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根基的汉文帝为何没变成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

这是个悖论!正是因为汉文帝——代王刘恒没有根基,才能被诛杀吕氏外戚的功臣们拥立为新皇帝呀!要不然,还能轮到他?人家齐王刘襄早就捷足先登啦!

(代王、汉文帝刘恒)

那么为啥汉文帝没有成为受制于功臣集团的傀儡呢?这倒也不难理解。

原因有三。

一、托汉高祖刘邦分封自家子弟做诸侯王的福。汉朝诸侯王的势力很强大,强大到了外戚和功臣都不能忽视的地步。只要有他们在,功臣们就翻不了天,更不可能架空皇帝自行其事。

二、秦以残暴而亡国,汉初奉行无为而治,天下人不仅得以休养生息,而且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因而刘氏政权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

天下人只认刘家人做皇帝,功臣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取而代之。

既然不能取而代之,功臣们也就只能听命于汉文帝了。

三、其实功臣们没有什么野心,他们发动“诛吕政变”也只是为了自保——吕后死后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的矛盾激化了。

外戚、功臣、诸侯王是汉初三大势力集团,对汉初的政局走向有着举足轻重影响。不过,诸侯王远在地方,外戚和功臣却都在京城!

吕后当政时,玩了命的打压功臣集团,极力抬高外戚集团的身价,企图让外戚掌握朝廷大权。

功臣集团既感觉到了危险,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地位的岌岌可危。这才是促使功臣妾发动诛吕政变,并在政变后铺谋定计废杀了吕后立的皇帝,以及汉惠帝的其他儿子后拥立了代王刘恒的原因。

代王刘恒即位后,一面利用功臣集团的头儿——陈平和周勃做为过渡,一面又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双管齐下,很快就控制了局面。代王刘恒本来就能力不俗,做了皇帝之后更是奋发有为。结果,不仅赢得了人心支持,而且还成为开创“文景之治”的奠基人!




不玩“新官上任三把火”,是汉文帝能打开局面的关键因素。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吕氏一族成为汉初朝堂上最大的势力,但随着吕后去世,吕氏宗族没了依仗,因此惶惶不安,唯恐遭到清算。

于是,他们在密谋之下,计划准备改天换日,彻底夺取刘家江山,这便是“诸吕之乱”。

但最终,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同时加上刘姓宗室的配合,双方合力之下,共同消灭了吕氏外戚势力。

事后,吕氏一族无论男女老幼皆被诛杀。

而这场“诛吕行动”,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在当时很不起眼的代王刘恒,在“诸吕之乱”平定后,经周勃等人的商议,最终拥立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

之所以选择刘恒,除了他的年龄不大不小刚刚好之外,另外就是刘恒“听话”。

说白了,功臣集团选择刘恒,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准备拿他当一个“傀儡”的,毕竟当时的刘恒给人的印象是没什么能力的样子。

这样的人,掌控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就这样,刘恒登基称帝,但让功臣集团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看起来有些无能的刘恒,却带给了他们大大的“惊喜”。

他不仅没有成为傀儡,同时还采取各种手段收回了权力,那么,汉文帝是如何摆脱功臣们的控制,从而做到了这一点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扮猪吃老虎的同时,又在不动声色之间稳扎稳打。


首先,就是谨慎至极。

最初在接到被拥立为帝的消息时,刘恒着实疑惑了好一阵子。

严格来说,当时的刘恒,着实不敢相信自己会被拥立为帝,为此,他还就是否去长安继位这个问题,与属下召开了数次研讨会议。

商讨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赞成。

为什么呢?当时刘恒的很多属下就认为,京城中形势晦暗不明,加上朝廷中像周勃、陈平这些人,均是跟随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老臣,不管是论手段还是论计谋,都远非刘恒能比。

况且,当时是个人都知道,吕氏一族刚刚被诛,此时让刘恒去京城,谁知道这里有什么阴谋?

这些人的话,让刘恒也深以为然,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刘恒的心腹宋昌。

宋昌认为,周勃也好,陈平也罢,他们诛杀吕氏,无非是为了让江山重归刘家,如今局势已定,他们必然要推举一个刘姓子弟为帝。

而如今,刘恒是刘邦现存的长子,因此不用怀疑,该去就去。

宋昌的话,让刘恒下定决心前去长安,但是他并没有贸然起身,而是先派了舅舅薄昭前去,了解了解什么情况再说。

一直等到薄昭回来,并将长安的局势,以及来龙去脉讲清楚后,刘恒才做出了出发的决定。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汉文帝刘恒具备极其谨慎的性格,而这种性格,也是他最终能成功的坚实基础。

当然,并不是薄昭带回来消息后,刘恒就放心大胆地去了,在前往长安的一路上,刘恒再次把谨慎这个特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的车队到达刘邦的陵墓附近后,刘恒下令止步,然后派出宋昌,再次前往长安打听情况,宋昌回来告诉他一切如常,刘恒这才敢继续上路。

从接到继位的消息,到前去长安的几个细节中,除了能看出刘恒谨慎之外,同时也刻画了他的另一个优点。

能听进去身边人的意见,不独断专行,同时,还善于做多方面的求证。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刘恒的谨慎和善于求证,只是保证了他不落入别人的圈套,而他在安全抵达长安后,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诛吕行动中,周勃无疑是最大的功臣,而刘恒刚走到长安城下,周勃就给他下了一个“套”。

史载,刘恒的车队走到灞桥时,以周勃为首的百官前来迎接,并且周勃还将刘恒拉到一边,试图“面授机宜”,说白了就是告诉刘恒当前是什么情况,要让他明白谁才是最重要的人。

“勃进言,求赐片刻时间秘密禀陈。”

那么刘恒是如何应对的呢?可以说,他的应对办法堪称艺术,在极短的时间内,不仅树立了自己的威严,同时还没有和周勃闹崩。

首先,对于周勃的迎接,刘恒表示出了很高的热情。

热情到什么程度呢?史料记载,当时他亲自下车,对周勃等人还礼。

这叫什么?这叫尊重人,刘恒初来乍到,作为功臣的周勃前来迎接,刘恒没有摆谱,而是拜谢还礼,这就说明,刘恒懂规矩,没有仗着自己马上是天子而不尊重人。

这就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码这个时候,双方没有闹崩。

紧接着,周勃“求赐片刻时间”,要和刘恒说悄悄话的时候,刘恒的心腹宋昌站了出来,高声说,如果是公事,那么就在这里大大方方的说,如果是私事,那天子没有私事。

简单几句话,就将周勃想向刘恒立威的想法扼杀。

这个细节尤为高明,如果当时刘恒说出来这些话肯定不合适,但由宋昌说出来却合适得多,并且,刘恒也是通过宋昌的口,向周勃以及现场的百官传递一个消息。

我不是一个软弱的人,更不是一个任凭摆布的人。


这就是刘恒在初到长安时,第一次与周勃过招的过程,而最终,周勃乖乖地跪着向刘恒送上天子玉玺。

而在刘恒拿到玉玺后,周勃的第二次试探来了。

刘恒同意继皇帝位后的当晚,要入住未央宫,但到了门口,却被十个武士拦了下来,还质问刘恒是谁?

