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湖旅行后,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谢谢邀请问答。

杭州‬西湖‬,自古诸多‬的‬文人墨客多‬‬留下对它称颂‬的‬诗词‬歌赋‬,比如‬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百年后,苏轼留下的一首著名西湖诗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的魅力‬自小就耳闻目染。美丽动人的传说更是‬深入‬在内心‬陪伴着成长‬,对于‬西湖的印象是‬与‬内心的传说‬故事‬相伴着‬一同‬走来。

西湖民间故事中最著名‬和脍炙人口的是“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济公”“飞来峰”等。

白蛇和‬许仙‬‬的传说‬

有关于白蛇的传说故事,最初‬出现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后来人们对于‬故事进行了加工‬创作‬,有了几乎‬‬家喻户晓的‬戏曲‬、电视剧等‬。

传说中的白娘子和许仙

白蛇化为‬女身‬,与书生许仙在‬西湖的‬断桥偶遇。烟雨迷蒙中‬,白蛇与许书生‬在‬一起‬避雨,许仙将伞相借与‬她‬;自此‬,断桥的‬一段爱的‬缘分就此‬展开,白娘子与许仙的感人‬故事就是‬在如诗如画的断桥‬开始。


如今的的断桥

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其名由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


断桥在西湖诸多大小桥梁中,颇具盛名。断桥一端连接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以冬日残雪时分最为动人心魂。


每当飘雪后人们纷纷出门去欣赏西湖雪景,断桥上游人如织,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美丽,因此有对联“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的评价。伫立雪霁西湖,举目四望,但见断桥残雪似银,孤山、葛林一带山色空蒙,湖水晶莹。


传说中的离别


在白娘子‬和许仙生活最幸福的时候,法海僧人用强大的法力,以降妖除魔的名义收服白蛇。


在他的法力‬“饮雄黄酒现原形”“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的一系列发力之下,最终‬,白蛇被镇压在雷峰塔下。


如今的雷峰塔


雷峰塔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于北宋太平兴国2年(977年)为生子而死的皇妃而建,原名皇妃塔,因建于西湖岸边夕照山的雷峰之上,后渐称为雷峰塔的。


随着《白蛇传》的传播,雷峰塔成了法海镇压白蛇白素贞的所在,也成了法海、白素贞、许仙三人之间恩怨的标签。而“雷峰塔”的出身,也逐渐被人们给忘却。


雷峰塔建成后的一千多年来屡遭战乱损伤,特别是明嘉靖年间,入侵杭州的倭寇纵火焚毁。1924年9月25日下午,屹立八百多年的雷峰塔,在夕阳下轰然倒塌。此后雷峰夕照就在人们眼前消失了70多年。


2002年10月26日,在倒塌78年后,雷峰塔重建竣工,一代名塔再获新生!


新建雷峰塔是我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夕阳西下塔身被霞光笼罩,宝塔的飞檐翼下悬挂有铜制的风铃,轻风拂来,铃声悠远,与山下南屏晚钟相和,禅静和谐。


《梁祝》传说

传说《梁祝》的美好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两人唯美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中外古往今来无数的有情之人。一首脍炙人口的绝美小提琴曲《梁祝》因此而诞生。旋律优美感人至深。

梁祝故事讲述的是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途中邂逅同时到杭州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于是双双结伴游学,期间在此同窗三载,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义。祝英台学成先归,日后梁山伯寻访祝英台时,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山伯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风浪大作,闻此处就是梁山伯葬地后,悲从中来,上山祭奠,祝英台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梁山伯墓突然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其中,同穴而死,过后二人魂魄化作彩蝶翩翩起舞


如今的万松书院


如今的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北万松岭上 ,始建于唐朝,前身为报恩寺。明清时期,无数学者大家在这里就读讲学,风采尤甚。


万松书院以“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得名。2007年,“万松书缘”入选了三评“西湖十景”。


传说中的十八相送


同窗几载,梁山伯都未能发现祝英台的女儿身,而英台早已芳心暗许,长桥临别,两人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十八里路。祝英台以物喻情打了十八个比喻。


