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人人都想成为周劼的大伯而非二舅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刷爆全网,二舅的故事被人所熟知,视频创作者用真挚、充满温度的镜头和语言讲述了二舅的一生,让人感动万分。

只是这份感动并不纯粹,尤其是近日同样刷屏的周劼事件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显了二舅事件背后的讽刺与心酸

“炫富”、“炫权”……,自称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周劼,在朋友圈感谢起了他的大伯。

二舅掏了十几万给自己的孩子买房,为此放弃了婚姻,把钱留给了自己的孩子。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大体还算幸福。

不过大伯身上的故事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通过周劼的描述,在大伯的努力下,周劼的父亲成功当上了副局,当然,在后续披露的时候,被证实是一个虚职,但这就足够了。

不仅如此,他和大伯的生活可谓人间天堂,每天应酬不断,大家都和和睦睦,共同奔赴美好前程。

经查不动产权证和付款凭证,周劼本人及父母名下共计住房6套、总面积705㎡,在2006年至2022年间先后购得,购入总价654.7556万元;商铺2个、总面积约82.71㎡、购入总价191.16万元,其中贷款253万元。


二舅干了一辈子,才给孩子攒了十几万的买房钱。反观周劼一家,干了15年,就购置了6套房,算上商铺,家庭资产已经超过了千万。

这一对比,人与人的差别瞬间就出来了。

二舅的存在绝不是个例,对于大部分从小地方出来的“小镇做题家”来说,二舅的经历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他们即便自己没有经历,也会知道自己身边就有这样人。

然而现代的网络存在一种魔幻的割裂现象,那就是似乎抛弃了那些生活在农村的人。同样是底层人群体,只看到996、男女对立、彩礼房价等等,却看不到留在农村孤独终老的那群人,仿佛他们连被人知道的资格都没有。

表面上看,作者也是似乎想借用二舅的故事来鼓励其它人,毕竟就连二舅这么悲惨的人,都没有沉沦,没有向生活妥协,我们这些条件比他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迷茫和抱怨的呢?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二舅已经在如此努力的活着了,最后却还是过上了这样凄凉的人生,他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那么所谓的坚强和努力,意义何在呢?

而周劼,自诩为“学渣”,从他的叙事和做事来看确是如此,在国企 “吃香的喝辣的带欧米伽用苹果”,出入高档场所,结交社会权贵,过着无数人拼尽一生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奢侈生活,甚至用“学业好无用论”嘲笑着名校研究生毕业的“学霸”同学。

他明明什么都没做,没有能力也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即便如此,如他所言:副局长早晚会有的,成为这些“学霸”们的直接领导是早晚的事情。

国企的未来可想而知,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周劼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如何打破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关系,任重而道远。


没有人生来喜欢苦难,努力奋斗的目的,只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接受苦难的目的,是为了承受更多的苦难,那么这样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杭州一位同样来自江西的22岁的姑娘,就是因为努力过头,连续四五天熬夜加班,不幸猝死,这是她想要的结果吗,这是你们想要的结果吗?

人人都在共情二舅,人人都在赞美二舅,却没有人想成为第二个他,大家都只想成为周劼的大伯,亦或者,成为周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大伯   虚职   江西省   目的   彩礼   总价   国企   早晚   苦难   努力   事件   孩子   地方   人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