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霸主郑庄公,割周天子麦子,互换人质,他哪来的底气?

就凭‬拳头硬‬!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在骊山点燃了烽火,将诸侯们狠狠地戏耍了一番。站在烽火台上的褒姒看着万千兵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冷若冰霜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然而,褒姒的这一笑却让周幽王彻底失去了诸侯们的信任,也将西周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公元前771年,西北夷族犬戎发兵攻打西周都城镐京,惊慌失措的周幽王在骊山点燃了最后一次求助的烽火,然而,诸侯们并未将此次求助当真。

最终,周幽王命丧于骊山之上,其子姬宜臼即位,史称周平王。自此以后,周天子的势力日渐衰弱,中原从此进入了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

在大多数人眼中,春秋是一个百家争鸣,群雄并起的时代。曾出现过孔子、老子、庄子这样的思想家,也出现过春秋五霸这样雄踞一方的霸主。

提到春秋时期,有一个人不容忽视,他便是春秋初期三小霸之首的郑庄公。他虽然没有春秋五霸的威名,但他却是敢于挑战周天子王权的第一人,也正是他开启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那么,郑庄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何敢向周天子宣战?他到底是如何成就霸主之命的?

这一切还要从平王东迁说起。


01

黄泉见母

周平王即位的第二年,犬戎再次派兵来犯。人祸伴随着天灾,此时的镐京城内萧索一片,多年的干旱,粮食欠收,周王室国库空虚,对于犬戎的步步紧逼束手无策。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思虑再三,决定迁都洛邑躲避灾祸。这一次迁都史称平王东迁,这也标志着春秋时期的开始。

但是,在周平王东迁时,并没有让镐京的百姓跟着东迁。因此,在洛邑重新建都需要大量人力的时候,周平王只得依靠地方诸侯的力量,这也导致了洛邑落入了诸侯的掌控中。

春秋战国五百余年的争霸与厮杀自此而始。

第一个因为平王东迁而崛起的国家是郑国郑武公因为护送周平王有功,因此获得大量的封地,郑国也由此逐渐强盛起来。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病逝,其子寤生即位,史称郑庄公


郑庄公是个富有野心的人,周平王早已不是在镐京号令天下的周天子了,如今不过是靠着诸侯在洛邑担个虚名而已。因此,他不再甘愿每年都进贡粮食和珠宝给周王室。

但是,朝中大臣认为,郑庄公刚刚登上王位,他的弟弟公子段正对王位虎视眈眈。若是贸然与周天子为敌,会给公子段可乘之机,得不偿失。

公子段是寤生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后世称他为共叔段。他和寤生自小不和,常有争执。在郑武公晚年时,段更是几次三番想从寤生手中夺下太子之位。

原本,王室之中,兄弟俩争夺王位的事情并不少见,可是,作为寤生和段的母亲,武姜也参与其中,并且坚定地站在了小儿子的身后,帮他一起夺取王位。

武姜出身高贵,是申国国君之女。她一生只生了寤生和段两个孩子,但是,对于大儿子寤生,武姜一直是厌恶的,反而对小儿子疼爱有加。

尤其是在郑武公病重之时,她不只一次在丈夫的病榻前要求他将王位传给小儿子段。

武姜之所以对两个孩子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是因为她在生长子寤生时难产,婴儿出生时是脚先出来的,被称之为逆生,这在当时是不祥的征兆。


在武姜看来,寤生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幸,还会给整个郑国带来灾难。因此,她一直支持小儿子段。但是,郑武公却仍然坚持将王位传给了寤生

寤生继位后,原本是打算将远离国都新郑的一个小城共城作为封地赐给段。但是,段却以要在母亲跟前尽孝为由,迟迟不愿去封地,任由寤生多次催促也无用。

直到有一天,武姜主动叫来了寤生。武姜一见寤生,就立刻质问道:“你已经是一国之君了,郑国的百里江山都是你的,你却只给段这么小的封地。”

寤生闻言,恭敬地问道:“那么依照母亲的意思呢?”

武姜见状,立即说道:“不如将制邑作为封地给段,可好?”

寤生随即拒绝道:“制邑是险要之地,父亲生前有命,决不允许封地,除了制邑,其余地方任凭母亲挑选。”

武姜见寤生直接拒绝了她,不觉心中气闷,怒道:“我就知道你会拿你父亲的遗命来堵我的嘴,罢了罢了!”