显然,这又是周勃安排的,同样也是给刘恒一个下马威,他在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刘恒,这里都是他的人。

这一次,刘恒并没有和周勃硬刚,而是派人找到周勃告知情况,并请周勃将这十个武士领走。

但在周勃领人走后,刘恒在当晚的第一时间就宣布,任命心腹宋昌总管南北军,任命心腹张武为郎中令以护卫宫殿。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南北军还是宫殿护卫,此时的军权都在功臣集团手里,仅凭刘恒的两道诏令,根本不可能掌控这些军队。

对此,刘恒也很清楚,但是他为何要下这两道看似毫无用处的诏令呢?

很简单,他在回击周勃,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强硬,同时,他也在试探,看一看周勃等人会有什么反应。

事实证明,周勃等人对于汉文帝的诏令,果然没有任何反应。

那么,我们来复盘一下,刘恒在来到长安前后的所作所为,他其实从头至尾,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释放出“我可以很和气,但我绝对不好惹”的信号。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工作也好,还是生活的其他方面,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次见面留给别人什么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别人会如何对你。

如果刘恒在第一次的出场,表现出是个软弱无能的话,那么他就会被打上“窝囊”的标签。

因此,刘恒在来到长安,并继位的整个过程中,虽态度和善,但同时又表达出了一个“我不好惹”的信号,这就是要告诉周勃等人,自己不是个任人捏的软柿子。

这一点很重要,后面刘恒能不能顺利开展工作,完全在于刚开始自己的定位。


而在成功定位自己“不好惹”之后,刘恒紧接着的第二招,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其大概可以概括为“不玩新官上任三把火”。

众所周知,一个官员到达新岗位后,比较喜欢做的,就是来一次“新官上任三把火”,比如大肆撤换老臣,安插心腹,同时大刀阔斧的改革,推翻之前的种种政策等。

这种做法,并不是说不对,但有时候效果会适得其反。

而刘恒是怎么做的呢?他除了任命宋昌和张武这两个自己人之外,并没有进行大封心腹,反而是对周勃这群功臣大肆封赏。

比如,他任命陈平、周勃为左右丞相,这意味着刘恒是把能影响朝局的相权,交给了功臣集团,同时,对于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进行赏赐、封官晋爵。

不仅如此,刘恒还对那些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公们,恢复了他们的爵位和封地,另外,对于曾经跟随过刘邦的开国功臣们,也进行了赏赐。

最重要的是,对于带头起兵诛吕齐王刘襄,刘恒也进行了赏赐和安抚。

汉文帝这是在做什么?很简单,他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告诉功臣和宗室以及朝中的大臣们,自己是合作者,而不是搅局者。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汉文帝在恢复秩序。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如果想进行改革,一个首要的大前提,就是要在摸清楚详细状况之后再动手。

而不是一上来就大刀阔斧,那样的话,很容易动了别人的“奶酪”,而动了别人的奶酪的结果,就是被“群起而攻之”。

因此,只有在当前的局势被恢复,同时也被稳定之后,才可以进行想要的改革。

这对于我们现代人同样也是一个启发,初入一个新单位,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迫不及待地展现你的能力,而是先顺应这个单位的节奏,然后再展现自己。

那些刚一上来就贸然表达自我的人,往往都死得很惨。

而汉文帝的做法,既恢复和稳定了当前的局势,没有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利用封赏,迅速安定了所有的利益集团。

不管是哪一方势力,对当时的汉文帝,基本上统一的认知就是,新皇帝虽说看着不好惹,但还算够意思。

于是,这群人暂时安定了下来,而这也为汉文帝接下来的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对于位高权重的功臣集团,汉文帝不动声色地瓦解了他们。

汉文帝二年,朝廷下发了一道诏书,诏书的大致意思,是朝廷以为了让常驻在京城的列侯们,省每年去来回运输封地收益的消耗,而通知他们全部返回各自封地。

“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也无由教训其民。”

这份诏书,除了“帮助”列侯们减少运输费用之外,还十分“体贴”地考虑到这些常驻长安的列侯,没有时间教导封地的臣民。

因此,朝廷出于上述两点,才会考虑让他们返回各自的封国。

那么,汉文帝真的是为了列侯考虑吗?当然不是,这道诏令,只不过是他“温水煮青蛙”的一种方式。

众所周知,古代的功臣,在什么情况下会对朝廷构成威胁?很简单,就是他们达成利益共同体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互相抱在一块的时候。

像那些呆在长安的功臣们就是如此,当初他们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如今除了本人身居高位之外,同时子孙、门人也有很多在朝中身居要职。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还会通过联姻等多种方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而这样一来,汉文帝若想对付他们就很有难度,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功臣集团正是靠着这一点,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

而汉文帝的诏令,其实就是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的,他没有对这些功臣“大打出手”,而是用和蔼的方式,通知他们返回封地。

只要他们离开长安,那么这些人就因为缺乏联系,形不成利益共同体,说白了,就是之前联系感情的纽带被割裂了。

并且,汉文帝所用的借口也十分高明,他摆出为了列侯考虑的态度,况且返回各自封地也是无可指责的事情,因此,那些列侯只能是乖乖听话。

而一旦他们回到封地,就不会再具备往日牛气哄哄的底气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联系,对当前的局势做不到第一时间了解。

举个例子,周勃在回到封地后仅仅一年多,就完全没了曾经的气势,一个小小的河东守尉路过他的地盘,就能把他吓得直哆嗦,靠着日夜穿戴铠甲才安心。

为什么曾经敢诛杀吕氏的周勃会变成这样?很简单,他呆在自己的封地里,没有了情报来源,对朝廷拿捏不准了,所以才害怕。

通过这种方式,汉文帝瓦解了功臣集团,而对于刘姓宗室,汉文帝的手段更为高明。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颁布了著名的“推恩令”,彻底瓦解了诸侯们日益增长的实力,其实,推恩令的雏形,最早是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实施的。

汉文帝有个谋臣叫贾谊,他根据历史上“大都强者先反”的诸多例子,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针”,而这个方针,就是推恩令的框架原型。

其大意即为,老诸侯王死后,若没有子嗣,那么把他的封地将收归国有,若是有子嗣,那么为嫡长子继承。

贾谊改变了这一方式,具体即为,老诸侯王死后,将他的封地分割,分别封给他的几个儿子。

这样一来,除了会得罪诸侯王的嫡长子之外,其他所有人都会和朝廷站在一起,而一旦这样分封下去,诸侯往的封地就会越分越少,直到“地尽嗣绝而止”。

而原本强大的诸侯王,其力量也被一层层削弱。

这其中,最明显也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分封齐王刘襄,他是当初带头诛吕的诸侯,功劳颇大,汉文帝登基后,又对他加封,因此,他的封地面积在当时数一数二。

