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空战时代,500架歼七和歼八还要保留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还是有一定保留的必要,但数量无需太多。

原因如下:

第一,全部淘汰的代价太大。

以歼7为例,我国制造了1500多架,数量非常大。

目前中国空军现役战机为1700架,其中歼10、歼11、歼16、歼20有900架左右,但还有大量的歼7和歼8。

另外中国海军,还有500架现役战机,也有一些老旧的轰6、飞豹、歼8之类。

现在主要问题是,如果解放军完全淘汰老旧战机,就会出现一个高达上千架的数量缺口。

战争的现实告诉我们,战机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开战必然有消耗,比如印度就有2300架战机。

这上千架的缺口,依靠中国目前国力是难以补充的。且不谈歼20,歼10出口单价也有4000万美元。

仅仅1000架歼10,就要400亿美元。这是购买价格,还有昂贵的使用和维护费用。

但即便是歼10也不是隐形战机,制造出来就过时,第一批歼10目前都已经开始退役。

如果制造歼20,首先是每年生产能力很有限,大概是30架左右,其次是造价超过1亿美元,制造1000架就是1000多亿美元。

目前看来,世界大战不可能短时间内爆发,一次性淘汰歼7、歼8没有意义,可以慢慢退役。

第二,歼7和歼8仍然有自己的作用。

今天全世界仍然有大量的米格21服役,服役国家有50个。

歼7、歼8虽然老旧,经过改进是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可以进行空战、对地打击、对海攻击等等。

即便歼7、歼8不适应现代化空战,但至少可以对地对海攻击,充当攻击机使用。

现代化战争空军可不仅仅是击落敌人战机,还有复杂的各种攻击和侦察任务,歼7、歼8是可以胜任的。

这是为什么到了今天,美国不全部淘汰A10,俄罗斯不淘汰米格25的原因。

第三,歼7、歼8的使用性价比较高。

对于我国来说,和平时代的正常巡逻任务,使用歼7、歼8也是足够胜任了。

就日常的性价比上,歼20每小时的飞行费用在50万元人民币。这主要是一系列维护费用,歼20采用很多昂贵技术,使用价格很高。

相反,一架歼7每小时飞行费用大概在4到8万元之间,最新式的歼8也不超过13万。

在和平时代,似乎没有必要花费这么高昂的日常维护费用。

其实目前我国装备的歼7,主要是承担国土防空,用于日常巡逻,装备北部战区和中部战区压力较小的战区。即便如此,歼7也慢慢更换成歼10,这是大势所趋。




随着F-22、F-35、歼-20、苏-57等隐形战斗机的服役,大国强国空军已经进入了隐形化发展阶段,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军队是用来打仗、保家卫国的,当然,武器装备是越来越先进了,也是越先进越好,最好能保持住技术优势,在战时不仅官兵少流血,而且能取得更大的战绩,对敌对势力形成碾压状态。

但武器装备的性能优劣,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世界上没有绝对领先的武器,也不存在绝对落后的装备,貌似过气的武器装备,其实,有时细细想来,在某些方面可能特立独行,其特定的技术指标,是其他先进武器所不具备的。

歼-8,是我空军当下仍然在役的高空高速战斗截击机,实用升限高达2.2万米,最大飞行速度也超过了2.2马赫,这个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即便当下绝大多数的隐形战斗机,都是望尘不及的,因为不再强调高空和高速,F-35实用升限1.8万米,最大飞行速度1.6马赫。

因此,当年在歼-20未装备空军,面对东北亚天上隐形战斗机的严重威胁,空军将空中预警机结合歼-8的战术运用,不能说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尽管没有实战的检验,但空军在现有装备基础上,探索用劣势装备对付隐形战斗机的战法,本文作者认为是值得肯定的,就是要有当年空中拼刺刀的精神,打出赫赫有名“米格空中走廊”的勇气,以及面对强敌绝不服输的气概。

运用空中预警机探测隐形目标强的特点,发现空中来袭的隐形战斗机,通过数据链系统将敌机的空中阵位信息通知歼-8,引导携带PL系列远程空空导弹的歼-8,在2万米高空采取居高临下的战术发射空空导弹,拦截并摧毁来袭的隐形战斗机。