寤生见状,也心中焦急,无奈道:“母亲,除了制邑哪里都可以给段,全凭母亲做主。”


武姜见此情形,也不再坚持,于是要求寤生将京邑封给段。寤生心中虽然百般不愿,还是按照武姜的意思,将京邑给了段做封地。于是,段很快就收拾行李启程去了封地。

目的达到之后,武姜便交代段,到了封地尽快扩充兵马,早做准备。一有机会便会派人送信给段,好让他趁机能夺得王位,她始终觉得寤生生而不祥,定要让段取代他的地位。

段临行前,武姜又向寤生给段要了一批兵马,用来镇守京邑。这次,寤生没有再阻挠,而是欣然同意了。

郑庄公虽然自幼内向,但是为人十分精明。早在郑武公病重时,他就看清了弟弟想要篡权夺位的野心,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对母亲和弟弟是有求必应,让他们慢慢放松了警惕。

其实,寤生是刻意对段十分纵容,好让他起兵谋反。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武姜面前彻底除掉段,但是,段和武姜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到京邑后,段就开始招兵买马,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图早日夺位。数年间,段和寤生之间看似风平浪静,其实他的所作所为都在寤生的监视之下。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段就悄悄地潜回了新郑,并乔装打扮混进宫见到了母亲武姜。武姜见到段十分惊讶,问道:“你怎么会来新郑?”

段焦急地回道:“母亲,我已经等不及了,不日便会起兵。”

武姜听罢,大惊失色:“不日起兵?你可都准备妥当了?”

段自信地回答道:“我打听到寤生会在五月初一去洛邑朝见周天子。到时他定会带走大队兵马。母亲,你帮我盯紧寤生,他一离开,你便在城头插上白旗,我立刻攻城。”

姜武听罢,立刻答应了段的请求。但是,她也希望不要伤了寤生的性命。段与武姜说完,便急匆匆地离开了王宫。

他们以为天衣无缝、密不透风的夺位计划,其实早已传到了寤生的耳朵里,因为他早已在武姜身边也安插了眼线。


此时的郑庄公对母亲和弟弟已经失望透顶,更是对那稀薄的母爱不再抱有希望。俗语说,游鱼贪食,钓者诱之。既然段要攻打新郑,那他便去攻打京邑,端了他的大本营。

据《左传》记载: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五月,郑庄公假装离开都城新郑,前往洛邑。段见新郑城内兵力薄弱,于是率军想要偷袭新郑,武姜也里应外合,命人打开了城门。

就在此时,郑庄公突然出现,惊慌失措的段立刻率军掉头,想要逃回京邑,却在半路得知郑庄公早已命人攻下了京邑。退无可退的段只得逃到共国,最后自尽而亡。

平定了段的叛乱后,郑庄公顺势扫平了郑国内部的反对势力,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独掌大权。可母亲姜武却成了了他的心结,两人的关系不仅没有改善,因为段的叛乱变得更加恶劣。


武姜在寤生出现的那一刻便知道,夺位计划注定是失败了,她当即被送往寝宫软禁。在寝宫中,她焦急地等待了半个多月,却没有等到段的一丝消息,她的内心隐隐不安。

情急之下,她主动求见了寤生,一见面,她便厉声质问道:“你是不是害死了段?”

面对母亲的质问,寤生说不出半句话,只得任由武姜将怒火发泄在他身上。可是他又着实地不甘心。

他反问道:“你只关心段,你可知,到底是谁害了他。是你!是你从小就告诉他国君之位是他的,是你纵容了他的野心,是你叫我将京邑和兵马给他,若不是你,他不会走到这一步!”

武姜被寤生的话语惊得连连后退,她不愿承认自己是那个罪魁祸首。

寤生见状继续说道:“就因为我是逆生,你给我起名寤生,你厌恶我多年,认为我是个不祥之人,你当真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计划吗?实话告诉你,段已经自尽了。”

武姜得知自己最爱的小儿子已经死了,顿时悔恨无比,她想向寤生认错,可是寤生不再希冀那淡薄的母爱了,他下定决心道:“世上哪有你这样做母亲的,我不想再看到你,你我此生,不到黄泉,绝不再见!”


之后,寤生便将母亲武姜送到了颍地(河南颍阳地区),在那里修建了一处行宫,将武姜幽禁起来,并派人专门看管。

一年后,郑国王宫里,郑庄公正在宴请群臣,舞池中央,舞姬翩翩起舞,乐声婉转,郑庄公很是高兴,他扫视了一圈,只见一位大臣正在将宴会上的佳肴,装进自己的食盒中。

郑庄公见状,心下疑惑,于是出声问道:“你在做什么?”

大臣回道:“君上,臣家中尚有老母,从未吃过这么好的东西,我在这里享受,母亲却吃不上一口,我心中愧疚,因此我要带一些回去给母亲吃。”

郑庄公听罢,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他落寞地说道:“你有母亲可以孝敬,寡人却没有。”

大臣回道:“君上怎么会没有呢?夫人健在,只要君上愿意,还是可以孝敬的。”


郑庄公此时也懊悔地说道:“其实,将母亲送到颖地也是寡人一时冲动,无论如何,她都是我的亲生母亲,为君者怎能不孝。但是,寡人也立下重誓,不到黄泉,绝不相见,寡人不能违背誓言啊!”

