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饭都吃不饱,为什么还要去创建骑兵连?

一方面当然是消灭了伪军的骑兵营,缴获了整整一个骑兵营的马匹和装备,虽然被旅长“打劫”了一大半,自己只剩下一个骑兵连,总不见得已经到了手的骑兵连不要。


另一方面,独立团本来就是没有正式编制的部队,自己带点骨干出去,自己拉人找饭吃,还得把事情给办喽!八路军独立团是干什么的?第一任务就是打鬼子!吃饭也是为打鬼子,不是饥民流民逃荒,吃饭活命是第一要务。何况战争年代,武力不足就是有吃的都保不住。别说军队,就是普通人,甚至是动物,生存需求都是有变化的,生存第一需求就是安全需求,不到块渴死饿死,饥渴的需求压不过安全需求,放到战争年代,战争就是安全需求竞争,而且人类社会中,如抗日战争这种战事,都已经上升到民族危亡的程度,要死的都不是个体的人了,是论族群的灭亡。八路军装备低劣,物质保障稀缺,但是思想教育抓的很紧,就是广大干部战士知道这个道理,才在敌后用粗劣的装备,发挥出惊人的战斗力,别说吃不饱,像红军时期的战士,东北的抗联战士,快饿死了都还在战斗。






要理解李云龙的行为,你先要明白什么叫信仰。

革命先辈们为什么打仗?为穷人翻身,为国家独立、自由、强大而战,而不是混圆肚皮、甚至妻妾成群、腰缠万贯!他们心中只装着祖国、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装着自己!我下面讲一个革命先烈、我军三十六个军事家之一、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组建新四军淮北骑兵团及该团浴血奋战的故事。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蒋介石令二十万军队进攻江北新四军,地处淮北津埔线西的四师受敌伪及国军多面挤压,伤亡很大,路西根据地日益萎缩,撤至路东洪泽湖一带。

尤其令彭师长痛苦的是1941年4月四师在路西反顽战中遭国军骑八师突袭,五千余人牺牲,红军老底子、老三十二团几乎被打光。

无意中,彭师长发现洪泽湖一带出好马,决心建一支骑兵部队,打回路西,为死难战友报仇,恢复根据地。师部讨论后,决定成立骑兵团,从新疆调来有“红色哥萨克"之称的、西路军出身的周纯麟、组建过129师骑兵团的曾玉连负责训练,8月1日骑兵团成立。



没有马,彭师长命令各单位把通讯骑兵的马匹集中起来,并以身作则,把救过自己命的坐骑“火车头"送到骑兵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单位纷纷效仿,骑兵团有了最初的马匹,但马匹还不够,还需要装备,当时根据地十个指头捻不开,但彭师长还是特批三万元淮北币,(要知道这三万元可相当于全师大半年的伙食费哪!)给骑兵团买马、打制装具。

彭师长亲自主持设计出骑兵团的军刀,被骑兵战友们称为“雪枫刀"。



此刀比日军马刀长5厘米带护手圈,优点是:轻捷灵活、刀背轻薄、以长制敌,一刀劈下去,能把两块叠起的钢板劈为四半,刃不卷更无缺损。彭师长亲抓训练,有时还亲自担任马术教练,在彭师长、周团长领导下,全团能骑马迅速通过各种复杂地形和障碍,在马疾驰中砍杀敌人,在马背上扫机枪、打小炮,退能钻到马肚子旁穿过火线。骑兵们人人爱马如命,天冷马跑了一身汗,战士们常不顾自身寒冷,把大衣、被子披在马身上,马瘦了,战士们把少得可怜的一点津贴买绿豆、西瓜等给马吃。马肥了,骑兵团已成熟了。

1942年,日军组建于1901年、曾在日俄战争中正面打败过哥萨克的王牌骑兵部队300骑来沙山集抢粮,周纯麟团长沉着应战,命令两个骑兵连设伏,同时派一连骑兵正面诱敌,待骄横的300日军进入沙山集后,三面包抄,仅用九分钟将日骑砍倒大半,余溃逃。



1942年11月,日军17师团、独立旅团扫荡,骑兵团第3大队从敌侧后奇袭,刀劈日军小队长、翻译多人。

1944年10月20日,淮北骑兵团与骑八师正面交锋,仇人相见、分外眼红!600余骑的四师骑兵团竟一口气干掉骑八师2000余骑,打出了我新四军的军威、士气!