但没过多久,刘襄因病去世,汉文帝就下令,将他的封地一分为三,分别由刘襄的儿子刘则、刘襄得到弟弟刘章和刘与居继承。

就这样,原本疆域庞大的齐国,就变成了齐、城阳和济北三国。

而通过这种方式,最早的八个诸侯国,最终被汉文帝分成了十三个,这显然已经基本达到了贾谊所说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了。

更重要的是,除了老诸侯王的嫡长子之外,剩余的诸侯王庶子,没有一个不交口称赞汉文帝,因为正是汉文帝才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宗室诸侯尾大不掉的问题,就是被这么解决的。


总而言之,汉文帝靠着前期的谨慎,中期的立威以及顺应形势,为他掌控权力扫清了障碍,而后期他则是通过割裂功臣列侯的关系网,加上分封宗室等办法,最终稳定了皇位,而这一切,也都为汉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来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文帝继位后,那些拥戴他的功臣肠子都悔青了,原来他一直在扮猪吃老虎。

西汉初期的朝堂,一直存在着两股势力,分别是以开国功臣为代表的的功臣集团,以及以各大诸侯王为代表的的宗室集团。

而吕后执掌国政期间,又扶植起了吕氏外戚势力,一时间这朝堂上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由于有吕后的存在,使得吕氏外戚集团压制住了另外两股势力。

随着吕后去世,三方的平衡迅速被打破。最终宗室和功臣合力消灭了吕氏外戚势力,这就是所谓的诸吕之乱

然而事情还远未结束,虽然消灭了吕氏外戚集团,但是当时的小皇帝还是吕后的孙子,万一他长大了要为吕氏一族报仇怎么办?

于是功臣和外戚们决定废了小皇帝,重新立一个皇帝。

当时,呼声最高的人选是齐王刘襄,他第一个起兵讨伐吕氏一族,又牵制住了吕氏一族派出的朝廷大军,这才使得功臣们能够消灭吕氏外戚势力。

平息诸吕之乱,齐王刘襄乃首功。

可惜,齐王刘襄太过强势了,无论是功臣集团还是宗室集团,都不希望有个强势的皇帝。

于是他们以刘襄娘家人品行不好,担心再次出现外戚干政为由,否决了刘襄这个人选。

接下来,功臣集团和宗室集团产生了分歧。

功臣希望新皇帝年纪越小越好,便于控制。宗室则希望新皇帝好说话且年长些,这样好维护宗室的利益。

最终,经过双方一番博弈,决定共同推举当时的代王刘恒为新皇帝。

选择刘恒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年纪不长不幼刚刚好,而且在人们看来,刘恒很无能。

要知道,吕后执掌朝政期间,对于刘邦的几个儿子,刻意各种打压,唯独放过了刘恒。因为刘恒这人完全没有存在感,就连吕后都认为他不构成威胁。

要不是这次推举新皇帝,所有人都忘了刘恒还有这么个儿子。

就这样,代王刘恒即位称帝,便是汉文帝。

原本,宗室和功臣们是想让汉文帝当个傀儡的,好方便他们掌控朝局。

可惜,他们都看走眼了,汉文帝此人不简单。

在即位之初,刘恒就想方设法稳固自己的皇位。

首先,是消除自己继位的最大不安定因素,也就是他的王妃和王妃所生的几个孩子。

当初,吕后执掌国政,为了控制遍布全国的大小诸侯王,不断将吕氏一族的女子强行嫁给他们,以便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而当时还是代王的刘恒,娶的王妃正是吕氏一族的女子。

此时诸吕之乱已经平息,吕氏一族被定下重罪诛灭九族,如果刘恒还留着吕氏王妃及其子女,那他这个皇帝岂不是和吕氏一族脱不开关系?

汉文帝原本就不是正常继位,在一些人看来算是得国不正,如果他留着吕氏王妃及其子女,只会给人攻击他的借口。

比如前面提到的齐王刘襄,他对这皇位可是志在必得。要不是功臣和其他宗室从中作梗,这皇位已经是他的了。

因此吕氏王妃及其子女必须除掉。于是,就在汉文帝继位前后这阵子,她们便离奇去世了。

说实话,仅凭这点,就可以看出汉文帝此人不简单。对于自己的妻儿也不手软。

接着,是扶植自己的势力。

汉文帝作为一个空降的皇帝,可谓是个光杆司令,他想和朝臣们斗,必须要有自己的势力。

当时汉文帝只带了六个人一同前往长安,因此他只能重用这六人,给他们都封了官。

其中以宋昌、张武最为重要。

张武担任郎中令,负责宫中的宫禁和安保工作。

宋昌则担任卫将军,掌控长安城驻军。

当时,长安城的驻军分为南军和北军。南军由卫尉统帅,北军由中尉统帅。这卫尉和中尉都是由功臣担任,汉文帝没法插手,只得在上面安插个卫将军,来统帅南军和北军。

这样安排,汉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长安城内的军队,他这个皇帝才有了发号施令的底气。

当然,以卫将军统帅南北二军乃权宜之计,毕竟实权还是掌握在卫尉和中尉手里。所以后来汉文帝干脆找个理由废除了卫将军,顺势解散了南北二军。

至此,他在长安城内的地位才算彻底稳固了。

最后,是争取民心。

只要百姓都认可汉文帝这个皇帝,他的皇位就彻底稳固了。

汉文帝借着新君继位之机,宣布大赦天下,让那些罪行不算严重之人得以回家和家人团聚。释放一个人,就能争取一个家庭,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家庭对汉文帝感恩戴德。