大臣听罢,说道:“君上,臣有一个方法,只要命人在地下挖一条隧道,将泉水引入,便为黄泉,届时,君上便可在黄泉边与母亲相见了。”

郑庄公听罢,觉得这是一个既成全孝道,又不违背誓言的好办法。于是依计而行,将黄泉修好后,便命人将武姜接了过来。

武姜一见到郑庄公,便痛哭流涕,连连道歉。郑庄公终是接受了母亲的道歉,将她接回了新郑。寤生最终和武姜冰释前嫌,这也是流传后世,为人传唱的孝道故事,黄泉见母。

和母亲和好后,郑庄公完全扫平了郑国内部的所有阻碍,独揽大权,然而,他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他想要的是凌驾在周天子之上,不再受周王室的控制。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郑庄公与周天子之间再一次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02

假命伐宋

郑国在郑庄公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盛,兵强马壮,他开始放眼天下,冷冷注视着名不如实的东周王朝。

经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和犬戎之乱后,周王室也不再是那个可以号令天下的中原霸主了,反而更像是一个日薄西山,垂垂老矣的老者,成了诸侯们的俎上鱼肉。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眼见附近的郑国逐渐强盛,再加上他深知郑庄公忍辱负重,雷厉风行的性格,笼罩在心中的危机感始终挥之不去。

为了不让周王室有被吞灭的危险,周平王想方设法想要解除郑庄公在朝中的势力。

郑庄公是周王朝的卿士,辅佐周天子管理朝政。因此,周平王想将郑庄公卿士的权利分散,以此来削弱他的势力。

得知这一消息的郑庄公气愤不已,于是立刻找来祭足商量此事。祭足是郑庄公的谋士,此人足智多谋,被人后成为春秋第一权臣。


祭足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便向郑庄公献计,用郑国公子换取周王朝的太子作为人质,用此举来威胁周天子。郑庄公听罢,便立刻前往洛邑,面见了周平王。

周平王自知,无端架空郑庄公卿士职权一事,自己做得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见到郑庄公前来,也不免有些心虚,于是问道:“郑伯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郑庄公也不绕弯子,问道:“听闻大王想要将臣的卿士之权交予旁人,臣闻听此事,甚觉荒谬,因此特来面见您,希望大王可以解除臣的卿士之职,免得大王被留言所污。”

郑庄公此言一出,周平王心中一喜。但是,周平王深知,此时的周王朝已经国力衰退,若是再受到犬戎等外族的欺压,仍然需要各诸侯国来维护王权。

如果此时削了郑庄公的卿士之权,说不定,各国诸侯见状便会落井下石,为保王室安危,周平王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妥协。

于是,周平王回道:“郑伯不要听信谗言,此事绝非寡人所为。郑伯与先君郑武公对周室有再造之恩,本王岂会如此无情无义。”

郑庄公听罢,谦虚地回道:“先君虽然对周室有贡献,但功劳甚微。自臣承袭先君之位后,未曾与大王分忧,不能在忝居卿士之位。”


周平王见郑庄公连番请辞,知道这是在试探自己,于是急急地说道:“郑伯因何不信本王,反而听信那些谗言,你到底要如何才能相信本王。”

郑庄公见状,说道:“大王,不若让公子狐到我新郑来做客,也让我儿到洛邑来聆听陛下的教诲,如何?”

周平王听罢,大惊失色,但是迫于郑庄公的实力,他也不敢贸然拒绝,只得无奈答应。

不久之后,公子狐来到了新郑成为人质。此时的郑庄公已经心满意足,不仅保住了卿士之位,还得到了公子狐这张护身符,自己的安危总算有了保障。

而远在洛邑的周平王则气急败坏,不仅没能削了郑庄公的卿士之位,儿子还成了郑国的人质,这下,他对郑国也无可奈何了。

这场权力的交换,史称“周郑交质”,这是周王室权威崩溃的开始,也是东周礼崩乐坏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


其实,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保护边境安宁,常常采用互换人质的方式来相互制约。但是,敢于和周王室提互换人质的条件,郑庄公是第一人。

要说郑庄公为何敢于和周王室分庭抗礼,主要是现在周王室缺失了两样东西,一个是实力,一个是名正言顺。

之前,周王室稳坐都城镐京,实力不容小觑,但是随着平王东迁,镐京地区被狄戎蛮族占领,周天子丧失了对镐京的控制,因此也就没有了和土著诸侯抗争的实力。

另一方面,周平王是由其外公申侯拥立的,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天下皆知。周平王得位不正,甚至有弑父夺位的嫌疑,所以也丧失了民心和威望。

