零一个人留在寺里,处境更加险恶。他心里害怕,可想着如果自己走了,就再也没有人守寺了,那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文物,便要遭殃了。于是他着牙坚持了下来。

在2007年以前没有通电的日子里,冯开平一个人守寺,真正是青灯古佛。

白天冯开平打扫寺院,擦拭、巡视每一个殿。晚上六点关上大门,就只有一盏煤油灯陪伴冯开平。

金灯寺

“夜里静得吓人”,是冯开平对金灯寺之夜最深的感受。

一个人实在无聊,冯开平就站在悬崖边望远处的村镇,遐想家里的情况,只剩他一个人守寺后,他就极少回家。

他家在县城,2018年新公路修通前,他回趟家要走二十五公里山路,到玉峡关镇去赶车。

每天只有下午三点一班车到县城,第二天才有到玉峡关镇的车,回趟家他都要花两天时间,这两天他担心金灯寺出事。

金灯寺一角

遇到起雾、下雨天气不好,冯开平终日见不到一个人。有次连续的恶劣天气,让冯开平四十多天没有见到一个人,等再见到人的时候,他都要失语了。

实在熬不住孤寂,他才买了一台收音机,听什么内容不重要,听到人的声音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抚慰。

山上没有自来水,他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都来自石缝中流下的山泉水。泉水混合雨水,汇集在金灯寺的一处凹地,表面漂浮着死水的绿藻。

金灯寺

没有冰箱储存不了食物,到金灯寺一趟不容易,家里和村民也不能经常给冯开平送米面。

加上到金灯寺的头几年,冯开平家经济负担重,他也买不起多少米面,只能长时间靠吃土豆度日。

金灯寺有空地可以种些蔬菜,不过种下的蔬菜不等冯开平收获,就被山上的小动物啃个精光,只给冯开平留下埋在地里的土豆。

冯开平

山上食物来得不易,冯开平连冒出绿芽的土豆都舍不得扔,掐掉绿芽照样做来吃。

忍受着这样的“非人的生活”,冯开平在金灯寺坚守了二十七年。

他是虔诚的居士吗?不是。那他一定是热衷于文物研究的人吧?

也不是,到金灯寺游客逐渐增多的时候,常有游客问他塑像、浮雕的一些具体问题,他一概不知道。他只知道金灯寺始于北周,有金灯飞入寺中的传说。

冯开平

2008年,县文化局给冯开平安了个金灯寺管理所所长的职务,那时他的工资是每月一千三百元。这个收入水平,在当时县一级的地方也不算高。

冯开平独自在金灯寺坚守二十七年,就凭着着一个朴实的信念:“有些事总得有人干。”

冯开平13岁进入戏校学习,从学校出来分到县文化局所属的落子剧团。他没有成角,一直都做些打杂、跑龙套的工作。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和流行娱乐的盛行,戏剧的市场江河日下,而冯开平的年龄也不再适合做戏剧演员。

冯开平

1995年5月的一天,以前冯开平戏校的老师、当时的县文化局长李银生,找到冯开平家里,对三十七岁的冯开平说:“我来找你是想请你去金灯寺当文物管理员,文化局的人选来选去,我觉得你最合适。”

冯开平从来没有想到会给安排这个工作,局长走后,冯开平等妻子孟喜梅回来给她一说这个事,孟喜梅立刻就炸了。

她觉得冯开平一点也不适合这个工作,他们有两儿一女,最小的儿子才一岁,冯开平到离县城六十公里的金灯寺“出家”,那孩子怎么办。

见冯开平犹豫的样子,孟喜梅把小儿子塞进他怀里没好气地说:“你问问你儿子答不答应你去。”

冯开平

见妻子这种态度,冯开平沉默了,那几天他一直在想局长给他说的情况。原来金灯寺的守寺人是个终生没有成家的大爷,七十多岁突发脑梗去世,现在找不到接替守寺的人。

长期没有人守寺,年代久远的金灯寺被毁了怎么办?冯开平不懂文物,可在文化系统浸润,却让他具有很强的文物意识。

他知道金灯寺对山西文化传承的意义,对整个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他不甘心因为家里的牵绊,就放弃守护文化传承的责任。

金灯寺中的浮雕壁画

等孟喜梅冷静下来,冯开平将他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孟喜梅听后久久没有说话,但也不再阻拦他去当守寺人。

冯开平一“出家”,照顾三个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孟喜梅身上。

冯开平把微薄的守寺人工资都交给孟喜梅,她还是要一人去做些小买卖,才能维持家里的开支。

卖服装、开杂货铺,摆摊搞餐饮,孟喜梅一个女人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做这些生意,其中的艰辛一点也不比冯开平少。

冯开平

等到冯开平一个人守寺很长时间都不能离开,孟喜梅还得定期去给冯开平送生活物品。

冯开平去金灯寺才一年,孩子得疝气手术,只有孟喜梅一人在医院守护,冯开平在金灯寺守护文物不知情。妻儿那时无助的泪水,是他不能忘怀的愧疚。

孟喜梅患胆囊炎,冯开平不能第一时间守在她身边,手术都过了二十天,冯开平才能够抽身回家照顾她一段时间。

她的疼痛还没有消除,金灯寺又没有人守,冯开平只得把妻子托付给丈母娘和小姨妹,自己赶回了山上。

冯开平

由于康复没有跟上,孟喜梅半年后人瘦得脱了形,病情复发必须去太原做手术,一直到手术前一天,冯开平才找到交接的人赶到妻子身边。

孟喜梅同意冯开平到金灯寺当文物管理员,就会给予他最大的支持。

2005年过年前,孟喜梅和女儿外出遭遇车祸,孟喜梅半边脸被车窗玻璃划破,嘴唇还掉了一块肉,在医院缝了47针,女儿的一只手臂也车祸中骨折。

2000年文化局给冯开平配了一部摩托罗拉手机,他小舅子要给他打电话,告知他妻女的伤情,孟喜梅却坚决制止。

“告诉他没人顶班他怎么下山?一着急下山文物受损失怎么办?还是不要让他知道,免得他为难。”

