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女子家中出现怪鸟,单翅扶墙不肯走,原来又是“牢底坐穿兽”

去年9月22日晚上,生活在广西北海的一名女士正准备休息,突然听到有什么东西从阳台跳进了卧室,难道是贼?她找了一根棍子防身,慢慢靠近卧室,门轻轻打开,只听见卧床上传来响动。她猛地打开灯,却发现并不是小偷入室行窃,而是一只怪模怪样的大鸟站在床头。

这只大鸟上半身黑褐色,下半身棕黄的羽毛间夹杂着白色细羽,翅膀上也有白色点缀其间。它脖子伸得老长,脑袋后面几十根黑色的羽毛炸开,嘴巴有点像鹰一类的猛禽。最奇特的是,它非常人性化地展开一只翅膀扶着墙壁摆着造型,配合它的表情,看上去还有几分“浪荡不羁”

不是小偷让女子松了口气。不过,看到这只怪鸟踩在枕头上,还单“手”扶墙的样子,不由有些好气又好笑。因为害怕被怪鸟攻击,她用手上的棍子远距离地推搡了一下怪鸟,想将它赶走,结果这只怪鸟还挺舍不得似的,反过来用翅膀推开棍子,步伐从容不迫,还发出奇怪的叫声。好像在说:“烦死了!别扒拉我,我就不走”,多动两下,它就张开双翅做出恐吓的姿势,还一步步靠近女子。

女子有些紧张和无奈,但也没有伤害这只怪鸟,而是打电话报警,选择交给警察来处理。

变异?入侵物种?蛇鹫?

女子在试图驱赶怪鸟时就已经打开手机录制了视频,视频传到网上以后,网友们纷纷表示:“没见过,不过居然还会耍帅,气质真是拿捏的死死的。”“会不会是外来入侵物种?”“长相越怪,判刑越快。长得越丑,判刑越久。”“说不准是变异的鸟类”

虽然大家都不认识,但都猜测它是国家保护动物。

有细心的网友还发现,墙壁上和床头上都有一道道血痕,推测这只鸟其实是翅膀受伤了,而且枕头太软,让它站不住脚,所以才一直扶着墙。

还有网友表示,这可能是专门吃蛇的蛇鹫,在我国没有分布,原产地在非洲,应该是被走私蛋进来孵化成宠物的,要不然是被主人放飞了,要不然就是自己“越狱”出来的。

蛇鹫

确实,这只鸟后脑炸开的羽毛和蛇鹫颇有几分相似,不过蛇鹫的羽毛是白色的,并不像这只怪鸟一样像是穿着个带斑点的蓑衣,而且蛇鹫能长到1米2,这只鸟怎么看最多也才半米高。

这下网友也拿不准了,“可能是没成年吧,还没换毛所以才灰扑扑的,而且因为没成年,所以腿还没长开,看起来比较矮。”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这只怪鸟的身份时,专家终于出面辟谣,表示这只怪鸟既不是基因变异,也不是被走私来的蛇鹫,而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黑冠鳽(jiān)。

黑冠麻鹭又称“大笨鸟”

黑冠鳽,俗名黑冠麻鹭,属于鹭科夜鳽属,也有人叫它“大笨鸟”的。视频里的黑冠麻鹭一直扶着墙也确实是因为它翅膀受伤了,飞不起来,所以才误打误撞从阳台跑进了卧室。

黑冠麻鹭在国外属于无危物种,栖息地主要在亚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广西、广州、海南、台湾都有分布,可不是什么外来物种,不过因为我国适合它的栖息地少,后来还有水域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黑冠麻鹭的数量也很稀少,是《红皮书》稀有种鸟类,并且在2021年被列入了我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成为“牢底坐穿兽”的一员。

