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了,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可以详细描述皇陵内的结构?

你家盖房子的时候你都不会去看着点吗?




秦始皇陵,史上第一皇嬴政的陵寝,神秘莫测,但有个人用笔轻轻一挥,揭秘其中的内部构造,这人叫司马迁!

司马迁敢这样写,并非一颗花生米下了一瓶酒后的胡言乱语,他在《史记·秦始皇帝本纪》中已经说得明白。

修秦始皇陵的人,绝对没有被全部杀死!

秦始皇陵,一个差点烂尾的浩大工程

秦始皇,吞并六国,成了千古第一皇,就琢磨着得干票大的,修个阿房宫玩玩。

老秦觉得咸阳人多,自己宫廷就小了点,学不了周文王、周武王那么堂皇,怎么也得整个像样的宫殿,看着舒心。于是老秦开始建造阿房宫,“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为阙。“

没法完事了,这工程有点大;还得修始皇陵,这下七十余万人也不够用了,所以老秦干脆心一横,两不误都修,多大点事啊!

要是修好了,自己看不到怎么办?老秦就派徐福去海外找长生药去了;徐福当然不敢回来,老秦自然就没法长生,只能躺进始皇陵,睡在水银河中的梓宫中,看小船儿飘荡,飘荡在水中。

《史记·秦始皇帝本纪》载:“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郦山。”

01、秦始皇陵,贫穷限制人想象的杰作

秦始皇在生,就“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挖掘靠奴隶、囚犯们,还有一大群专业人士也参与其中。

搞化学的布置水银河防腐;搞水利的负责河水改道并作防水大坝;搞灯光的设计人鱼灯照明;搞军事的制造机弩防盗;其中还包括一群特殊的手艺人——陶俑工。

《史记·秦始皇帝本纪》载:“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陶俑工可是第一批流水作业的工人,他们都很平凡,下手就有点狠,制造出了世界震惊的秦朝兵马俑!

从现今的破碎兵马俑可以得知,当初制造兵马俑并非整体打造,而是流水作业组合而成,这也就是兵马俑最神奇的地方,栩栩如生不算本事,容貌体型穿着个个不同才是王道。

比如头部,前脸后脑分两半粗胎量产,然后由陶俑工精心刻画脸部,验收合格才与后脑组合成头部,最后按照身份职位确定头饰或头盔。以此类推,等到整个人体完成,再由彩陶师着色,最后进行烧窑,送进陪葬坑,替老秦站岗放哨出征!

根据这段清晰的记载,秦始皇陵玄宫,深达30米,机关重重,还有巨量水银河构成地理图;再加上多彩兵马俑,这大手笔除了老秦,还真没人干得出来!

当时要有什么世界纪录的话,秦始皇陵完全就是拿来吊打纪录的存在。

02、秦始皇安息,其他人去哪儿了

当秦始皇稳稳当当地躺进了梓宫,在水银河中看长明灯后,迎接能工巧匠等七十二万人的命运是什么呢?看司马迁怎么说的。

《史记·秦始皇帝本纪》载:“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老秦死了,儿子秦二世很有孝心,居然又把秦献公“止从死”废除的“人殉”制度又给捡起来了,把老秦没有生育过的妃子全拉去地宫,陪伴老秦说话打发无聊时间。

设计地宫的规划师、制造门户机关的工匠,这些人肯定活不成了,为了保证秦始皇陵的安全,被先后落下的门堵在过道上活活饿死。

这与72万人没太大关系,你说在一段过道上坑杀72万人,这过道得有多宽多长?再说了,这些人殉葬可不是秦始皇的主意,而是秦二世突发奇想孝敬他老爹的。

秦始皇与兵马俑为伴,就足够了!

秦始皇归葬皇陵后,又花了两年时间完善才算完工,最后的格局就是山间郁郁葱葱,有水北来,在此一绕,过鱼池后,再直奔而去,汇于不知处。

《水经注》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

司马迁知道秦始皇陵内结构的原因

司马迁能够把皇陵内结构说的头头是道,一是当时有野史资料可查,二是参与皇陵建造的参与者留下的故事。

参与秦始皇陵修建的人,喝两口小酒,谁还不会向儿孙吹嘘两句:“当初老秦可是欠了我恩情的,是我用双手一锹一锄挖出了那么宽的地方,他老人家能够睡得安稳,可是有我功劳的!