这还没完,他还下旨,给每户人家的男主人加爵(军功爵制度的爵)一级,赏赐每户人家的女主人牛和酒,允许百姓宴饮五日(相当于放了个小长假)。

这些百姓得了皇帝的好处,自然认可他继承皇位了。

后来,汉文帝又和大臣们商议,此前的刑罚太过严苛,希望能减轻刑罚。

这事,一来与大臣们的利益无关,二来谁敢反对此事,只会显得反对者不讲仁义,因此这些大臣们随便讨论了下,便同意了。

这还没完,百官提议汉文帝立太子,汉文帝又趁着立太子的机会,下旨给每户人家的长子加爵一级。

至此,百姓中受到汉文帝恩惠之人超过大半,这民心自然全都向着汉文帝,不会再有人质疑汉文帝继承皇位是否合理合法了。

通过以上一系列手段,汉文帝彻底稳固了自己的皇位,为他后面与功臣还有宗室斗法,创造了条件。

在汉文帝继位之初,由于势单力薄,因此他对于功臣和宗室采取的手段主要以安抚为主。

先说功臣。

首先是大肆封赏在诸吕之乱中有功之人。

太尉周勃升任右丞相,增加食邑一万户,也就是传说中的万户侯了,同时赏赐黄金五千两。

右丞相陈平改任左丞相,增加食邑三千户。

大将军灌婴升任太尉,增加食邑三千户,

此外,还增加朱虚侯刘章、襄平侯纪通、东牟侯刘兴居每人食邑二千户,赏赐黄金一千两。封典客刘揭为阳信侯,赏赐黄金一千斤。

汉文帝这番封赏,在安抚功臣之余,还暗藏心机。

周勃、陈平、灌婴都是追随汉高祖刘邦的西汉开国功臣,是功臣集团的核心人物。汉文帝对他们非常忌惮。

汉文帝任命灌婴担任太尉,实际上是明升暗降。大将军主要的职责是率领朝廷大军出征,一旦有战事,大将军的兵权太大,而太尉虽然地位崇高,但是实权其实并不大了。

汉文帝此举实际上是变相解除了灌婴的兵权。

而汉文帝对于陈平和周勃的安排就更妙了。

当时以右为尊,右丞相的地位比左丞相高。

陈平原本是右丞相,结果他的位置被周勃占了,他只能屈居左丞相。加上周勃此人居功自傲,陈平必然对周勃不满。

这将导致功臣集团内部出现裂痕,汉文帝到时候才好拉一派打一派,扩张皇权。

再说宗室。

首先是封赏在诸吕之乱中有功的宗室。

首当其冲的,便是齐王刘襄。他是所有宗室里,对皇位最有企图的人,而且齐国军队强盛,不安抚好他,就会出大乱。

汉文帝将琅琊国之地划归齐国,使得齐国的版图得以扩大。

不过这地方原本就是齐国的,当初吕后执掌朝政期间,强行从齐国划出,建立琅琊国。所以,汉文帝此举只能算是物归原主罢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齐国的土地确实扩张了许多,齐王刘襄勉强接受了这个安排。

同时汉文帝还封齐王刘襄的弟弟刘章为城阳王,弟弟刘兴居为济北王,这些地方都原本属于齐国,汉文帝明显想让他们兄弟不睦,互相牵制。

同时,琅琊王刘泽改封燕王。当初决定性皇帝人选的时候,刘泽是宗室代表,他与齐王刘襄有恩怨,因此竭力反对刘襄继位。

因为此事,二人算是水火不容了。

此次汉文帝将他改封燕王,就是想为齐王刘襄树立一个强敌,来遏制他的发展。毕竟燕国可比琅琊国大多了。

而且趁着分封宗室的机会,汉文帝还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其中刘武被封为代王,刘参被封为太原王,刘揖则被为梁王。

实际上,这些诸侯国都成了汉文帝在地方上的势力,一旦需要,他可以调动这些诸侯国的军队。

通过封赏功臣和诸侯王,汉文帝得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削弱功臣和宗室。

当汉文帝的地位稳固,能够掌控朝局后,他便开始对这些功臣还有宗室下手了。

首先是对付功臣,毕竟他们真正掌控着国家机器的运转,解决了功臣集团,汉文帝才能真正掌控西汉朝廷的大权。

不过,汉文帝一直很忌惮一个人,那就是左丞相陈平。

刘邦建立西汉的时候,手下有三大谋臣,分别是张良、陈平,以及萧何。

此时张良、萧何已经不在,仅剩陈平一人,而且他已经年过古稀。

然而汉文帝一点也不敢小看他。因为他举手投足就把周勃给赶出朝堂了。

周勃当上右丞相后,有人提醒他,他现在位极人臣,又居功自傲,迟早会引来祸端,应该尽早避祸。

于是周勃听取了那人的建议,以生病为由,辞去了右丞相的职务。

这人是谁,史书上没说,不过肯定不是汉文帝的人,汉文帝巴不得周贺呆在朝堂上,好和陈平斗法,肯定不会希望周勃辞官。

因此,这人不是陈平,就是陈平派去的人。


而周勃出于对陈平的信任,采纳了他的意见。

此后,陈平就一人独自担任丞相,汉文帝没有再任命右丞相。很明显,他知道自己再安排个人也是白搭,他斗不过老谋深算的陈平。

直到陈平去世,周勃再次出任丞相,汉文帝才敢对功臣们动手。

当时,长安城中聚集了大量列侯,他们便是功臣集团的主体。汉文帝下旨让这些人回到各自的封地,同时要丞相周勃率先执行这道命令,为百官做个表率。

就这样,周勃再次被免官,一大批功臣被赶出长安城。

汉文帝此举,意图分化功臣集团的力量,这些人回到各自的封地后,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无法像以前那么紧密了。

与此同时,他们离开长安城,便离开了权利中心,很难再干涉朝政。这样便于汉文帝掌管朝廷大权。

不过这还没完,汉文帝需要立威,而最好的人选便是周勃了。

周勃被免职回家后,即使他再笨,也看得出来汉文帝对他不满,加上此前陈平的提点,使得他总担心汉文帝要对他下手。

为此,周勃经常在家里身穿铠甲。

在古代,私藏铠甲是重罪,可视作谋反,何况是整天穿着铠甲。于是有人去官府告发周勃,说他意图谋反。

周勃就这么被抓起来了。

在狱中,周勃受到狱卒的各种欺压,然而他此时无权无势,竟然拿小小的狱卒都没办法。

不得已,他只能给予狱卒千金,以图少受些罪。

好在狱卒也是讲规矩的,不仅不再为难周勃,还提醒周勃去找公主帮忙。这公主指的是周勃的儿媳,公主特意跑来为周勃作证,证明他是被冤枉的,

同时,周勃的家人付出巨大的代价,争取到薄太后的弟弟薄昭相助,薄昭成功说服了薄太后。薄太后将汉文帝训斥一番,让他放人。

汉文帝的目的就是好好将周勃打压一番,并没有真的想将他治罪,于是放人了,周勃才得以躲过一劫。

不过通过此事,让功臣们都明白了一点:汉文帝才是这朝堂的主宰,他的意愿没人能够违背,否则就会落得和周勃一样的下场。


从此以后,汉文帝在朝堂上真的是说一不二了。

收拾了功臣集团,下面就轮到宗室集团了。

对于宗室,他选择杀人立威。毕竟这些宗室大多出任诸侯王,个个都手握兵权,他们对汉文帝的威胁更大。

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城阳王刘兴居。

这刘兴居是齐王刘襄的弟弟,他一直希望哥哥刘襄能当上皇帝,可惜汉文帝的出现使得他的梦想破灭了。

因此他对于汉文帝一直怀恨在心,想要伺机报复。

公元前177年,当时齐王刘襄已经去世,匈奴来袭,汉文帝亲率大军抵御匈奴,驻扎在太原。

刘兴居趁机起兵反叛,想要和匈奴里应外合击败汉文帝的大军。

他不知道的是,汉文帝一直在提防刘兴居兄弟几人,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安排。他任命柴武为大将军,率军讨伐刘兴居。

对于柴武此人,很多人比较陌生,其实他也是跟随刘邦起兵的老将,位列开国功臣第十三名。

他经历过灭秦之战、楚汉争霸,以及汉朝初期的一系列战争,虽然没有韩信、樊哙等人有名,但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

汉文帝派他去对付刘兴居,那是万无一失。

果然,两军交战不久,就传来刘兴居兵败被杀的消息。

汉文帝的第二个目标是他的弟弟,淮南王刘长。

虽说是弟弟,但是他们不是一个娘生的,所以并没有什么感情。

更重要的是,他是吕后一手带大的。

汉文帝是因为吕氏一族被灭,才得以坐上皇位的,所以他很担心这个弟弟会不会哪天想要推翻自己。

到了公元前174年,汉文帝的担心应验了,刘长真的想起兵反叛。

不过这刘长显然不聪明,竟然找了七十多人密谋反叛之事。

这种事情在谋划阶段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七个都嫌多了,还七十个,这是生怕没人泄密吧?