黑冠麻鹭的羽毛一般为红棕或黑褐色,羽翼尖端有白色环带,紧张时脑后的黑色的羽冠会炸开。

它们主要生活在湿地或者靠近水源的林间,以鱼虾、蚯蚓、蛙类等小型动物为食。喜欢在黄昏和夜晚外出活动,白天则躲在茂密的树丛、芦苇丛中,性格胆小又害羞。而且和其他鹭科动物喜欢成群结队出没不同,黑冠麻鹭所属的麻鹭类更喜欢独居生活,所以平时难得一见,也让人们对它了解不多。

黑冠麻鹭在某些地方也会被叫做“大笨鸟”,这个有些奇怪的外号是怎么来的呢?原来,黑冠麻鹭非常胆小,在受到惊吓时,它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起飞躲避危险,而是脑后的羽冠炸起,整只鸟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小心的观察四周,只有危险真的靠近才会发出尖叫或攻击敌人。

虽然它也在警惕危险,但是因为样子看上去实在太呆,而且好像反应迟钝,不善于逃跑,很容易被捉住,人们就管它叫做“大笨鸟”了。

黑冠麻鹭被叫做“大笨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在捕食的时候也显得比较呆,它在寻找食物时,动作也是一下一顿,环顾四处,发现猎物后慢慢靠近,它是捕捉蚯蚓的高手,能准确的捉住藏在土层下面的蚯蚓,有些人推测它能通过脚来感应到地下蚯蚓的活动,也有人说是因为它眼神锐利。不过,至今这些说法都只停留在假说阶段。

正在捕食蚯蚓的黑冠麻鹭

在一口咬住蚯蚓后,它会慢慢后退,好像在和蚯蚓角力,直到把蚯蚓拔出土层后,迷惑的事就发生了,它会先松口任由蚯蚓落地,也不急着捕食,而是又要发会儿呆,好像正在思考鸟生一样,过段时间才像如梦初醒一样上去吃掉蚯蚓。

连吃饭都不积极,难怪被人叫做“大笨鸟”。

一对好父母

黑冠麻鹭虽然看上去呆呆的,不过它们可是一对尽职尽责的好父母。每年的5到6月是它们的繁殖期,它们会先在清晨或傍晚在树林上层发出低沉且具有穿透力的叫声,吸引异性。然后两只鸟父母会一起在河流或溪边的高大乔木上共筑爱巢,交配后,一窝能产4-5枚蛋。

2014年,台北市的官渡小学里的一颗樟树上就来了两只黑冠麻鹭,它们在这搭窝筑巢,学校方面决定架设摄影机拍摄记录下它们孵蛋的影像来给孩子们做生命教育。

夜间正在孵蛋的黑冠麻鹭

这对黑冠麻鹭父母,一共产下了3颗蛋。在拍摄间发现,黑冠麻鹭夫妇是不分昼夜的轮流孵蛋,而且方式也有些特别,是用翅膀往下抱蛋孵化。在孵蛋时它们也会伸长脖子,伪装成树干,晚上还会隔段时间把蛋翻动一下。

大约半个月后,小鸟就破壳了,黑冠麻鹭夫妇就会轮流出去捕捉食物来喂养雏鸟,有些时候也会出现父母两只都飞出去的情况,雏鸟此时就会停止鸣叫,生怕有人注意到它们。在小麻鹭初步成长后,还会由鸟妈妈陪着在地上学步和觅食,而鸟爸爸就在一旁保护,一旦有人靠近马上就会竖起羽毛,张口发出怪叫来吓退敌人。

最近两年,在广东的鼎湖山,广西的上林县,江苏的云龙湖,珠海的淇澳岛等地都记录到了黑冠麻鹭出现的踪影,看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卓有成效,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也增强了。广西那名女子在试图驱赶黑冠麻鹭失败后,也没有擅自行动,而是打电话请求警察的帮助,也幸好她没有伤到这只黑冠麻鹭,不然可真要三年起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广西   羽冠   女子   雏鸟   土层   蚯蚓   棍子   物种   羽毛   家中   翅膀   白色   父母   发现   我国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