这绝对不是编造,司马迁讲了这么一段故事

陈胜、吴广在荥阳牵制秦军主力,大将周文领兵出函谷关,进发戏地,直逼仅百余里的秦都咸阳。十万人来围城?秦二世吓得不轻,拉着章邯的袖子问:“奈何?”

章邯根本不当回事,十万人就人多了?修阿房宫、郦山的人随便拉来满满的几十万,所以就建议秦二世赦免劳工,让他们加入部队,自己带着这群杂兵去痛击周文。

秦二世“大赦天下”,让劳工成为秦军,这群原本会劳作而死的囚犯、奴隶,突然看到了翻身的机会,上了战场还不得拼命啊,所以周文败了。

得胜后的章邯趁势杀向荥阳,进攻陈县,最后扑灭了这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

《史记·秦始皇帝本纪》载:“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彊,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

既然是从修建阿房宫以及郦山的劳工征集的部队,肯定会出现伤兵、逃兵的现象,这些人在返乡后,参与修建秦始皇陵就会成为吹嘘的本钱,半真半假地透露了出去,野史当然就要好好记一笔,这也就成为了司马迁参考的文献。

司马迁为此还补充了重要的一句话,“始皇既殁,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提示一些没有重度参与秦始皇陵内部规划、机关布置的工匠,如木工、陶工、彩画工、油漆工后来都成为了修建阿房宫的劳力。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杀死了”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秦始皇陵被盗

秦始皇陵被盗的说法,也来自司马迁,借刘邦之口数落项羽的罪过,“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加油添醋说道,“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显然把项羽打入了盗墓贼的行列。

《汉书》则不是这么说,是个小牧童惹的祸。小牧童找羊,安全无恙走进了秦始皇陵,最后被棺材里的秦始皇下了一跳,手一抖,把秦始皇的棺椁和珍宝烧成了灰烬。

这说法很不靠谱,大门大开?没人守卫?没有机关?火把能燃?还能烧完秦始皇的棺椁?

《汉书》载:“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

我情愿相信是项羽烧的,不过不是烧的秦始皇陵,而是陪葬坑。

考古发现,在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证明曾经被焚烧过,造成塌陷。

估计是项羽挖来挖去找不到门户,挖掘到全是兵马俑,深感晦气,干脆放了一把火,不过也放弃了找秦始皇陵的麻烦。

古代考古专专著《金石学》中,也没有任何秦陵文物的记载,所以秦始皇陵被盗是个假说,刘邦给项羽定的罪,其他史家唱和而已。

综上所述,司马迁知道秦始皇陵内部结构的原因,是借鉴了野史文献的参考和民间传说,很大可能来源于参与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工所述。这些劳工曾被征集参加军队,镇压陈胜、吴广起义,战场中自然会出现逃兵、伤兵,乃至退伍将士,这些知情人在返乡后就会透露出秦始皇陵内部结构,形成野史记载或传说,司马迁就采用了此说。或许秦始皇陵当时内部结构并不是个秘密,但由于设计了多种防盗措施,加上负责内部设计的工匠死亡,秦始皇陵就成了高风险而神秘的地方,永远埋藏于地下了。

(图片均来自网络)




司马迁不是神,不可能猜出秦始皇皇陵地宫的结构;他也不是孙悟空,无法上天入地,无法亲临地宫现场观看。

司马迁是个史官,他的资料来源一般来自于两块,一是听到的,这就是现在经常所说的“口述历史”;二是看到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典籍“资料”。

司马迁听到的“秦始皇陵墓地宫构造”

常有传说,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工匠全部死光了,全都被杀了,这是真的吗?假的,千真万确,就是假的。

秦始皇陵墓前后修建39年,可谓工程浩大,出动人力最多时有70万左右,少的时候也有30、40万,要把这样的人全部杀了,怎么可能?况且也没有记载,秦国将几十万人工人杀了的情况。

其实,修建陵墓的人,也是分工种的,有些是搞土建的,有些是干技术活的,不同的工种决定了以后不同的命运。

三十九年间,完成土建的大部分人撤的较早,搞技术的留下较多,越到陵墓建设后面,留下的人越少,这些人知道的也越多。

最后,留在秦始皇陵墓里的只是一小部分,但是,非常可惜,完善陵墓的工作做完后,工匠们遭殃了,因为秦二世卸磨杀驴,让这些最后留下的工匠陪葬了,记载如下:

详细记载如下: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那么搞技术善后的人被陪葬了,是不是消息就没有了?当然不是,因为之前有大量的工人(其中有很多是犯人)先后撤了,这些人是知道大概结构的,最后撤出去的几批,甚至对于情况很清楚,只是不曾亲自看见建造成功及完善。

在项羽和秦军展看巨鹿之战时,很多修陵墓的加入了进去,战争很残酷,项羽等人有点猛,最后秦军大部分被俘虏,这一过程中,逃跑的绝不在少数。虽然投降的秦军大部分被坑杀,但那一部分逃走的工人,以及早早回到民间的年长者,成为了秦始皇陵墓构造或多或少的知情者,

那些得以获生的工人们,会对秦始皇陵墓的情况说给他人听,特别是秦朝灭亡后,对于这样的言论更是无人约束,毕竟大秦亡了。于是,这些关于秦始皇陵墓的消息就传了下来。

经过了近百年左右的时间,司马迁开始考证这个事情。

司马迁写东西很认真,不断走访各处,寻找秦始皇陵墓的传说,同时,对于秦始皇陵墓进行了实地考察,虽然只能看到秦始皇陵墓的外观,但多少都有些参考。如此下来,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手资料。

司马迁翻阅各种典籍资料,比如《秦记》,得到了很大收获

秦朝暴政,刑法苛刻,让当时的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坚决实行连坐制度,让百姓苦不堪言。“焚书坑儒”,更是让知识分子们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可惜那些烧掉的典籍资料。

但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被烧了,关于秦朝的历史,以及有利于秦朝的书籍资料,保留了下来,比如那本由历代秦国史官(即秦御史)通过不断记录而积累成书的秦国“史记”《秦记》。

有人说了,战乱不断,这书籍能保存到司马迁时期吗?能。

当年,刘邦和项羽在义帝的协调下,分两条路向咸阳进发,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是“王”。刘邦的军队实力远远不如项羽,但刘邦在郦食其的帮助下,没有多费劲,就进了咸阳。

当时的刘邦准备大肆享受,而手下的谋士张良劝刘邦还军灞上,否则会惹来杀身之祸。另一位臣子萧何,却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把秦宫里所有的书籍、资料等收集了起来。当项羽来的时候,后宫美女还在,金库还在,只是各种资料不在了。这就够了,项羽对于秦国的资料是没多大兴趣的,他只是一个武夫。

在萧何收集的资料中,就有《秦记》。后来,司马迁写《史记》时,这本《秦记》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于是,结合传说和《秦记》,《史记》当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话: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什么意思呢?这是说:始皇帝一继位,就开始为自己在骊山建造陵墓。在统一六国后,从各个地方征来七十多万人。

陵墓建造时,(地宫)深的穿过了三层泉水,在下面用铜汁浇成棺椁,宫殿里面,奇珍异宝都放满了地宫。除此之外,地宫里面,做成各种机关,用以发射弓箭、弩箭,有靠近的机关动作射杀当地。地宫里,还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靠机械使水银循环不息、缓缓流淌,地宫顶上有天文,地宫地面有地理,非常神奇。而且为了保持地宫的光线,用人鱼油膏做成蜡烛照明,很长时间都不熄灭。

目前为止,秦始皇陵墓的地宫部分,还是没有开发,原因是国家不支持,技术上还是有不成熟。

至于,司马迁的论述,基本可以确定是真的,因为现在的遥感探测技术,对司马迁的论述进行了相应的对证。

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官,司马迁通过走访收集民间传说,通过《秦记》的参考,再通过秦始皇陵墓的实地考察,最后写出了关于“秦始皇陵墓地宫”的情况。

一个身残志坚的斗士,一个心怀理想的史官,在死后的两千年里,受到了“几乎所有的史官和历史研究者”的推崇,确实不容易,向其致敬!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即位为秦王,也就是在这一年,嬴政就开始为自已修建陵墓,直到秦始皇去世的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陵已经修建了37年。

这还不算,秦始皇去世后,尸体从沙丘运到咸阳,秦二世即位后,在对秦始皇的尸体进行安葬时,秦始皇陵仍然没有修好,秦二世仍用了2年时间对秦始皇陵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加上前面的37年,一共用了39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任何一座雄伟的陵墓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建成的,秦始皇陵墓也是如此,前后建了39年,古代的工匠在建陵墓时,也同时需要对陵墓内外结构、安全防盗、保存效果进行各种设计。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于秦始皇的陵墓是这样描述: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