而且这些人里面,就有柴武的儿子柴奇。这柴武明显是汉文帝的人,刘长和柴奇一起密谋反叛,事后柴奇还不立刻去告密?

于是,刘长还没开始行动,朝廷已经知道他的计划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事就是汉文帝栽赃刘长的。

总之,刘长还什么都没做,就被押赴长安城,最终被赐死。

在杀了刘兴居和刘长后,宗室里面敌视汉文帝的人已经不在了。同时此二人的死,很好的震慑住了其他诸侯王,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通过以上一些操作,汉文帝不仅拜托了功臣和宗室的控制,避免了沦为傀儡的命运。还削弱了他们,彻底掌握了汉朝的大权,也正是因此,他才有能力按他的意愿治理国家,开启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时期的盛世打下了基础。




汉文帝刘恒由代国入长安登基为帝的时候,只带了六名亲信大臣和少量部众,但他没有成为功臣们的傀儡,还在数年之内就巩固了皇位,其智慧和谋略可以说相当厉害的了。


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他的母亲是薄姬,一个并不怎么受宠的妃子。

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小妾,后来被刘邦所得,但长期得不到宠爱,后来刘邦怜惜她,才临幸了她一次,不久后她就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刘恒。

薄姬虽然不受宠,却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当时受宠的是戚夫人,而皇后则是吕后,二人因为争宠和太子之位之争而有很深的矛盾,薄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也深知宫廷斗争险恶,所以一直低调做人,不与二人争宠,还教导儿子刘恒不要觊觎皇位。

刘恒八岁的时候被刘邦封为代王,第二年刘邦就去世了,吕后的儿子刘盈继位,由于刘盈年纪小,所以掌权的其实是吕后。

吕后为了报复后宫,也为了稳固自身统治地位,便将刘邦其他妃子关押起来,其中戚夫人最为悲惨,被吕后做成人彘后再痛苦中死去,她的儿子刘如意也被吕后毒杀。

但幸运的是,由于薄姬不受宠,又无欲无争,对吕后的态度也十分谦卑,所以吕后认为她与刘恒对自己没有危害,就让她跟随刘恒入代国生活,还封她为代王太后。

在随后十五年时间里,西汉局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吕后完全掌握了权柄,还将许多功臣及刘邦的儿子给杀掉了,并大肆分封吕氏一族为王为侯,引起了功臣集团和刘姓诸侯的极大愤怒。


更过分的是,刘盈去世之后,吕后先立刘盈的儿子刘恭为帝,但没几年就因为刘恭说了要报复吕后的话而被杀害(刘恭生母是宫女,但被吕后杀掉,吕后还对外说他是皇后张嫣的儿子),后来吕后又立刘盈另一个儿子常山王刘义为帝(改名刘弘),并将吕氏之女嫁给他做皇后。

吕后分封吕氏为王,还擅行废立之事,大有让吕氏取代刘氏为天下主宰的趋势,这让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感到十分不满和担忧,也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但又无计可施。

而远在代国的刘恒则目睹了这一切,为了寻求自保,他在母亲薄姬的悉心教导下,没有参与朝堂纷争,而是老老实实在土地贫瘠的代国当一个穷王爷,力量十分薄弱,因此当他的众多兄弟被吕后或废或杀的时候,他因为低调而被吕后忘记在了脑后。

西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因病去世了,以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联合刘姓诸侯发起了诛吕行动,将吕氏一族屠杀殆尽,并以刘弘非刘盈亲生为由将其废黜(这其实是没有根据的)。


事实上,诛吕行动之所以会发生,根本原因还在于功臣集团和刘氏宗亲长期被吕氏一族压制,权力分配不再平衡了,而且生存空间也被严重挤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们必须反戈一击。

刘弘被废之后,皇位因此空缺了,功臣们开始商议新皇帝的人选,在充分考虑了诸王和外戚势力等各种因素之后,他们最终选中了为人宽厚仁慈,名声较好,且母族实力十分弱小的代王刘恒。

其实,那时候比刘恒更为资格继承皇位的人不是没有,就比如诛吕行动中功劳第一的齐王刘襄,他是第一个起兵讨伐吕氏一族之人,牵制了吕氏一族的朝廷大军,为功臣集团发动政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他的实力太过强大了,而且为人比较嚣张跋扈,功臣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人成为皇帝。

相比于刘襄,刘恒就弱小得多了,而且他老实本分,似乎是人畜无害,功臣们对他是一百个满意,不过刘恒后来的表现却让他们始料不及。


据记载,刘恒接到朝廷拥立他为帝的决定之后,不但不高兴,而且十分怀疑,他的郎中令张武甚至怀疑其中有诈,劝他以生病为由拒绝去长安,先观察一下情况再说,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代国臣子的支持。

不过,中尉宋昌的观点却大不一样,他认为吕氏一族被铲除后,刘氏江山已经稳固,不必有泰国顾虑。

刘恒当然是想当皇帝的,但他也害怕中了圈套,在充分考虑了众人的意见之后,他最终决定到长安登基,但也不是草率行事,必须进行一些谋划。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恒在出发之前,派遣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查虚实,薄昭在长安见到了周勃,向他详细询问了诛吕行动的经过,并确定没有阴谋之后,便回到代国向刘恒复命,刘恒这才带着部下启程奔赴长安。

在来到长安城外五十里的时候,刘恒依然不放心,又派遣宋昌进城探路,宋昌来到城外渭桥,发现朝中自丞相以下官员已经全部在等候,而且携带了天子玉玺,便回去禀告了刘恒,刘恒便来到渭桥。