设想还是有可行的,只是和平年代,缺乏实战的有效检验,反映了当年空军在器不如人的背景下,立足现有的装备,敢打敢拼的精神。

即便在歼-10B/C、歼-11系列、歼-16等高性能的第3代战斗机,以及歼-20第4代隐形战斗机服役的前提下,我空军保留了数百架歼-7和歼-8等第2代高空高速战斗机,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空中力量,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

歼-7和歼-8的存在,让空军足以维持一定规模的空中力量,那些未能飞上歼-10B/C、歼-11系列、歼-16等第3代战斗机的飞行员,仍然要发挥出他们自身的价值。

在执行本土防御作战、边境海防巡逻、查证、识别、驱离外来越境的航空飞行器时,歼-7和歼-8拥有飞行成本低的优势,且足以完成常态化但却要消耗战斗机大量使用寿命的这些战备和巡逻任务,因此,就尽量少用飞行成本昂贵的第3代战斗机甚至是第4代隐形战斗机。

第4代战斗机毕竟数量有限,即便第3代高性能战机,装备数量也仅仅只有1000余架,因此,空军保留庞大仍然堪用的歼-7和歼-8机群,可用来执行本土防御作战。

在预警机、地面雷达的指挥和引导下,也即在体系内作战时,外挂先进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歼-7和歼-8,应对局部战争、中低烈度的冲突,仍然是绰绰有余的,是一支任何强敌都不敢小觑极具威慑的空中力量。

歼-7特别是其中的歼-8改进型,其机载雷达和航电设备等,甚至都领先于早期引进的苏-27战斗机,况且,后续还有大量的飞行员要培育培养,这些高性能的第2代改进型号的战斗机,具备培养第3代战斗机飞行员的能力,因此,这些机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持续在军中发挥余热,不会马上就从空军中退出现役。




歼-7已经退居二线,作为训练飞行员使用,而歼-8也作为二线战机,是国土防空有益补充,有高空截机之能,这两款二代机,都来到了退役的时间节点,正发挥一点余热,以待装备潜力耗尽。空军装备换代,是一个梯次而进的过程,不是说换就换,各国都一样,各有妙用。我们尚未退役的二代飞机,从其技术程度上来判断,已达到准三代的标准,技术上已非常成熟,应对周边低等规模冲突,还是极具威力的。如现在仍装备歼-7的国家,在反恐作战中,满是威风,即为明证。因是不能太过小瞧了七爷和八爷,它们虽是过气装备,但老名星宝刀未老,正堪一用。

美国的情况。还有大量的AV-8B和A-10,舍不得退役,都肩负着特殊作战使命,视作战环境而出动,因是各国都各国不一样的作战环境,用什么最合适,即使用哪种装备。现代战场,越来越突出作战效费比,边打边评估,从打击目标程度,到最低效费,以最低的效费,来做为战果评估之一。美国建立的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参照,使作战具有可持续性,是成功的标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得就是后勤,战争从来就是打钱粮,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诚然是一件细思极恐之事,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做好充分地估计,以做为科学决策的依据。

我们的判断。我们的情势与美国大不同,是国力使然,也是传统使然。用好手中装备,最大程度发挥手中装备潜力,正是我军优良传统。空军在下一代作战飞机没有完全成熟之前,现有装备仍要坚守属于自己的岗位,与歼-7和歼-8等代者,如“飞豹”和强-5,还有不少在役。做为预备主力,当了紧也是可以冲锋陷阵的。再说装备无不考虑极限使用,什么情况都是可能发生的,没有的话用什么?




自从五代机出现,改变了战机的空战模式。五代机具有先进的技术以及有意的性能,在目前看来,已经超越了所有的老式战机。特别是这些战机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超强的隐身能力。这些战机在空中与普通战机空战,有着超强的隐身本领,可以拉开与普通战机的距离。



在我国,目前具备隐身能力的战机就是歼-20,在各方面的性能与其他战机都有着强大的优势。在几次的模拟对战中,都是占据绝对的优势获胜。那么有了歼-20战机,我国是否就该大量退役像歼-7和歼-8这类二代战机呢?