秦始皇刚即位时,就在郦山开山凿洞,等到统一全国后把七十多万刑徒送到郦山,把隧洞一直挖到有水的地方,用铜封固,然后把棺材安放在里面,仿制的宫殿和各种珍奇宝物都放置在其中,藏得满满的。

让工匠制造带机关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拿水银制作成山川河流、江湖大海,使用机械将水银互相灌注流通,墓中天上有日月星辰齐全,地上景象万千,还有利用人和鱼的脂肪制作的蜡烛,很长时间都不会熄灭。



另外司马迁还有关于陪葬人员的记录,秦二世将秦始皇后宫中没有生育子女的妃嫔全部送到陵墓中陪葬,还有制造机关的工匠和建造的奴隶,最先是封藏了墓室的随葬品,接着关闭了墓道,最后放下了墓道最外面的大门,将所有陪葬人员全部关闭在陵墓中。

司马迁所在的时代,已经离秦始皇去世过去了一百多年,司马迁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不仅内部结构知道,连陪葬人员情况也知道?

有2个原因:一是建造时间很长;二是参与人数太多。



一、建造时间很长

建造时间前后持续了39年,差不多相当于一代人了,39年中,参与监督、设计、建造、施工的官员、工匠、奴隶、平民换了一批又一批人,就算秦始皇下令保密,持续这么长时间,难免会有陵墓的资料泄露出去,或者记录下来。

建造这么复杂的工程,难免会用到很多的设计图与资料,也难免会有一些资料因人而宜的保存下来,甚至我估计秦朝中央政府也有一套严格保密的关于秦始皇陵墓的设计图及施工图,秦始皇一死,天下大乱,这些图纸流落出去都有可能,当然也有可能被萧何收走了。



如果被萧何收走了,就成为汉朝中央政府的藏书,就会流传下去,司马迁也许能看到部分,如果没有流传下去,司马迁也可能收集到其它渠道得到的关于陵墓的资料,况且司马迁对于陵墓的描述也只是大概的描述,并不是如何如何的详细。

二、参与人数太多

要建陵墓,首先要勘测、规划、设计,这些都需人完成,可能最初帮秦始皇设计的人早已死去,后面多次更改了结构也有可能,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召集了70多万的刑徒开始建造,70多万人啊,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建,这些人并不是全部被杀了,也有一些人活下来。



刑徒并不全是奴隶,也有服徭役的平民,当年刘邦不就是送刑徒去骊山,有不少人跑了才开始造反的吗?这么多人不可能全杀了吧,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总共也只有3000万人,一下就杀70多万,不可能嘛,秦始皇也没有这么残忍。

而骊山的70多万刑徒,据说在陈胜部将周文打进函谷关后,章邯曾率领部分刑徒军队迎战起义军,这部分人都参与了平定起义的战争,大部分人战死或被活埋,也有一部分人随章邯投降后活了下来,也会有各种口传和记录下来。



除了刑徒和奴隶之外,还有工匠,工匠可能真是大多被杀,因为知道的太多,并且司马迁也写了工匠大量被杀,但除了这些人,还有秦朝的官员和士兵呢,官员负责监督,士兵负责维持治安,总不能连秦官和秦兵都杀了吧

由于涉及人数太多,秦始皇陵墓也就是公开的秘密了,人人都知道,包括秦朝内部大量的官员和士兵都知道的,总会有人记录一些信息,被司马迁收集到了,写进了史记。



也正是由于秦始皇陵墓是公平的秘密,根本就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的保密,因此有大量的资料流传下来,而司马迁作为史官,是很严谨的,只有确认是真实的,至少在司马迁看来是真实的,他才会写进史记中。




一个数百万人参与、持续时间39年的超级大工程,如何做好保密工作?

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以先秦时期的技术手段,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将所有参与此工程的人全部杀掉!

显然,这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聪明的中国古人却在不可能中,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之后,因为秦国已经将秦军主力调往南方和北方,导致关中空虚,为了抵挡起义军,秦国少府章邯不得已调用在秦始皇陵修造陵寝的刑徒,也就是犯人,一共调集了70万人!