刘恒见到群臣之后,周勃要求单独与他谈话,但站在一旁的宋昌却对他说,如果是公事可以当面说,但如果是私事就免了,因为天子无私事。


这话说得周勃哑口无言,于是跪在地上将天子印玺呈给刘恒,但刘恒没有接受,而是告诉周勃,这件事还是到了代邸(代王在京城的府邸)之后再商议。

刘恒之所以没有马上接受,为的是不让群臣认为他对皇位有多么渴望,因为一个渴望成为皇帝的人,往往是权力欲极大之人,而这样一位皇帝,恰恰会被功臣们认为是极大的威胁。

在来到代邸之后,刘恒西向两次辞让、南向三次辞让,在五让皇位之后,他这才同意继位为帝。

不过,登基这件事是要在皇宫举行的,但刘恒害怕皇宫中还潜伏者有威胁之人,于是派遣侄子刘兴居(刘肥之子,刘襄的兄弟)入宫清理,在确保万无一失之后,他这才带着众人进入皇宫,不久后登基为帝,是为汉文帝。

刘恒入京的时候,只带了宋昌、张武等六名亲信,因此在他登基之后,整个朝堂都被功臣集团所把持,他每次上朝的时候都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不能坐稳皇位,更担心自己因为遭到功臣们的猜忌而命丧黄泉,毕竟刘弘的案例就是不久前的事情。


为了稳固皇位,刘恒采取了非常多的措施,主要是以下几步措施:

第一步,刘恒入宫之后,将代王王后所生的几个儿子全部杀死,并秘密处死了包括刘弘在内的刘盈四子,消除皇位潜在的威胁。

早在刘恒还是代王的时候,吕后为了控制刘姓诸王,便将吕氏一族女子嫁给他们,刘恒也不能例外(没有史料证明,但学者推测大概率如此),他娶了一个吕氏女子为妻并封其为代王王后,两人一共生育了四个儿子。

在刘恒入京之前,代王王后离奇去世;而在他入京之后,代王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也在一夜之间全部死去,他对外说是病死的,其实颇为蹊跷。

事实上,代王王后及其四个儿子之所以必须死去,刘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吕氏一族已经被铲除殆尽了,他的王后和四个儿子如果还活着,对他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功臣集团会猜忌他。

除了代王王后及其四个儿子之外,刘恒还下令处死了刘弘及其三个兄弟,至此刘盈的儿子全部就死绝了,再加上刘恒的几个兄弟也死得差不多了,唯一一个还活着的弟弟刘长还是吕后的养子,在政治上是被排斥的,所以再也没有人可以威胁到他的皇位了。


我们可以发现,刘恒表现上看起来软弱,其实手段还是很毒辣的,为了达到目的连老婆孩子也不放过,绝对是个狠角色。

第二步,培植个人势力,掌握军权,并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对象。

刘恒刚当皇帝的时候,大臣中没有一个人是自己人,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他任命宋昌为卫将军,掌握驻守京城的南北军;任命张武为郎中令,掌握期门、羽林等皇宫禁卫军,从而保证了自身的安全。

期门、羽林由皇帝控住,这没什么可说,比较微妙的其实是更为强大的南北军,因为从刘邦时期开始,南北军的统帅卫尉和中尉都是功臣担任的,几乎是世袭的,别人基本无法染指。

刘恒为了控制南北军,设置了卫将军作为最高统帅,这就给南北军首领安上了一道紧箍咒,让他们无法轻易调动南北军。

当然了,这只是权宜之计,想要彻底控制南北军,困难实在太大了,但至少南北军不会形成太大的威胁,这就足够了。

数年之后,刘恒又通过军事改革,将卫将军这个职务给取消了,顺便将南北军人事进行了大幅调整,这才彻底掌握了这支王牌部队。


在掌控了京城军队和皇宫禁卫军之后,刘恒开始拉拢功臣和宗室了,他先是将遭受吕后打压的诸侯们恢复爵位和封地,并对功臣们进行大肆封赏,这些人得了好处之后,都认为刘恒是个厚道人,所以对他的戒心也就逐渐松弛了。

尤其是对功臣的态度上,刘恒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他为了稳定人心,封陈平和周勃为左右丞相,封灌婴为太尉,这三个人成为最高决策集团成员,可以说是大权在握,而且食邑都大幅度增加,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因此对刘恒十分满意。

而刘恒则趁机提拔跟随自己由代国入京的亲信进入高层,多人位列九卿,有些甚至没什么才能的人也能成为大官,但他们都是绝对效忠刘恒的,而功臣们因为自身利益得到了保障,所以对此并没有提出异议。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稳住功臣们,刘恒还听从他们的建议,封窦漪房为皇后,封她所生的长子刘启为太子(也没什么外戚势力),功臣们因此更加安心。

第三步,对功臣们进行内部分化,找到裂口之后再进行打压。

刘恒继位之前,周勃是太尉,陈平是丞相,灌婴则是车骑将军(诛吕行动中实际上掌握了北军军权),三人都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西汉开国功臣,也都是汉朝功臣集团的核心人物,威望非常之高,刘恒最忌惮的就是他们。


刘恒继位之后,继续让这三人组成最高决策集团,但在职务上有所调整,他设置了左右丞相,地位更高的右丞相由周勃担任,陈平则从地位最高的丞相变成了地位次于周勃的左丞相,灌婴则从实际掌兵者变成了名义上军队的最高统帅太尉。

从这个人事安排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端倪,灌婴的职务虽然提升了,但其实兵权被解除了;

周勃虽然从太尉变成右丞相,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也是最开心的一个人,但他就是一介武夫,没什么政治头脑,而且居功自傲,肯定会得罪不少人;

至于说陈平,他政治才能很高,但年老多病,与周勃和灌婴很早之前就有矛盾,为臣之道又以自保为主,不是刘恒的主要威胁。

我们可以发现,周勃其实是刘恒最大的威胁,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他仗着自己功劳大而不把刘恒放在眼里,每次上朝都十分蛮横,而刘恒则对他礼遇有加,每次下朝都要目送他离去,等他出了大殿,刘恒才返回后宫。

久而久之,就有些功臣看不下去了,觉得周勃的做法是在玩火自焚,甚至会让功臣集团跟着一起遭殃,于是上书弹劾周勃。

刘恒觉得机会来,便在态度上对周勃越来越严厉,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最终,周勃在下属的指点下知道自己的过错,便主动请求辞去右丞相之职,刘恒趁机同意了,陈平因此成为独相。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刘恒取胜了,因为周勃的影响力还在,直到刘恒继位第二年陈平因病去世了,刘恒这才真正开始对周勃下手。


陈平去世之后,刘恒任命周勃为丞相,但仅仅过了十个多月,他就以让京城所有侯爵回封地生活,从而减轻京城粮食压力为由,暗示周勃辞职回到封地去生活,周勃无奈之下只得回了封地。