彭雪枫将军1944年牺牲,周纯麟团长五五年授少将。

杨靖宇将军以自己身上的棉花絮就雪充饥,依然在白山黑土上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这些有信仰的革命先辈们,坦荡无私,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电视剧《亮剑》是我最喜欢的。

李云龙连饭都吃不饱,为什么要建骑兵连?

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意思?这就好比问你连饭吃不饱,你还要枪干什么?应该先去吃饱了饭。这样回答肯定不行,饭可以吃不饱,但是一定要有枪打鬼子。

抗美援朝的时候,新中国的军队是没有空军的,但为了对抗美国的空军,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空军,这个没得商量,否则你就将很被动到处挨打。

抗日战争中,日本人有飞机大炮也有骑兵,相反,我军在这方面十分匮乏。所以,日本人的每个战役的收获效果非常大。在半山区平原作战中,骑兵肯定要比步兵跑得快,执行战略战术非常有效果,日本军队的骑兵,作为一支利剑,每次上场都有巨大的成效。

李云龙要想改变自己被动的地位,所以,他宁可挨饿也要建立自己的骑兵。




在苍云岭突击战中,李云龙的新一团虽然击毙了坂田联队长,击垮了坂田联队,但因为战场抗命,被八路军副总指挥撤销了团长职务,只好到被服厂去担任厂长。接替新一团团长职务的丁伟是李云龙在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占了他的宝座,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就补偿一下李云龙,告诉他在万家镇有日伪军的一个骑兵营,到李云龙东山再起时就可以去抢回来。

当李云龙接替孔捷,当上独立团团长职务以后,就派副团长孔捷率领一个营长途奔袭万家镇,把那个骑兵营的战马全部给抢了回来。386旅旅长陈赓得到这一消息后,就命令李云龙留下一个连的战马,其他的全部送到了旅部,就这样李云龙的骑兵连就组建起来了。

独立团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原本在石友三的部队中就是指挥骑兵的军官,跟着李云龙一开始只好当了步兵,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这一回又干回老本行了。在李家坡战斗中,本来没有战斗任务的骑兵连没有骑战马,也冲在了其他部队前边,表现出了一往无前的野狼精神。

在1942年的日军大扫荡中的战斗中,孙德胜的骑兵连为了掩护团部突围,被日本鬼子的骑兵联队包围。崇尚亮剑精神的独立团骑连与日本人血战到最后一科全军覆没,断了一只胳膊的孙德胜依然高喊着:骑兵连进攻,向日本人发起了冲锋,直到最后战死。

有人问,李云龙为什么要组建骑兵连?如果战马没有被旅长陈赓抢走,李云龙很有可能会组建一个骑兵营,又何止是一个骑兵连呢。

八路军的装备非常落后,子弹药又极其缺乏,两个人都分不到一支枪,平均每一个人都不到5发子弹,根本没有办法组织发起一场战役。并且还缺乏重武器,不要说飞机大炮,教练拍击炮机关枪,也只能靠缴获。

骑兵在与步兵对决时,就占有速度上的优势,用新四军一位师长的话说,根本就没有办法打,那完全是一场屠杀。步兵的枪往往没有办法连发,在换子弹的功夫,骑兵就冲到了眼前,战马奔跑的惯性让军刀更具杀伤力,可以说是一往无前,攻无不刻,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李云龙是一个老兵,从黄麻暴动就参加了红军。他曾经和国民党军队作战过多年,并且很有可能参加过红军的西征,当时的西路军被马家军的骑兵几乎打得全军覆没,他深深的明白拥有一支骑兵对独立团的重要性,毫不客气的说,拥有一支骑兵连是李云龙做梦都能笑醒的事。