因此,郑庄公才会敢于挑战王权,胁迫天子。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病逝,身在郑国的公子狐准备回到洛邑继承王位。谁知,在回洛邑的途中,公子狐因伤心过度,也病逝了。


最后,由周平王的孙子姬林继位,史称周桓王。周桓王继位后,一想到周王室因郑国而受到的屈辱,内心便愤懑不已,对郑庄公的恨意无以复加。

对于郑庄公的大权独揽,周桓王早已不满,为了泄愤,他召集群臣商议,想要削了郑庄公的卿士之位。

大殿之上,周桓王状似忧心地说道:“最近寡人寝食难安,郑伯为先王重臣,鞠躬尽瘁,劳苦功高,可您年事渐长,若还是让你日夜劳心,寡人于心何忍。但若让您退位,只怕天下人都要说寡人忘恩负义,寡人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郑庄公见状,也顺着说道:“臣忝居高位多年,也是日夜优思。因此,先王在世时,臣也是多次请辞,或许是先王对臣太过信任,竟没有允许臣离开。”

周桓王听罢,继续说道:“既然如此,看在郑伯为周室操劳多年,寡人也实在不忍心在让你这么劳累下去了,不如就回新郑好好休养吧!”

郑庄公见周桓王已下定决心,不好再辩驳,只得说道:“臣谢过大王体恤,这就回新郑好好休养。”

这一次和新君的较量,郑庄公意外落了下风,被夺取职权,只得灰头土脸的回到新郑。可是他仍然心有不甘,于是再次叫来祭足商议,想要挫一挫周桓王的锐气。


公元前720年的夏天,周桓王治理下的温邑,金黄色的麦穗在清风的吹拂下,如同浪潮一般,一层又一层地摇曳着,麦农们也正在田间劳作,内心充满这喜悦。

突然,一队手拿镰刀的郑国士兵冲进麦田,粗暴地赶走麦农,以最快的速度将田里的麦子收割一空,然后扬长而去。

过了一段时间后,郑庄公发现周桓王并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将周王室的稻子也收割一空。

东周沿袭了西周王朝的“兵农合一”政策,其基本特点是,服役人员平时散在村社为农,战时临时征集为兵,当时没有职业军人,除了少数战车上的贵族之外,都是种地的。

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建立了四个城邑用来屯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温邑。而郑庄公将周王室一年的收成收入囊中,不仅削弱其实力,还为自己储备了军粮,是以战养战

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郑庄公再次偷割稻子的举动将周桓王气得暴跳如雷,他忍了第一次,绝不会再忍第二次。但是,他也绝不会贸然与郑庄公为敌,只能静静地等待一个机会。


宋国与郑国相邻,经常发生争端,郑庄公对宋国早已有了吞并之心。于是,他软硬兼施地结盟了陈国和鲁国,准备三家联盟攻打宋国,但是这一计划遭到了祭足的反对。

祭足认为,攻打宋国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因为宋国不同于其他国家,作为公爵,地位尊崇,在诸侯中的影响力极大,若是没有充足的理由,势必会引起其他诸侯的不满。

而最充分的理由便是得到周天子的支持,以王命伐宋

对于这个理由,郑庄公很是为难,他已经和周王室交恶,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年,但是他明白,周桓公肯定不会帮他的。

此时,祭足看出了郑庄公的犹豫,于是劝说道:“君上不必担忧,您只需带着厚礼为夺粮一事向周天子请罪,若他肯支持自然是好,若不肯,我也有别的办法。”

郑庄公听罢,即便再不愿,也只得带着厚礼,去洛邑向周桓王请罪。而另一边,周桓王听说郑庄公前来请罪,内心十分有成就感,于是便接见了郑庄公。


郑庄公一入大殿,周桓王便讽刺地说道:“郑伯自从上次离开洛邑,已有三年未来朝见寡人了!”

