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改名“和平中心”的是什么人?

最近南京的各种新闻层出不穷,细心的网友翻找到2002年的一则新闻。

新闻中,李洪远、吴野等多位南京政协委员在视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遗迹保护情况时纷纷建议,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改名为“中国南京国际和平中心”。

他们认为,建于1985年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一处集史料、建筑、雕塑、影视等,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历史惨案的专史陈列馆。其实,值得纪念的并不是“大屠杀”本身。纪念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世界和平的重要基地,改名为“中国南京国际和平中心”意义更为深远。

此事一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80%的市民坚决反对纪念馆改名。

新闻中提到了南京的两名政协委员,李洪远和吴野。

吴野,1964年毕业于南化大专班。历任《南京工人报》、《江苏工人报》编辑,《新华日报》城市组副组长,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创作员,南化第二中学教师,青春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南京市政协常委。

另一位李洪远,没有明确身份,但从各方角度来看,很有可能是南开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系主任,致公党天津市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洪远教授,李教授不仅是民主党派,更是在1996-2000四年间,在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攻读研究生。

我们不清楚这次提议改名的原因究竟是像官方说的那样,还是另有其他目的。

但在日本广岛挨了原子弹以后,日本还建立了“原子弹爆炸死难者慰灵碑”、“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养护院”、“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医院”。

作为对中国、对南京30万同胞的加害者,日本都不忘四处宣扬他们是“受害者”。怎么我们真正的受害者反倒要改名?我们应该好好想想这么做是否对得起死去的同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致公党   纪念馆   广岛   南开大学   和平   南京   日本   政协委员   受害者   中国   同胞   工人   教授   市民   新闻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