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有了自家的建筑公司以后,为啥越管越混乱?


有个同行讲:房地产的底层逻辑是供应链

在供应链的生态里,建筑公司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可以决定一个项目的生死。


作为生态链中的重要环节,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热衷于拥有一家自己的建筑公司 ;从TOP系碧桂园的腾越建筑、华润的华润建筑、富力的天力建设、雅居乐的振中建设,到河南本土建业、康桥、正商、振兴、东方今典、信合等等,今天我们来聊聊拥有一家自己的建筑公司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拥有一家自己的建筑公司

有哪些助力?


作为生态链中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总包单位往往可以决定项目的生死,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房企老板们甚至会亲自关注、选择、确定,但是外部的终究是人家的,房企老板们也都热衷于拥有一家自己的建筑公司。


有的是建筑公司起家,发家之本,也算是主业,有情怀,双轮驱动,不但不能丢还要做得更好,走独立市场化运营路线


有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例如闽系房企,不但有自己的建筑公司,并且采用劳务大清包模式,把施工过程中的利润也牢牢的握在了手里;


有的是为了风险控制,许多房企初衷很简单,吃过了处处受制于施工单位的苦,从报批报建、进度、品质、结算到最后的竣备,如果玩不好,一个项目有可能会拖死一家小型房企(特别是遇见央企国企,不怕打官司),所以要成立自家的建筑公司,给自己的地产主业做配套保障


拥有了自家的建筑公司之后,在这些方面上确实有较大助力:

1、控风险。从开工到竣备交付,不管是资金流向的把控,还是报批报建以及结算竣备,主动权都在甲方手里,甚至在过程中出现更换实际承包人的情况也是可以把控的;

2、拓融资。自从房地产融资渠道被堵死之后,中小型的房企融资渠道收窄,通过旗下全资供应链实体进行融资是当前行之有效的一种办法。

3、获取监管资金。大家都懂的,监管资金管控非常严,想要提前获取监管资金需要要和施工方反复沟通交涉,甚至还要签订内部协议、分配比例,哪有自己成立公司左手到右手方便。



‘里外不是人’的建筑公司

‘怒其不争’的地产公司

谁能理解我的难?


笔者了解到了很多房企自建供应链的建筑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存在定位不清晰,本来是为了控风险,结果市场上行期、形势一片大好,就慢慢抛弃初衷,想走独立的市场化路线,问题往往就出在‘市场化运营’,不是哪个房企的建筑公司都具备‘市场化运营’的基础,于是乎,各种矛盾层出不穷。


从建筑公司视角:

1、从公司建设等各方面投入的资金和资源不足,公司成立周期较短,人员均为短期拼凑,没有企业文化、没有沉淀积累,引进不来高质量人员,也没有培养出来的员工,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人才梯队不健全,企业整体竞争力不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

2、其他供应商的欠款优先支付,内部的兄弟单位,要钱真是一个难,官司即使打到集团老板,也总是有个优先级,外部的总要优于内部的,内部的不帮地产扛,要你干什么,扛着扛着腰就扛断了;内部的欠款直接影响外部的竞争,别说外拓,自己的项目都难以维持经营,哪有精力外拓;

3、‘肉烂在锅里’、‘肥水不流外人田’,杂活累活、包不出去的活必须都得自己单位干,擅长不擅长不重要,赔不赔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圈给你,地产目标成本控的杠杠滴;

4、越是内部公司越是要从流程、审批、配合上越是要规范、越是要讲程序、讲规则,官僚、内卷、推皮球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我们的定位是控风险,通过挂靠联营收取稳定的管理费用、架构也不大,也帮房企姥爷们控制了风险,甚至我们还可以去做供应链融资,这不香吗?但是集团资源投入不够还非要拔苗助长,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压力下,我们真的是有心无力!

从地产甲方视角:

1、外部单位竞标价格低,能垫资,支付条件还更苛刻;内部单位不但不能垫资,甚至许多供应链还需要预付款;一旦工程款支付不到位,外部单位还能克服困难往前走,内部单位一天到晚就是钱,只要没钱就问甲方爸爸要,合同的支付节点貌似对他们没有约束;

2、利润都跑哪儿了?价钱比外部单位高、付款条件比外部好,因为自家单位地产本身就进行了部分让利,最后地产自身的利润率下降了,自家单位反到也没赚到钱;

3、乙方项目经理比甲方项目总还牛。由于自家的乙方不是独立市场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的系统性和体系性薄弱,新项目仓促上马,项目班子仓促组建,员工没有归属感,制度和标准性不强,最后造成浑身有劲使不出来;在甲方爸爸这里,进度进度上不去,质量质量管的一塌糊涂,企业管理流程繁杂,一线权力有限,最后的结果就造成了乙方管理团队跟甲方项目对着干,最后就留下了干啥啥不行、捣蛋第一名;

4、品质一言难尽。施工单位的质量管控虽离不开架构、体系的保证,但劳务班组、劳务工人的作业资源更是其宝贵财富;别人家的队伍市场化程度高,懂甲方爸爸的标准,做起来游刃有余,自家的做起来不是驴不拉就是磨不转;

5、自家产业链上的这些负责人大多是皇亲国戚,企业有老板这个后台,有恃无恐、无视规矩、无视合约,芝麻点大的事儿不是找这个领导就是找那个领导;根本不把职业经理人放在眼里,企业都是自家的,这些外人算个啥,对于这些企业的管理往往是地产开发人心头的痛。好吧,你喜欢找领导找老板,以后啥事儿都找领导去,反正我按规矩办。


总之,外部优秀的单位那么多,不但活儿好还便宜,甚至有些能垫资有些能融资,分担了开发的风险,保证了开发的品质;自家单位占了地产部分的利润,诟病这么多,还非要用,这到底是为什么?