郑庄公听罢,连忙行礼道:“臣事务繁忙,一时抽不开身,耽误了觐见,如今一有空,便来向大王请罪。”

周桓王冷哼了一声道:“幸亏郑伯事务繁忙,上次郑伯来的时候,就将我的粮食强光了,若是郑伯年年都来,只怕寡人就要饿死了。”

面对周桓王的冷嘲热讽,郑庄公忍耐了下来,也没有提伐宋的事情,便匆匆告辞了。而周桓王为了打郑庄公的脸,还特意送了十车秕糠做回赠。

周桓王此举惹得郑庄公十分不满,但是这对祭足来说却是天赐良机。他将这十车秕糠说成是周天子对郑庄公年年朝贡的奖赏,借此彰显周天子对郑庄公的信任。

之后,祭足还放出风去说宋公对周天子无礼,长时间不去洛邑朝拜天子,因此,周天子特意命郑庄公代天子讨伐宋国。


公元前713年,郑庄公联合齐、鲁两国,率领联军直扑宋国,取得了战争上的胜利,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假命伐宋事件。

这件事之后,郑庄公惊奇地发现,周天子竟然没有因为假称王命而治罪于他。其实,周桓王在得知自己被郑庄公当枪是了之后,心中十分恼火,可是他畏惧郑国的实力,只得作罢。

于是,郑国与周王室再一次陷入了冷战之中。

到了公元前707年秋天,周桓王终于对郑庄公的不敬忍无可忍,为了维护周王室的威严,周桓王亲率周、陈、蔡、卫四国联军讨伐郑庄公。

集结了四国军队的周桓王信心满满,气势汹汹直奔新郑。这一次,他要让郑庄公见识到天子的威严,他要一雪郑庄公带来的耻辱。


郑庄公得到消息后,也不惧四国联军,迅速筹备兵马,率军迎战,两军在繻葛摆下战场。郑庄公命祝聃为先锋,自己则坐镇中军,伺机而动。

当时,陈国因国内动乱,毫无斗志,蔡、卫两军战斗力也不强。因此,战斗打响之时,祝聃便率先攻打联军左翼的陈军,陈军一触即溃,不久便退出战场。

而后,祭足率领军队攻打右翼的蔡、卫联军,打得联军节节败退,四处逃散,周桓王见状,大为惊骇。

而此时,阵中的祝聃看到了惊慌失措的周桓王,于是搭弓射箭,这一箭以迅雷之势射向了周桓王,周桓王躲闪不及,肩膀中箭,随从见状赶忙将他扶上了车架,慌忙逃走。

祝聃见周桓王败走,心中大喜,随即拜见了郑庄公,想要乘胜追击,活捉周桓王。但是郑庄公仍然忌惮周王室的威望,害怕穷追猛打会引起其他诸侯国的敌对,终是作罢



03

最后

繻葛之战,以郑庄公大获全胜而告终。

当天夜里,郑庄公派遣祭足前去周营慰问身负重伤的周桓王以及周朝的将领,以表示与周王室交好之意。而周桓王害怕郑国军队再次来攻,于是拔寨返回了洛邑。

郑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郑庄公害怕自己落得一个弑君的罪名于列侯,因此也不追赶。此后,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东周王朝形同虚设.

周之天下,犬戎桡之,始皇亡之,而繻葛一战,则君臣之义郑伯先废之矣。

郑庄公是第一个将君权神授的王权拥有者打下神台,从此天子威信扫地,郑庄公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向王权说不的诸侯,郑国的崛起也为春秋争霸开了一个先河。

继郑国之后,齐、晋、楚、秦等诸侯国先后兴起,继之而来的就是春秋时期的新格局,诸侯争霸。

所以说,郑庄公的经历完美诠释了,实力才是硬道理。在群雄并起的年代,若是拳头不硬,那便只有挨打的份!




春秋时期名气最大的应该是“春秋五霸”,又叫“春秋五伯”,但在周朝与春秋之间又有哪些厉害的角色,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

今天我要跟大家聊一聊春秋时期的“小霸主”——郑庄公

说到小霸主这个称呼,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后面的“五霸”,实际上郑庄公在春秋时期做的那些事绝不逊色于五霸!

郑庄公时期,天下还是以周天子为中心,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可以互相争斗,没有人敢与周王室作对,唯有郑庄公敢直接叫板周天子!

  • 他不服周天子削弱自己卿士的地位,直接与周天子争论起来,最后周天子只能以互换人质的方式解决;

  • 他带着手下连续两次把属于周王室的麦子给割了,周天子也只能是口头上对他表示不满;
  • 周天子领兵征讨郑国,他率军抵抗,手下一箭射中周天子肩膀,直接把周王室的威严射得粉碎!

春秋诸国,只有郑庄公敢叫板周天子,他哪来的底气?