这70万刑徒,除了战死的、活埋的,活下来的人,对皇陵的结构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

根据后世对秦始皇陵的研究,专家发现,秦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流水线作业,皇陵的很多结构部件,都可以通过流水线的方式,使得流程大大加快。比如说,举世瞩目的秦皇陵兵马俑,它们身上的很多部件都来自流水线。

也就是说,秦国为了修筑规模庞大的皇陵,将数百万刑徒分作无数条流水线,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这些戴罪之徒,没日没夜地在皇陵工地上劳作,除了吃饭休息就是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其他地方“瞎逛”。

如此,便只有一个结果:绝大部分参与皇陵建造的人,都只知道皇陵构造的一小部分。

这样,即便有些刑徒没有侥幸刑满释放,他们也只知道骊山在修筑规模庞大的皇陵,具体里面修筑了什么,除了靠吹牛,他们什么也描绘不出来。

而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智慧。

对于皇陵而言,防盗最关键的地方,莫过于墓道口。

盗墓贼一旦得知墓道口,打开皇陵就会变得非常容易。除此,最后进入墓室的人,一定对墓道口了如指掌,即便他们对墓室内部构造一无所知,只要他们掌握了墓道口,那么,秦始皇陵就如自家小金库,打开它取宝,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始皇陵工程指挥部下达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最后进入皇陵的人,全部活埋,也就是封在墓内。

这一做法,也是古代皇陵的“通用”做法。

上世纪60年代打开明定陵之后,就在明定陵的墓道发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遗骨,遗骨旁边,丢弃大量果核等陪葬品,考古专家推测,这些遗骨应该就是最后进入墓室的被活埋的人。

想必,秦始皇陵最后的“工程攻坚队”,也是这样被活埋了。

秦始皇死后一百多年,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也这样写道:

“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在这里,中羡和下外羡门,指的都是墓道门。这段话意思是:秦始皇被下葬之后,修皇陵的人关闭第一道墓门,当他们准备出去时,却发现,最外面的门已经被封死,这样一来,这批人既无法破坏地宫,也永远守住了秘密。

一系列流程下来,便确保了没有活人知道皇陵内部情况,即便有,秦二世也有办法让他们永远闭嘴。

那么,司马迁是如何得知皇陵的内部构造呢?

请看《史记》所记载的这一一句话:

“沛公至咸阳……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译文: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之后,当大家都在忙活着抢钱抢女人的时候,萧何却带着一帮人冲向秦国丞相、御史等高官的宅邸,将他们的藏书尽数拿走。

这些书中,可能会有关于皇陵的蛛丝马迹。

之所以说是有“蛛丝马迹”,按照秦始皇的残忍与多疑、焚书坑儒时的果断与冷血,高官家里敢私藏皇陵结构图,那真的是嫌命太长。即便有,最多也就只言片语;皇陵的详细情况,甚至秦皇室藏书都不会有。


所以,皇陵的真实情况,司马迁也不知晓,《史记》的说法,大抵也是推断和猜测。

先来看看《史记》是怎么写的:

“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穿治郦山。

这点没什么好说的,因为骊山就在那里杵着,几千年过去了,也没挪动半步。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

穿三泉,意味着挖的很深,用铜来制作棺椁,倒也有可能——毕竟,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曾“收天下之兵”,用这些兵器做个青铜棺椁绰绰有余。

至于墓道的机弩机关,有些够呛。

自古而今,帝王将相之陵墓不计其数,其中不乏规模宏大、耗资巨万者,也从未听说有安装机关的。难道是这些帝王不晓得防盗?不是,而是用安装机弩来防盗,显得幼稚又可笑,根本就没用。

至于“上具天文、下具地里,以人鱼膏为烛”,这些都是先秦时期有钱人的标配。司马迁这样写,就好比你出国,要么坐船、要么坐飞机一样,别人根本就挑不出毛病。


也就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有点儿难猜,不过,以司马迁所掌握的历史资料,从秦宫室的籍册,也能够发现端倪。

说到底,司马迁对于秦陵的描述,只是“通俗演义”,具体到陵寝里有几条墓道,墓道里有几个门儿,门儿朝哪开,这些内容,谨慎的司马迁是不敢随意下笔的。要不然,规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马俑,怎不见他提及一个字?因为这属于详细内容。

看来,秦始皇为了守住自己的地下王国,真真是下了一番心思啊!以至于后人无数次猜测,也无人敢贸然发掘秦陵,甚至连陵墓里的结构,都无人知晓。可见,中国古人的保密工作还是很到位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皇陵   阿房宫   秦国   项羽   史记   墓道   史官   地宫   秦朝   陵墓   刘邦   水银   兵马俑   工匠   结构   财经   详细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