冯开平

直到过了年到初六,县城有人来金灯寺上香,问起冯开平他妻女的伤情,冯开平才知道家里出了大事。

冯开平很多亲戚都指责他不顾家,也不照应亲戚之间的事。“为那几个钱,你丢下家不管,真是脑子有问题。”

要是没有妻子的支持,没有子女的理解,冯开平也做不到孤守金灯寺二十七年。冯开平为文物二十七年的付出,也是他整个家庭的付出。

这二十七年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冯开平在金灯寺的生活都如同原始人一样。

冯开平

2007年金灯寺终于通电,可山上的电路一遇下雨就狰狞恐怖,电线上蓝色的幽光“哧哧”作响,像是随时要爆发出毁灭的力量。

每到下雨天,冯开平都要去没有通电的房间睡觉,继续让那盏油灯陪伴他,通电又给冯开平带来了另一种烦恼。

不过通电带给冯开平的好处,肯定比烦恼多得多,他用手机可以敞开用,再不会担心电池的电耗光,要下山到村民家充电。

通电三年后,金灯寺装上的监控,加上新公路修通游客增多,金灯寺的安全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冯开平一人守寺,不再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

冯开平

2014年,当地政府开始对金灯寺进行大规模保护性整修和加固,这年春节,孟喜梅第一次在山上和冯开平夫妻相守。

以前孩子小,金灯寺又凶险,冯开平从不敢让妻子在金灯寺留宿过。

这个时候孩子大了已经外出打工,寺里通了电生活方便不少,夜里山上又有整修金灯寺的工人,安全不成问题,冯开平才敢留妻子在金灯寺过年。

不过金灯寺的安全状况改观,并没有减轻冯开平的责任心。

整修工程进行的几年中,山上挤满工人,工人们做饭邀请冯开平一起吃,冯开平每次都舀一碗饭夹几筷子菜,就端回寺里去吃。他随时都记得,看好文物是自己的职责。

金灯寺

金灯寺整修那几年,家人来看他,给他送米、面、奶粉、菜油,可以留在山上过夜比较方便。

不过工程结束后,为了家人的安全,他还是始终一个人守寺,安全性提高只是相对于以前,他不会让家人跟着他冒险。

整修工程完成后,山上有了联通的基站,手机信号得到很大改善,在寺里拨打、接听电话都比较畅通。以前他打个电话,要跑很远去找信号,有时打着打着就会中断。

金灯寺

整修完成游客更多,是又一件让冯开平感到高兴的事。同时游客增加也引起冯开平一些不快,有的游客往金灯寺的水池里扔钱求好运,甚至有些游客在水池里洗手、洗脚。

冯开平的饮用水也要从水池里取,他一次次劝阻游客,都不能杜绝这些不良行为,时间久了他也就不再白费口舌。

不过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很尊重冯开平的工作,2017年,冯开平被“中国网事·感动2017” 评选为年度网络感动人物。

2018年,他又连获 “第六届长治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和“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两个奖项。

冯开平领奖

到北京领文物系统奖项,冯开平特意带上了孟喜梅。

守金灯寺这些年,冯开平哪儿都没去过,连带孟喜梅一个人操持家庭也哪儿都去不成,冯开平觉得欠妻子最多,到北京一定要带上妻子。

来到北京,国家文物局的领导,陪同冯开平一行游览了故宫、八达岭等景点,向基层的优秀文物工作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孟喜梅很高兴,她不仅第一次实地领略到首都的风采,还感受到冯开平工作的重要意义,她庆幸自己多年的付出没有白费。

冯开平

冯开平的事迹也感动了很多网友,有公益团队专访冯开平后,推出了“文物撑伞人守护计划”。

全国像冯开平这种,在艰苦环境中守护文物的基层文物管理员还有很多,他们希望通过“文物撑伞人守护计划”,唤起全社会关注这些默默付出的文物管理员。

今年冯开平满六十三岁,已经超过退休年龄。因为找不到人接替,他还独自坚守在金灯寺庙里。

随着年龄的增大,冯开平的体力大不如前,打扫寺院、擦拭佛像这些日常工作,他干起来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年轻一些的人接他的班,他很担心到他彻底干不动的时候,还没有找到下一任守寺人。

冯开平在扫寺

冯开平最基层最平凡,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凭着朴实、坚韧和尽责,也能得到社会的赞扬,让自己的人生放射出光芒。

二十七年的孤守岁月,没多少人受得了,冯开平担得起他获得的荣誉,二十七年沉甸甸的孤独中,也包含着一份沉甸甸的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信女   妻子   香客   文化局   塑像   浮雕   寺院   歹徒   强盗   寺庙   县城   村民   文物   家里   游客   两个   孩子   冯开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