郑庄公对周天子强硬的态度并不是逞一时之气,这里面包含了多种因素。

  • 首先是来自长辈的熏陶

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因为不是谪长子,因此失去了继承周天子的机会。郑桓公是姬姓家族的人,也算是周王室成员之一,后来他的哥哥周宣王给他封为郑地的诸侯王。周幽王继承周宣王的天子后,他把郑桓公召回来担任司徒,相当于宰相一职。

周幽王因为沉迷于褒姒的美色,对朝政也是日益荒废,郑桓公决定东迁到河南洛阳以自立。当时郑桓公新迁的地方只有10座城池,还是虢国和郐国每国送五座给凑的。但是等郑桓公去世,郑武公继位后,直接就把虢国和郐国给灭了,郑国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郑桓公的自立,郑武公的扩张,都给了郑庄公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郑国灭虢国,因为虢国也是姬姓诸侯,同是周王室的人,但郑武公照样发兵夺城,给郑桓公竖立了一个“武力解决矛盾”的榜样。

  • 其次是来自母亲的影响

郑庄公的母亲武姜一直都不喜欢他,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是脚先出来,这在古代是“不祥”的征兆。郑武公弥留之际,武姜一直劝说武公要立小儿子叔段为太子,这个提议没有被武公采纳。

因为周礼规定是谪长继承制,叔段不是长子,但武姜却想打破这一祖制!

郑庄公继位后,他弟弟叔段把自己住的城墙围得很高,直接高过了哥哥的,这在当时也是违反礼制的举动。有大臣向郑庄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郑庄公只是认为母亲武姜要求的,自己也没办法。

所以,母亲经常对当时的礼仪制度进行挑战,郑庄公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也形成这种性格,也是他后来为什么不再遵守天子礼仪的原因。

  • 最后是周王室的没落

整个周朝,从周幽王开始就已经出现衰败的现象,特别是“烽火戏诸侯”之后,周天子再想召集诸侯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在诸侯国面前更是没有多少威信了,很多诸侯王都不再来朝拜。

郑国在郑武公时期攻占了虢郐两国的领地,并且把周边八邑的也都吞并,把郑国提升到了大国的地位。郑庄公继承的郑国在当时已经排在“强国”之列,所以在反对周天子的时候自然显得“底气十足”。

结束语

郑庄公被称为春秋小霸主,实际上是他最先站出来与周朝决裂,也为后来诸侯崛起埋下伏笔。不过周朝的灭亡也不是因为郑庄公的叫板,主要还是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周朝的分封制已经不再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诸侯王的实力不断提升,甚至超过了周王室,这才是导致周朝灭亡的原因。




郑庄公敢去割周天子的麦子,并且能逼迫周天子与他互换人质除了周天子名存实亡之外也因为郑庄公的强大。

一,周天子名存实亡

传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在秦、郑、卫等国的帮助下迁都洛邑。从此东周时代开始,也可以说成是春秋时期的开始。

迁都之后周天子直接管辖的土地锐减,土地的减少意味着赋税的减少;能够维持军队的数据也就相应的减少了。

周朝的法律规定周天子拥有六军的编制,但是东周时期周天子直接管辖的人口也就只有三万左右,东拼西凑之下也就只能拉出一只六千人的军队。

二,权力下行,姬寤生经营有道。

郑庄公原名姬寤生,“寤生”有噩梦的意思也可能是难看的意思。总之他出生之后就不受母亲待见,后来还引申出了“掘地见母”的故事。

寤生的父亲是周天子左卿士,父亲死后他世袭了周朝的官位成为了左卿士。虽然作为周朝的大臣却不为周朝谋划未来,专心经营自己的领土。

他继承父亲的爵位与领土之后,先是轻松搞定了弟弟的谋反――稳定政局。

发展国内经济,训练军队(曾经出兵帮助齐、燕打败北方游牧民族)――强大自己。

政治上与鲁国、齐国形成同盟,并逐渐成为铁三角中的领导人物。

周天子欲重新掌权,姬寤生第一个吃螃蟹。

周天子看姬寤生天天不为自己办事,反而利用自己的名号掠夺小国的资源。所以周天子生气了,他想要撤了寤生的左卿士、换一个自己人。

姬寤生一听说要被撤职也生气了,但是周天子毕竟还是名义上天子不能明目张胆的打他(那是以下犯上)。

所以姬寤生想了一个办法,他拉着自己的军队跑到周天子的地盘开始收割麦子;周天下一看这架势也知道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可是他又打不过。

寤生觐见周天子并问他是否要撤了自己的官位,周天子一害怕就否认说没有这回事;为了让寤生相信还主动提出“互换人质”。

从此周天子不只失去了地盘,还失去了尊严

天下诸侯从此更加不将周天当回事,大家每年的进贡变成了施舍,尊重也变成了表面的形势。

春秋时期一个诸侯的强大,只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君主。要问郑庄公挑战周天子的底气在哪里?