频繁爆雷下的地产行业

爆雷下的建筑公司


从2021年下半年到现在,有4家特级、11家一级建企申请破产重组/清算,或100%股权转让、拍卖。仅在2022年4月,至少已经有19家企业因债务违约,申请破产/债务重组/公开拍卖。


其中特级企业:
1.2022年4月,南通三建(房建特级)因债务违约进行债务重组。
2.2022年1月,南通六建(房建特级)进入破产重整。
3.2021年12月,成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房建特级、市政一级、建筑行甲资质),在阿里拍卖破产清算处置平台以1亿元底价起拍。
4.2021年8月13日,中国云南路建集团股份公司(公路工程特级资质)申请破产重整。
一级企业:
1.2022年4月,浙江暨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一级资质)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公告,因破产清算公开招募投资人。
2.2022年4月,湖南桔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一级资质)在阿里拍卖平台公开拍卖,最终以1520万的价格经过19轮竞拍成交!
3.2022年3月,浙江富卓建设有限公司(房建一级资质)在阿里拍卖平台拍卖100%股权,最终以1730万的价格成交。
4.2021年12月,河南帕钠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工程一级资质)公开拍卖“100%股权”。
5.2021年11月,南京溪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底价1400万元,在网络上公开转让。该公司拥有建筑工程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6.2021年11月,攀枝花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公路、市政、房建一级资质)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7.2021年10月20日,河南高速发展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拥有11项建企资质,包括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一级资质)发布破产重整招募公告。
8.2021年9月30日,浙江怡业建设有限公司(建筑工程一级资质)发布破产拍卖公告,并于10月21日在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
9.2021年8月,中晨达西部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工程一级资质)申请破产重整。
10.2021年7月,重庆元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一级资质)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11.2021年7月24日,浙江自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工程一级资质)申请破产清算,并于8月28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第一次公开拍卖。
特一级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举足轻重。虽然企业数量占比不到10%,却创造了建筑业70%以上的总产值。一旦他们也遭遇经营困境,可以想象中小企业面临的境地如何。


建筑业的2022年注定是一个大变之年,地产业的震动有多广、烈度有多大,决定了2022年建筑业的震动有多大。


地产后时代,自家的建筑公司

向左向右走?


自从有了自家的建筑公司之后,因管理而造成的各种扯皮问题接踵而至并且逐步成为常态。

原希冀建筑公司能够不仅给自己地产提供生产保障,还能内外同频竞争,独立市场化经营甚至创造利润的愿望逐步落空;优秀的建筑公司不是一日炼成的,回顾中建、省建等大型建筑公司发展史,哪个不是经历数十年的发展,从组织架构、流程管控、专业人才梯队建设等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这不是招两三个高管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回归到企业的定位问题,是独立经营发展,还是为地产生产保障服务。


持续爆雷的地产后时代,自家的建筑公司向左还是向右走,小编结合当前地产形势和理解,给点建议:

1、拓市场。如果经营状况尚可,还有余力去拓市场,可考虑介入非地产行业,由于诸多建筑公司受地产业务牵连,实在是有心无力,对于稳健型的建筑公司到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地产相关项目仍然是主旋律,根据自身的规模及市场地位,可以按优先级考虑项目承接:制造业公建项目—央企地产项目—省会城市国企或者政府项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研判;当前回款各方面能够履行最好的当属制造业,其次是央企的地产行业,例如中海、保利、招商等,另外省会城市平台国企或者政府项目相对也有保障,利润率可能会好点,但是回款周期可能会较长;

2、稳发展。对承接的项目进行分级管理;

对于回款较好的项目要保证资金,严控资金的随意调动,保证项目生产的正常运转;

对于虽有债务违约,但整体可控,或者甲乙双方配合度默契度较好的应尽可能配合,在控风险的同时共度时艰,因为一旦项目停摆或者双方进入诉讼阶段,大概率是两败俱伤;

对于已经停摆的项目,应首先降低自身成本,不要抱着停工是甲方原因,将来找甲方索赔即可的幻想,未来如何很难说,所以首先要把自身的各种成本降到最低,同步梳理谈判、应诉资料,及时诉讼及时获取保全财产的优先权,将风险降到最低;

3、爆雷下的施工单位怎么办?

已经爆雷的施工单位如果还想活下去,一定不能躺平,一定要考虑如何自救。

首先,要契合自己的项目进行研判,哪些还要干?哪些要起诉?哪些要解约?分判清晰后结合公司情况优化管理成本。

其次,针对项目研判清晰后,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下手一定要稳、准、狠,哪些项目有监管资金?哪些项目要做资产保全?哪些项目要解约?


随着地产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工程款不到位常态化,利润越来越低;如何发展,确实要根据自身的定位以及企业能力去判定,否则还不如稳点来,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建筑   公司   甲方   浙江   工程有限公司   资质   建筑工程   混乱   利润   独立   资金   风险   单位   项目   地产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