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能忍受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弯道超车”

美国不能忍受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弯道超车”

桥本隆则


因为安倍遇刺事件的发生,很久没有关注“俄乌冲突”,想起有读者曾经在笔者专栏留言,告诉笔者乌克兰又一次大反攻,美国,欧盟又向乌克兰援助武器,似乎乌克兰胜利在望。不过,笔者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


首先美国再次加息了,并且这次加息不是一般的0.25%,而是沉疴下猛药,为了遏制美国空前的通胀,一下子把利率上调0.75%,暂且不说加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就说对欧洲的经济就是“重击”,“俄乌冲突”后,欧元对美元已经创下历史新低,美国方面再次罕见提高利率,更可能是压垮欧洲经济的一记“重拳”。


其次,美国与欧盟期待的俄罗斯经济崩溃没有到来,俄罗斯也没有拒绝支付外债,而欧美全力支持的乌克兰最大的能源公司却宣布不能履行偿付外债的业务,也就是“债务信誉破产”。按照常理这是经济崩溃的先兆,不过,美国与欧盟不可能在这时让乌克兰经济出问题,因此俄美之间的经济博弈还会继续。


最后,笔者在上周的“拜登的失败”中提到,拜登在中东,在日韩的各种失败,自身既要应对内部的高通胀,外部的对乌克兰援助,同时害怕中国在这时暗中支持俄罗斯,因此会在某个岛上派人转一圈,果然不幸被笔者言中,佩大妈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其实,笔者以前就说过,某个岛就是“盲肠”,美国一旦要牵制中国,就拿出来发作一下。除非外科切割,要根除需要动手术,保守治疗还会继续发作的,这就是中美之间的“博弈”。


言归正传,美国与日本最近都对中国的空间前站表现出兴趣。因为中国将在2022年10月底建成自己的空间站,而从上世纪90年代起,勒紧中国航天脖子的“当事人”就是美国自己。而在“俄乌冲突”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开始了中国空间站最关键部分的建设,同时俄罗斯宣布要在2024年之前退出与美国,欧盟,日本合作的国际空间站,美国方面要坐不住了。

7月24日、25日,中国发布了中国航天员进入问天实验舱的消息;此前中国已经宣布长征5B火箭成功把问天实验舱送上预定轨道,实验舱与天和实验舱完成对接的消息。如果不出意外,2022年9月,中国还将发射另一个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完成空间站的最后组装。而在中国成功发射的同时,美国与日本方面却一如既往地关注,长征5B运载火箭残骸是不是会进入大气层后“砸”在头上,以此暗示中国方面的“不负责任”。

美国已经明白,过去20多年,就算没有美国的帮助,中国也与自己越来越接近,这已经不是“龟兔赛跑”,而是强者的马拉松。


笔者认为,美国对中国航天发展的误判就是出于美国的傲慢,当年,把中国排除在国际航天大家庭之外的就是美国,在建造国际空间站时,美国明确不接纳中国,而强调要与苏联解体后的“新生”俄罗斯合作。


当时美国国会通过一项修正条款,禁止NASA(美国宇航局)和中国合作。因为在1999年5月美国国会发表的《关于美国对中国在国家安全和军事商业上担忧的特别委员会报告》中,声称美国商业卫星制造商在卫星发射时向中国提供的技术信息,可能是用于提高中国洲际弹道导弹技术。


据说这个报告的根据是来自中国方面一个内部研讨会,当时中国为澳大利亚发射澳星,使用的是美国休斯公司卫星,其中有次发射任务失败,在各方讨论失败原因时,美国专家的一个“无意”谈话,为中方找到失败原因提供了线索。事后美国方面知道这件事后,认为与中国合作就是提高了中国的洲际导弹技术,于是“不友好”的议员马上就提出议案,要求美国政府禁止美国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

每次美国宣布禁止对华的禁案,日本是最忠实的执行者,原因很简单,日本的航天技术是获得美国的全面帮助,如果没有了美国,日本航天最起码要晚10年的发展。1999年开始,日本航天的实际部门“宇宙开发事业团”就停止了与中国的一切交流,把中国从航天圈子中排除出去是当时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既定方针。