周天子的名存实亡与郑国本生的强大都是郑庄公敢挑战天子权威的原因。

枪杆子里出政权,军事实力的强大才能让在外交的过程中挺直腰杆;没有实力的周天子也只是一个好听名字而已。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锋芒初露,郑国雄起于中原

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任君主,他是郑桓公之孙,郑武公之子。郑庄公跟周平王一样,都姓“姬”,而不姓“郑”。一直到了战国的时候,郑国被韩国灭掉以后,郑国人为了纪念故国,才以“郑”为姓,自此,郑姓诞生。

周厉王是周宣王和郑桓公的父亲。周厉王死后,周宣王继位后,就将郑地(今陕西华县)封给自己的弟弟郑桓公,建立了郑国。

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继位后,宠幸褒姒,每天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并重用佞臣虢石父。郑桓公见周幽王如此长往,国家必然会起祸端,就为自己国家的前途担忧。他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征得周幽王的同意,就派长子公子掘突(后来的郑武公)携带重金,贿赂中原一带的东虢国和郐国。

虢郐两国的君主贪财,并想趁结交周王室的近亲,于是各自献出五座城池,送给了郑桓公。郑桓公大喜,就将原封地的居民、财物东迁在虢、郐之间的京城(今河南荥阳京襄城)。

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并爱屋及乌,想立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就将原来的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全部废掉,并命申侯将逃往申国的王后和太子杀掉。申侯当然不肯杀掉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便规劝周幽王不要宠信褒姒,并恢复王后和太子的地位。周幽王见申候竟然不遵从自己的命令,暴跳如雷,不仅撤销了申国的封国名号,并且下令发兵向申国兴师问罪。

势单力孤的申侯为了自保,就向西部的犬戎部落求援,并与之约定,只要帮助外孙夺取王位,京城内的财产和女人,任由犬戎发落。

就这样,申侯和犬戎联军攻陷了镐京,在骊山之下将周幽王砍成两断,同时,郑桓公也在这场兵变中被害,郑国人就拥立了他的儿子掘突为国君,是为郑武公。

犬戎退兵后,整个镐京城残破不堪,完成没有了往日的繁华景象。为了防止犬戎再次前来侵扰,继位后的周平王决定东迁洛阳。

公元前771年,郑武公便护送周平王东迁,并因护驾有功而被封为卿士,并参与周王室的政务决策,还获得了很多土地作为封赏。不久,周平王正式准许郑武公将郑国的首都迁到新郑(今河南新郑),由于这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再加上周天子的眷顾,郑国很快就成为了中原地区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一箭射下个周天子

郑庄公是郑武公的嫡长子,是武姜在睡梦之中所出,因此命名为寤生。寤生的出生很不顺利,武姜以他“不孝”而不喜欢,转而喜欢小儿子叔段。因此,在郑武公生前,武姜一直说服郑武公改立小儿子叔段为太子。西周宗法制定“立嫡以长不以贤",也就是说在选择王位继承人的时候,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法制度逐渐从内部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周幽王又给王室子弟树立一个非常恶劣的榜样,但是,郑武公亲眼目睹了周幽王因“废长立幼”而国破身亡,所以,郑武公非常干脆的拒绝了武姜这个荒唐的请求。

郑庄公死后,寤生以太子的身份顺利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是为郑庄公。公子叔段就与母亲武姜密谋起兵反叛,可惜行事不秘,被郑庄公提前得到了消息。郑庄公决定先下手为强,派出政府的正规军队前去征讨。叔段只好逃到共邑(今河南辉县),而叔段的儿子公子滑则跑到卫国与刚刚弑君自立的公子州吁一拍而合。公子州吁为了得到天下诸侯的认可,借口帮助公子滑取回封地为由,联合了宋国、陈国、蔡国、鲁国一同伐郑,并取得了胜利。

有仇不报非君子。郑庄公以此为契机,对卫国、宋国、陈国、蔡国、鲁国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并在各国之间纵横捭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成为当时强大的诸侯王。

郑庄公的四处扩张,让周平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了消弱郑庄公的权势,周平王以郑庄公政务繁忙为由,将郑庄公原本在周王室担任的部分职务转交给虢国的国君虢公忌父。消息传到郑国后,郑庄公非常愤怒,他气冲冲地赶到洛阳,当面质问周平王。周平王见郑庄公气势汹汹,顿时没有了原先的胆气,只好否认原先的命令。不仅如此,为了安慰郑庄公,表示自己对郑庄公的信任,周平王还将自己的儿子公子狐派到郑国当质子,而郑庄公则派出来自己的儿子公子忽住到洛阳,这就是历史非常著名的“周郑互质”。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表示相互信任,将王室公子派往他国居住,以此作为相互不侵犯的保证,原本就是寻常之事。但是“周郑互质”的性质却严重的多,因为,交换人质的一方,是天下共主,神圣不可侵犯的周天子。这也说明了,此时的周天子对诸侯国也没有任何威慑力了,宗法制度的瓦解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周平王在位51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太子姬泄父早在周平王生前就已经去世了,所以,在郑国当质子的公子狐回国继位。公子狐一路车马劳顿,再加上悲痛过度,到了洛阳后就一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周王室只好拥立太子姬泄父之子姬林即位,是为周桓王。

