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为什么不能飞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看懂天庭的机构特征秒懂了

在《西游记》里,有一段我们非常熟悉的情节: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玉帝请如来佛收服他。如来略施小计,将悟空骗上他的手掌心后,孙悟空就再也没有飞出去。

那么,问题来了,号称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大圣,为什么飞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呢?

这个问题并不新鲜,但凡看过《西游记》的人,可能心中都有一个答案。笔者也有自己的答案,答案切入点就是天庭的机构特征。

《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神魔小说,其中的佛道思想尤为浓厚。在天庭的管理团队中,几乎都是道教系统的成员。比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二郎神、哪吒、太白金星、南极仙翁、二十八星宿等众神。也就是说,天庭的管理系统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机构。

说起来,孙悟空与道教也有着不解之缘,因为他的师父菩提祖师也算是道教系祖师级的人物。他精通道、佛、儒、墨、法、阴阳、纵横、兵家、文学等百家学问,有着道家的气质打扮,儒家的言行思想,更有意思的是,他的称谓“菩提”加“祖师”的组合透露出佛道合一的韵味。

有着这样一位神通广大的师父,再加上孙悟空的灵性,按照名师出高徒的逻辑,他很难不成为道教界的天花板。所以,菩提祖师赶他下山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地要求悟空不许说是他的徒弟,因为他已经预感到孙悟空将来一定是一个闯祸精。如果众神知道这个闯祸精出自他的门下,他的面子是挂不住的。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既然孙悟空已修炼成道教界的天花板,那么也就注定要与道教界的领袖发生冲突。在小说中,道教界的最高代表人物就是玉皇大帝,同时也是天庭的一把手,以玉皇大帝为代表的天庭还管理着天界社会、四大部洲和幽冥世界。孙悟空要想达成“唯我独尊”的愿望,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天庭对他的管制。

于是,大闹天宫就这么发生了,孙悟空与天庭发生了激烈的对抗,差点没把天宫翻了过来,而且还提出了皇帝轮流坐的反动观点。天庭是道教体系把控着的政权,面对横空出世的同族子弟来抢权,而自身又无力解决的尴尬局面,玉皇大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无奈地去请如来佛祖,也就是佛学界的“释迦牟尼”。

那么,为什么道教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抛给佛教来解决呢?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

其一,与成书年代有关。《西游记》成书于明代,明代是道教十分得宠的时期。朱棣起兵号称是得到了真武大帝的庇佑,故大力推行道教。此后明代帝王的崇道之风愈演愈烈,甚至因为崇道而怠慢朝政。

在明代盛行的道教,对文学领域也产生了诸多影响,诞生了一批与道教相关的小说,除了《西游记》之外,还有《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等,另外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也是诞生在明代。

在这些小说当中,作者对道教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褒还是贬?他们在小说中也体现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西游记》中,我们能很明确地感受到作者的抑道扬佛思想。比如,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就是一个与佛教相关的故事。再比如,他把天庭的道教官员都写得没什么本事,而把如来和观音则写得无所不能。再看看这明显的回目对比: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八卦炉奈何不了他,只有五行山才能收复他。

既然如此,那么道教解决不了的问题,抛出给佛教解决自然是顺利成章的。

其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种文化并不冲突,而是互为依托的。你要追求云淡风清的心态就去修道,要讲四大皆空就去念佛,对生活工作充满热情就发挥儒家精神,不断进取奋斗。三教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冲突,所以说,三教合一也是有道理的。那么,道教不能解决的问题,抛给佛教也是可以的。

但是从小说的角度来看,玉皇大帝请如来佛祖捉拿孙悟空这一举动,上述的第一条理由更为贴近,也就是作者在此处所表达的观点:抑道扬佛。

玉皇大帝将如来佛请来之后,如来佛并没有和孙悟空直接干架,而是使用了障眼法,明着打赌实际上给孙悟空挖了一个坑,让他自己往里跳。

在未入坑前的孙悟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目无尊长,无法无天,只想逍遥自在,不想承担责任。但自打跳入如来佛的手掌心后,他之后的人生世界就发生了巨变。

他的道教魔法失灵了,最令他自豪的本事,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在如来佛的手掌中成了小儿科一般的游戏,不值一提。此后更是被打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压在了五行山下长达五百年之久。

那么在这五百年间,天庭的人又在干嘛呢?什么也没干,就在等着佛界的人处理。佛祖说了: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这个救他的人就是佛界硬塞给他的另一位师父:唐僧。

从此,孙悟空叛道皈佛,而且在小说中,孙悟空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在和黑风怪熊罴精争斗时,为了显摆自己的厉害,他曾说:

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吾今皈正西方去,转上雷音见玉毫。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原著第十七回)

在收服猪八戒时,他也曾对猪八戒说过:

因是老孙改邪归正,弃道从僧,保护一个东土大唐驾下御弟,叫做三藏法师,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高庄借宿,那高老儿因话说起,就请我救他女儿,拿你这馕糠的夯货!(原著第十九回)

从小说的故事情节来看,孙悟空皈依佛门的过程,既不情愿又漫长而痛苦。为了生存,他无奈地接受了取经任务;为了不受惩戒,遭那紧箍咒儿的折磨,他不得不听从唐僧的话,笔者说是硬塞,一点都不过分。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孙悟空与唐僧二人之间的师徒之情,所呈现的状态是递进式的,从抵触到接受,从主动逃跑到被逼离开,他们的感情是与日俱增的。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即佛法对孙悟空的度化。

孙悟空在历经八十一难后完全变了,曾经的那个无法无天的石猴消失不见了,他不仅尊师重道而且还成了斗战圣佛。由此可见,佛法的神通广大,这也是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

通过西天取经之后,孙悟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切都是从如来佛祖的手掌心开始的。如果当初他不跳入如来佛的圈套,也就没有后来的孙悟空。所以,如来佛的手掌心是有象征意义的,它所代表的就是佛界佛学佛法。

所以,你说,孙悟空能飞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吗?不能,因为佛法是无边无涯的,而且还有普度众生的功能。他既然已跳入佛海之中,那就算是有缘人,佛法就要发挥他的特长,去感化他,去度化他,最后让他心甘情愿地皈依佛门,成为佛门的正宗弟子。

综上所述,从天庭的机构特征入手,通过作者在小说中对佛道两教的态度,以及孙悟空跳入如来佛掌的前后对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孙悟空不仅不能跳出如来佛掌,而且还要接受佛教的教化,这就是他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如来佛   天庭   掌心   悟空   道教   飞出   西游记   唐僧   佛教   玉皇大帝   祖师   佛法   如来   佛祖   特征   机构   作者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