周勃之所以这么轻易就被去职,是因为刘恒安排了灌婴接替他,所以灌婴根本就没有替他说话,两人的矛盾因此产生。

而灌婴升任丞相之后,刘恒就取消了太尉这一职务。

不久后,就有人诬陷周勃整日身穿铠甲是想要谋反,刘恒随即将其逮捕并判处死刑。

但在薄昭的斡旋下,刘恒最终释放了周勃,周勃便回到封地,自此之后不再过问国事,而是安安心心养老,直到汉文帝十一年去世。

最后就是灌婴了,他是个厚道人,尤其是在周勃被打压之后,他就更小心谨慎了,处处听从刘恒的安排,刘恒也开始信任他,让他帮自己打压宗室叛乱,最后也得以善终。

随着功臣集团核心三人的逐步瓦解,刘恒在朝堂的威信大增,逐渐掌握了最高权力,成为了说一不二的皇帝。


第四步,在打压功臣集团的同时,对刘姓诸侯王进行打压。

具体说来,刘恒打压诸王的手段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分封新的诸侯王,让这些人与原有的诸侯王产生矛盾,从而相互削弱。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齐王刘襄了,他兵多粮广,实力强劲,为了削弱他,刘恒分封他的弟弟刘章为城阳王、刘兴居为济北王,但并不给这两人新的封地,而是从刘襄原有的封地中分出一部分给他们。

刘襄当然不开心了,于是跟刘章和刘兴居产生了矛盾,相互之间斗争不断。

但即便如此,刘襄的地盘还是太大了,刘恒为了进一步限制他,便将当初反对立刘襄为帝的刘泽(刘邦的远房堂兄)由琅琊王改封为燕王,与齐国成为邻居,对刘襄形成更大的牵制。

并且,趁着分封新的诸侯王之机,刘恒分封儿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这些诸侯王都是绝对效忠刘恒的,是刘恒可以利用的外部势力,也是对其他诸侯王巨大威胁。

因此,通过分封新的诸侯王,刘恒的皇权得到了加强,而旧诸侯王的实力则被削弱。


刘恒打压诸侯王的第二个手段就是武力镇压了,谁敢挑头闹事就严厉打击谁。

当初,在诛吕行动中立下功劳的刘章和刘兴居,原本被功臣们许诺封为赵王和梁王,但刘恒登基之后,得知他们最初是拥立刘襄的,于是心生一计,在刘襄的地盘上割地分别封给他们,让他们进行内耗。

这兄弟三人你争我夺,直到后来刘襄和刘章先后去世,刘兴居趁着刘恒和灌婴出兵抵挡匈奴进攻之际发起叛乱,试图夺取皇位。

但是,刘恒早就对刘兴居有所防备,刘兴居刚一起兵,他就任命柴武为大将军,出兵讨伐刘兴居,最终将其消灭,并趁机将其封国收回中央。

而刘襄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是刘则,他比较老实本分,不会有什么大的威胁;刘章也是一样,他死之后儿子刘喜继位,也不是搞事情的人,刘恒比较放心。

剩下的诸侯王之中,威胁最大的正是吕后一手带大的淮南王刘长,他虽然在诛吕行动之后跟吕后划清了界限,但刘恒始终对他不放心,所以处处提防他。


刘恒继位之后六年,刘长不满足于封国的生活,决定起兵造反,但他没脑子,竟然找来七十多个人商议,其中还包括大将军柴武之子柴奇。

结果事情毫无例外事情败露了,刘恒先发制人将刘长逮捕,随后将其囚禁至死,但没有废黜他的封国,而是让其儿子刘安继承了王位。

而在铲除刘长之后,刘恒在刘姓诸王中的威胁就没有了,之后他又进行了一些政治和军事改革,他的皇位因此彻底坐稳。

总的来说,刘恒登基之后,采取了恩威并济的两手措施来加强皇权,对功臣进行分化瓦解并逐个击破,对刘姓诸王则采取了制衡术和武力打压两种方式,同时培植个人势力并建立威信,因此在数年时间里就坐稳皇位,并最终成为一代明君。




功臣们之所以要立代王为天子,就是看中他相对好控制。

代王确实缺乏根基,到长安时,也只一起来了6个人。

然而,汉文帝以其惊人的政治智慧,赢得了与功臣集团的博弈,最终大权独揽。

被选中的“傀儡”

在诛杀诸吕后,大汉功臣们聚集一起,商议另立天子一事。

确实,当时在位的少帝,本是吕氏所立,如果让他继续作天子,诛杀诸吕的功臣们当然是很危险的。

因此,群臣商议:应该在高祖后人中,择贤而立之。

当时,希望最大的是齐王。

论长幼,齐王当时为高祖长孙;论功劳,齐在诛吕中功劳最大。

然而,多数功臣却认为:齐王的舅舅驷钧也和吕氏一样强势,如果立齐王,将来恐怕重蹈诸吕擅政的覆辙(不好控制)。

随即,群臣讨论后认为,代王最合适:高祖尚存的诸子中,代王年纪最长,而且,他有仁孝宽厚之名,太后薄氏谨良,应立他为帝!

话说得漂亮,其实,核心思想就是:好控制。

高祖诸子,多受吕后迫害而死;代王能逃过一劫,说明至少在吕后看来,代王好控制,没有什么危害!而仁孝宽厚的人,也显然是可以和功臣们“愉快玩耍”的。

如此,商议结果为:立代王!

于是,代王与功臣们的博弈,开始了!

谋定而后动

陈平、周勃派人去迎代王。

此时,代国大臣,大多数建议代王不要去:这些功臣当年都是跟高皇帝打天下的,既善用兵,又多权谋,未必没有非分之想!当初,他们畏惧高祖、吕后,不敢妄为,如今,他们已诛杀诸吕,掌控京师,现在迎大王去,只怕暗藏祸心。请大王称病不去!

显然,大家都认为:代王不够那些功臣玩的,不要去找死了!

然而,中尉宋昌的话,也道出了代王可胜的条件!

宋昌指出了5点。

1、当初天下大乱,英雄豪杰各个都想当皇帝。但刘家人当天子后,那些豪杰就不再敢争皇位了,这是天意!(功臣们敢逆天意吗?)

2、高祖分封的子弟,地方犬牙相制,屏藩大汉!异姓之臣敢不忌惮吗?(功臣们敢无视各强大的诸侯王吗?)

3、我大汉立国以来,废除秦朝苛政,深得人心。(功臣们敢逆人心而动吗?)

4、吕氏擅权,费尽心机,掌控军队。然而,周勃以一节入北军,只一句“拥护刘氏者左袒”,就夺回军队,诛杀诸吕!(功臣们敢逆军心吗?)

5、大臣们即便”欲为变“,得不到百姓支持,难道还能自行其事吗?何况,现在,长安有朱虚侯、东牟侯,外有吴、楚、淮南、琅琊、齐、代,您怕什么?

这5点,除第一点天意之说比较“玄”外(今天看来”玄“,但古代看来却是最紧要的理由),其余4点,指出了人心、军心、诸侯王对大汉的支持,以及京师内外的实力对比,也就指出了代王控制局势的基本条件!

代王听言,生了兴趣,但仍不敢立刻下定决心,遂一面让人报告太后,一面占卜。

占卜大吉,但代王仍然决心稳妥行事,先派薄太后的弟弟薄昭去看看情况。

薄昭考察后,回报:去吧!不必怀疑!

