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户注意啦!粮食“杀手”草地贪夜蛾来袭,防治不能放松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迁飞性农业重大虫害,素有粮食“杀手”之称。从2019年首次入侵我国后,就给我国秋粮作物的产量尤其是玉米构成重大威胁。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今年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的时间比去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预计2022年草地贪夜蛾将偏重发生,面积将达8000万亩次,因此,提醒玉米种植户,不得不防。#草地贪夜蛾北扩速度加快#


草地贪夜蛾

什么是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粘虫”,是几种相关蛾类幼虫的总称,属于外来入侵害虫。生命周期包含卵、毛虫、蛹和蛾四个阶段。

草地贪夜蛾的生命周期开始与卵,通常会在靠近叶片和茎秆的连接处产卵;3~6天卵即孵化成幼虫,在危害玉米时,叶片、心叶、幼嫩部位、雄穗、雌穗都是它们取食对象;从卵开始,大约14天左右后,完全发育的幼虫会掉落地面,然后在土壤中挖2~8厘米的洞穴,并用碎叶片覆盖自己的身体,然后化蛹;再经过8~9天左右的时间,蛹蜕化为成虫(蛾),并开始再次循环。

草地贪夜蛾生命周期

草地贪夜蛾为什么危害巨大?

草地贪夜蛾之所以危害巨大,是由它的生长特性及食性所决定的。

以上三种特性就决定了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巨大,因此,玉米种植户不得不重视。

被草地贪夜蛾危害过的玉米植株

如何识别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外观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随着发育而变化。1~3龄幼虫和其它毛虫如棉铃虫、普通粘虫等区别不是非常明显,主要特征是颜色较浅、与身体其它部位相比,头部较大,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假死性,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会卷成一团假死。

3~6龄幼虫体长约30~36毫米,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头部呈现出白色或黄色倒“Y”形标记;二是粘虫的背部有三条纵向条纹,背中线为黄色或白色,两侧颜色略浅;三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四个黑斑,所有其他节段的背面上有四个较小的斜形黑斑点;四是幼虫前后的毛周围有硬化环;五是高龄幼虫有自相残杀的特性。

另外,幼虫在取食叶片后会留下一层薄膜,就像天窗一样;而大龄幼虫可以将整个叶子都穿透。在幼虫取食后,会留下大量虫粪。

3~6龄幼虫特征

如何防控草地贪夜蛾危害?

对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我国已探索出多种防控手段,种植户朋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农业栽培措施防治草地贪夜蛾

一是尽量进行间作套种。由于草地贪夜蛾取食具有选择性,因此,我们可以间作和套作一些草地贪夜蛾不喜欢的植物品种,比如豆类、南瓜等作物,可以有效降低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二是选择合理播种期,避开玉米苗期和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期重合;三是平衡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偏施氮肥容易引起植株徒长,吸引草地贪夜蛾取食,不但生长快,而且繁殖也快。

生物防治

通过农林混种等手段,吸引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如鸟类、小花蝽、蠋蝽、瓢虫等取食幼虫,从而降低危害;在田间地头种植和保护显花植物,为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如赤眼蜂、夜蛾黑卵蜂等提供食物。也可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配制药土后,撒施在玉米的喇叭口,感染草地贪夜蛾,尤其是在山区和缺水地区,这一方法较为有用。

理化防控草地贪夜蛾

一是在玉米田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性诱捕器等设备,捕杀草地贪夜蛾。

二是喷施化学农药,以下是农业农村部推荐的化学农药,种植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用药喷雾防治。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危害巨大,种植户朋友在巡田时,如果发现危害,应及早采取防控措施进行防控,以免造成减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夜蛾   粮农组织   粘虫   草地   玉米   幼虫   植株   幼嫩   食量   天敌   杆菌   叶片   生命周期   粮食   生长   杀手   特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