虽然在1942年的大扫荡中,李云龙的骑兵连全军覆没,但不到一年,李云龙的骑兵连又重新组建了起来,全团的建制也恢复了,装备比以前更好了,当年那支嗷嗷叫的独立团又重新回来了。

尤其是在战斗中,骑兵可以发挥自己速度上的优势,从敌人的侧翼和后方突然发起进攻,就能起到以一敌十的作用,完全有可能在一场战役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原大战中,冯玉祥的部队虽然不如蒋介石的中央军,但冯玉祥的骑兵依然是非常强悍。有一次冯玉祥的骑兵突袭了铁路线和火车站,差一点就把坐在火车上的蒋介石给活捉了。骑兵强悍的程度由此可见,至少在现代化武器还不是那么强大的时候。

当然在现代战争中,骑兵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这也是现代骑兵消失的根本原因。甚至在清朝末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僧格林沁的骑兵在八里桥向英法联军发起正面冲击,当时也差不多被杀的全军覆没,骑兵就成了最后的辉煌,慢慢退出了现代战争行列。但这只是清兵对现代战争认识不足造成的,如果能从侧面奇袭就会是更一种结果。

但对于八路军和后来的解放军来说,骑兵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还是有很多的优势。在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年里,骑兵可以帮助解放军战士迅速完成大穿插、大包围、大迂回,为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也作出了贡献。因此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阅兵时就专门安排了骑兵方阵。




《亮剑》有一个名场面:李云龙被旅长“打劫”。

这段故事说起来有点儿长,丁伟在去学习的路上被伪军骑兵营追击,他记下了伪军的番号。回头接任李云龙新一团团长时把这个骑兵营当“礼物”送给了李云龙。

李云龙接任孔捷独立团团长时想起了这个礼物,他瞒着赵刚,让孔捷带领一营奔袭伪军,把骑兵营的马和装备弄回来。

副团长孔捷和李云龙“亲兄弟明算账”,想将来“分家”时把骑兵营来个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结果被李云龙给怼了回去。

没想到,李云龙这个骑兵营的马装备和马匹刚弄到手还没捂热乎,那边旅长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要他留下一个骑兵连的马匹装备,其他全都送到旅部去,他要不送,就打报告追究李云龙擅自调动部队的责任。

面对旅长蛮不讲理地公然“打劫”,李云龙只能乖乖就范,还飙出了一句名言:冲你旅长的名声,配个骑兵师都不多。

为了一个骑兵营的马匹和装备,晋西北铁三角和386旅旅长几个大老爷们可谓“丑态百出”,面对战利品,有人想独吞,有人想“分赃”,还有人想“黑吃黑”。

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骑兵可不是那么容易养活的,不仅训练麻烦,需要的粮草物资更不是小数,条件艰苦的八路军各级军官们为什么还这么趋之若鹜呢。

一、鬼子有,我们也得有

日军在二战前期非常重视骑兵队伍建设,他们不仅拥有改良后的优秀东洋马,还建立了多达二十万人的骑兵部队,而且担任骑兵军官的很多都是日本的贵族子弟,有的人甚至还参加过奥运会马术比赛拿过奥运金牌。

日军的骑兵部队在我国北方平原上对我军造成的威胁很大,其奔袭加突击的打法让崇尚快速灵活作战的我军很是头疼,追不上撵不上,撤吧又甩不掉。

打仗,对方有的武器装备,我们也要有,这样至少达到势均力敌,然后找机会击败对方。日军有飞机坦克大炮,我们也希望有,但现实很困难。

相对来说,抗战时期我军建设骑兵部队的难度要比造飞机坦克容易得多,因此八路军和新四军都陆续建立了很多骑兵部队,一方面可以用骑兵来对抗日军的骑兵,另一方面还可以虐一虐对方的步兵和伪军。

