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万户侯,放到今天是什么地位,收入水平怎么样?

所谓的万户侯,就是拥有了一万户人家的税收权力,可以通过对自己管辖的这一万户人家的税收,来充当自己的收入了。等于是一万户人家养着他一家人了。

当然,税收不可能是直接掠夺人家的所有财产收入。比如,这一万户人家,每家每个月收入1000块,万户侯从每家收取1块的税金,并不算高,而万户侯则可以一次性收入一万块,就已经是别人家的十倍了。

如果朝廷政府的税法管制再不到位,万户侯可以私自制定苛捐杂税的话,那么这个万户侯的身份,基本就是一个小地方的土皇帝了!

例如刘邦,在举事之前,身份是沛县亭长的身份。根据郡县制的分化,一村当中,每十户人家为一亭,那么刘邦所管辖的,就是这十户人家。基本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居委会楼门长的身份。

战场上的百夫长,那就是一个人可以领导一百人的队伍,基本相当于现在的连长职务了。

此后还有千户大人,但是这十户百夫长千户,其实都是朝廷委派的执行官员,或许也拥有收税的权力,但税金是要上交的,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而到了万户侯的地位了,那就是拥有了私自占有万户人家税收的权力了。

所谓的封建制度,意思就是分封建设制度,是中央集权之下,根据不同级别,分封各个地方的建设管理权限的制度,叫做封建制度!指的是土地的管理权分配!

所以,封建制度不一定就代表落后愚昧。例如西方,很多国家压根就没有封建制度阶段,都是直接从奴隶制度跳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比之下,中国的封建制度2000年,其实对标同期的西方,还一直都是处于奴隶制当中呢!那封建制度就是绝对进步的制度了!




古代的万户侯,也就是有权力管辖一万户人家的官员。

一万户人家,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至少也应该有三五万人口以上。

三五万人口,如果放在今天,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乡镇的人口。也就是说,万户侯只是相当于是个乡长或者镇长。

但如果是放在古代,因为那时候全国的人口基数少,所以相对来说权力就很大。

比如就拿汉朝时期来说,据史料记载,西汉初期的全国人口大概是在1500万至1800万之间。

也就是说,如果拿万户侯放在西汉时期,那么应该相当于是现在的省长或者是市长了,所以权力还是很大的。

即便是万户侯放在古代其它几个朝代,我想,至少也应该等同于是一个将军大小的官员吧!

至于问到万户侯的收入水平到底怎么样?

因为据我了解,万户侯不但是管理着所辖地方的一万户人口,而且这一万户的赋税收入,包括猪马牛羊和耕地也基本上是属于万户侯自己私人所有的。

所以,如果正好是遇到古代的万户侯所属封地很富庶,那么,几代万户侯做下来,财富不说离富可敌国,但至少也是相当的有钱。

古代的万户侯一般都是战功非常卓著的人,才有可能会被皇帝封赏的。而且万户侯最大的财富就是:有权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军队。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有不对之处,还望各位大神能在评论区里批评指正。




什么水平?

万户,过去基本等于一个县。也就是一个县的税金和财政收入,去除行政开支后全部属于万户侯所有的。

得把今天的超额财政负担去除,毕竟古代一个县实际只有知县,县丞,主簿,学官是中央负担,仆役,税卒,差役,官媒婆这些是地方财政负担的,基层是宗族自治体制,所以一个县的财政负担人数也就二三百人,大县才近千人。

去除医院学校这些,减少行政负担,一个县今天少也是七八亿财政收入,剩一半是年入4亿。这得多大一家公司啊,而且还是税后的净收入。




古代的万户侯就相当于现在土皇帝,就是现在合理合法的土豪啊!古时候,万户侯就是万户所要敬仰的侯王,就是在战争中表现积极,又能够听从指挥的安排布曙的将令实行奖励的政策,开始是利用土地,得到奖励的都是侯王将相。土地都用来奖励完了,还有这么多的将士需要奖励,就采取万户侯的办法来进行奖励,规定一个责任目标,在一定的时候完成了责任目标都有奖励,原来是在中央统一进行,现在改为在民间进行,比如说一个人表现十分的突出,该由这里的万户人家,进行奖励,这划定的一万户人家就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就成为了众目睽睽的万户侯。万户侯在组织生产和生活中,确实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不光是空有其名,体现出军民团结如有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效果。




“侯”,知道“诸侯”二字么?“周文王”就是“商纣王”下面一“诸侯”。拥有一方领地和军队。

“万户”言其多,“户”是指一户纳税的人家,万户当然是指拥有超“万户”以上的纳税人口的“诸侯”。

而能封侯的要么是跟随“皇帝”南征北战的功臣,要么是“皇帝”的兄弟们。如“韩信”跟随刘邦打天下被封“侯”。后又怕他势力大日后不好控制造反而被“卡喳”了。

“吴三桂”也是“侯”,后也被“清”剿灭。你说有多大地位?按现在说就是美国一州的“州长”,我国一省长。

不过,今天的省长丶州长,可都没“古代”的“侯”权力大呢。那时的“侯”是独断一方,有忠于自己的军队。所以“皇上”最怕他们做大而不好控制,所以常常要“削番”,削弱他们的力量或干脆剿灭而彻底放心。

明朝“朱允文”就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而“削番”,试图剥夺“朱隶”的权力。结果适得其反,导致“朱隶”打进“南京城”而结束,至此开创“朱隶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万户侯   百夫长   土皇帝   古代   税金   刘邦   诸侯   省长   封建   税收   权力   负担   人口   地位   身份   制度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