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寻访老兵足迹」李洪祥:当兵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

开栏语:“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央广网记者走访数位老兵,抢救性挖掘老兵英勇事迹,全面整理老兵珍贵记忆。即日起,央广网吉林频道特别推出《强国复兴有我·寻访老兵足迹》专题报道,一起重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视频加载中...

玩微信、发表情包、看短视频……年过八旬的他自称为“幸存者”,是大家公认的“80后”。在记者眼前,嗓门大、底气足、身姿挺拔的李洪祥眉宇间透着英气。

“上了战场,想不了那么多,就是干。”李洪祥说,每个抗美援朝的战士都是这种想法,抱着用生命保卫新生共和国的决心,视死如归。

85年前,李洪祥出生在关东平原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妈妈,我饿,我要吃饭。”这是李洪祥关于童年的记忆。他的童年岁月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目睹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肥沃黑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在饿寒交迫之中,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为了维持生活,父母把11岁的李洪祥送到地主家干活,“干一年能挣两袋粮,够家里头吃了。”李洪祥说。

「强国复兴有我·寻访老兵足迹」李洪祥:当兵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

李洪祥为孩子们讲战斗故事(央广网记者 李文清 摄)

1955年国家号召适龄青年入伍,17岁的李洪祥觉得当兵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于是他积极报名参军。“怕母亲不让,瞒着家里,偷着报名。”经过审核,李洪祥光荣入伍,当时的高兴心情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觉得是一件大喜事。

刚入伍时,没有什么文化,李洪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连长和指导员总是鼓励他,要好好学习。“国家需要我们。”70年过去了,指导员的话仍记在心间。

连队里的年轻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平时都合得来,生活、学习都互相照应,连长、指导员对待士兵亲如家人。

有一次李洪祥的鞋子破了,大脚趾都露出来了,找指导员想换一双,可是指导员看了看就说:这鞋子还能穿嘛!于是他拿出针线包,硬是一针一线把我那双鞋子缝好了。回忆起指导员当时为老人缝补鞋子的情景仿佛就像昨天一样。

1957年的一次战斗中,敌军战机突然来袭,李洪祥所在部队接到命令马上给予回击。那场战斗中,当场击落敌人两架飞机。“那敌人飞机,钻山空,膀子都立起来飞。”李洪祥说。

1969年,李洪祥复员转业到了长春市西新粮食所工作,做了一名普通调运员。他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当地人民群众做好粮食供应和服务。他积极参与粮食战线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在迎新春、庆“八一”活动中参加排练文艺节目,还多次出演解放军角色,与当地群众同台演出,同喜同乐。

现在李洪祥每天都收看新闻联播,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尤其在看到阅兵纪念活动时,经常让他激动不已。当他看到国家繁荣景象和人民军队的豪迈英姿时,时常感叹,“好想告诉牺牲的战友,人民现在强起来了、人民富起来,中国现在繁荣富强了。”李洪祥说。

记者:苏高格 李文清

视频:李文清 苏高格 王永珍

部分资料由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   光荣   长春市   针线包   指导员   强国   解放军   足迹   鞋子   粮食   敌人   童年   记者   英雄   国家   视频   李洪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