年轻气盛的周桓公实在看不惯牛气哄哄的郑庄公,他剥夺了郑庄公在周王室的部分职务,交给了虢公忌父。周天子与郑庄公正式交恶。

此时,郑国恰巧遇到了灾荒,郑庄公就派出祭足四处筹粮。祭足于是就率领郑军把周王室温地的麦抢了回来,又于当年秋天再率领郑军收割了周王室的禾,这次硬碰硬的交锋,让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了。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干脆解除了郑庄公在周王室的所有职务,并以他常年不觐见天子为由,召集了陈国、蔡国、卫国、虢国联合讨伐郑庄公。郑庄公也不甘示弱,双方随之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发生了一场激战。开战不久,周王室主力就陷入了郑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周桓王更是被郑军射中肩膀,只好忍痛负伤逃窜,这就是历史著名的“繻葛之战”。

“繻葛之战”的影响极其深远,它表示了周王室仅存的那点权威就这样无情的被碾碎了,虽然,郑庄公取得了整个战争的胜利,但周天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郑庄公害怕因此得罪天下诸侯,当晚他就委派祭仲前去周王室慰问负伤的周桓王及其将领,以示与王室和好之意。周桓公无奈,只能接受了郑庄公的求和。

结语

郑庄公他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能够扫除叔段之乱以巩固政权,之后又与齐鲁结盟假命伐宋,并且敢于将王师击败,毫无疑问配得上霸主的地位。《辞通》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合称为春秋五霸,就毛泽东评价他时,也说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春秋小霸主郑庄公,割周天子麦子,互换人质,他哪来的底气?


郑庄公寤生,在春秋时期绝对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被称为春秋小霸主的他,使郑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国。周郑交质,割周王麦子,敢从天子嘴里“夺食”,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得从那个“不爱江山只爱美人”的周幽王说起,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上演了一出古代版“狼来了”。结果我们都知道,犬戎攻破镐京,幽王被杀,把自己给作死了。天子有难,而且还被杀了,下面的诸侯可就不干了,于是晋、卫、秦、郑四国前来勤王,这才击退了犬戎。

周幽王死了,自然是要拥立新王,太子宜臼即位,这就是周平王。为了防止犬戎再次侵犯,各诸侯商议,请周平王东迁洛邑,此后便是东周时期。郑国因为勤王、迁都有功,封郑桓公(郑庄公的父亲)为卿士,在朝辅政。

这个时候的周天子,其实地位已经有所下降了,诸侯不过是敬周王为天下共主,说白了就是给给周王面子。这也是后来郑庄公的底气之一。

接着往下说,郑桓公死后,郑庄公接任,我们的主人公正式出场。但是郑庄公即位不久,国内因为弟弟叔段之乱,许久不在朝中辅政,被虢国的虢公钻了空子,虢公有一次去拜访周王,二人一见面便惺惺相惜,周平王就想让虢公接替郑庄公。但叔段之乱很快就被郑庄公平定了。郑庄公虽然不在朝中,但是留了眼线,也得知了虢公之事,一气之下,就来到洛邑找周王说理。周王知道自己理亏,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心,就用自己的太子和庄公的世子交换,以表达周郑之好。

天子与臣子交换人质,本就坏了礼法,郑庄公从此便更加得意了,父子二人两代为卿士,又有周郑交质,郑庄公在诸侯中的地位也是步步高升。

周平王死后,郑庄公迎太子即位,但悲伤过度,太子刚到洛邑就死了,只好狐的儿子,也就是周桓王即位。周桓王因父亲在郑国做过人质而死,而且不喜郑庄公专政跋扈,就夺取了郑庄公在朝中的权力,郑庄公一气之下回了郑国。

回国之后的郑庄公越想越生气,就命祭足陈兵在周郑的边界,还趁着周兵不注意,割了城郊的麦子。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周天子地位的下降,郑庄公在诸侯中地位的提高,而且郑庄公统治下的郑国,正是郑国的巅峰时期,各诸侯无不避其锋芒。而且郑庄公对周天子即反抗又依附,即挑战周天子的权威,又假借周天子来震慑诸侯,这种对周天子若即若离的态度,再加之郑国的强大,才能让郑庄公有足够的底气来对抗周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人质   东周   新郑   春秋   封地   周朝   寡人   王位   王室   公元前   麦子   底气   诸侯   天子   霸主   太子   公子   母亲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