在《亮剑》中,正是孙德胜骑兵连用全连牺牲的代价拖住了日军骑兵联队,保证了独立团和群众顺利撤退,如果没有孙德胜骑兵连的牵制,独立团的麻烦就更大了。

二、游击战利器

二战是坦克装甲部队的天下,但我们没有,能像坦克一样快速机动的骑兵就成了我们的坦克。

我军拥有骑兵部队,就像拥有了一把快速突击的利刃,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突袭任务,也可以迅速撤退摆脱追击,充分发挥我军快速灵活的作战特点。

在《亮剑》中,楚云飞的部下钱伯钧叛变投敌,楚云飞被困在钱伯钧营部,得知消息的李云龙命令骑兵连长途奔袭,神兵天降一下就打垮了钱伯钧营,救出了楚云飞。

三、保障通讯

《亮剑》里多次提到了我军缺乏远程通讯器材的问题,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和386旅旅部之间还可以通过无线电台联系,但下面从团一级作战单位开始就严重缺乏无线电台,这样一来,骑兵通讯员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李云龙要召集独立团所有部队集合攻打平安县城,团部下属的通讯班全部骑马将命令送达各部队,如果没有骑兵,这种通讯速度就无法保障,靠人力送信,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影响作战任务。

四、后勤保障

二战时除了美军之外,各个国家的军队均没有真正实现机械化,包括德军都存在大量骡马部队专门负责后勤保障,日军同样配属了专门的骡马负责前线物资供应。

原则上来讲,骑兵部队的马匹是不能用来运送粮食弹药的,那样会消耗马的体力,一旦需要作战就会“马失前蹄”。

但是,八路军严重缺乏后勤运输工具,粮食、弹药这些物资很多时候还是需要骡马来分担运力,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到了战场上,部队转移或撤退时,马匹也可以为伤员和掉队人员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我军历史上曾有一个小例子,一名骑兵负责护送四名护士前往战地医院,通过封锁线时被敌人发现,四个女生跑的不快,这位骑兵就从马鞍上扯出四根绳子拴在四名护士的手腕上,让马拉着四个女生脱离险境。

骑兵部队轻易不会去干后勤的活,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有没有骑兵和马匹的帮助,很可能就是两个结果。

五、面子

骑兵属于技术兵种,不仅马匹需要调教,骑兵本身也需要长期训练,而骑兵还要配备专门的马鞍、马枪和马刀,马匹则需要很多草料喂养,草料还不能太差,马一旦掉膘会严重影响战斗力,还有,骑兵连甚至还要配备专业兽医和钉马掌的师傅。

一句话,训练一个骑兵需要的时间和物资投入是相当大的,训练和装备一个骑兵连对于一个团来说更是一笔相当大的投入,也不是说有马就能建起来。

这样一来,能建立骑兵连的部队和没能力建立骑兵连的部队就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别,有点像纯步兵部队和半机械化部队的区别。

同样都是主力团,同样都是团长,一个团里有骑兵连,一个团里没有骑兵连,别说打仗时接受的任务会不同,战绩会有差距,一旦聚在一起开会时面子上也是有很大不同的,说白了,下属有骑兵连的团长就敢拍胸脯:老子的部队,那叫兵强马壮。

如果连骑兵都没有,“兵强”还好说,怎么好意思提“马壮”。所以,有没有骑兵连,对于李云龙、丁伟和孔捷来说,除了打仗需要外,那也是一个面子问题。

同理,人家旅长想闹一个骑兵营甚至骑兵团,这想法也不算过分吧。

综上,骑兵并非简单的一人一马,在条件艰苦的年代,一个骑兵部队背后承载的东西那是相当多的,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判断当时人们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独立团   骑兵   淮北   伪军   旅长   作战   战马   马匹   步兵   师长   我军   日军   团长   部队   装备   财经   李云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