2007年,中国最后一次尝试向美国等国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合作,毫无悬念地被很干脆地拒绝。从1999年-2007年的8年,反复尝试,屡屡遭拒,这个现实最终促使中国下决心独立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笔者发现一个很有深意的时间,中国将在2022年建成中国的载人空间站,而2024年,国际空间站因为寿命到期的原因,将完成历史使命,如果美国不加以巨额投资,国际空间站将有巨大的风险,所以大概率在2024年后,中国将是唯一的一个拥有载空间站的国家。

如果没有“俄乌冲突”,或许国际空间寿命再延长10年或许还有可能,毕竟国际空间站是美苏在冷战结束以后的最重要的合作项目。美国花费巨资的航天飞机成为一种“高不可攀”的选择后,俄罗斯的“联盟”飞船成为国际空间站最可靠的保证。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是第一个进行载人外太空飞行的国家,在空间站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可以说,冷战时期,苏联的航天工业是对美国的航天工业具有巨大的优势,如果苏联不解体,或许苏联人真的会把人类送上火星。苏联解体,美国同意俄罗斯参加国际空间站也是对俄罗斯的一种拉拢,不过当航天飞机连续出事以后,俄罗斯的技术成为国际空间站的安全保障。

当时,参加国际空间站的欧盟,日本等国看到美国宇航飞机并不如美国吹嘘的那样完美,特别是“哥伦比亚号”解体事故,让空间站的建造停滞不前。俄罗斯出面帮助美国解决了问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不但接送驻留空间站的宇航员,还不断运送物资,直到日本的货船,马斯克的火箭出现,国际空间站对俄罗斯的“依赖”才减少很多。


“俄乌冲突”发生以后,俄罗斯与西方的所有合作都被停止,甚至俄罗斯最擅长的芭蕾舞都被驱逐出联盟。但是只有一个地方是“恳求”俄罗斯不要离去,这就是国际空间站的合作计划。因为西方的强硬,俄罗斯也是以“硬”对“硬”,你驱逐我方外交官,我就驱逐你的外交官,你不友好,我也认定你为不友好国家。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似乎退出合作更符合俄罗斯的以牙还牙的性格,不过最终俄罗斯还是选择继续履行协议,为国际空间站发射货船。

似乎俄罗斯人没有了脾气,但在2022年7月26日,俄罗斯航天部门的领导向普京汇报,表示“关于俄罗斯与日本、欧美等共同运用的国际宇宙空间站,决定在2024年年底之前,共同运用结束后撤退。2024年以后,俄罗斯将独自开展自己的空间站活动”。


没有了俄罗斯的参加,美国本来想把国际空间站延长到2030年的计划出现了变数,或许马斯克的“龙”飞船可以送宇航员去国际空间站,日本的货运飞船可以继续运送物资,不过成本与安全风险都会大大增加。毕竟国际空间站的设施已经接近30年,而缺乏丰富维持资金的国际空间站,没有了价廉物美的俄罗斯运输手段,或许能够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


反过来,作为普京总统,面对西方的严厉制裁的同时,还要帮助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起维护空间站,这口气恨难平。同时,俄罗斯与中国也开展国际空间合作研究,中国载人技术的突飞猛进的进步,有很多获得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的技术人员的帮助。

中国方面公开表示愿意与所有的国家一起开展国际空间的研究。


如果中国国际空间站建成,可以长期滞留3名宇航员,短期滞留6名宇航员,其中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国际合作研究。甚至包括南亚,东南亚,欧洲,美洲的10多个国家已经表明愿意与中国一起开展长期或短期的空间合作,这个名单上甚至有日本。

笔者这样写有的日本朋友很不满意,因为日本书店里多的就是“中国崩溃”的书,电视中,很多议员说要紧跟美国,但是现实呢?中国“崩溃”?乌克兰进攻到莫斯科?或许日本可以每天期待“中国崩溃”,但是现实是,在被美国拒绝后,中国航天不但超越日本,而且成为唯一一个,可以与美国对话的航天大国。如果不能正视这样的现实,还在沉迷于自我陶醉的“中国崩溃”梦,对于日本未来很可怕。


原名:美国拒绝中国合作的申请,反而促使中国自主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美国   中国   乌克兰   冲突   苏联   弯道   宇航员   俄罗斯   空间站   日本   飞船   欧盟   航天   笔者   国家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