如今的长桥

长桥位于西湖东南角,邻近净慈寺。据历史记载,宋代钱湖门外,水口甚阔,有桥横截湖面,桥分三门,有亭临之,长亘里许,壮丽特甚,是为长桥。


济公传说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这首当年的电视剧《济公》歌词中描写的人物就是摇着蒲扇而来的济公。济公原名李修缘,少年时入国清寺,后到杭州灵隐寺、净慈寺。传说他破帽、破扇、破鞋,似乎疯疯癫癫,人称“济癫”,然而又惩恶扬善,扶危济困,因此被世人称为“济公活佛”。

传说中的运木古井

传说净慈寺曾在一夜之间被烧了个精光,在众和尚一筹莫展的时候,济公说有办法在三天之内弄到木材重建寺院。经过一番曲折,济公募集到的木头顺着江水漂进了钱塘江。流经钱塘江关卡的时候,被官差阻拦要对木材抽税,济公便把全部的木头都沉入了水中。


净慈寺的和尚焦急地等到第三天,看到济公回来,急问木头在哪,济公拉着老方丈跑到净慈寺醒心井旁边,只见一根根木头从水中冒上来。醒心井因为曾经运过木头,后来人们便称它为“运木古井”。


如今的净慈寺


净慈寺,原名永明禅院,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它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南宋时期曾被评为江南禅院“五山”之一。净慈寺屡毁屡建,如今寺内大部分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


"南屏晚钟"是"西湖十景"之一。每到黄昏,浑厚悠扬的钟声从寺内响起,夕阳西下,钟声响彻,思绪飘扬、余音绕梁。


传说中的飞来峰


相传有一天,济公突然算知有一座山峰要从远处飞来,而落地之处是灵隐寺前的村庄,于是便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但因济公平日的疯癫作风,村民们不以为然,山峰飞来在即,济公只能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


村民们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大家才明白济公的话并不是戏弄之言,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


如今的飞来峰


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飞来峰山间可是遍布了从五代到宋、元时期的佛教石窟造像340多尊,其中,保存比较完好的元代造像共有68龛93尊,构成了飞来峰造像的主体与精华。


飞来峰的佛教石窟造像,是我国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匠人的巧手神思,你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


美丽的西湖传说。。。


许许多多的西湖传说,源自伴随‬‬童年‬在‬心底扎根的美好记忆,多少年来‬伴随着我们成长。


对于‬西湖,由于‬心存‬这些‬美丽‬动人‬的古老‬传说‬、民间故事‬,俨然‬已‬成为了心底‬里‬的一‬种‬‬情怀。


感谢您的阅读!






我是吾心安处是吾乡96,欢迎您关注我!




感谢激情:西湖旅行后最大感受是什么?。我的感受是,千年筑建的古楼,诗人刻画等,古墨风景美不胜收。精神饱满,别忘带伞。在人山人海的西湖,去便所困难。公厕排号远,最好走一半,坐一半游車。外国和外地游客,它们初衷第一站去雷锋塔,古楼庙巷,动物园,茶山深林小溪之地,畅游西湖,品农家龙井茶,食美味佳肴,感受名不虚传世间天堂。














西湖感受:不同之处,三面环山,一面主城区,其次是方言不同。各种景观风格都是人工栽培,很美观大气。大家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走走看看,值得停留欣赏。百年人生路,品尝一下杭州西湖美食,挺好的。




名人造就胜景,文化成就美景。




西湖环境优美。走在苏公堤上,想到苏轼二次任职杭州,在西湖种菱,挖出的淤泥堆积成堤,并种植杨柳、芙蓉,疏浚西湖、钱塘河道,使杭州免于水患灾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苏轼,就把西湖中间的这条长堤称之为苏公堤。苏轼是个公道正派人,在到杭州前,多因政见不同,先是同革新派起纷争,后抨击保守派,前后两派却谄害他,特别是乌台诗案,差点掉脑袋。就这样,到杭州后,亲历亲为,抗疫救灾,疏浚西湖,造福人民,千百年来为人民所赞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西湖   雷峰塔   灵隐寺   许仙   法海   济公   梁祝   造像   残雪   断桥   白蛇   传说中   杭州   山峰   木头   旅行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