目前歼-7和歼-8战机还有500余架,虽然之前已经开始退役了很多架这类战机,但是目前还装备着一定数量。不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倒是不着急完全退役这些战机。



首先,目前我国还装备着几百架歼-7和歼-8战机,这些歼-7和歼-8战机都是后来的该机型。就拿歼-7来说,后来改进的歼-7战机都是重新设计生产的,比如后来的歼-7E和歼-7M,换上了当时最先进的雷达,这些雷达探测距离比以前有很大的提升。机翼由原来的三角翼改成了双三角翼,并且飞行速度和航程都有所提升。整体作战能力也不俗,至少有与三代以上战机一战的能力。



歼-8战机的改款,歼-8D、歼-8F、以及歼侦-8F,这类战机,虽然是二代机,经过升级之后,已经具备三代机的性能,有了新型雷达,火控系统也是最新的,可以是有霹雳12这类中距空空导弹,空战能力逐渐提升,可以实现超视距攻击能力,并且可以携带精确制导炸弹,在一些小规模冲突中,作用很大。而且作为一块高空高速的战机,歼-8至今还有着它独特的价值。所以说,这两款战机大多数都是经过改良的改进型,还能服役很长时间。



其次,隐身战机的价值比较高,性能高,成本和生产周期也高,毕竟不可能一下子就装备很多数量。在保证一定数量的战机前提下,换装新战机也要根据生产装备的速度而逐步推进的。有个空档期,这时候是需要一些战机来撑场面的。歼-7和歼-8战机是不如现在的主流战机,比如歼-20、歼-16和歼-10C,但是歼-7和歼-8战机也没差到哪里去,甚至可以与之一战。毕竟全部智能化,无人化的时代还未来临,只要是有人操纵,即使装备再弱,也有胜算的机会。在抗美援朝时期,我们空军装备一定数量的活塞式战斗机,那个时候已经是喷气式飞机主导战场了,二战时期的螺旋桨战机已经开始退出舞台。志愿军空军飞行员们,不惧艰险,硬是开着螺旋桨战机,打下美国的喷气式战机。在未来战场上也是,能够争取胜利的是人,不光是机器。所以说,在我军全面换装的空档期之内,歼-7和歼-8还要服役很长时间,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退役。



再者,现在的先进战机,飞行训练的成本比较高,一般的隐身战机使用成本是普通战机的几倍之多。有歼-7和歼-8这类战机,平时训练可以节约一部分成本,在对抗的演练中,可以充当多种角色,特别是与先进战机进行对抗演练时候,可以更好地历练飞行员。有助于提升飞行员的战斗力。像歼教-7还能承担一部分飞行学员培训的工作。



当然,这一批老飞机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战时,这些飞机可以改装成为无人攻击机,无人机可以直接攻击对方目标,节约武器使用成本以及人力成本。也可以在平时训练中,充当一些陪练的角色。总之,这些歼-7和歼-8还要服役很长时间,可以继续绽放光彩。




谢邀。在隐身空战时代,歼7和歼8面对敌方的隐身机就是给人家刷战绩。但是从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状来说,又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将它们全部淘汰。



从产能上说,我国的五代机歼20才开始进入生产阶段,而且产量不高。而像歼10C,歼16等四代半战斗机产量也不是非常大,不具备全面取代歼7和歼8的可能性。造成这些战机产量低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复杂,价格昂贵。



如果现在全部淘汰歼7和歼8,新机生产量又上不来,那么势必会出现装备和飞行员规模显著下降的问题,这对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建设会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而我国现在面临的安全形势是严峻的,这也决定了我军不可能这么做。



从作战角度看,现代战争强调体系作战,歼7和歼8虽然不能作为打头阵、做先锋的角色,但是在其他先进战机打完之后扩张战果还是能发挥一定作用的,而在低烈度作战中,歼7和歼8的作用还是很大的。(S)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空战   空空导弹   作战   美国   飞行员   战斗机   战机   空军   高空   数量   成本   性能   能力   装备   先进   时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