于是,代王带着六人一起,前往长安,开始直接与经验丰富的功臣们开始了正面博弈。

第一次博弈:成功的“下马威”

去长安很重要,但进长安的姿势更重要!

6个人,如果只是悄悄进长安,到了长安去找周勃或者陈平,那等于是先受制于人。

因此,代王一行到高陵后,停了下来,又派宋昌先去长安“观变”。

宋昌先到渭桥后,丞相以下皆来相迎,宋昌遂回报,通知代王。

如此,代王到渭桥时,群臣都在此拜遏称臣。代王入城可谓威风!

此时,周勃来了一句很可能让代王威风扫地的话:请您和我到一边说几句!

不知厚重少文的周勃说这个话是有意还是无意,但这句话就是是给了代王一个下马威!

不要说是天子了,就是一般的办公室领导,上任之时,手下一个老骨干马上说:“到这边来,咱们聊聊!”这都是极不礼貌的,极轻视领导权威的行为!

今天周勃找你“单独聊聊”,明天陈平找你“过来聊聊”,后天灌婴找你“私下聊聊”,那代王就真成功臣们的“传声筒”了!

宋昌厉声回答:如果是公事,您现在就说,如果是私事,“王者不受私”!

周勃被怼得没有脾气,便跪献天子玺符。

代王回答:到代邸再议吧!

于是,大家一起去了代王邸。

到了代王邸,群臣劝进,代王推辞,往复再三,代王登基。这种老戏法就不赘言了。

但从入长安的这一刻起,代王就表现出:我绝不是来作傀儡了!

第二次博弈:被人“下马威”

很快,代王又吃了个“下马威”。

既然说好要登基了,自然要移到未央宫了。

于是,夏侯婴、刘兴居先去“清宫”,把吕后立的少帝等人赶出来,请代王入宫。

然而,就在代王入宫途中,有宫中“谒者”居然持戟阻拦:干什么的?你们来干啥?

代王无奈,只好找周勃帮忙,周勃跑来传达命令,谒者才收兵而去!

代王入宫,当夜听政。

可以说,在登基的前一刻,代王吃到了一个屈辱的“下马威”!

虽然称帝,但以他现在的实力,连宫内的武装都掌握不了!

第三次博弈:交易

入宫当夜,文帝十分忙碌。

当夜,文帝做出了两件大事。

1、以宋昌镇抚南北军,以张武领郎中令。

让“自己人”掌握长安内外的军队,是第一紧要的事情!

2、对“诛吕事件”做出官方评价:是诸吕要乱我大汉,诸位大臣诛杀诸吕,“皆伏其辜”!

这道命令,是给参与诛吕的群臣吃下了定心丸。

周勃急着要找文帝“单独聊聊”,不只是要给“下马威”,还真的是有事要确定。

当年,吕后要破坏高祖立下的“白马之盟”,立吕氏为王,陈平、周勃等人是支持了的。

后来,诛杀诸吕,又是大家一起密谋行事!

诛吕之事不明确定性,功臣们是不安心的。

显然,文帝理政当夜,要处理这两件事情,是与功臣们完成了一次交易:我给你们的事情定性,你把军权给我!

只不过,文帝处理得非常巧妙。

他在行殿中,先安排宋昌等人掌握了军权,然后再到前殿发布了“定性”的指示。

如此,没有根基的文帝与群臣完成了公平交易,掌握了长安军队,稳定了局面。

第四次博弈:驱逐周勃

尽管让自己人掌握了军队,但文帝的地位依然不稳。

当初,诸吕也掌握了军权,但陈平、周勃还不是“说干就干”了。

其中,陈平多谋,但在军队影响力一般,周勃“厚重少文”,但军中影响力太大!

文帝要同时与陈平、周勃斗法,那是自杀。

因此,文帝只有“拉一个,斗一个”。

事实证明,陈平似乎再次站在了文帝的一边。

论功行赏时,陈平表示:周勃功劳第一,应该作右丞相!他愿意只作左丞相。(西汉以右为尊)

这一客客气气地谦让,实际上是将周勃调离太尉之职,使其不能名正言顺地发挥军中影响力。

其后,文帝、陈平开始一唱一和,给周勃施加压力。

原本,文帝非常忌惮周勃,每次见面都毕恭毕敬,甚至在周勃离开后,依然保持恭敬地目送。

然而,渐渐,文帝对周勃强势起来。

突然有一天,文帝、陈平,开始给周勃“上课”了。

文帝问周勃:丞相呀,我们一年判多少案件呀?

周勃一介武夫,懵逼,答不上。

文帝又文:每年的钱粮出入多少呀?
周勃继续懵逼,并用其肢体语言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成语:汗流浃背。

文帝又问陈平同样的问题。

陈平答:这些问题,去问廷尉、治粟内史。

文帝又问:那丞相是干什么吃的?

陈平答:丞相上调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四夷诸侯,内亲百姓,使大家各司其职!

文帝称善!

下来后,周勃感谢陈平,陈平却笑说:您居其位,不知其任吗?

轻轻一句,挑明了一个事实:陈平已经和天子站到一起了,陈平也认为你周勃不是一个称职的丞相!

正此时,有人善意提醒:您威望太高,很危险呀!

于是,周勃请辞了···

把周勃调离太尉之职,让他作右丞相的是文帝、陈平,如今,仅仅“月余”,就质疑人家不配作丞相···

由此,文帝驱逐了心腹大患,陈平“独相”,各取所需!

彻底摆脱功臣集团的威胁

尽管暂时安定了局面,但大汉的功臣集团聚集长安,确实让文帝睡不着。

老阴谋家陈平在时,文帝不敢动。

然而,陈平到底只“独相”一年,很快就去世了。

此时,文帝开始了他的大计划:让聚集于长安的功臣及其子弟,迁到封地上去!

如此,就可以让所谓的功臣集团,散成一盘散沙。

于是,陈平去世后,文帝又把周勃请了回来,再让人家独相。

上一次,周勃只当了月余,这次,周勃当了十余月。

随即,文帝客客气气找到周勃:我让列侯就国,还有许多人还没有去的。要不丞相您亲自带头?

于是,周勃再次免相,带头就国了。

此后,功臣及“二代”们,纷纷散开到各封国去了。

如此,功臣集团,由聚在长安,随时会爆的“一团火”,散成了显示文帝“皇恩浩荡”的满漫天星”。

文帝,赢得了与功臣集团的这场博弈!


文帝以仁孝闻名。

然而,论及手腕,他似乎还在其父汉高祖之上。

他没有屠戮功臣,相反,他看起来一直优待功臣。

然而,轻描淡写间,无声无息中,文帝即实现集权!

这才是高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功臣   外戚   宗室   封地   太尉   长安   皇位   丞相   刘邦   西汉   傀儡   朝廷   根基   诸侯   势力   皇帝   儿子   集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